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303部分

我不是汉献帝-第303部分

小说: 我不是汉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

    “那不管咱们干了什么,圣上都会替咱们兜着。对吧”

    “当然。”

    “那就出兵吧,也是时候让那些草原蛮子知道知道,这世上不是只有他们会杀人。”

    ……

    并州上党

    自得知族中噩耗,张颌率领的河北袁军便停止了对上党的攻城,原先上党在张颌的攻势下已经摇摇欲坠,可就在即将被攻破的前夕,朝廷派卢植率领援军杀到,解了上党的围。不甘心就此失败的张颌只得继续攻城,可这时他的对手已经换成了卢植,再想如前些日子那样顺利就不可能了。

    张颌是河北名将,可卢植也不是白给,一生所经历的战事不计其数,称其为大汉名将也丝毫不为过。此番新老名将对决,就在这上党上演。

    不过随着袁军停止了攻城,卢植的身体也出了状况。本该已经病逝的卢植又多活了几年,但终归是岁月不饶人,卢植累病了。

    为了应对张颌猛烈的攻势,卢植也拿出了十足的精力应对,虽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但只要袁军攻城,卢植便会如标杆般站在城上观战,鼓舞士气。可就算是站在那里,对一个上年纪的老人来说,一连站几个时辰也是不小的负担。

    卢植这一病倒,上党城中的人心顿时就慌了,好在典韦此时临危受命,接替了卢植的指挥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典韦今日早已今非昔比。当年投靠刘协的时候或许典韦只能算是颇有勇力的一个匹夫,但随着这些年的学习,虽然指望典韦具备统率全军的能力不太现实,但做个守城之将却是绰绰有余。而且典韦身边还有卢植之子卢毓辅佐,想要守住上党不成问题。

    既然上党没事,那需要典韦关心的就是卢植的身体状况,为了确保卢植没事,典韦特意让儿子典满星夜兼程返回长安请来了华佗,可让人沮丧的是,即便是华佗亲至,卢植的病情也未见好转。

    “子冢,休要做小儿女之态,人皆有一死,能见到大汉中兴,老夫可说是死而无憾矣。”躺着病榻上的卢植微笑着对卢毓道。

    “父亲,难道就连华神医也对父亲的病情束手无策?”卢毓不甘心的问道。

    “药医不死病,华神医的医术纵是再高超,也医不了大限将至啊。”卢植神态安详的对卢毓说道。

第二百六十章 该干嘛干嘛() 
    “圣上,你为何在此?”卢植看到刘协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很是惊讶,脱口就问道。

    “听闻卢师身体有恙,我这不就赶紧过来了嘛。子冢,没听眼力价,还不去倒茶。”刘协边说边坐到了卢植的床头。

    看着刘协一路风尘仆仆,卢植劝谏的话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得问道:“圣上,袁熙的大军可有异动?”

    “袁熙那里卢师尽管放心,有贾文和坐镇,出不了什么幺蛾子。而且眼下袁熙后院起火,他顾不上来找我麻烦了。”刘协笑着对卢植说道。

    “哦?愿闻其详。”卢植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自他病倒以后,为了让他安心调养,有关战事方面的事情就没人再告诉他,就算他问也尽是挑好事说。现在听刘协说袁熙后院起火,卢植当然想要细问。

    刘协对此倒不隐瞒,把袁熙引狼入室请来乌丸人,然后自己派人暗中使坏,煽风点火挑起河北百姓与乌丸人的矛盾……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卢植。卢植听后老怀大慰,他倒不觉得刘协手段阴险,作为久经宦海的一员老臣,卢植很清楚君子当不了皇帝,唯有像刘协这样的,才能让大汉中兴。经过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圣上,待收复了河北,是不是就要收复江东与荆南了?”卢植开口问道。

    “不着急,收复了河北以后需要先安抚人心,确保河北不会再有反复,而且我也不希望军队连续作战,差不多等过个一两年,两三年,等河北局势稳定,军队也休整的差不多了,才会一鼓作气拿下江东和荆南。卢师你只要再坚持坚持,肯定能看到大汉重归一统的那天。”

    “圣上能这样想,老臣就放心了。”

    “别呀,我还年轻,还需要卢师这样的老臣在旁看着,避免我一时糊涂干出傻事。”刘协闻言连忙说道。

    “呵呵……等到天下重归一统以后,圣上有什么打算?”卢植笑了笑,又问道。

    “大汉就算重归了一统,等着我们去征服的地方还有许多。卢师,您还记得当年我给你看过的那副世界地图吗?”刘协反问道。

    被刘协这么一提醒,卢植顿时想起当年刘协给他们这帮老臣看的一副所谓的世界地图,在那副地图上,在他印象里幅员辽阔的大汉也不过是偏安一隅。不过卢植与许多人一样,都觉得那幅地图是刘协信手胡画出来的,并未当真。如今听到刘协又提起,不由纳闷的问道:“圣上,难道那副图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有必要骗你吗?”刘协哭笑不得。

    “哦,原来是真的……难道圣上想要让我大汉的龙旗插满那张地图?”

    “不现实,不现实啊卢师,怎么可能插得满。就算我大汉的军队再牛,能全部拿下,最终也是守不住的。”

    “这是为何?”

    “卢师啊。就拿咱们大汉为例,从长安到交州,你说要靠两条腿走的话需要多久?至少需要个小半年吧?而咱们大汉以外的那些地方,光是一个来回,没个几年的工夫根本就走不到。地方咱们大汉拿下了,需要有人去治理吧?可万一要是负责治理那里的人有了异心,自立为王了,光是这消息传到咱们大汉,然后咱们大汉再派兵去征讨,等咱们大汉的军队到了地方,那是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那圣上与老臣提那副地图作甚?”

    “跟卢师提那副地图是想要告诉卢师,我不会因为大汉重归一统而骄傲自满,变得目中无人。我会继续努力,就算不能把那些地方占为己有,可那些地方的好东西,却是可以搬回来的。而且我相信等到交通便利了,再将那些地方并入我大汉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不知圣上可否与老臣说说那些异域都有什么值得我大汉出兵去拿回来的东西?”卢植一脸感兴趣的问道。

    “当然可以,远的不说,就说说咱们大汉东面的岛国好了。这个岛我管它叫倭岛,相传当年秦始皇命徐福出海寻求仙药,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就到了那里定居,繁衍生息。不过这只是传说,究竟是不是真的已经无从考证,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那座岛上的确有人居住。当然我日后要派兵去将那座岛给据为已有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弄清楚那岛上的人是不是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我要占岛,只是因为那座岛上出产白银,而且数量还不少。”

    “……圣上要那些白银做什么?”

    “当然是拿回来作为货币使用喽。卢师,如今咱们大汉的货币是五铢钱,除此之外便是黄金,所谓的赤金也不过就是品质好些的铜罢了。我打算等将来天下稳定了以后推行新的货币制度,以黄金、白银和青铜作为主要货币,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一两白银等于一千文铜钱,而且还要规定死一枚五铢钱的铜比率,谁敢私铸就诛九族……”

    刘协说着说着就不说了,眼泪止不住的夺眶而出,呆呆的看着躺在榻上神态安详的卢植……

    卢植走了,走得很安详,他已经了无牵挂了。作为一名享誉天下的大儒,他的逝世惊动天下,哪怕是已经准备不顾一切与刘协开战的袁熙,在得知卢植逝世的消息以后,硬是停下了进攻计划,决定止戈五日以示哀悼。

    远在交州的刘备闻知卢植逝世的消息,更是痛哭失声,几欲昏厥。对于卢植这位授业恩师,刘备的感觉很复杂。当年若不是卢植收下刘备为弟子,刘备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但卢植的死板也让刘备吃了苦头。早在黄巾之乱时,刘备就曾劝卢植养匪自重,可卢植不仅不领情,反而将刘备赶走,逼得刘备不得不离开卢植去投奔朱隽寻找机会。到后来刘备被公孙瓒收留,也正是因为卢植的缘故,让刘备与心仪的大将赵云失之交臂,说实话,刘备这心里,挺恨卢植的。

    但等听到卢植逝世的消息以后,那种发自内心的悲伤顿时不可自抑的涌出来,直到此时刘备才意识到,在他的潜意识里,他一直将卢植作为父亲一样的敬重。只是眼下相隔万水千山,想要送别都办不到,只能邀祭以托哀思。

    天下为卢植的死感到哀伤,而刘协的举动更是让天下震动。堂堂大汉天子,竟然披麻戴孝,扶棺相送。自董仲舒为汉武帝献上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就成了所有人的共识。君王为臣子的离世戴孝就已经不合礼制,还扶棺……只有儿子才能扶棺。

    朝中的言官已经做好了劝谏的准备,但朝中的老臣却为刘协的行为感到感动。卢植这辈子没白活!死后能得天子亲自扶棺相送,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别人不清楚卢植对刘协的帮助有多大,可刘协自己清楚。别看如今朝中人才济济,但在当初,朝廷式微,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大汉要玩完了的时候,第一个向刘协伸出援手的正是卢植。由于卢植的开口相求,对大汉不抱什么希望的荀彧才勉强答应辅佐刘协一段日子,也正是卢植向公孙瓒要人,那位白马银枪的常胜将军才会随同刘协回到长安。

    有了荀彧,刘协不需要再为内政操心,有了赵云,刘协的人身安全才有了保障,这一文一武,皆是卢植的关系才让刘协有机会拥有,刘协对卢植的感激自然是难以言表。而之后卢植不顾身体的老迈坚持回朝为官,在态度上坚定支持刘协,更是为刘协稳定朝廷局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卢植的支持,刘协很有可能在事业起步阶段就被周遭的人给扼杀。没有荀彧为刘协分忧内政,就凭刘协那点墨水,他压根就处理不了那些繁杂的政务。

    对于卢植的感激,刘协无法用言语表达,唯有拿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刘协的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卢植这辈子算是值了,他这一死,天下缟素。皇帝死了的确也可以如此,但能让人可以自发如此,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

    一个月后

    卢植的棺椁已经下葬,陪葬皇陵,至于死后的褒奖、谥号之类此处不再言表。卢毓已经去守灵,而刘协则脱下孝服,换上了戎装。

    “文和,最近对面的袁军可有什么动静?”刘协一回到白马的汉军大营便问贾诩道。

    “回禀圣上,前几日倒是有乌丸人的游骑在附近活动,但袁军大规模的出动倒是没有。”

    “他们不动,我们动。文和,我意与袁军决战,不知你意下如何?”

    “……圣上,此时并非决战的良机,据张辽最新送来的战报分析,草原羯人已成瓮中之鳖,不出两月就会被我军所破,待到张辽等人回军河北……”贾诩闻言一愣,随即咬咬牙说道。

    “……文和,你担心我因为卢师的死而失去理智?”刘协神色平静的看着贾诩问道。

    “……是,臣确有这个担心。”

    “……我不会叫怒火冲昏头脑。文和,孙策、周瑜那里怎么样了?”

    “前两日已经率部出海,估计再过五日就会抵达登陆地点上岸。圣上放心,只要孙策、周瑜一到达,那些事先已经收到命令的人便会亮明旗帜赶去汇合。”

    “张颌那里呢?”

    “……暂无音讯。”

    “暂无音讯?算了,既然他想要为袁家守节,那就由他去吧。告诉典韦,待到决战之时若是张颌仍不给明确答复,那就不必留手。”

    “诺。微臣一会就命人前去传令。”

    “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消息?”刘协点点头,又问道。

    “北面倒是没有什么坏消息,不过江东那边有所异动,张任派人送来消息,说是江东军有大规模调动的迹象,似乎有意过江。”

    “刘备呢?”

    “刘备那里倒是没有什么动静。”

    “……刘备就算没意识到,可诸葛亮不可能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事出反常必为妖,文和,命人通知仲达跟子龙,提高警惕,我总觉得在我们要收拾袁熙的时候刘备跟孙权不会坐视不理。”

    “圣上放心,以子龙的骁勇和仲达的谨慎,诸葛亮就算有所图谋也不会占到便宜。”

    “小心无大错,文和你莫忘了,黄汉升可就是折在诸葛亮的阴谋诡计之下。”刘协不同意的摇头说道。

    见刘协坚持,贾诩自然不会反对,而且刘协说的也有道理,小心无大错,这世上有多少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