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284部分

盛唐风流-第284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饷菇谡冻伤槠说摹

    “嗯!”

    李显不动声色地任由一众将领们嘶吼个够,眼却始终盯在了那名使节的身上,这一见其一派有恃无恐的淡定,心中不禁暗自冷笑不已,这便一扬手,轻吭了一声,止住了诸将们的喧哗,神情漠然地开口道:“你家大相还有甚话要说,就一并都说出来好了,孤给你最后一个开口的机会。”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某乃大蕃使节,殿下您不能”

    那名吐蕃使节显然是个机灵之辈,这一听李显如此说法,立马便感受到了其中隐含的杀机,登时便慌了神,赶忙出言自救,试图以仁义之道去挡住李显的屠刀。

    “不能?哼,好一个不能,尔等犯我唐境,是谓贼寇,家中进贼,有何杀不得之说,来人,将这厮拖下去,砍了!”

    李显向来不在意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在他看来,那些玩意儿用在自己人身上还成,左右是收买人心之举措,可对于外敌么,讲仁义道德就是件不折不扣的蠢事,既然噶尔•钦陵要送脸来让自己打,不打更待何时?也不等那名吐蕃使者将话说完,李显已不耐地一挥手,高声断喝了一嗓子,自有数名帐下亲卫冲上了前来,一把摁住那名吐蕃文官,倒拖着便往帐外拉了下去。

    “锵、锵”

    吐蕃副使显然听不懂汉语,自是不明白李显好端端地怎就下令杀了人,登时便惊怒了起来,一闪身,便要冲上去救人,可还没等他出手呢,一阵刀锋出鞘之声大作间,数名唐将已毫不客气地将刀架在了其脖子上,只吓得那名副使面色惨白不已,连动都不敢再动上一下,只是口中却是用吐蕃语惶急地嘶吼了起来,喊得倒是很响,可惜帐中一众*将领们却是谁都不曾理会于其。

    “殿下饶命啊,殿下饶,啊”

    吐蕃正使万万没想到李显居然真的敢下杀手,登时便急得眼泪狂流,不停地挣扎着,嘶吼着,可却哪能挣脱得了数名孔武有力的亲卫,被拖拽着出了大帐,只听一声惨嚎之后,声音便已嘎然而止了,不数息,一名亲卫手持着托盘行了进来,上头一颗死不瞑目的头颅,赫然便是先前那名吐蕃正使。

    “尔且将此头带回去,告诉你家大相,要攻便请来,孤等着便是了。”

    李显扫了眼盘中的人头,冷冷一笑,一摆手,示意亲卫将人头送到那名吐蕃副使的面前,寒着声说了一句道。

    “叽叽咕咕”

    吐蕃副使伸出颤巍巍的手捧起了正使的头颅,口中嘶吼连连,言语激愤无比,只是帐中诸人大多不懂吐蕃语,愣是搞不懂这厮在嘶吼些甚子,李显自也不例外,眉头不由地便微皱了起来,正寻思着要叫名通译进账之际,却见武将队列末尾闪出了一人,张口便是一阵“鸟语”,直骂得吐蕃副使低头不敢再多言了。

    嗯?李显一看站将出来的人竟是死守枹罕城的校尉张明武,心中不由地便是一动,就此打消了叫通译进账的打算,面带微笑地看着张明武在那儿训斥着吐蕃副使。

    “禀殿下,这厮无礼至极,扬言要鼓动噶尔老贼兴大军剿灭我等,实是狂悖已极,末将忍无可忍之下,出言驳斥于其,竟忘了军规,还请殿下责罚。”

    张明武骂完了那名副使之后,这才惊觉自己的行为有些子冒昧了,赶忙对着李显便是一躬,自请起罪来——论军职,张明武本不够格参与大帐议事,也就只因着是枹罕城守备的缘故,方才得以列席,在场诸将最低的至少也是中郎将,级别上比张明武这个区区的校尉不知高了多少层,一众大将们都没放话,他张明武贸然出头,着实是有些子越俎了。

    “无妨,张校尉在何处习得的吐蕃语?孤却是好奇得很。”

    对于张明武这个扭转了整个战局的功臣,李显自是曾派人调查过了其之履历,本就有了栽培其之心,只是尚未得便罢了,此时见其居然通晓吐蕃语,心中对其的观感自是更好上了几分,这便笑着一压手,示意张明武不必紧张,接着,以拉家常的口吻问了一句道。

    “回殿下的话,末将久在边关,因与各路商旅交道打得多了,也就此学了些各方之言,仅能勉强用之,实谈不上精擅。”

    这一见李显并未责怪自己的孟浪,张明武自是彻底地放下了心来,但却不敢因之失了礼数,忙一躬身,紧赶着出言解释道。

    “原来如此,能从细微处着手,张校尉倒确是有心人,不错,孤帐下正缺一亲卫队副,不知张校尉可愿屈就否?”

    现时的大唐乃是天下第一强国,周边诸国之高层莫不以说得一口流利汉语而自得,可大唐之民,除了行商之外,却是甚少有人会去学他国之语,就更别说一众大唐官员们了,一个个尽皆大国心态足得很,视他国之语为蛮言,压根儿就不屑一顾,可张明武却能在此处上用心思,足见其人之敬业,而这,正是李显最为看重的品质,加之本就有栽培于其之心,这便顺势给出了个邀约。

    “多谢殿下厚爱,末将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显的亲卫队副可是从四品的官衔,比起张明武眼下的正七品小官来说,整整高出五级,这还不算地位上的悬殊差距,说是快从天而降的巨大馅饼也绝不为过,愣是令张明武听得眼都直了起来,好一阵子愣神之后,这才满脸子激动之色地躬身应了诺,那等幸福状着实令一旁站着的诸将们好一阵的眼馋。

    “嗯,这话孤记住了,尔且将孤先前的话告知这吐蕃小儿好了。”

    李显没再多啰嗦,只是笑着摆了下手,淡淡地吩咐了一声。

    “诺!”

    李显既已开了口,张明武自不敢再光顾着激动,忙高声应了诺,而后一个大步迈到了那名兀自被数名将领压制着的吐蕃副使面前,用吐蕃语将李显给噶尔•钦陵的话重复了一遍,又喝问了几句,直到那名副使表示已听懂了之后,这才将交涉的详情用汉语向李显交待了一番。

    “很好,来人,将这厮赶出营去,诸公即刻回营,勒兵备战,小心吐蕃贼子暴起发难!”

    事情既已处置完了,李显也不想再多费唇舌,这便一挥手,下了道命令,自有数名帐下亲卫涌上前来,接管了那名吐蕃副使,将其推搡着赶出了中军大帐,一路押解着轰出了*大营

    “大相,唐贼猖獗,辱我太甚,末将请命即刻冲营,一举击垮唐贼!”

    “大相,士可杀不可辱,唐贼如此藐视我等,当诛!”

    “大相,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唐贼安敢无礼若此,欺人太甚了,打罢,末将愿为先锋!”

    吐蕃大军自抵达后,便即列阵于*营地外里许之地上,十数万兵马齐整无比,用意自然是要以盛兵之势动摇*之军心,却不料派去的正使被斩了不说,副使还带回了李显的藐视之言,登时便令一众吐蕃大将们全都暴怒了起来,围着噶尔•钦陵直嚷嚷,人人言打,个个要杀,士气确是高昂到了顶点。

    “撤兵两里,安营扎寨!”

    不止是诸将恼火,噶尔•钦陵也同样气得不轻,他此番派出使者之本意是想试探一下李显的反应,看能否激得李显不顾一切地杀出营来,当然了,噶尔•钦陵也就是姑且一试罢了,并没真指望李显会愚蠢到那个地步,但却没想到李显居然敢杀使立威,望着副使手中那颗狰狞的头颅,噶尔•钦陵额头上的青筋不由自主地狂跳了起来,恨不得即刻纵兵冲击*大营,一举将*就地扫荡个干净,奈何想归想,做却是做不得的,真要是这么去做了,除了平白折损兵力之外,怕是啥收获都没有,有鉴于此,尽管气愤难平,可噶尔•钦陵还是只能强忍着怒火,寒声下了撤兵之令,一众吐蕃大将们见状,虽心中颇为不甘,却也不敢违逆了去,只能是各自将兵退到了两里外,忙活着安营扎寨不提。

    呵呵,这老狗还真能忍,不愧是个狠人!站在营门塔楼上的李显眼瞅着吐蕃大军默默退了去,自是知晓原本指望着以杀使来激怒吐蕃大军强攻己方大营的一点点小心思也就此落到了空处,不过么,却也没太在意,只是无所谓地耸了下肩头,自顾自地转回中军大帐去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伏击与反伏击(一)() 
咸亨三年九月十五日,李显于陇州所发之奏本到东都,太子得信,以为是抑后之良机,于诸心腹商议一定,遂报至高宗处,帝闻李显遇刺之详情,大怒,下诏彻查此案,准太子与英王之联名折子,将此案交由御史中丞林奇主审,勒令大理寺、兵、刑等部协查,以明是非曲折,然,诏书方下,岐州急报便至,言及驿站被袭,所有押运官兵尽皆中毒身亡,犯官赵昭、张平安、王禀南死,陇东悍匪沙万里、呼延铁心失踪,疑是“黑风盗”余孽作乱所致云云。

    疑案,又是疑案,高宗被这一桩桩没完没了的疑案气得再次卧病于榻,盛怒中连下四道诏书——其一,将赵、张、王三死者之三族尽皆流放雷州,遇大赦亦不赦,拆毁涉案之河北四贤庄,全庄老小尽皆发卖为奴;其二,勒令刑部发海捕文书,明令各州务必将沙万里、呼延铁心等缉拿归案;其三,政务尽归监国太子李贤主理,裴行俭、刘仁轨等宰相尽皆出任太子中庶子、左右庶子等东宫高级属官,以辅太子治国;其四,派礼部官员至河西军前慰籍李显及诸军,然则未等礼部官员离开河南境界,李显便已收到了东都发来的飞鸽传书,这一见事情果然如自己所预料的那般,除了摇头苦笑之外,却也不知说啥才好了,概因大敌当前,李显既无心也无力去管朝堂里的那些个屁事儿,眼下正有一事令李显烦心不已的——运粮队被劫了!

    此番战事起得突然,李显挥军河州自是仓促得很,军中粮秣辎重也就不可能带得充足,只能由张柬之在后头主持着调集粮秣辎重之重任,并将后勤辎重大营设在了易守难攻的黑石山大营中,有着五千从玉门关赶来的精兵守卫,自不虞吐蕃军的强袭,然则从黑石山大营到枹罕城这一段三百余里的路可就没那么好走了,其间地形复杂,既有丘陵、河流,又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能设伏的地儿实在是太多了些,兵力不足之下,纵使李显再能,也不可能做到处处设防,加之吐蕃大军在侧,李显也不敢派出过多的兵力去押运粮秣,如此一来,就给了吐蕃军趁火打劫的机会,就在昨日,一支运粮队被吐蕃骑军给劫了个精光,押运之数百官兵力战不敌,皆亡!

    粮秣,李显军中还有些,支付个十来日尚不成问题,可此际离冬季到来却少说还有二十余日的时间,这么点粮秣,再怎么省着用,那也是不够的,这粮自是还得向前紧着运,可若是不能保证安全,运多少都只能是平白便宜了吐蕃人,该如何解决吐蕃军偷袭的事儿便成了摆在李显面前的一道难关。

    说到底还是兵力不足,倘若李显手中能多上两万兵马的话,这问题压根儿就不难解决——李显早已仔细算过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很清楚守住枹罕城大营最少也需要四万兵力,而眼下,枹罕城大营中拢共也就四万五千兵力的,仅仅只是勉强够用罢了,再少,防御上便会出现问题,换而言之,李显手中所握有的机动兵力也就那么可怜巴巴的五千人马而已,纵使全都派出去押运粮草,也未见得便能威慑住吐蕃的偷袭大军,要知道昨日劫粮的吐蕃骑军可是整整出动了一万兵力,很显然,没个周详的计划的话,这粮是无论如何也运不到前线大营来的。

    打,再难也得打,必须将前来劫粮的吐蕃军狠揍上一顿,方才能保证运粮队的安全,这一点乃毋庸置疑之事,李显心里头透亮得很,只是这仗该如何打却是很有讲究了,毕竟李显目下并不希望与兵力雄厚的吐蕃大军来个正面对决的,所能做的便是充分利用吐蕃军必定劫粮的心理设计出个完美的圈套来,当然了,要想诱使吐蕃人上钩,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此,李显独自一人猫在中军大帐里已是足足熬了一夜了,法子想了一个又一个,却都不敢轻言必胜,毕竟手头就那么一点机动兵力,万一要是一家伙全都赔了进去,那后果怕是难以想象的不堪了的。

    “来人!”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李显自是深知这个道理,对着大幅沙盘推演了数十回后,眼瞅着实在是无法做到百分百的成功率,李显也就不再浪费时间了,霍然站了起来,拍了拍手,高声断喝了一嗓子。

    “末将在!”

    这一听李显呼唤,早已在帐外待命多时的刘子明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地跑进了大帐,一个并腿躬身,紧赶着应答道。

    “去,将李贺、徐元茂即刻唤来见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