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歌王 >

第760部分

歌王-第760部分

小说: 歌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林在山听来,高毅的这首《他一定很爱你》最完美的诠释了这首经典的内涵,几乎没有什么瑕疵可挑。

    经验丰富的专业歌手就是和那些新人不一样,完全不需要林在山担心什么,他们只要将自己的优势全都展现出来就好了。

    高毅这首歌给现场观众和专业音乐人普遍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觉得这首歌让高毅也唱“活”了。

    他的谢场赢得了漫长喝彩。

    在高毅之后,勤勉的女音乐人翟晓红登场了。

    翟晓红常年在幕后作曲和编曲,键盘玩的出神入化,所以这场比赛,她和盲选时一样,是准备自弹自唱的。

    翟晓红事先就知道高毅是有背景的歌手,肯定会被林在山照顾。

    林在山甚至有可能给她写一首不那么受欢迎的作品,从而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她。

    带着这种忌人之心,翟晓红本是想在这轮唱自己写的歌,但这轮比赛其他歌手都是唱林在山的歌,她又不好直接拒绝。

    于是她想等林在山给她写完歌后,再想些理由给林在山的作品推掉,继而唱她自己的歌。

    可是等拿到林在山给她写的《岁月神偷》后,翟晓红直接就傻眼了。

    她根本没有想到,林在山会给她写出一首这么走心,这么感动她的作品!

    这样的歌,这样的旋律,是如此称她的心意,以至于她都怀疑林在山是不是妖怪!怎么会写出这么让她慑服的作品呢?

    天才就是天才,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亲自接触过林在山后,翟晓红对林在山算彻底服气了。

    在备战期,翟晓红将这首《岁月神偷》完全融进了自己的血液。

    今天登台,弹起琴后,她心中的这首歌,就像慢慢流淌的时光一样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

    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

    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

    时间着急的~冲刷着~

    剩下了什么~

    ……

    原谅走过的那些曲折~

    原来留下的都是真的~

    纵然似梦啊~半醒着~

    笑着哭着都快活~

    ……

    谁让~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晴时有风阴有时雨~

    争不过朝夕~

    又念着往昔~

    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

    ……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别怪我贪心~

    只是不愿醒~

    因为你只为你愿和我一起~

    看云淡风轻~

    ……

    仿佛被翟晓红偷走了五分钟的时光,一直到翟晓红的琴声落下,现场观众才如梦方醒,他们之前全都不知不觉的醉在了这首歌里。

    “哗哗哗!”

    现场观众为翟晓红的演唱献上了最热烈的掌声,这是对翟晓红演唱最大的肯定了。

    高毅重新回到了舞台上。

    到了导师抉择的时刻了。

    这回李孝妮给出了她的意见,她觉得翟晓红的演唱更打动她,所以她建议林在山留下翟晓红和beyond战队继续征战下去。

    人文摇滚教父罗本雄,也更被翟晓红的演绎所打动,同样给出了留下翟晓红的建议。

    周清华却从歌手演唱的角度出发,他认为高毅的演唱更让人有记忆性,也更有说服力。

    至于说作品,他很欣赏林在山给翟晓红写的这首《岁月神偷》,但一码归一码,要是选演唱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将他的一票投给嗓音特点鲜明的高毅。

    林在山本来对这两位歌手的对决还蛮纠结的,但周清华的解读,给了他一些提示。

    抛开两首作品不谈,单看高毅和翟晓红的演唱,明显高毅比翟晓红更胜一筹,高毅的嗓子特点也比翟晓红鲜明的多。

    《好声音》正是要选特点鲜明的好声音的舞台,所以林在山最终选择了高毅继续同beyond战队走下去。

    如果说他这个选择有受到吴老大的影响,是在照顾高毅的话,那所谓的照顾,也不过他把高毅和翟晓红分在一组对决罢了。

    单论今天在舞台上的表现,高毅确实更胜一筹。

    至于说翟晓红,这种在幕后默默努力和做着贡献的音乐人,很值得林在山钦佩。

    林在山送她一首《岁月神偷》,也算是给她一些勉励了,希望她能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五组对决结束后,终于迎来了今天录影的最后一场大戏!

    摇滚大叔葛朝宝对阵beyond的独苗宋鹏!

    这组对决,是林在山眼中最为期待的关公战秦琼的时空大战!

    宋鹏等了一场了,早就等不及想出场了。

    信徒的几个孩子也等不及看宋鹏“出丑”了。

    但作为今天的压轴一场,宋鹏还要再等一首歌的时间。

    摇滚大叔葛朝宝,要率先登台表演。

    和异世老崔有相似度几乎百分百嗓音的葛朝宝,这轮复赛将要演唱林在山给他搬的崔健的最经典作品之一《一块红布》。

    林在山其实能给葛朝宝搬一些老崔更具有现场杀伤力的作品,这首《一块红布》放在这个位面,并不能展现出它折射时代的魅力。

    但葛朝宝的嗓子条件有限,他的声音虽然像崔健,但他的唱功还是和崔健没法比的。很多崔健的歌,葛朝宝都唱不了,林在山给他搬过《一无所有》等作品让他试唱,但葛大叔过于业余的呐喊,完全演绎不出那些歌经典的魅力。

    为了不毁歌,林在山最后给葛朝宝搬了这首演唱难度并不是那么高的《一块红布》。

    而这首《一块红布》,也算是林在山心中的崔健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他甚至觉得这首歌是异世中国摇滚史上最好的作品之一。

    这首《一块红布》创作于另一位面的1988年,1991年崔健专辑《解决》首次将其收录。

    在另一位面漫长的岁月中,这首歌给过无数人思想触动。这算是异位面最具争议性的一首作品。

    争议的核心议题便是,老崔所谓的“一块红布”,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一千个异位面的中国人心中,也会有一千种对一块红布的解读。

    一旦你认准了一块红布所指,那么,这首歌的形象就来得更加强烈,而歌曲的内涵也便有了边界。

    换句话说,你的理解到哪里,这首歌的意义便到哪里。而这首歌本身,却像是无边无际的。

    这正是这首歌最大的魅力所在。

    林在山喜欢这首歌,并不是因为这首歌中的政。治。隐。喻,而是因为这首歌将隐喻的两者关系的复杂感表现的是如此淋漓尽致,这完全就是神来之笔。再加上崔健独特的嗓音和情感表达,令人回味无穷。在这首歌中,崔健没有歇斯底里地叫喊,反而在反抗、悲悯、感同身受与节制的交织中,把那种时代的力量唱的更加摄人心魄了。

    将这首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作品搬到这一位面,林在山不求葛朝宝能在这首歌上演绎出多么令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别说葛朝宝了,就算林在山自己可能都没法完全演绎出这首歌承载的力量。

    葛朝宝只要能把他对这首歌的理解唱出来,林在山就很满意了。

第779章《一块红布》() 
并没有像崔健那样眼前蒙着一块红布来演唱这首经典的作品,也不可能像另一位面的国人那样深刻的理解这首歌的内涵,摇滚大叔葛朝宝是抱着一把吉他上场的。

    林在山之前给葛朝宝解读这首歌时,告诉葛朝宝可以把这首歌中的红布当成是一块新娘头上的红盖头,也可以把这块红布想象成是影响他生命最深刻的一个抽象的事物,他不是酷爱摇滚吗?唱这首歌的时候,他其实可以把这块红布演绎成一直在深刻影响他的摇滚。

    葛朝宝最初不太懂这首歌,真以为这块红布就是一块红盖头呢,直到林在山讲这块红布其实是摇滚乐的时候,葛朝宝立刻就被震了!那时他才明白林在山在这首歌的创作中蕴含了什么。这首歌正是林在山盖在他头上的摇滚精神!

    而今在舞台上,带着对这首歌的“深刻”解读,葛朝宝开始了他沧桑崩裂的摇滚演绎

    ……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在想什么~

    我说要上你的路~

    ……

    看不见你也看不见路~

    我的手也被你攥住~

    你问我还在想什么~

    我说我要让你做主~

    ……

    我感觉你不是铁~

    却象铁一样强和烈~

    我感觉你身上有血~

    因为你的手是热唿唿~

    ……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在想什么~

    我说要让你做主~

    ……

    这个位面的观众不会理解这首红布中的深意,但他们都被葛朝宝纯粹而炽热的歌声所打动了,很多人听得都很带劲。

    林在山听这首歌的心情却是五味杂谈。

    从一个庞大的体制社会中抽离出来,再通过这首歌回过头去品读那个时空的史,林在山的心情变得稍微有些沉重,但也很超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走出来以后,林在山才更理解这首歌老崔到底唱了什么。

    听着这首歌时,林在山脑子里一直在回味另外位面的作家乐评人李皖对这首歌的解读,感觉对这首歌的理解更为通透了

    在另一位面,这首《一块红布》可谓备受争议,或许有人会说老崔口中的一块红布,是指文lll化lll大lll革lll命,有人说一块红布是指极lll左lll思lll潮,有人说一块红布指极lll权lll政lll治,还有人说一块红布指那个年代教化全民的共lll产lll主lll义理想。

    也有以具像置换具像的,说红布就是红旗,红旗就是国旗……不管指什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中国人都从这首歌体会到了自己的处境,觉得《一块红布》所唱,就是自己的亲身经。

    因此,还出现了更不可思议的事当一些老红lll卫lll兵、老lll知lll青、文人、知识分子、工人、华侨,40岁的或者50岁的,听说崔健是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感到不知所措,有点不敢相信。他们觉得,这首歌理应只有“他们中的人”才写得出,没有“他们”的经,不可能写出这种感受。

    歌曲一上来就是一块红布蒙住了双眼,接下来怎么样?

    接下来是不可思议的崔健说:“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不是苦难,是幸福!

    黑暗、怀疑、惊慌……最初的反应里,这些东西可能有过,但随着这境遇既成了事实,“我看见了幸福”。

    毫无疑问,《一块红布》所描写的,是人生的苦难经验,但它又那么像一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苦恋。

    在最深切的痛苦、最危难的困局中,又有最热烈的、甚至暴烈的,无法挣脱、永不放弃的爱情甜蜜和依恋。

    这首歌从第一句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句,都无比平实、准确,又无比地富于洞察力,因此,这首歌才能写进现实,写照不同人的不同人生。

    眼睛被蒙上后,这个感觉是“真让我舒服”。看不见了,反倒是“舒服”。明明没有归宿、无处安歇,但我的感觉是忘记了“我没地儿住”。再下去怎么办?往下还有什么想法?我说,我要上你的路。

    “上你的路”其实路也看不见,你是什么模样也看不见,只实在地感觉着:我的手被你抓着,我要你为我做主。

    不做任何的猜测和联想,仅仅就说眼睛被爱情蒙蔽、被所爱的人蒙住这么一个故事,这里的每一句,都是完全写真的。

    人在如此处境下,就是这么一种剧情发展,就会是这样的感受。对于这种处境和感受,每个人都可以身临其境,或曾经身临其境,或者,即便未经过,但设身处地进去,也能够感同身受。

    这正是这首歌最深刻的悲剧性,是它强大感染力的基础来源。

    若作任何联想,哪怕是最极端的联想,比如,把这个处境联想成宗lll教lll教lll化、思lll想llll蒙llll蔽、政llll治llll控制,那么,以下感受洞穿了一般的体验,进入到宗lll教情境、政lll治迷梦和精神梦魇的深层它不是铁,却像铁一样强烈;它身上有血,有着人性和血肉之躯的温热感觉,攥着你的手的手,是热乎乎的,流淌着难言的炽情与安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