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102部分

我不是汉献帝-第102部分

小说: 我不是汉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临淄城城高池深,并不好攻打啊。若是没有内应……”

    “此事你等不必担心,只要按我说的做即可。”颜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答道。吕旷吕翔虽然不知道颜良的信心是哪来的,但颜良是主将,一旦他做出了决定,他们这些手下也只能遵从。

    夜半时分,颜良亲自带人来到临淄城的东门外,随同颜良一同前来的吕旷看到城头兵丁不多,忍不住看向颜良。

    你说肯定会有人来开城门,人呢?

    就在吕旷暗自嘀咕的时候,临淄城的西门竟然真的缓缓打开,就见有人手拿火把冲着城外一个劲的挥舞。

    “众将士,随我杀!”颜良一声暴喝,当即催马冲了过去,吕旷见状连忙把手一挥,带着人紧紧跟随。等到彻底控制了城门,吕旷这才询问颜良原因,就见颜良笑道:“前几日这临淄城郡守吴子兰就派人联系本将说是有意归顺,只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直到今日白天,吴子兰才派人来通知本将,吕布早在几日前就率部离开临淄,而他也在今日接管了这城西的防务。”

    吕旷闻言恍然大悟,董承那伙人投靠了袁绍一事在河北众将中并非秘密。既然有吴子兰充当内应,那今夜之事倒也正常。

    “将军,那吴子兰有没有说吕布究竟带兵去了哪里?”

    “这个倒是没说,不过等一会找到了吴子兰,问问便知。”

    颜良正准备与吕旷一起进城,就听有人前来禀报,说是率先进城的吕翔遇到了张绣的阻击,请求颜良立刻率兵去救。一听兄弟遇到了麻烦,吕旷当即请战。颜良也没拒绝,让吕旷带着本部兵马赶去支援,自己则去寻找吴子兰说话。

    由于有了吴子兰这个内应帮忙,临淄城的城西、城北相继失守,落入袁绍军的控制之中。可让颜良感到不对劲的是,自己找了吴子兰半天,依旧没有发现吴子兰的下落。这吴子兰是新降之人,而自己则是主公面前的红人,他这个新降之人怎么会不在这时跑来巴结自己这个红人,莫非他有更要紧的事?又或者今日之事从开始就是个圈套?

    想到这,颜良心里不由一惊,而且是越想越心惊,之前是没想到,可万一这个吴子兰已经叫吕布识破,将计就计引自己入城,那……

    就在颜良打算先退出城等天亮局势稳定以后再想下一步的时候,忽见一浑身是血的斥候冲了过来,跳下马连滚带爬的跑到颜良面前,说出了颜良最担心的事情。

    大营被袭,留守大营的五千人马被杀散,眼下袭营的吕布军正奔这里杀来。颜良听后二话不说就下令全军立刻退出临淄城。不走不行!眼下临淄城虽有二门被自己所夺,可问题是今夜自己能够进城那是吕布军使计导致。城中还有吕布军在,拒城而守根本就不可能,一旦叫城外的吕布军将自己堵在城中,自己就是想跑都跑不了。

    正在往城中央逼近的袁绍军得到颜良撤退的命令,先是不解,但随即吕布军的反击就让他们意识到了不妙。先前吕布军虽然也在反抗,但程度并不激烈,袁绍军推进缓慢,但始终在前进。可现在吕布军的反扑却比之前猛烈了许多,简直是判若两人。

    颜良终归还是晚了一步,让吕布率领的兵马堵在了西门。

    “杀出去!”颜良怒声大吼,一马当先直往外冲,可等冲出了城门,迎面就遇上了吕布。

    “吕布!纳命来!”颜良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拍马冲向吕布。而此时的吕布却不是之前与颜良在两军阵前较量时的吕布,那时的吕布手上还是留了余力,可现在却是拿出了十成十的本事。

    刀戟相交,颜良顿时感到不妙,只是眼下想要逃出生天唯有过了吕布这关,只能振奋精神与吕布激战,期望可以趁机逃走。

    而颜良这个袁绍军的主心骨被吕布拦下,剩下的袁绍军顿时群龙无首,吕旷吕翔两兄弟让张绣和曹性拦住,陈宫则指挥吕布军分割袁绍军逐一消灭。颜良发现身边人越打越少,求去之心也就越发的强烈,凭着受伤,颜良一刀直取吕布要害。

    吕布面对颜良以命换命的打法,只得暂退,颜良见状也不犹豫,当即拨马就走。吕布大怒,当即取弓搭箭,右手一松,就听一声箭弦声响,已经逃走的颜良惨叫一声,死抱马鞍。

    “可恶!”吕布催马就想要追,但却被陈宫赶来拦住,“主公,穷寇莫追,正事要紧。”

    “公台,莫要养虎为患。”

    “主公,刚刚收到消息,袁绍大军不日即止,我等还是先撤兵为上。那颜良暂且饶他一命,日后有的是机会。”陈宫摇头劝道。

    “……好吧,就依你。”

    ……

    不说吕布整军退往临朐,单说孤身逃走了颜良。颜良不敢回头,只是一个劲的催马狂奔,直到战马体力不支摔倒在地,颜良这才逐渐冷静下来。

    不得不说颜良的运气好,吕布的箭术不俗,比较起来只比黄忠稍逊一筹,颜良能够在吕布的箭下逃生,只能说他命大。箭伤并不严重,只是伤了左臂,颜良随意包扎了一下,便开始考虑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

    眼下与大军失去了联系,自己这个先锋变成了光杆司令,就这么回去,丢面子还是小事,就怕因此失去了袁绍的信任。可除了回袁绍那里,颜良一时间又想不出自己还能去哪。就此隐姓埋名?打死颜良都不肯接受。

    思前想后,颜良只得选择去向袁绍请罪。毕竟回去以后还有一雪前耻的机会,可不回去就是连机会都没有了。

    就这么一个人回去颜良是不肯的,好在被吕布军杀散的人马不少,颜良慢慢的收拢败兵,等到天黑之前,颜良身边已经有了五百余人。有了这五百余人,颜良算是有了一点底气。尤其是在得知吕布军已经率部离开临淄向南撤退以后,颜良的心更是放下了一些。

    试着派人去查探此时临淄的情况,回报说城头挂着三颗人头,一颗不认识,剩下的两颗是吕旷吕翔的。不过临淄城如今城门开启,除了挂着城头的城西无人敢走,剩下三座城门倒是有不少人正在拖家带口的外逃。

    颜良得到回报后没敢大意,此时身边已经收拢了快有三千人,颜良当即命人前往城门口堵人,等到没来及出城的百姓被堵在城中半日也不见吕布军现身以后,颜良这才带着剩余人马出现在临淄城前。

    临淄城得手了,颜良也无力追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吕布军南撤。这算是捷报吗?颜良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据实禀报,向袁绍请罪。

    ……

    临济城郡守府

    袁绍正与新降的王子兰、种辑说话,就见沮授一脸喜气的跑了进来,一进门就对袁绍恭喜道:“主公,大喜,颜将军传回捷报,临淄城已被拿下,吕布率部仓皇南逃,颜将军来问是否追击?”

    “唔?”袁绍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当即一脸喜色的说道:“好,好,颜良果然没有辜负某的期望,干得好。”

    王子兰、种辑都是识趣的人,见袁绍要与沮授商议大事,二人连忙告辞。袁绍笑着将二人送出府,随即脸色一变,问身边的沮授道:“公与,颜良那里出了何事?”

    “……主公,他被吕布所败,麾下人马如今仅剩三千。”

    “那你说攻破临淄又是怎么回事?”

    “怪就怪在这,吕布击败颜良以后并未追杀,而是率部南撤,退往临朐。颜良收拢败兵之后,发现临淄无兵把守,便取了临淄。”

    “……”袁绍沉默了好一会,才对沮授说道:“公与,此事不要外传,另外下令让颜良率残部返回河北。”

    “主公,颜良骁勇,何不留他在帐前效力,毕竟属下担心仅凭文丑一人之力难敌吕布。”沮授闻言建议道。

第八十八章 徐州陈家() 
旌旗飘飘,面对袁绍数十万大军,吕布仿佛回到了昔日的虎牢关前,凭借掌中戟、胯下马,会尽天下豪杰。虎牢关前,吕布扬名天下,也是在虎牢关前,吕布遇到了劲敌。当年袁绍是诸侯盟主,而今日的袁绍却是河北霸主,吕布很期待与袁绍麾下的那些猛将一较高下。

    几乎与当年在虎牢关前一样,在吕布连斩王门、硅元进、焦触三将后,袁绍不得不派出了心腹虎将文丑,也多亏袁绍听从了沮授的建议,将颜良留在帐前听用。单凭文丑一人难敌吕布,唯有颜良文丑合力,方能保证打一个平手。

    当年在虎牢关,袁绍见识了吕布个人的武勇,而今日,袁绍又领教了吕布的统兵能力。飞熊军在吕布的率领马踏联营,险些击穿袁绍的中军,若是袁绍跑得快,说不准就叫吕布给生擒活捉。

    不过吕布虽勇,但弱点也是极为明显,相比起控制河北全境的袁绍,吕布就显得穷酸了许多。但是马匹的补充,吕布就远远不如。飞熊军虽强,但若是失去了马匹,飞熊军也就是比一般步卒要强上一点。

    战事暂时陷入了僵局,但时间拖得越久,对吕布就越是不利。吕布想要速战,可问题是已经领教了吕布厉害的袁绍学聪明了,任凭吕布如何挑衅,他也绝不露头,偶尔憋不住出战,那也是浅尝即止,绝不给吕布机会。

    ……

    话分两头,吕布与袁绍在临朐陷入僵持,但袁绍的同盟曹操也开始对徐州下手。相比起袁绍,曹操明显更擅于揣摩人心。他并没有急吼吼的挥军杀来,而是打着出兵相助的旗号派使者来到徐州。说是谈判,但实际上却是收买人心。

    徐州并非铁板一块,昔日陈、曹、陶、糜四家,随着陶谦一死,四家各选队伍,其中陈、曹两家选了吕布,而糜家则是选择跟随刘备,至于最后一家陶家,随着陶谦的死,陶商、陶应二人也随即沉默,以至于大多数都认为陶家已经没落。

    可一个大家族,即便没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陶商、陶应一文一武,虽然能力并不出众,但那颗重振家业的心却从来没有死过。在徐州,陶家也是有人心的,虽不如陈、曹两家,但若是陶家出面,还是可以说服不少中小家族。郭嘉此行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陶家说服徐州世家弃呂投曹。

    陶家的作用不过是牵线搭桥,等到郭嘉联系上了陈群,陶家也就没用了。不过郭嘉是个懂得做人的高手,他并没有因为陶家的失去作用而疏远陶家,而是向陶家保证,自家主公不会再因为其父死在徐州而迁怒陶家,只要陶家一心做事,将来必能心想事成。

    郭嘉的承诺对陶家可说是天大的好消息,本来陶家内部就对投靠曹操存有异议,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若是曹操将来要借此收拾陶家,那还不如让徐州之主是吕布呢,虽然不得重用,至少家族安全。但如今有了郭嘉的承诺,那陶家的心病也就去了大半,对郭嘉的吩咐更是言听计从,对郭嘉的安全也是比自己的安全都上心。

    通过陈群,郭嘉见到了陈登。吕布麾下两大世家,陈家、曹家。其中曹豹之女嫁给了吕布,但陈家却比曹家更受吕布重用。原因很简单,陈登可为谋主,而曹豹,却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至于郭嘉为何找上陈登而不去找曹豹,那也是因为相比起曹豹,陈登的眼光要更加长远,郭嘉相信,陈登不会看不出被袁曹联手攻击的吕布最终会有什么下场。

    “陈登见过郭先生,久仰郭先生大名,只是可惜一直无缘一见。”陈登笑着对登门拜访的郭嘉说道。

    “陈兄客气,郭某可也是对陈兄的大名闻名久矣,今日得见陈兄,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见更甚闻名。”郭嘉闻言连忙客气道。

    “我说二位,能不能不要这样相互吹捧,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旁的的陈群边搓着手臂边说道。

    分宾主落了座,大家都是聪明人,陈登猜到了郭嘉的来意,而郭嘉也清楚陈登的为人。此时东拉西扯,无非是在等自己开价。陈登很聪明,可惜却被家族所累,无论是做出何种决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确保陈家在徐州的利益,郭嘉只需要保证陈家的利益在徐州不受损失,即便陈登不马上答应,郭嘉也不会有任何危险。

    谈判很顺利,虽然陈登没有马上答应郭嘉的招揽,推说此事需要与家父商量,但郭嘉明白,不反对就是默许,一旦陈登真的被自己说服,那自家就可以抢在袁绍之前夺取徐州。除非袁绍想要和自家开战,否则只能看着自家眼红。

    在和陈登约定三日后再来以后,郭嘉起身准备告辞,却不想这时就见陈家管家进来禀报,说是曹豹来访。陈登一听就想让郭嘉从后门离开,不愿意让郭嘉与曹豹会面,不料郭嘉听后却摇头说道:“元龙,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