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389部分

盛唐风流-第389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该死!”

    陆三胜一听此言,顾不得再喝斥众人,赶忙排众而出,往山下一看,脸色立马便有些子不好相看了起来

    橡皮山,属青海南山山系的一部分,位于青海湖的西端,离布哈河口只有三十余里之遥,山势险峻,延绵数百里,多陡坡峡谷,山高林密,山下却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乃是吐谷浑各部族最重要的秋季牧场之一,所谓的“风吹草低见牛羊”之美景在此不过是寻常景致罢了,尽管时值战时,各大部族精壮之士皆已被吐蕃大相抽调一空,可这等牛羊成群的景致依旧不改,所不同的只是放牧者由精壮汉子变成了妇孺老幼,毕竟战事再紧,生活也总得继续罢,这不,此刻正有一老一少两名牧者驱赶着一大群绵羊不紧不慢地沿着山边行走着,渐行渐靠近了一道峡谷处。

    “别动!”

    就在一老一少方才刚靠近谷口之际,道边的乱草丛中突然窜起了两道黑影,只一闪间,便已将这一老一少尽皆控制住了,两把寒光闪闪的横刀稳稳地架在了老少二人的脖颈之间。

    “别、别乱来,老朽是鹿回巴彦,自己人,自己人。”

    两道黑影出现的太突兀了些,老少二人压根儿就来不及反应,待得见到脖子上那闪烁着寒光的利刃,少年人固然被吓得浑身哆嗦,老者也同样为之色变,不过倒也没太过慌乱,而是紧赶着用不甚纯熟的汉语高叫了起来。

    “口令!”

    挟持住老者的是一名壮年*,其并未因老者的自报家门而稍有松懈,依旧紧绷着脸,从牙缝里挤出了冰冷无比的两个字来。

    “荡寇。”

    一听口令二字,老者已是彻底稳了下来,自信地笑了笑,从容地回应道。

    “得罪了,您老请跟某来。”

    老者话音一落,壮年*手一抖,横刀已是回了鞘,告了声罪之后,一摆手,示意老少二人跟着进谷,二者见状,自不敢有甚违逆之处,只得陪了下笑脸,赶着羊群行进了谷中。

    “老族长辛苦了,张某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则个。”

    老少二人一路行进了谷中,入眼便见数百*将士正或坐或卧地在谷中休息,一个个浑身血迹斑斑,人人杀气十足,心跳不免因之加快了不老少,正自紧张万分之际,却听一阵大笑声响起,一身残破战袍的张琛已是大步迎上了前来。

    “不敢,不敢,将军乃当世勇将,老朽能为将军效力一二,实在是老朽的荣幸,此处有些羊只,量不多,还请将军笑纳。”

    鹿回巴彦是一早便已降了唐的,此番受“鸣镝”密令,暗中帮衬张琛所部,与张琛打过不少的交道,彼此间也算是熟络得很,言语间自也就随意了起来。

    “有劳鹿回老族长了,此番大胜之后,末将定当为老族长请功,您老里面请!”

    张琛所部所部能在各路吐蕃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得以逃出生天,除了*本身善战之故外,更多的则是因那些个暗自投向了大唐的中小部落之掩护,其中出力最多的便是面前这个鹿回部落头人,实际上,张琛所部能安稳地藏身于这处隐蔽的峡谷内,也正是出自鹿回巴彦的巧妙安排,对此,张琛自是感激在心,这便客气地招呼了一声,将老族长让到了峡谷深处的一座帐篷中,一阵客气地推让之后,分宾主各自落了座。

    “老族长,这几日吐蕃贼子可还曾来骚扰贵部否?”

    张琛所部目下虽暂时算是安全,可毕竟还在吐蕃大军的重围之中,自是不敢掉以轻心,一番客套之后,便即将话题转到了敌情上。

    “那倒不曾,不止我部,便是呼和、宗颜等部也都数日没见有军伍前来了,倒是有件怪事,不知何故,吐蕃贼子突然封锁了整条布哈河,不让人靠近半步,所有在那一带放牧之人全都被扣,老朽族中也有不少人被拘,至今生死不明,也不知那钦陵老儿在玩甚花样,唉,但愿没事方好,若不然,啧”

    鹿回巴彦显然是个很健谈之人,尽管汉语说得不算太流利,可话题一开,絮絮叨叨地便说了一大通。

    “封锁了?何时的事?可还有其它情况么?”

    张琛乃是智将,鹿回巴彦虽只是随口说说,他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内里的不对劲之处,心一惊,忙不迭地出言打断了老族长的话头,颇为着急地追问道。

    “唔,老朽算算,啊,该是四日前的事了,到如今这封锁令也不曾取消,真不晓得吐蕃佬在干啥名堂,至于其它的,倒是没甚消息了,唔,等等,前两日老朽的孙儿说在西面曾看过很多兵马连夜赶路,好像正是往布哈河边去的”

    鹿回巴彦只是一小部落头人,于军略上自是无甚见识可言,自也就不清楚张琛究竟在紧张些甚子,话说起来也就零碎得很,也絮叨得很,可就是如此零碎的话语,落在张琛耳中,却宛若晴天霹雳一般,饶是其生性坚韧,也不禁为之面色狂变不已,额头上的冷汗瞬间便有如瀑布般地狂淌了下来

第五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七)() 
“张将军,您这,这是”

    鹿回巴彦正说得起劲,突然间见张琛的脸色不对,不由地便有些子傻了眼,实在是想不明白自个儿到底是说错了甚子,竟会令张琛变成这般模样。

    “没事,来人,快,去请少族长前来!”

    张琛的心情焦躁得很,实在是无心跟鹿回巴彦细说,紧赶着便断喝了一嗓子,自有帐外亲卫应诺而去,不多时,便已领着鹿回巴彦的孙子行进了帐中。

    “见、见过大、大将军,我,我”

    老族长的孙子原本正在外头缠着*官兵问东问西,冷不丁被传唤进了大帐,自不免有些子紧张,小身子骨哆嗦得厉害,便是连简单的见个礼都走了样。

    “少族长不必客气,本将有些情况要核实一下,还请少族长据实说来。”

    张琛尽自焦急,却怕惊吓了这少年,只能是强压住心头的不安,强挤出一丝笑容,尽量和煦地说了一句道。

    “啊,我,我”

    小家伙汉语本就学得不咋样,这一紧张之下,立马就成了小结巴,半天都说不出句完整的话来,直憋得面红耳赤不已,不得不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自家祖父。

    “张将军问你话呢,有甚便说甚好了,放心,有爷爷在呢。”

    鹿回巴彦虽不明白张琛究竟在急些甚子,可一见其不想是在开玩笑的样子,便也多留了个心眼,没用汉语,而是用其本族的土话吩咐了其孙子一句道。

    “哦,知道了。”

    一听自家祖父如此交待,少年便也就稳住了神,点头应允了下来。

    “张将军,老朽这孙儿顽劣,总不学好,汉文学了几年了,也没学全,若是张将军不介意,便由老朽代为翻译可好?”

    鹿回巴彦唯恐小孙儿乱说话触怒了张琛,心思一转之下,立马陪着个笑脸,委婉地提议道。

    “那好,还请老族长代问一声,少族长是如何发现吐蕃大军的,具体有多少人马,又是往何处去的?可知晓领军大将为何人?”

    张琛没再多客套,心思重重地点了下头,一口气抛出了一大串的问题来。

    “张将军请稍等。”鹿回巴彦虽不怎么懂军略,可一听这些问题,也知晓军情恐是起了变化,自不敢怠慢了去,应承了一声之后,便用本族土语详细地盘问起其孙子来。

    “怎样了?可是都搞清了?”

    可怜张琛空自着急,奈何却听不懂鹿回族语言,直急得搓手不已,好不容易等到鹿回巴彦转回了头来,也不待其开口,急吼吼地便追问了起来。

    “张将军,此事确实有些古怪,据老朽这劣孙所言,那些军队确是往布哈河去的,具体数目不好说,只是知道不少,既望不到头,也看不到尾,是时天黑,劣孙不敢靠得太近,实在是不知何人领的军,只是听到了重甲摩擦的锵锵之声不绝,想来这支队伍该是吐蕃精兵无疑。”

    鹿回巴彦有些子愧疚地搓了几下手,老脸微红地解释了一番,说的全是大概、可能之类的推测之辞。

    “少族长是如何发现这支军队的?”

    张琛虽不甚满意这么个模凌两可的答案,可也没法去责怪少年的不仔细,只能是强笑着往下问道。

    “这个,呵呵,说来也是意外,劣孙好动,为追一只走散的小牛,跑出了我部族之牧场,*走了数十里地,恰巧遇到这支军队路过,劣孙不敢靠得太近,趁着天黑,掉头便回了部族,确曾跟老朽提过此事,老朽也没在意,却不知将军竟如此关切,若不然,老朽定当令人前去打探个详尽了。”

    鹿回巴彦乃老于世故之辈,到了此时又怎会不知这支趁夜赶路的大军恐怕将左右战局之变化,心中自是懊丧不已,可也没辙,只能是陪着笑脸地解释了几句道。

    “罢了,事到如今说这些都已无用了,老族长,事不宜迟,本将即刻修书一封,拜托老族长即刻赶回族长,以最快速度将此信发往殿下军中,切记,切记!”

    鹿回巴彦的几番解释虽都含糊得很,可张琛心中却是已有了判断,但并没有多做解释,只是长叹了一声之后,也不管鹿回巴彦是何表情,转身行到了一张简陋至极的几子前,从战袍上扯下了一大块布帛,咬破了手指,急就章地用血指在布帛上飞速地写了数行大字,而后将布帛转交到了鹿回巴彦的手中。

    “那好,将军保重,老朽这就去安排。”

    一见张琛神情如此之凝重,鹿回巴彦自不敢怠慢了去,赶忙应了诺,也不多逗留,领着其孙便匆匆告辞而去了。

    “唉,希望还来得及罢!”

    鹿回巴彦祖孙已去,可张琛却丝毫不曾放松下来,忧心忡忡地望着北面的天空,口中呢喃地念叨了一声,而后面色猛地一沉,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道:“全军集合!”

    张琛的命令一下,原本正忙着杀羊烹饪的一众*将士们立马全都慌乱了起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不说张琛在橡皮山如何烦心,却说落鹰岭山腰处,陆三胜一见到山下吐蕃军的木匠活计,心登时便抽紧了起来,只因他已是看出了吐蕃军的算计——*的针击的有效射程很远,足足有三百五十步之遥,穿透力也很强,然则要想击穿蒙了几层牛皮的木盾却是几无可能,真要是被吐蕃军平推着冲上山来,*的火力优势便将荡然无存了,这等情形一出,陆三胜又怎能不急。

    “报告!”

    陆三胜这一急之下,自是不敢怠慢了去,也顾不得分说,一转身,再次冲回到了第二道石墙处的团指挥部,在大帐外高声呼喝了一嗓子。

    “嗯?进来!”

    先前一战打得极为顺手,萧三郎与刘子明等人自是心情不错,正在大帐里闲聊笑谈着,这一见方才离去的陆三胜又转了回来,自不免都有些子愣了神,到底还是萧三郎反应快,只轻吭了一声,便叫了进。

    “报告旅长,山下贼子正在赶制木盾,看样子还打算在盾上蒙牛皮,我部守御甚难,请旅长批准使用滚雷。”

    陆三胜几个大步行进了帐中,一个标准的立正行礼,高声地禀报道。

    “哦?竟有此事,走,看看去!”

    萧三郎经营陆军第一旅已久,对于陆军目下准备的优劣势自是清楚得很,这一听吐蕃军如此快便找到了应付针击枪的办法,当真有些子吃惊不小,但却并未带到脸上来,也没就陆三胜的请求作出决断,只是拍拍手站了起来,不动声色地一摆手,便即大步向帐外行了去,刘子明等众将士见状,自也都跟了上去。

    “旅长,贼军动作不慢,倘若骤然攻山,我部恐将吃紧,还请旅长明示!”

    一众人等簇拥着萧、刘二将行到了石墙处,往下只一看,立马便将山脚下的情形尽收眼底,然则无论是萧三郎还是刘子明,都没急着言事,这可把陆三胜给急坏了,眼瞅着吐蕃军的数十面木盾已赶制出雏形,陆三胜实在是稳不住了,满脸子焦躁之色地从旁出言请示道。

    “给你四十枚,省着点用!”

    萧三郎默默地盘算了一阵之后,这才极其吝啬地给出了承诺——不是萧三郎舍不得,实在是后勤转运艰难,尽管河西那头已是动员了近万人的民壮队伍在为第一旅运送给养,奈何道路艰难,每日里能送上来的补给实在是少得可怜,这等时分,地主家也没了余粮,萧三郎便是想大方,也大方不起来,只能是能省则省了。

    “啊”

    先锋营乃是军中之军,补给一向充足得很,陆三胜身为营长,自是大手大脚惯了的,本心以为此番申请至不济也能搞百来枚滚雷的,这一听萧三郎仅给四十枚,登时便有些子傻了眼。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