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75部分

我不是汉献帝-第75部分

小说: 我不是汉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马岱依约来到韩府,看韩遂神色如常,仿佛并未受到昨日叔父那句口信的影响,心里不由对韩遂感到一阵佩服。

    韩遂也是没办法,昨日刚听到马腾那句口信的时候,韩遂是又惊又怒,马腾这样说,那就说明自己的心思已经叫马腾看破。连马腾那样的武夫都可以看破自己的那点小心思,那现任的凉州牧,被当今天子称之为毒士的贾诩,是不是也已经看破自己的心思,此时按兵不动,只是在等待自己按耐不住跳出来暴起发难,朝廷好有借口名正言顺的收拾自己。

    韩遂越想越怕,结果就失眠了。思前想后,韩遂也不得不承认马腾此时的提醒的确是自己最合适的选择,保住自己手头的兵马,待价而沽,朝廷眼下不是自己可以对付,可一旦露出了破绽,那自己还是有机会一雪前耻。

    马岱走了,带着韩遂感谢马腾提醒的书信离开了金城。而在马岱走后,韩遂也一改之前一副颓废的状态,开始行使金城郡守的权力,练兵治民,暗中积蓄力量。

    韩遂、马腾都不肯交出现有的兵权,而朝廷也并未因此与韩、马翻脸。不过虽未收回兵权,朝廷也给了韩、马二人一个可控人马的上限。比如马腾如今手中有三万铁骑,而朝廷只给了马腾一万人马的上限,这也就是说,马腾只能从朝廷拿到一万人马的粮饷,剩下的两万人的粮饷,需要马腾自己掏腰包。

    马腾即不舍得解散多余的人马,又心疼自己的腰包,可想要增税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了,朝廷优待商贾,统一各地所收取的税金,任何人不得无故增收,否则便会被朝廷的御史台盯上。

    马腾不想跟朝廷翻脸,那就只能接受朝廷的制度。为了养活这多出来的两万人马,马腾不得不学习朝廷的屯田制度,将一部分人马用来种田,另一部分人马去进入匈奴地界劫掠人口回来为屯田增加劳动力。

    刘协得知马腾的举动后,不仅没有反对,私底下反倒很赞同马腾的这种做法。凭啥就只能让外族来劫掠汉人,也该让这些游牧民族知道知道被人打劫是种什么滋味了。为了鼓励马腾的活动,刘协更是让商队为其带去了一批兵甲器械,暗中支持马腾。

    马腾也由此对朝廷更加的依赖,他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当韩遂还在为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的时候,马腾已经带着儿子马超杀入了匈奴,劫掠匈奴人回来为自己种地。之所以让马岱替自己去探望韩遂,那是因为马腾觉得现在去抢劫匈奴人比探望韩遂要重要。

    匈奴人最风光的时候还是要数汉武帝之前,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匈奴人被大汉官军打的狼狈逃窜,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西行,另一部分则向大汉表示了臣服。这些年虽然休养生息,但匈奴人的血性,比起他们的祖先却是远远不如。

    面对马腾的劫掠,匈奴单于呼厨泉一开始也是率部反抗。可面对马腾麾下那支由羌汉两族组成的骑兵,匈奴人实在是没有什么优势。再加上武器上的差距,匈奴人反倒在马腾的骑兵面前连吃败仗。为此呼厨泉不得不派出右贤王去卑前往长安请求天子刘协做主。

    只是呼厨泉不知道,现如今的大汉天子不同于以往的汉天子,这是个不在乎颜面,讲究实利的主,想像以往那样服个软,献上一些财物就能继续高枕无忧,那基本就是痴人说梦。虽然后世为了团结二字对五胡乱华一事并未过分宣扬,可这件事刘协还是有些印象的。

    汉人从第一大族被杀成少数民族,这种惨痛的历史教训,是个汉人都应该记住。而匈奴人,也是五胡乱华中第一个向汉人举起屠刀的。

    在刘协眼里,匈奴人那就是喂不熟的狼,要不是眼下朝廷没有精力处理这帮匈奴人,刘协首先要收拾的就是这些匈奴人。呼厨泉想要请刘协为其主持公道,那纯粹就是耗子给猫做三陪,不要命了。

    ……

    刘协最近很忙。他原本是想要率军亲征西域的,可他刚露出一丝口风,就被闻讯而来的荀彧、蔡邕等人给拦住了,紧跟着一直在太学教书育人的郑玄、孔融等大儒也是纷纷跑来劝谏。刘协差点就被吐沫星子给淹死,只得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把西征的事情交给了手下的大将。

    汉军二次整编,原有的七支人马变为四支,除了留守汉中以及负责监视北边匈奴的一支外,能够调动征西的人马就只有两支。

    功名自在马上取!对武人来讲,建功立业的最佳途径就是打仗,此次征西名额有限,谁也不甘人后,纷纷向刘协请缨,刘协左右为难。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虑,才最终定下了征西的人选。

    汉军四支人马,解烦、游奕、汉安、乞活,汉安由黄忠率领,坐镇汉中;解烦军由徐晃率领,镇守冯翊;剩下的游奕、乞活二军,其中乞活军是已经内定的一军,人选就是典韦与张任,而游奕军,主将则是张辽,至于副将,则是谁也没想到的新人太史慈。

    至于长安的安全,则由天子亲军来负责。朝廷人马中的正规军原本加到一起差不多已经十万,重新整编之后,四支主力军分别为两万,剩余的人马则统统归入了刘协的天子亲军。每个兵种的人数虽然不像主力军那样多,但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兵甲装备,天子亲军都是最顶尖的。诸如郝昭、庞德这样实力出众的武将,这次都被编入了天子亲军。

    人员安排一下来,有人欢喜有人失望,其中张辽是最感意外的一个人。他本来追随的是温侯吕布。吕布离开时并未带他一并离开,吕布的心思张辽明白,心里也没有埋怨过吕布,可他也没想到天子会这样重用自己,本来他还以为自己会担任某一军的副将,却不想天子对自己委以重任,西征的两路大军中,自己独领一军。

    张辽在为报答天子的信任而努力收集有关西域的情报,而刘协则是将此次落选的赵云、庞德、郝昭等人找了过来。

    “让你们留下不是因为我不相信你们的能力,而是对你们我是另有重任。”刘协笑着对赵云等人说道。

    “不知主公要我等做什么?”赵云代表众人开口问道。

    “朝廷此次西征关系重大,容不得有半点差池。以张辽、典韦的能力,我不担心他们会在西域吃什么亏,可我担心他们会不小心被来自背后的冷箭暗算。”

    “……主公是担心韩遂?”庞德皱眉问道。

    “他如今正忙着积攒实力,短时间内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我担心的是羌人。”

    “……主公说的是彻里吉?”郝昭闻言问道。

    “嗯,就是他。此人在羌人中声望颇高,而他对咱们汉人的态度似乎并不友好。一旦他在我大军西征时与背后突然发难,我很担心那时已经出征西域的汉军。而且一旦西北有变,那个韩遂说不定也会趁机跳出来。”

    “那主公的意思是想要让我等去监视彻里吉,保护汉军的退路?”

    “嗯,长安并不需要你们全都留下,北面有徐晃的解烦军,南面有黄忠的汉安军,东面需要朝廷注意的也就是潼关和武关,我准备将潼关交给郝昭,武关交给高顺,有你二人在,两关万无一失。”

    听天子提到自己,一直不怎么爱说话的高顺插嘴问道:“主公调顺去武关,那新兵的训练交给何人负责?”

    “伯平不必担心,自有皇甫嵩与朱儁两位老将军接手。”

    听刘协这么说,高顺也就不再言语。刘协见状接着说道:“至于长安城里,有郡兵维持治安足以,而子龙跟令明,你们身上的担子最重,你二人要分别驻守张掖、酒泉。你们手头只有三千人可用,所以等你们到任以后,可以就近征兵到一万,此事我会知会文和,到时所需钱粮会由他负责。你二人的任务就是尽快让麾下的人马具备战力,可以应付突发状况。能做到吗?”

    “赵云(庞德)必效死命。”赵云、庞德异口同声的答道。

    安抚完了手下这帮武将,刘协又要去安抚荀彧那些文官,自己虽然已经亲口保证不会偷偷离开长安。只是由于之前刘协的表现一向不好,所以对刘协的保证,荀彧等人也没有全信,这几日跟在刘协屁股后面的尾巴不少,而刘协还不好将这些尾巴赶走。

    读书人都爱玩阴的!荀彧知道让其他人去跟着刘协十有八九会被刘协赶走,所以他特意把赵雨、甄宓、步鸾这三个跟刘协关系不错的女子找来,请她们跟着刘协。对这三个女子,刘协是骂也骂不得,打也打不得,只能在心里暗骂荀彧的阴险。

    三女一直就在外面等候刘协,等到见刘协正事说完,便进来找刘协商议“琐事”。刘协看了一眼还没走远的赵云,低声对赵雨说道:“小雨,子龙过段时间就要远赴张掖,你们兄妹恐怕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得见面,你还不去陪陪你兄长?”

    “我才不去呢。”赵雨闻言摇头道。

    “怎么?你们兄妹吵架了?”刘协一听这话纳闷的问道。

    “才不是呢,是二哥现在不希望我去打扰他。”

    “啊?什么意思?”

    “真笨,我二哥有心上人了,我现在去找他,岂不是去做大蜡烛?我才不是那么没眼力见呢。”

    “……小雨,你知道你哥的心上人是谁?”

    “嘻嘻,你猜。”

    “我上哪猜去?”刘协翻了个白眼,起身说道:“你不告诉我也不要紧,我偷偷跟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哎~站住!我不许你去坏我哥的好事。”赵雨闻言连忙拉住刘协说道。

第六十五章 登门拜师() 
朝廷有意西征,消息传出,天下震动。有的人暗松口气,有的人困惑不解,但无论那些人是何反应,对刘协都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河北的两强争雄差不多快要进入尾声,公孙瓒不敌袁绍,连番失败后仿佛连勇气也尽失,再也不复当年之勇,龟缩在自己的地盘里苟且度日。而袁绍却在这时整军备战,为彻底独霸河北坐着最后的准备。

    刘协替甄家做出的回复让袁绍暴跳如雷的同时又有些无可奈何,刘协做事果决,抢在袁绍之前将甄家五女从河北接走,河北甄家由此分裂,甄家家主带着子女离开河北另立门户,而那些准备将注下在袁绍身上的甄家各房,则重新推举出了一个家主。袁绍也是因此才没有失去理智和朝廷对着干。袁绍想与甄家联姻的目的就是看上了甄家的钱粮,甄夫人在离开河北分家另过的时候并未带走河北的钱粮,那袁绍自然不会去“赶尽杀绝”。至于河北甄家的日后如何,与袁绍何干?

    甄家早年间便于刘协合作,甄姜早在长安为甄家备下了一份家业,甄家上下随着甄夫人来到长安,实际上就只是一次搬家。至于留在河北的那些钱粮,虽然丢了有些可惜,但这算是给了甄家各房最后一个交代,日后如何,都与长安甄家再无瓜葛。

    刘协并未责怪甄家在河北留下大量钱粮一事,虽说有些遗憾,但有刚从益州得来的十五万石粮食,刘协也就不计较甄家“资敌”的罪过了。甄家早在长安立足,刘协也不需要为扶持甄家而费神,略尽地主之谊后,刘协便带着王越离开了长安。

    虽说这次西征刘协没份,可这不代表刘协就甘心留在长安干等,政事有荀彧、钟繇这些人操心,练兵有皇甫嵩、朱儁这些老将管,真正需要刘协管的,那都是大事,比如和黑山贼张燕见面这种事。

    朝廷准备西征,并不代表其他事就都可以撂下。刘协将此次西征定义为掠夺,不管是张辽还是典韦,刘协相信他们可以完美完成自己交给他们的任务。但关中要发展,离不开人口补充,尤其是新得的酒泉、张掖二郡,这两个地方汉人所占比例偏少,如果可以将黑山贼收服,那对朝廷稳定凉州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荀彧虽然反对刘协亲身犯险,可刘协执意要去,甚至为自己万一遇到不测而定下继承人以后,荀彧也拿刘协没辙了,只能心里安慰自己天子这趟出去是历练,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想要汉室振兴,那天子就必须是个性情坚韧的明主。

    刘协离开长安的时候并未告诉旁人,人多嘴杂,想要防止消息泄露,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知情人。除了王越之外,刘协也没有带旁人,与王越扮作一对返回故乡的祖孙,踏上了前往河北的道路。

    不是去见黑山贼张燕吗?是要见张燕的,不过在这之前,刘协准备亲自去一趟河北魏郡,因为在那里,住着自己还未见面的师父童渊。虽说串通赵云骗张任说是同门,可代师收徒这种鬼话也就只能在师父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说,这童渊还活得好好的,万一哪天心血来潮跑到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