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2部分

我不是汉献帝-第2部分

小说: 我不是汉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和,你不知道谦虚过了头就是骄傲吗?我说你智谋过人,那你就一定智谋过人,我是皇帝,金口玉言,说你行,你就一定行。”

    见刘协如何肯定,贾诩倒是也不好继续谦虚了,这倒也省了刘协的事。刘协当然知道贾诩智谋超群,可偏偏理由他说不出来,总不能说贾诩日后的成就吧。

    想让贾诩归心那不是件容易的事,哪怕刘协如今贵为皇帝,可口服心不服的事情多了去了,刘协还没傻到跟贾诩见上一面,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就能叫人纳头就拜。让王允把贾诩“请”来,目的就一个,不给贾诩撺掇李郭二人攻打长安的机会。

    贾诩会如此做,那是担心王允事后的清算,可现在王允听了刘协的劝,不再认为有吕布的支持就可以率性而为,贾诩也就没有了非要跟刘协作对的理由,相反的,刘协也就有了说服贾诩为自己效力的可能。

    不求你帮什么大忙,只要别添乱就成。这就是刘协现价段找贾诩的目的,而目前看来,这个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了。

    贾诩就这么在宫里住了下来,也没住几天,因为王允策划的诛董计划也就在贾诩进宫后的第五天展开了。

    以禅位为名,将待在郿邬醉生梦死的董卓给屁颠颠的骗了出来。合该董卓要玩完,早在贾诩被王允“请”去王家之前,董卓身边的谋主李儒因为生病一直在家休养,这也让董卓身边少了一个识破王允“毒计”的人。

    尚不知死期将至的董卓在义子吕布以及早已暗中跟王允勾结的李肃陪同下进了皇宫,准备接受刘协的禅位,过过皇帝瘾。可惜等待他的不是黄袍加身,而是吕布的方天画戟,董卓过去也是一员猛将,只是如今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哪里是吕布的对手,三下五除二的便被吕布了结了。

    手刃了“情敌”,吕布很是高兴,一想到王允当初的承诺,吕布就有点激动的不能自己。王允也没有叫吕布失望,当众宣布封吕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

    而就在吕布等人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贾诩也奉命来到了李傕的大营。

第二章 封侯() 
刘协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以目前自身的条件,想要让贾诩对自己归心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有这份自知,刘协与贾诩做了一次交易。当着刘家列祖列宗牌位的面对贾诩许下了承诺,所得的就是贾诩帮助刘协说服城外的西凉军,尤其是李傕郭汜可以安安静静的率部返回西凉。

    贾诩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为了活命他可以不择手段。历史上若不是王允一意孤行,非要对董卓的余孽进行清算,贾诩也不会劝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按照贾诩的性格,他并不在乎高官厚禄,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在乎高官厚禄的人,生生剥掉了汉室最后一块遮羞布。

    举头三尺有神明,贾诩即便再智慧过人,可对鬼神他还是敬畏的,见到刘协当着刘家列祖列宗的灵牌对他发誓许下承诺,贾诩便相信了刘协。他不在乎刘协的封官许愿,当然刘协也没对贾诩封官许愿,只是答应了贾诩所提的等到局势稳定,允许贾诩携家小返乡的要求。

    有些时候,美好的许诺并不能打动聪明人的心,反倒是那些看似普通的承诺更容易叫人相信。

    ……

    得知贾诩来访,李傕还有些纳闷。虽然二人同在董卓军中效力,但实际上二人平时却并没有什么交情。对贾诩的了解,李傕也仅限于知道这人是牛辅的手下,其他的就不甚了了。如今听说贾诩来访,李傕还以为贾诩是奉牛辅之命前来商议什么事情。

    不过等见了贾诩,听了贾诩带来的消息以后,李傕先是不信,随后便慌了神。太师竟然死了!这是开什么玩笑!虽然打心眼里的不服气吕布,可李傕不得不承认,吕布的武艺的确要比自己高出那么一点点。

    何人能在吕布的面前伤了太师?什么?是吕布动的手?那就难怪了。

    “李将军,不知你接下来将何去何从?”贾诩轻声问道。

    “……贾先生,不知牛辅有何打算?”李傕闻言反问道。

    贾诩没有马上回答,看了李傕一眼,慢条斯理的说道:“李将军何以认为贾某是为牛辅而来?”

    李傕一愣,皱眉问道:“贾先生不是牛辅的人吗?”

    “良禽择木而栖,如今董卓已死,我等若不早谋出路,难道要为董卓陪葬不成?那牛辅身为董卓女婿,朝廷恐怕不会轻饶。贾某与董卓非亲非故,又为何要趟这趟浑水?”

    “既如此,不知贾先生此次代表何人前来?”

    “李将军,明人不说暗话,敢问李将军,可有把握对付吕布麾下并州铁骑?”

    “呃……若是只有我一人,恐怕力有不逮,但若是能够联络郭汜、张济等人,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

    “嗯……李将军倒是颇有自知之明。只是李将军莫要忘了,这天下姓刘,若是你联合众人攻打长安,那这个国贼的骂名,李将军你可就背定了,到时天下虽大,却无立锥之地,李将军可曾想过?”

    “……贾先生,有话还请直言吧,李傕是个粗人,实在不擅长与先生打哑谜。”

    “好,既然李将军如此说,那贾某就不与李将军打哑谜了。其实董卓一死,对李将军来说也是一个机会,试想若董卓不死,李将军何时才有出头之日。这西凉军,以前是姓董,可以后会姓什么,还要看李将军自己能不能抓住眼前的机会。”

    听到这话,李傕来精神了。谁不想当老大呢?看到董卓那样风光,李傕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董卓势大,李傕就是有想法,也只能藏在心里,平时不敢有丝毫的表露。但现在董卓已经死了,被贾诩这么一提醒,李傕一直深藏心底的那点野心也被勾了出来。

    “贾先生何出此言?”

    “李将军糊涂,想那吕布杀了董卓,虽得了朝廷的信任,可同时也失去了西凉军的人心。而这西凉军如今群龙无首,牛辅是董卓的女婿,想必朝廷不可能让西凉军继续由与董卓有关系的人掌握,那这样一来,谁能成为下一任西凉军的主帅?在这西凉军中,除了将军外,郭汜、张济、樊稠等人都有机会。”

    “……郭汜应该不会跟我争吧?”李傕皱眉说道。

    “好,就算郭将军不与将军争,可还有张济跟樊稠呢?这二人李将军有把握让他们甘心奉将军为主?”

    “……贾先生,莫不是来劝李傕先下手为强?”李傕神色古怪的看着贾诩问道。

    “将军莫要误会,贾某此来虽是说客,但却也不想看到西凉军自相残杀,最后便宜了对西凉军虎视眈眈的吕布。”

    “……那先生究竟是谁家的说客?”

    “将军既然不想与张济、樊稠刀兵相向,那想要让这二人低头,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势,以势逼人,让这二人不得不向将军低头。而将军向谁借势,自然是向当今圣上借。”

    “……你是那个小皇帝派来的?”李傕颇有些意外的说道。

    “将军,圣上虽然年纪不大,但他终究是圣上,他说句话,可比将军说上百句话都管用。别的先不说,将军不妨想想,若是将军能够得到吕布的支持,这西凉军中何人敢与将军为敌?”

    “……贾先生,别的先不说,但是吕布那厮,他能听那个小皇帝的话?”李傕闻言不信的问道。

    “呵呵……将军,吕布虽不会直接听圣上的话,但你莫忘了,吕布所迷恋的那个女子可是王允的义女,只要圣上对王允说一声,以王允的性情,又怎么会不想办法说服吕布听命行事。”

    “……那圣上为何看中了李傕?”李傕心动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

    “将军,圣上之所以看中你,原因有二,一是将军的本事在西凉军中最为出众,也唯有你可与吕布分庭抗礼。董卓已死,吕布一家独大,这不是圣上希望看到的,而将军,就是圣上用来制衡吕布的人选。至于第二个原因则是将军与董卓只有从属关系,不像牛辅、张济等人不是董卓的亲眷就是亲信,值得信任。”

    好话谁都爱听!李傕虽然不至于被贾诩几句话就哄得找不着北,但还是有些飘飘然,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油然而生。

    贾诩不愧是毒士,那张能够把死人说活的嘴一通忽悠,终于让李傕上钩。当然这也与刘协开出的价码有关。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逮不住流氓,封侯这种事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别看董卓当了相国,可西凉军中,除了吕布被封了个都亭侯外,其余像李傕郭汜这些人,封侯这种事一向与他们无缘。

    而刘协,一出手就是池阳侯,扬武将军。此时的李傕可不是历史上已经攻占了长安,已经将刘协控制在手中的时候,董卓的死讯他还没有消化干净,这时候刘协对其的拉拢,他还是很感恩戴德的。原本正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刘协在这时伸出了橄榄枝,李傕自然毫不犹豫的先抓住再说。

    说服了李傕,贾诩也没有着急离开,李傕与郭汜一向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如今李傕心里不慌了,自然也就想起了自己的好兄弟。看到李傕为郭汜求官,贾诩忍不住心里暗自心惊,倒不是因为李傕,而是在出宫之前,刘协就已经断言李傕必会拉上郭汜共进退,贾诩一开始还不信,但此时却不得不信了。

    杨烈将军,美阳侯,这就是给郭汜开出的价码。有贾诩舌灿如簧,一旁又有李傕不断敲着边鼓,郭汜很快就接受了。而随着李傕郭汜的投诚,张济、樊稠也相继低头,答应了刘协的招揽。

    董卓的西凉军除了吕布麾下的并州军外,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牛辅五人掌握着绝大多数西凉军。眼下这五人中的四人接受了刘协的封赏,剩下的牛辅也就显得形单影只。董卓身死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到了西凉军的大营,除了牛辅麾下的西凉军外,剩余四人的军营对这个消息的反应有些冷静的过了头。

    作为董卓的女婿,如今老丈人被人害了,牛辅当然是想要报仇,可他又惧怕吕布,不敢独自发兵报仇,思前想后,他本来是想要等李傕等人派人相请的,可见李傕等人没有反应,他也只好主动一回,派人请李傕等人来营中商议对策。

    李傕等人来了,只是他们的反应却让牛辅大失所望。李傕这帮人似乎对自身的命运一点都不担心。他们是不用担心,就在贾诩说服李傕等人没多久,代表朝廷的赦令以及封侯的圣旨就送到了四人的手中。

    如今的李傕那是池阳侯,郭汜那是美阳侯,至于张济、樊稠,那也分别是万年侯跟平阳侯。相比起四六不靠的牛辅,李傕等人那是有爵万事足,自然不愿意跟着牛辅一同发兵去攻打长安为已死的董卓报仇。

    “诸位,我等深受太师厚恩,如今太师身遭不测,难道诸位就一点不担心自家的身家性命吗?”牛辅真有些急了,说话的声音不由大了一些。

    “……牛将军此言倒也有理,只是不知牛将军有何想法?”李傕开口问道。

    见终于有人开口,牛辅连忙答道:“我意攻破长安为太师报仇,不知诸位可愿助牛辅一臂之力?牛辅可向诸位保证,事成之后,必不会亏待诸位。”

    不等其他人反应,李傕抢先说道:“好,就依牛将军所言,我等这就回去点齐兵马,赶来与将军汇合,到时一同杀进长安,为太师报仇。”

    “好,一言为定。牛辅发誓,事成之后,必不亏待诸位。”

    李傕等人出了牛辅的营盘,并没有着急分手,见周围没了外人,樊稠这才问李傕道:“稚然,那牛辅自然想要找死,你只管让他去就是了,何必趟这趟浑水?”

    不等李傕答话,一旁的郭汜已经冷笑着说道:“老樊,你以为稚然不答应,咱们几个还能活着离开吗?”

    “不至于吧?”张济对郭汜的话有些怀疑。

    “不至于?很至于!你没听他牛辅说话的语气,俨然已经是把自己当做下一任的西凉军主帅。还不会亏待我等?我等以前是他牛辅的下属吗?”

    “那现在怎么办?难道真的点兵去攻打长安?”樊稠忍不住问道。

    “兵是要点的,不过不是去攻打长安。”李傕冷笑着说道:“朝廷如今不仅赦了咱们的罪,更是对咱们加官进爵,原本我还想要看在同僚一场的份上放他牛辅一马,可惜这牛辅不仅不识趣,反倒还想要拖咱们下水。既然他牛辅先不仁,那就莫怪咱们不义了。”

    “稚然,你要杀了他?”郭汜闻言有些惊讶。

    “他若不死,我等必定失去朝廷的信任。本来他牛辅就是董卓的女婿,迟早会被朝廷清算,倒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