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212部分

我不是汉献帝-第212部分

小说: 我不是汉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兵?不行!”没等诸葛亮回答刘备的问题,一旁的张飞已经跟炸了毛似的怒吼道。

    “我军苦战多日,眼看就能拿下成都,此时撤兵,先前所付出的代价岂不是白费了。兄长,我不撤兵。”

    “那你要如何?”

    “我要屠城!”张飞恨声道:“若不是在这成都耽搁了这么些许时日,二哥未见得会遭遇不测。二哥的死,与这成都城内的人有关,我要拿这成都城内的人血祭我二哥的在天之灵!”

    “三将军不可!此举会令主公名声大损”诸葛亮闻言一惊,急忙劝道。只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见刘备一摆手,打断了诸葛亮的话,“翼德,你若能今夜攻破成都,我就准你一夜不封刀。”

    “主公!”诸葛亮惊道。

    “军师,不必劝你,我意已决。翼德,你还站在这里作甚?你不是要拿成都来祭奠你二哥的在天之灵吗?”

    “啊”张飞仰天一阵狂吼,大步流星的离开帅帐。

    人的体内仿佛永远都潜藏着暴戾的因子,一旦被激活,就会爆发强大的破坏力。在古时,屠城向来被视为鼓舞士气的不二法门。张飞将准备屠城的消息一说,立刻便刺激的众将士嗷嗷狂叫,发泄心中的不满。

    “主公不可啊,屠城一事一旦被传开,主公苦心经营多年的名声就毁于一旦,还望主公三思。”诸葛亮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劝说刘备收回成命,因为在刘备军中,能够叫张飞收手的,只有刘备。

    “军师,你可知我与云长相识了多少年?”刘备开口问诸葛亮道。

    “亮知道,主公曾说关将军与主公是在黄金乱起时相识,到如今已经有二十载。”

    “呵呵二十年啊,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云长自追随我以来不离不弃,哪怕是当年被迫降曹,对我的忠心却始终不变。我与云长虽非亲兄弟,但感情却胜似亲兄弟,如今这个兄弟没了,军师可知我此时的感受?”

    “主公与关将军的情义亮自是明白,但屠城之事万不可行,主公难道就不考虑自己辛苦多年才积累下的名望?”

    “我兄弟都没了!还要狗屁名声作甚?”刘备仿佛发泄般的一声怒吼过后,索性闭目不再理会诸葛亮。

    诸葛亮见状心里不由一声哀叹,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今夜屠城一事待日后传开,巴蜀再无刘备立锥之地。

    眼见事情不可挽回,诸葛亮只得向刘备拱拱手,退出了营帐。巴蜀已经没指望了,日后唯有向交州发展,尽可能多的将刘备军的将士保存下来,成了诸葛亮的当务之急。

    回到自己的营帐,诸葛亮摊开地图开始考虑刘备军的退路,原路返回是不可能了。关羽已死,朝廷拿下了荆北,自己虽然在白帝城外布下了八阵图,但作用也不过是延缓汉军入蜀的时间。毕竟八阵图是死的,而汉军是活的,就算破不了阵,难道还不会绕道而走吗?

    想要返回荆南,唯一的出路就是往南。益州分南北,益南如今大多被南蛮攻陷,若是其肯借道,那自己到时省力不少。可怕就怕这些南蛮人不讲道义,若是他们假意借道,实则暗设埋伏

    想到这里,诸葛亮的目光不由投降了五溪蛮居住的群山。五溪蛮的蛮王沙摩柯如今在刘备手下为将,此番进攻巴蜀,沙摩柯更是斩获最多的蛮人将领。与南蛮孟获相比,沙摩柯明显更值得信任。而且五溪是沙摩柯的老家,对那一带的地形他要比旁人更加熟悉,若是他愿意做大军的向导,那胜算更大一些。

    “孔明,你休息了吗?”帐外传来询问声。诸葛亮心里轻叹一声,知道该来的终究躲不过去,应声对帐外道:“外面可是季常,请进来说话。”

    马良先前一直担任陈到的军谋,大军汇合以后,马良也就卸去职务回到刘备身边担任幕僚,不过这两日偶得风寒,一直在营帐中调养,也就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事情。从弟弟马谡那里知晓刘备竟然同意张飞要屠城的想法后,马良不顾病体,让马谡扶着去求见刘备,希望可以劝说刘备收回成命,却不想刘备拒而不见,马良无奈,只得又来找诸葛亮,希望诸葛亮可以陪同自己再去求见。

    “季常,主公此时急怒攻心,听不进去劝说啊。”诸葛亮无奈的对马良道。

    马良一听不由怒声喝问道:“难道主公不听劝就任由主公行此不义之事?孔明,你我身为臣子,难道只懂明哲保身?你不肯去,那我就自己去。”说着马良推开搀扶自己的马谡,迈步向刘备的帅帐走去。诸葛亮看着马良离去的背影,抬抬手,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最终只能无力的放下。

    “哈哈哈痛快,真痛快!”得胜回营的张飞一边大声叫喊一边向刘备的帅帐走去,看到有人跪在兄长的帅帐前,不由好奇的看了看,见那人自己认识,便纳闷的问道:“季常,你跪在此处作甚?”

    “三将军可杀痛快了?”马良扭头看了一眼浑身血污的张飞问道。

    “痛快,真痛快。”

    “好”马良说了声好,勉强从地上站起来,扬声对刘备的帅帐内说道:“既然主公不肯相见,那请恕马良就此告辞。”

第一百八十二章 轻重缓急() 
“良虽鄙贱,却不愿与禽兽为伍。”马良拒绝了诸葛亮的挽留,带着弟弟马谡离开了军营,与刘备分道扬镳。当初马良会投刘备,完全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对刘备,马良并无多少忠心。

    只不过为人臣子,马良就要守臣子的本分,食君俸禄,为君分忧。但不管什么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像屠城之举就超过了马良能够容忍的底线。为了劝说刘备收回成命,马良不顾自己病情未愈的跪在刘备营前直到张飞回营,刘备的拒而不见彻底寒了马良的心。此等暴君,保他何意?

    马良走了,带着弟弟马谡一同返回荆州马家,至于刘备与朝廷的争斗,马良不想再掺和。拒绝了诸葛亮的挽留,对刘备派人送来的礼物不屑一顾,兄弟俩各骑一匹瘦马离开了军营。

    等到得知马良兄弟真的走了,刘备才真的有些急了。其实昨晚后半夜刘备就有心命人去通知张飞放弃屠城,但马良的做法让自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台阶下,等到天亮以后,不该干的事情已经干完,该干的事情却一件没干。

    “军师,季常走了?”刘备犹自不信的问诸葛亮道。

    看到刘备神情失落的样子,诸葛亮不忍再责怪刘备不听人劝,遂开口宽慰道:“主公,莫为季常的事情挂怀,他此时离去也是出于义愤,给他一段时间,还是有转圜的余地的,眼下我们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撤军。”

    即使没有诸葛亮的提醒,刘备也知道自己在巴蜀是待不住了,原先那些还处于中立的人在知道自己下令屠城以后,恐怕会毫不犹豫的站到朝廷那边去。

    冲动是魔鬼啊!人一发怒就容易冲动,而一冲动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以前刘备走到哪都有人夸刘备仁义,但在除了屠城这档子事以后,仁义这二字怕是再也与自己无缘了。

    不过刘备并不后悔!他本就不是真的好好先生,得知关羽的死讯,伤心难过之下做出疯狂的举动,并不显得出人意料。只能说成都的百姓倒霉,遇到了刘备自身怒气难抑的时候。

    等看到张飞满身血污的站在自己面前,刘备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决定恐怕是个错误。为泄一己私愤,付出的代价似乎太大了一些。

    “军师,可有撤兵的计划?”

    “亮昨夜想出了个大概,主公请看……”诸葛亮说着请刘备来到地图前,详细解说了一遍刘备军将要准备撤军所需经过的路线。

    对于诸葛亮不按照原路返回的想法,刘备是认同的。若是没有昨夜的屠城,刘备有可能会头脑发热的挥军去寻朝廷大军拼命。但经过昨晚一夜杀戮,刘备的头脑稍稍冷静,知道此时去跟朝廷硬碰硬,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别看先前曾经解决了一支汉安军,但对如今的汉军来说却未见得就是伤筋动骨,单看汉军可以迅速重建汉安军这个举动,就可以想象得出朝廷如今的兵强马壮。即便战力上或许稍逊一筹,但也绝对不会是临时用来凑数的杂牌军。

    汉安军已经距离成都不远,刘备为了尽快撤离,连清点战利的事情都免了,在与诸葛亮商议出一个结果以后,当即命张飞为前锋,先行出发,自己则率领主力随后跟上。而在刘备军离开的次日上午,得到消息率军匆匆赶来的汉安军也到了成都。看着成都城内死尸遍地犹如修罗场的惨状,赵云、司马懿都惊呆了。

    尤其是对赵云来说,那冲击更是巨大。与司马懿不同,司马懿对刘备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而赵云却是与刘备有过一段交情的,当初若不是刘协“半路截胡”,在公孙瓒败亡以后,赵云十有八九会去投刘备。而即便是在投了刘协以后,赵云对刘备依旧有好感,认为其是忠厚长者,仁义无双。

    但成都此时的惨状,却就是赵云认为的仁者一手造成。这对赵云来说实在是太刺激了一点,遥想当年自己对刘备的印象,赵云不由生出一种被人欺骗的愤怒。

    “子龙,你且率军在城外驻扎。”司马懿开口对赵云说道。

    “那你呢?”赵云反问道。

    “我带人进城,看看能不能找到幸存的官员,了解一下屠城当晚的情况。”

    “……那你自己小心。”

    “嗯。”司马懿点点头,吩咐身边亲卫换上便装,随同自己入城。此时城中还活着的成都百姓犹如惊弓之鸟,司马懿命人换上便装,总算是没叫人又躲起来。

    越是往城里走,倒卧在路旁的死尸就越多,甚至还有许多身无片缕的妇人倒在血泊中,可想而知破城当晚,成都的百姓经历了些什么。

    “这帮畜生!”负责保护司马懿安全的邓展看到一个孩童趴在一对年轻夫妇身边嚎啕大哭,忍不住骂道。自打出了李儒被刺那档子事后,刘协对司马懿、庞统、贾诩这些人的人身安全高度重视,而像史阿、祝道、邓展这类擅长刺杀的高手,也就成了司马懿等人的贴身保镖。

    司马懿并未阻止邓展的谩骂,因为他心里也是如此想的。熟读兵书精通谋略的他自然清楚屠城是提升士气的不二法门这件事。可以往只是在书上看到屠城二字,而等到自己身临其境,司马懿才意识到屠城所意味的残暴。

    这压根就不是人能干出的事情!

    原本司马懿并不觉得刘备有多了不起,在司马懿心里,若是没有关羽、张飞,刘备压根就活不到今天。可经过今日亲眼所见,司马懿终于意识到了刘备的不简单,至少心性坚韧,否则不会下如此泯灭人性的命令。

    城内一片狼藉,司马懿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城中心。昔日刘焉受封蜀王,便光明正大的在成都修建了自己的蜀王宫,后来朝廷收回了蜀王的封号,将巴蜀重归朝廷治下,蜀王宫也就被改建成了官衙。

    此时官衙四处可见倒在血泊中的死尸,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司马懿努力压制了一下想吐的感觉,吩咐众人道:“分头进去找找,看还有没有侥幸未死的?”

    邓展带着几人留下保护司马懿,剩下的人则分组开始在死人堆里搜索幸存者。可让司马懿失望的是,没有找到幸存者,随处可见的死尸,就是找不到一个侥幸存活下来的人。

    “大人,说不定有部分人在破城的时候逃出城去了,不如让人通知城外的赵将军,请他派人在城外寻找。”

    “嗯,也只好如此。”司马懿一时呃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点头赞同道。

    到处都是死人,司马懿一刻都不想继续待在这里,在结束了搜索以后,司马懿带着邓展等人开始在城中巡视。一路上看到那些零星的幸存者在路旁痛哭自己的亲人的离去,司马懿心中生出一股自责,若是自己可以率军早一日赶到,或许成都就不会经历屠城的惨剧。

    ……

    “什么?不去追击刘备军?”当赵云听到司马懿的提议以后,不由又惊又怒。司马懿见状解释道:“子龙,眼下的当务之急,并非是去找到刘备为成都枉死的人报仇雪恨,而是要尽快将还在被南蛮鱼肉的百姓解救出来。”

    “……那些南蛮人还没走?”赵云有些意外的问道。当初刘备率军攻蜀,为了让蜀中首尾不能相顾,刘备派人向南蛮王孟获许以重金,邀其同进巴蜀。孟获并就胸怀大志,一向想要打造一个属于南蛮人自己的国度。眼下刘备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孟获自然毫不犹豫的伸手抓住。

    南蛮人生存环境恶劣,而出生自穷山恶水间的人,一般都比较强悍,好勇斗狠。在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