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578部分

盛唐风流-第578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见李贞脸色不对,裴守德忙从旁劝说了一句道。

    “嗯,守德,尔即刻给冲儿发去急信,令其率军全速赶来洛阳,不得延误!另,加紧与崤山关一带之人手联络,看是否有异常之事,去罢。”

    李贞虽有些胆略,却也不是甚视死如归之辈,之所以留在洛阳没走,本意只是想以自身为饵,迷惑武后与太子两方,以掩护李冲等人的调军行动,如今消息虽尚未彻底明朗,可李贞却预感到自己的迷惑行动已是破了产,自是不想再呆在洛阳城中,就算裴守德不说,他也打算赶紧走人了事,左右他的相州大军已在半道上,早去汇合了诸军,却也是好事一件,自不会拒绝裴守德的提议,只是在临走前,却还须得将事情安排停当方可。

    “王爷放心,小婿这就去办,还请王爷莫要耽搁,以免事情有变。”

    一听李贞如此说法,裴守德自是安心了不少,紧赶着应了诺。

    “无妨,那两头如今未见得能顾得到本王,尔且去忙罢,孤自有主张。”

    李贞去意虽已决,但并不打算跟裴守德细说,这便含糊地敷衍了一句道。

    “诺,小婿告退。”

    裴守德嘴张了仗,似乎还想再多劝说几句,可眼瞅着李贞已不悦地皱起了眉头,自不敢再多啰唣,恭谨地应了一声,便即退出了后花园,自去张罗诸般事宜不提。

    “咯吱吱”

    裴守德去后,李贞并未回房,而是转头四下看了看,见无甚不对之处,这才疾步走到了一座假山前,伸手在其上摸索了几下之后,一阵刺耳的摩擦声骤然而起,原本嶙峋的假山轰然洞开,露出了个黑黝黝的门户,李贞毫不犹豫地往其中一窜,瞬息间便已消失在了黑暗之中,片刻之后,又是一阵摩擦声大起中,洞开的门户缓缓地闭合了起来,俨然又是那座嶙峋之假山,再也看不出有门户的存在

第七百九十九章东都风云动(五)() 
申时末牌,日头已然西沉,彩霞满天,分外之妖娆,绝对是冬日里难得一见的美景,只是李显却是无心去欣赏,哪怕他此际就站在窗台边,心思却浑然不在景色之上,眯缝着的双眼里,时不时有精芒在闪动着,个中之意味着实难明。

    好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地传了回来,七大宰辅里,除了贾朝隐与越王李贞之外,余者皆已同意了明日一起去觐见高宗的提议,当然了,五大宰辅里,也就只有刘仁轨是真心实意地站着李显一边,其余四人抱着的则是观望的态度,并非全力支持李显的逼宫行动,不为别的,只因裴行俭等人都是直臣,之所以同意明日一早一并进宫,有着两层的意思在,一么,自然是关心高宗的生死,毕竟高宗已是月余没有丝毫消息了,宰辅们自不免怀疑其中可能有蹊跷,至于其次,却也不凡掣肘李显之用心在内,真要是高宗还活着,四大宰辅一准会掉过头来,毫不容情地弹劾李显一把。

    宰辅们的用心,李显心中自是有数,但却并不放在心上,道理很简单,既然明日要动手,李显就没打算善了,就算高宗还活着,李显也无所谓,大不了将逼宫的戏码演成玄武门之变好了,这个底气,李显还是不缺的,具体之安排,李显早已布置停当,却也不怕后党们能翻了天去。

    形势似乎不错,然则李显却并不兴奋,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漏算了些甚子,可诸事繁杂之下,却又想不出岔子何在,哪怕在心中已是将整体计划细细地过了好几遍了,也愣是没发现有甚不对之处,心气自不免稍有些浮躁。

    “殿下。”

    就在李显默默沉思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中,满头是汗的罗通从外头大步行了进来,疾走数步,抢到了李显的身后,语气急促地唤了一声。

    “嗯?”

    李显回身一看,见来得是罗通,原本微皱着的眉头顿时锁得更深了几分,但并未开口,只是轻吭了一声,示意罗通有话便说。

    “启禀殿下,据越王府内线传来急报,末时前后,越王突然失踪,目前下落不明,据闻,失踪前,越王始终在后花园中,末时前后,其婿裴守德还曾与其在后花园里议事片刻,至裴守德去后,越王便已不知所踪,属下已令人严加打探,尚未有明确消息。”

    这一见李显的视线扫了过来,罗通自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一躬身,紧赶着将消息细细地禀报了出来。

    竟然逃了?这老狐狸还真是有够狡诈的!

    一听罗通如此说法,李显不由地便是一愣,这才醒悟过来,敢情他先前一直心神不宁的地儿就在此处——对于李贞其人,李显虽不甚放在眼中,但却知晓此人非等闲之辈,并未打算放其一码,原本的计划是明*宫之事一了,便先将其拿下,不求能彻底乱了相州军的军心,却能指望着李冲等人稍有忌惮之心,个中妙用自是不少,为此,李显不仅部署了不少的人手牢牢地盯死了越王府四周,更下令全面启用越王府内的钉子,以求一举擒住越王这只老狐狸,但却没想到这老贼如此油滑,竟然闻风而遁了。

    “将人手收回来罢,那厮应该已是逃出城了,唔,走得如此之急,其身边护卫定然不多,让王宽带一小队去追追看好了。”

    李显略一思索,便已断定李贞此去定是要与相州大军会合,自是有心加派人手,将其捉拿回来,奈何明日之事更为重大,轻易疏忽不得,有鉴于此,李显虽是不甘,也就只能是派出一小队人马,略尽些人事罢了。

    “诺,末将这就去办。”

    李显既已下了决断,罗通自是不敢稍有耽搁,紧赶着应答了一声,匆匆退出了书房,自去张罗相关事宜不提

    “下钱粮,小心火烛!”

    戌时正牌,洛阳宫角楼上一阵钟声悠扬地荡漾着,伴随着的是管事宦官那尖细的嗓门,厚重无比的两扇玄武门轰然关紧了起来,宫内宫外彻底断绝成了两个世界,这一切从宫外看起来,似乎与往日无甚不同之处,可宫中却非往日里那般的寂静与祥和,一队队的带甲武士脚裹棉布,衔枚疾走,在宫中各处紧张地布防着,其中间杂着不少肩插利剑的老少道士,整个洛阳宫北宫一派肃杀之气象,尤其是与东宫相交接的通训门处,更是重兵云集,陆续赶来的整整三千羽林军官兵聚集在城门下的广场上,虽无言,却有浓浓的杀气冲天而起。

    通训门高大的城墙上,五短身材的武懿宗如同一只大马猴般的城门楼处来回地转悠着,满脸子的急躁与担忧之色,不为别的,只因今夜换防之后,原本安排在通训门处的栖霞观众高手已尽皆被调走,如今除了他手下的两千羽林军之外,就只剩下两个栖霞观三代弟子在,而他所要面对着的则是东宫三千虎贲之师,哪怕明知东宫虎贲不会轻易发动攻击,可武懿宗心里有鬼之下,又怎能安得下心来,无时不刻地盼着援军赶紧赶到,可左等右等,也没见集结到了位的援军有上城墙接防的迹象,这可把武懿宗急得个不行,有心下城去问个究竟,却又怕疏忽了职守,正自焦急中,突闻一阵甲胄摩擦声在上城梯道中骤然响起,心一动,赶忙小跑着冲了过去。

    “末将参见李大将军!”

    这一见到行上了城头的是被一众带甲武士簇拥着的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武懿宗暗自松了口大气之余,也不敢在顶头上司面前失了礼数,忙不迭地迎上了前去,恭谨地行了个军礼。

    “嗯。”

    李多祚显然心情不佳,压根儿就没理会武懿宗的殷勤见礼,只是从鼻孔里轻吭了一声,看也不看武懿宗一眼,领着一众亲卫,目不斜视地径自走进了城门楼中,大步行到上首的几子后头,沉着脸端坐了下来。

    “狗蛮子!”

    依仗着武后的权势,武懿宗在禁卫中素来横行无忌,此番受了李多祚的冷落,心中自是大为的不满,哪怕明知李多祚这是在跟武后置气,不过是在发泄被发配到通训门之怨罢了,可武懿宗却还是忍不住低低地咒骂了一声,但却绝不敢忘了正事,恨恨地跺了跺脚之后,还是只能无趣地转身行进了城门楼中。

    “大将军,时候不早了,您看这接防一事”

    武懿宗为人虽骄横无比,可在蛮子气十足的李多祚面前,却是不敢有甚太过放肆的举止,小心翼翼地凑到近前,陪着笑脸地进言道。

    “”

    李多祚显然还在生着闷气,根本没理会武懿宗的进言,只是自顾自地端坐着不动。

    “大将军,通训门乃是要地,切不可疏忽了去,倘若稍有闪失,万一天后娘娘怪罪下来,那”

    这一见李多祚半晌没反应,武懿宗可就急了,这一急之下,不管不顾地便将武后的大招牌扛了出来,打算以此来压李多祚一把。

    “哼!”

    武懿宗不提武后还罢,这一提之下,李多祚的脸色瞬间便黑得有若锅底一般,怒目瞪视着武懿宗,脸皮子好一阵的狂/抽,似已到了爆发的边缘,可到了底儿,却是没敢说出甚对武后不敬的言辞,也就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

    “大将军息怒,末将没旁的意思,只是担心关防有失,还请大将军早做安排为宜。”

    李多祚治军素来极其严苛,动辄便是军棍侍候,武懿宗虽不曾挨过打,可平日里却是没少见同僚们受刑,自是不愿亲身领教一下个中之滋味,这一见李多祚神情不对,忙不迭地放软了话锋。

    “嗯”

    也不知是武懿宗不断的提醒起了作用,还是因着对武后有着畏惧之缘故,李多祚倒是没发作武懿宗的无礼,长出了口大气之后,一挥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令道:“武将军,带你的人都退下城头,此处本将接管了!”

    “啊,这,这怕是不妥罢?末将”

    一听李多祚如此下令,武懿宗登时便吓了一大跳,赶忙出言试图解说上一番。

    “哼,就你手下那些废物,一旦有事,除了乱本将之阵脚外,还能派得上甚用场,怎么?尔要违抗军令么,嗯?”

    李多祚根本不给武懿宗将话说完的机会,毫不客气地出言喝问道。

    “这,好,大将军既是如此说法,末将遵命便是了。”

    这一见李多祚将要发飙,武懿宗自是不敢再强项,不甘地应了诺,自去城头召集诸军换防不提,当然了,在换防的过程中,他也没忘了派人将此事报到了武后处。

    “禀大将军,末将所部已集结完毕,请大将军训示。”

    武懿宗治军的能力一般,可办事效率却是不差,不多会,便已将布置在城上的一千五百名羽林军官兵全都集结在了城下,他自己却是并未下城,而是踱进了城门楼中,陪着笑脸地朝李多祚一躬身,禀报了一句道。

    “嗯。”

    李多祚并未理会武懿宗的禀报,微闭着双眼,懒洋洋地一挥手,轻吭了一声,自有一名亲卫将领从旁站了出来,紧赶着应了一声,冲下了城门楼,不旋踵,三千虎狼之师便已列队上了城头,飞快地占据了各处要隘,剑拔弩张之下,戒备可谓是森严到了极致

第八百章东都风云动(六)() 
“报,虎豹营集结完毕,请娘娘训示!”

    “报,威胜营已到位,请娘娘明示!”

    “报,万胜营已准备就绪,请娘娘恩训!”

    戌时三刻,夜已是有些深了,丽水轩的正殿中却是一派的灯火通明,一身整齐朝服的武后端坐在大位上,聆听着各营传来的禀报,时不时地出言夸奖上几句,恍恍然间,还真有些大将临战之威严气度——严格说来,武后倒也不是完全不懂军事,当然了,离着精通么,却是有着十万八千里之遥,就连半桶水都算不上,不过么,基本的一些军事常识还是有的,至少知道多算胜少算之理,故此,哪怕看不明白噶尔•引弓诸般部署的奥秘何在,可依葫芦画起瓢来,还真像那么一回事的,这不,诸般令下,千军无不应命而动,如臂使指一般,确是让武后好生过了把大将之瘾,心情自是爽利得紧。

    “报,启禀娘娘,李大将军已到通训门,强将我部赶下城墙,欲独担防守之责,武将军不敢擅专,特遣末将前来通禀,还请娘娘圣断!”

    武后的好心情并未能保持多久,就被一名被武懿总派来传令的校尉之言生生敲成了碎片。

    “嗯?葛爱卿对此可有甚看法么?”

    通训门直接面对着的就是东宫,战略位置自是不消说的重要,万一东宫卫率军铤而走险的话,通训门毫无疑问就是阻挡东宫卫率军入宫的第一道门户,正因为此,武后这才会将李多祚这员悍将调了过去,本指望的是李多祚能与武懿宗通力配合,却没想到会闹出这么一出戏,武后的脸色自是有些子不好相看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