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458部分

盛唐风流-第458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已到东宫了。”

    车驾其实早已在东宫门前的小广场上停了好一阵子了,可李贞却半天没反应,那宦官总管也是没办法之下,方才不得不出声招呼的,这一听李贞有了回应,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出言提醒了一句道。

    “哦,好。”

    一听东宫已到,李贞随口吭了一声,从衣袖中取出块白绢子,飞快地抹去了脸上的汗水,又伸手整了整衣衫,一掀车帘子,人已哈腰下了马车,入眼便见高邈已领着几名东宫宦官从不远处迎了过来。忙收拾起心中纷乱的杂念,脸上瞬间便绽放出了和煦无比的笑颜。

    “奴婢见过越王殿下。”

    眼瞅着李贞已然露面,高邈暗自松了口气之余,也不敢失了礼数,这便疾步走到了李贞的面前,一丝不苟地行了个礼。

    “高公公不必多礼,小王的牌子在此,就有劳高公公代为通禀一声可好?”

    尽管心中烦躁之意依旧不减,可却无碍于李贞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但见其从宽大的衣袍中取出了面牌子,满是笑容地递到了高邈面前,甚是客气地说了一句道。

    “王爷客气了,太子殿下有交待,王爷一到,可径自入内,您请。”

    高邈并未伸手去接李贞的牌子,而是恭谦地后退了小半步,侧身,摆了个“请”的手势。

    “嗯,那就有劳高公公带路了,请。”

    一听高邈如此说法,李贞倒也无甚旁的表示,只是笑着将牌子收回了袖子,摆了下手,客气地吩咐道。

    “王爷,请!”

    高邈没再多言,点头应了一声,当先领着路,将李贞带进了宫门,一路迁延而行,不多会,便已到了后花园中,隔着老远便可瞅见一身明黄服饰的李显早已端坐在了一栋小亭子间,正满面笑容地望着渐行渐近的二人。

    “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一见到李显那满脸灿烂的笑容,李贞不单没感到一星半点的温暖,反倒是有股子恶寒打心底里狂涌了上来,可却不敢有甚失礼之处,忙疾步抢到了亭前,很是恭谨地大礼参见不迭。

    “八叔不必多礼,您且请入座罢。”

    李显很是坦然地受了李贞的大礼,笑呵呵地指点了下几子的对面,示意李贞自行入座。

    “谢殿下赐座,老臣放肆了。”

    尽管满心不愿与李显玩甚促膝长谈的游戏,可“君有赐,不得辞。”乃是纲常之所在,李贞纵使再不愿,也只能是逊谢了一声,抬脚行上了亭前的阶梯,一撩衣袍的下摆,微侧着身子端坐在了李显的对面。

    “八叔,天热得慌,且请饮杯清茶,消消暑气,此乃新出的雨前龙井,小侄用去岁的存雪煮沸了的,虽谈不上绝佳,却也颇有可观之处。”

    李显并没有急着谈正事,而是笑容满面地伸手从边上燃着的火炉上取下了茶壶,斟满了摆在几子上的两只玉碗,而后笑呵呵地比了下手势,甚是客气地说了一句道。

    “多谢殿下赐茶,老臣告罪了。”

    尽管心中忐忑不定,可李贞毕竟不是寻常之辈,却也不会在此时有甚露怯的表现,笑呵呵地端起了茶碗,送到了口边,浅浅地喋了一小口,微闭着双眼,细细地品味了一番,而后,作出一派欣喜地点了点头,赞许了一声道:“好茶,此茶香而甘,入口不涩,而回味无穷,实是难得的好茶,能饮得殿下所沏之上佳好茶,老臣三生有幸焉。”

    “八叔过誉了,茶之一道博大精深,小侄不过方才入门耳,实难称善,倒是八叔对茶道颇有研究啊,呵呵,回味无穷一词正点出了茶道之精髓所在,为人处世也莫过如此,八叔以为如何啊?”

    李显微微一笑,话中有话地点了一句,内里的意味当真有些个令人“回味无穷”。

    “诚然如是,太子殿下一言中的,老臣佩服,佩服。”

    一听李显此言颇具蹊跷,李贞的心立马便提了起来,好在城府深,却也不致带到脸上来,只是浅笑着附和了几声,并未去接李显的话茬。

    “八叔也如此看,那倒是与小侄不谋而合了的,甚好,甚好,小侄月初曾遭贼劫,损失虽不甚大,可面子却是有些过不去,嘿,朗朗乾坤之下,竟有小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置数十万灾民于不顾,悍然强袭粮仓,此等人神共愤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小侄断不与贼子干休,不知八叔可愿助小侄一臂之力否?”

    李显并不在意李贞接不接茬,面色突地一冷,一派冷厉状地放出了狠话,内里满是掩饰不住的煞气。

    “这个,呵呵,殿下说的是,贼子猖獗,是该好生整肃一番,幸得武尚书努力,如今案情已将大白天下,殿下心愿当可偿也。”

    饶是李贞也算是胆壮之辈,可被李显身上突然狂喷出来的煞气一冲,还是不免有些心慌意乱,加之本就心中有鬼,面上不由自主地便闪过了一丝微微的慌乱之色,但却并未彻底失控,而是强笑着敷衍了一番。

    “嗯,武尚书圣眷正隆,办事也牢靠,小侄倒也信得过,只是说到真相大白么,那只怕未必了,八叔以为呢?”

    李贞面色的变化虽细微,可却又哪能瞒得过李显的观察,这一见其心明显是乱了,李显心中暗自冷笑不已,但并未就此放松了去,而是进一步逼问道。

    “这个,唔,这个,老臣并非主审之人,于案情也知之不深,实是难以有个定论,还请殿下海涵则个。”

    李贞到底是经验丰富之辈,尽管被李显连番逼问得心慌不已,可应付起来,却也是滴水不漏,支吾了两声之后,便已是推脱了个干净,愣是不肯就此事表明态度。

    呵呵,好个不知,这老小子推脱得倒是干脆,有趣,有趣!

    李显原也没指望着区区两三句话便能让李贞折服,此际见其玩起了太极拳,却也不放在心上,只是暗骂了几句,话锋一转道:“八叔莫要误会,小侄也不过就是有感而发罢了,牢骚而已,当不得真,八叔且慢见怪。”

    “不敢,不敢,但凡老臣能帮得上处,殿下且只管吩咐便是了,老臣又岂敢推脱哉。”

    李显倒是说得轻巧,可李贞又怎敢小觑了去,言语间愈发谨慎了起来。

    “好,这话小侄爱听,呵呵,不瞒八叔,小侄还真有一事要想请八叔帮衬的。”

    李贞说的只是客气话,可李显却显然不这么看,顺着杆子便毫不犹豫地爬了上去。

    “殿下请讲,老臣能做到的,断不敢辞。”

    一听李显此言有着图穷匕见之嫌疑,李贞的心弦立马绷紧了起来,面色凝重至极地朝着李显拱了拱手,一派慷慨状地应答道。

    “八叔不必紧张若此,小侄只是想向八叔打听两个人,唔,不知八叔可识得张楚、燕万山否?”

    李显一派欣然状地点了点头,便算是还了李贞的礼,而后似笑非笑地看着李贞,似随意、又似认真状地问了一句道。

    “嗯?”

    李显此言一出,李贞不由地便是一愣,眼神一凛之下,后背上的冷汗已是止不住地狂淌了下来

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要的交易(下)() 
一听李显提到了“张楚”与“燕万山”这两个名字,李贞浑身的毛孔都不由地倒竖了起来,只因此二人他是再熟悉不过了的——二者原本都是山东豪杰,后被李贞收拢,宠信有加,为李贞手下暗底势力的统领者,前番夜袭“邓记商号”粮仓时,带队出击的正是此二人。

    “此二人老臣皆曾有耳闻,只是并不相熟耳,不知殿下可是有甚要事须得此二人为之么?”

    毫无疑问,暗底势力就是暗底势力,那是万万见不得光的,至少在明面上,李贞是断然不会承认与此二人有甚紧密瓜葛的,然则他又不免担心李显别有埋伏,也就只能是含糊其辞地应了一声,声线倒还算平淡,然则心里头却已是就此打叠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随时准备应变。

    “八叔既言不识得此二人,小侄也就可放心矣!”

    李显可没管李贞的话是真是假,拍了拍额头,作出一派松了口气状地说了句奇怪的话出来。

    “嗯?殿下此话怎讲?”

    李显放心了,可李贞却是紧张了起来,狐疑地看了看李显,愣是搞不懂其究竟在唱哪出戏,眉头微微一皱,忍不住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八叔问得好,此二人明为商贾,实则乃是江湖巨匪,穷凶极恶之辈,小侄已得密报,前番‘邓记商号’粮库被袭一案中逃脱之余匪之首便是此二贼,因听闻此二贼素与八叔之婿裴守德相从甚密,小侄不免有些投鼠忌器,今既得知其与八叔并无关碍,小侄也就释然了,哼,此二贼如此猖獗,本宫岂能容之,而今兵马已发,只消本宫一声令下,所谓‘常青商号’这一贼窝定难逃覆灭之下场!”

    李显扯了如此许多,等的便是李贞的这么句问话,此时得了由头,又怎肯放过,但见李显猛地一拍几子,脸现厉色,恨恨地放出了句狠话来。

    “这,竟有此事?实是骇人听闻已极,老臣惶恐莫名,只是兹事体大,牵连恐巨,殿下还须谨慎些好,倘若有所误会,其祸非小矣。”

    李显此言一出,李贞不仅是寒毛倒竖了,心都险些就此蹦出了嗓子眼,再也没法稳住心神了,不为别的,只因真要是让李显来上这么一家伙,“常青商号”可就得就此玩完了去,财物上的损失倒还是小事,一旦商号里的机密曝光,整个越王府的根基怕都得被挖掉一大半,纵使能勉强过得关去,其代价之大,也不是李贞所能承受得起的,只是这当口上,李贞还不好明着劝说李显罢手,只能是委婉地劝谏道。

    “误会?嘿,小侄倒也希望是场误会,可惜啊,证据确凿,小侄便是想误会都难了,如此巨寇不除,小侄怎对得起那些战死于斯役的将士们,八叔,您说呢,嗯?”

    李显阴冷地狞笑了一下,恨意无穷地骂了一声,毫不放松地再次逼了李贞一把。

    “这个,呵呵,殿下说的是,只是,唔,只是朝廷终归是有法度的,盗匪罪虽大,由东宫出面缉拿,恐惹物议啊,须知众口铄金之下,三人成虎矣,殿下三思,三思啊,依老臣看来,最稳妥之法,莫过于将此案移交刑部,由刑部处之,既可不叫盗匪走脱,也可不使殿下清誉受损,实两相宜焉,此老臣之浅见也,还请殿下明鉴。”

    李贞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常青商号”就此覆灭了去,只是又不敢承认自个儿与商号之间的关系,眼瞅着李显步步紧逼不放,李贞的心里头苦得有若吃了黄连一般,却偏偏又发作不得,只能是假意为李显考虑状地委婉劝说道。

    “唔,八叔不愧老成持重之人,斯言确是有理,小侄一时义愤,虑之是有不周之处啊。”

    谈判之道在于进退有据,这个道理李显自不会不清楚,自是不可能真将李贞往绝路上逼,倘若真一拍两散的话,这谈判也就不是谈判,而是彻底决裂了,这等尺度之把握李显心中有数得紧,这便满脸欣慰状地点头附和了一句,似有就此收手之意,可到了底儿却并未发出收兵之号令,那意思便是在说此举有不周处归有不周处,可该怎么办依旧还怎么办了去。

    “殿下圣明!”

    该说的、能说的李贞都已是说过了,面对着素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李显,李贞除了称颂之外,还真不知该说啥才是了。

    “啊,对了,前些日子,河西黑齿都督有信来,说是温弟在河西多年,已是思家心切,每每暗自神伤,小侄实是不忍啊,过两日便移文兵部,让温弟早些归来好了。”

    该敲打的已然敲打过了,接下来自是该轮到给块糖吃吃,若不然,这谈判自也就玩不下去了的,有鉴于此,李显突地话锋一转,将一大块狗骨头抛到了李贞的面前。

    “这孩子当真不肖得紧,报国何分地域,一点苦都吃不得,实是烂泥扶不上墙,还得让殿下费心,老臣惭愧啊。”

    李温被派去河西并非出自李贞的心意,而是被武后绑架了一把,其目的原本是要李温去跟李显瞎搅合的,可惜李温远不是李显的对手,生生被搓揉得有若面团一般,不单没能给李显填堵,反倒成了李显手中的人质,哪怕李贞并无太多的投鼠忌器之心思,可行起事来,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顾忌,自是没少设法想将李温救出苦海,奈何总是被李显所阻,始终不曾得手,此时一听李显居然开了恩,李贞不但没有因此而兴奋,反倒是心思高速转动了起来,一边猜测着李显此举的用意,一边也没忘了附和着骂了李温几句。

    “诶,八叔此言过矣,温弟毕竟年少,此番出关多年,又屡立功勋,常年征战在外,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