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144部分

我不是汉献帝-第144部分

小说: 我不是汉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吉在西羌国的地位与雅丹相似,雅丹是丞相,而越吉则是元帅,二人是彻里吉的左右手。而相比起足智多谋的雅丹,彻里吉更喜欢性情憨直的越吉。

    彻里吉丝毫不见怪越吉的无礼,笑着说道:“我的元帅,不要着急,汉家的天子就要带着他的大军来了,这仗有的你打。”

    “汉家那个天子也来了?太好了,只要能够杀了他,大王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越吉想了想,有些兴奋的叫道。

    坐在一旁的雅丹此时心里却是暗暗摇头,他忽然发现不管是彻里吉还是越吉,似乎都把事情想简单了一些,什么叫只要杀了汉家天子?说得好像汉家天子很好杀似的。要是真那么好杀,自己这些人至于坐在这里商议吗?直接等人来了冲上去杀就是了。

    越吉是智者,但这就好像是矮子里面找大个一样,在一群莽夫里只有雅丹这一个肯动脑筋的,可不就显得他比旁人聪明了许多嘛。但雅丹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很清楚要是拿自己和汉人中的那些智者相比,自己屁都不是。那个已经身故的韩遂,人称黄河九曲,就比自己强了不知多少倍,但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却被汉家那个天子的手下给玩弄于鼓掌之间。

    “大王,元帅,莫要轻敌啊。”雅丹好心的劝了彻里吉和越吉一句。只是还没等彻里吉说话,越吉就抢先说道:“我说雅丹,你的胆子也太小了,有什么好怕的,咱们有无敌的铁车阵,汉军来了只有东奔西逃的份。”

    “铁车阵不是万能的,越吉,你怎么敢保证汉人里就想不出破解铁车阵的办法来。”雅丹不高兴的瞪着越吉问道。

    “那你倒是说说谁能破得了铁车阵?”越吉不服气的反问道。

    “我怎么知道谁能破得了。我只是想要提醒你们,不要轻敌,汉军没有那么容易对付。那汉家天子身边能人无数,此次我们以举国之力来战,一旦失利,所付出的有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全部。”

    “越吉,不要说了,丞相说的很对。”彻里吉阻止越吉继续跟雅丹抬杠,正色问雅丹道:“丞相,那你说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大王,我也暂时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汉军的虚实,我们还需要亲眼见过才算作数,但在弄清楚汉军的虚实之前,我建议铁车阵暂时不要轻动。”

    “什么?我还指望用铁车阵杀汉军一个片甲不留呢。”越吉闻言大失所望的叫道。

    不管是彻里吉还是雅丹,都当没听见越吉的抱怨,就见彻里吉问雅丹道:“丞相的意见我同意,那我们就先派人试试汉军如今的强弱,然后再决定是否动用铁车阵。”

    “大王英明。”雅丹闻言奉承道。

    ……

    大军一入凉州,凉州各地的官员便纷纷赶来拜见刘协,而除了那些官员外,还有不少已经入了汉籍的羌人代表也一同前来拜见。

    刘协拒绝了手下提出的将羌人排除在外的建议,虽然此时接见羌人会有被刺杀的危险,但刘协却不愿在这时因为自己的一点举动而让那些愿意接受归化的羌人寒心。既然汉羌一家的口号是自己喊出来的,那这时候自己自然也该将这件事贯彻到底。

    没有丝毫防备,刘协大大方方的接见了那些来自各地的羌人代表,在让负责保护刘协安全的人把心提到嗓子眼的同时,刘协也收获了羌人对自己的忠心。随着刘协亲自接见了羌人代表的事情迅速在凉州各地传开,原本因为彻里吉来犯而出现浮动的羌人安稳下来。大汉天子没有将他们羌人当做外人,行动永远要比承诺有效。刘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又一次收买了羌人的人心,以至于原本还处在观望中的羌人也开始导向刘协。

    之前就说了,羌人是以部落为单位的游牧民族,每个部落都拥有各自的选择权,以前或许那些小一些的部落还担心遭到实力强大的部落威胁,但现在有大汉朝廷作为他们的靠山,那些以前在他们眼中实力强大的部落现在再看也就不算什么了。失去了附属部落的支持,那些原本实力强大的部落不得不向大汉低头,开始接受汉人的安排。

    这是刘协当初没想到的,他愿意接见羌人代表,只是因为不愿看到自己以前的努力前功尽弃,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导致原本已经日趋和睦的汉羌关系重新破裂。

    不过刘协是高兴了,彻里吉就失望了。彻里吉并不甘心只做西羌的王,他希望自己能成为整个羌人的王,但现实却总是与他的愿望背道而驰。在决定进攻大汉之前,彻里吉就接受了雅丹的建议,派人不断地在汉羌之间挑拨关系,期望可以挑起汉羌两族间的对立,但现在刘协来了这么一手,原本已经被挑动起来的羌人偃旗息鼓了,雅丹丞相这段时间的努力也白费了。而且因为四处挑事,那些挑事的人也被周围的人给揪了出来,一番交代以后,彻里吉的名声臭了,越来越多的羌人开始反感挑起战争,破坏他们安定生活的彻里吉。

    这是彻里吉始料未及的,他本想通过挑动汉羌矛盾为自己拉拢羌人的支持,此时羌人在凉州分布很广,不需要全部,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羌人闹事,凉州也会出现糜烂,让大汉朝廷焦头烂额。可现在,凉州内部的汉羌两族反倒因为彻里吉的挑事变得比起之前更加的和睦团结。

    “我的丞相,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彻里吉很是不解的询问雅丹。只是雅丹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他知道,生活在凉州的羌人绝非越吉那个武夫所说的那样是忘记了羌人的祖宗。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些羌人愿意站在汉人那边反对自己?”雅丹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丞相,大王再问你话呢。”越吉在一旁提醒雅丹道。

    “抱歉,大王,我一时走神了。”被提醒的雅丹连忙向彻里吉道歉道。

    “没有关系,我的丞相,可以告诉我你刚才在想什么吗?”彻里吉微微摇头,问雅丹道。

    “大王,我刚才其实也是在想大王刚才问我的问题。那些迁居到凉州的羌人,为什么会那样态度坚定的站在汉人那边,难道仅仅只是因为汉人天子接见了那些羌人的代表吗?”

    “大王,丞相,要依我说,那些人都是咱们羌人里的叛徒,都应该死。”越吉恶狠狠的说道。

    雅丹听到越吉的话后不由怒道:“杀杀杀,你就知道杀。你知道在凉州有多少羌人吗?你知道那些生活在凉州的羌人有多少亲眷吗?照你的说法,除了我们西羌,其他的羌人都会变成我们的敌人,你是希望我们和所有的羌人为敌吗?”

    “你少吓唬我,我不是吓大的。”越吉嘴上不肯认输的叫道。

    “够了,都少说两句。”彻里吉及时呵止了雅丹与越吉的争执,等越吉老实闭嘴了,彻里吉才对雅丹说道:“我的丞相,既然如今凉州的羌人已经无法利用,你看河西鲜卑那边,我们是不是应该派人去联系联系?”

    “大王英明,河西鲜卑那边,的确需要派人前去联系联系,就算不能说动蒲头出兵相助,也不能让他们被大汉朝给拉拢过去。”

    “嗯……那丞相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彻里吉又问道。

    “呃,这个……想要说动那个蒲头,最好是派个能言善辩之人,要说我去是最合适的,只是大王这边又离不开人……”雅丹犹豫的说道。

    “丞相,大王这边不是有我吗?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就是了。”越吉大大咧咧的叫道。

    “我担心的就是你,大王自己没事,怕就怕你撺掇大王轻敌冒进。”雅丹瞪了越吉一眼道。

    “雅丹,你少瞧不起人,我就不信汉人长得三头六臂。”

    “好啦,越吉你给我闭嘴。”彻里吉瞪了越吉一眼,随后对雅丹说道:“丞相放心,本王不是一个耳根软的人,在你回来之前,本王向你保证,绝不动用铁车阵就是。”

    听到这话,雅丹心里稍安。说实话,他并不想要去河西鲜卑联络蒲头,只是眼下凉州羌人那步棋明显已经走不通了,他不得不拉拢河西鲜卑作为西羌的外援。就算帮不上什么大忙,能牵制汉军一部分兵力那也是好的。

    雅丹出发了,离开彻里吉之前千叮咛万嘱咐,提醒彻里吉在没有弄清汉军的虚实之前千万不要过早的拿出最后的底牌铁车阵,而彻里吉也是连番保证让雅丹放心。只不过到底用不用铁车阵,却也不是彻里吉一个人就能决定的。早就盯上铁车阵的刘协怎么会让彻里吉一直将铁车阵藏着暗处不用,你不肯用,那就想办法逼得你不得不用。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战在即() 
彻里吉不好对付,一是铁车阵,二就是他麾下的十几万羌兵。这些可以说是长在马背上的家伙,早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骑术,冲阵游击得心应手,奇袭骚扰随手拈来。不过羌人有羌人的优势,大汉也有大汉的优势。

    首先就是将领的素质,相比起还处于逞勇斗狠阶段的羌人,汉人已经将战争玩成了艺术。其次就是兵员的素质,羌人虽悍不畏死,可此次随刘协来到凉州的汉军同样也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新丁。不说刘协身边天子亲军刚刚结束与河北袁绍军的战斗,单是游奕军和踏白军,这两支军队也是在西域久经历练,生生杀出来的,所以在人数相当的时候,羌人与汉人的胜负是在五五,可要是再加上精良的装备以及娴熟的战阵,汉军就可以做到以少打多。

    打仗不是打群架,一声吆喝,大家伙呼啦啦的并肩子上,不是砍死对手就是被对手砍死。真正的战争,考验的其实就是领军将领的指挥能力。张辽、张任、赵云、庞德……都是指挥大军作战的好手,而反观彻里吉那边,似乎能够拿出手的并没有几个。

    刘协并不着急去寻彻里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彻里吉的老巢就在河西,只要他敢逃离老巢,那就会变成无根的飘萍,他的手下会离他而去,他的势力会被人吞并,而他自己也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大军来到西平郡的西都以后,刘协便下令大军不再前行,而是命人送信给彻里吉让其率军前来一战。刘协打出了自己的旗号,而彻里吉也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或许是对自己的铁车阵有信心的缘故,彻里吉应战了,率领大军赶来西都,只为一战成功,解决汉家天子这个大威胁。

    而在彻里吉尚未率军赶到之前,张辽、张任分别率军赶到了西都,不光他二人来了,就连凉州牧贾诩,此时也从姑臧赶了过来。黑山军损兵折将,贾诩身为凉州牧这段时间也很忙,除了调动各郡郡兵防备西羌人的骚扰外,就是调集粮草已备大军所用。

    贾诩是个聪明人,哪怕刘协没跟他说,他也从刘协最近的举动中猜测出刘协是准备趁着无人打扰的机会先彻底解决西羌这个隐患。西北各族杂居,作为凉州牧,贾诩很清楚刘协所提出的汉羌一家会给西北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从本心出发,作为凉州人,贾诩是赞同刘协对待异族的态度的,而他在凉州这段时间也在确实贯彻着刘协的民族政策。不得不说,成效是显著的,昔日猖獗的马贼在减少,愿意去官府入籍接受安排的外族人在增多,而贾诩这次赶来,一是刘协召他前来,二就是他有事需要刘协亲自定夺。

    “文和,多日不见,怎么好像又瘦了?”刘协笑着打趣贾诩道。

    “主公,老臣多日未见主公,思念成疾……”

    “停,停,赶紧打住,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你既然来了,那暂时就别走了,帮着我一起想想怎么对付彻里吉。”刘协赶忙打断贾诩的话道。

    “老臣遵命。”贾诩笑眯眯的坐到了一旁。

    刘协见人到齐了,轻咳一声后对众人说道:“诸位,今日我来此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彻里吉这个不服咱们汉人管束的隐患。诸位若是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畅所欲言,不必有什么顾忌。”

    刘协话音刚落,担任先锋的马超就跳了起来,“主公,彻里吉不过一蛮子,有什么好商议的,等他来了末将愿打头阵,管教他有来无回。”

    “好,孟起有此雄心值得嘉奖,你若是来日真能取彻里吉人头,那我就给你独领一军的机会。”

    “呃……那倒不必,末将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马超一反常态的拒绝道。

    刘协闻言一愣,纳闷的问道:“唔?孟起怎么回趟家之后变得谦虚起来啦?”

    一旁贾诩倒是笑着说道:“恐怕是孟起这次回武威,其父耳提面命了一番吧。”

    “这样啊……呵呵……孟起,条件不变,只要你能将彻里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