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 >

第145部分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第145部分

小说: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你以为你还能活命吗?”

    奴奴惊恐的看着她,双唇抖动了一下,却说不出话来。李殊慈又道:“如果我顺利的到了太后面前,你完全可以推到我的身上,本县主走自己的路,你又如何能管的了呢?你可听明白了?”

    奴奴怔神片刻,忽然跪地拜倒,“多谢县主救奴婢的命。”

    木云赶紧将她提起来,恶狠狠的说道:“别招人眼。”

    奴奴瑟缩了一下,赶紧站好,并没有原路回返,而是转了个弯,打算从另一面绕过去,倒也没傻的透气。“欢喜园的后身,是太后平日礼佛的正心堂,咱们从那边穿过去。”

    欢喜园就是戏子们唱戏的戏园子,李殊慈心中暗忖,戏园子居然离佛堂如此之近,当真能念好经,修好身吗?太后娘娘的向佛之心绝对是镂空的!

    正心堂遥遥在望,李殊慈便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青石路上抱着扫帚往手上喝气取暖,身姿异常单薄柔弱。“那是端敏公主吗?”

    奴奴虽然不想再多生事端,只想把她赶紧送到太后那里,可此时她怕李殊慈怕的要命,又不敢不回答:“池越公主过世之后,太后娘娘很是心伤,虽然这件事情并不怪端敏公主,可却是因她而起,所以太后娘娘便让端敏公主每日到佛堂来打扫、抄经。为池越公主超渡亡魂。”

    端敏身上的衣衫甚是单薄,饶是天生貌美,此时也被折磨的不成样子,她的两颊已经凹陷,脸色蜡黄,眼眶也出了深窝,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小命都难保。李殊慈缓缓从正心堂走过,心里也为她感到难过,六皇子不在,她的日子更加艰难了。

    可六皇子回朝之时,也许就是拉开另一场血战的序幕。五皇子有惠妃和六君门。儒王后安阳长公主和上阳宫。六皇子呢?

    正殿之中,焚香袅袅,白玉镀金的雕梁散发出夺目的贵气。凤椅中,紫金凤袍的雍容妇人长发高挽,赤金双枝朝凤头面简直刺目,周身两个小宫女正乖巧的跪在她一旁,伺候着她慢慢吃着一碗粥品,太后保养得当,五十开外依然风韵犹存,吃相优雅缓慢,似乎根本没有发现有人已经进殿来了。

    无论前世今生,李殊慈每次来凤仙殿,都诧异于太后的极尽享乐。然而每次宫中饮宴之时,太后都会十分低调的穿上她最不喜欢的紫黑,老绿。李殊慈十分敬佩太后的识时务。只要不在朝臣命妇跟前太过现眼,君上对太后的作为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了奢靡享受,一个五旬老妇,还能干什么呢?朝臣总不会希望她出手干政。

    在她近前,还坐这一名少女,正是刚刚才分别的康阳郡主,居然比她先到一步,此时她已经换上了绯红牡丹宫裙,鬓间同样是珠光宝翠。与她们二人相比,李殊慈的打扮就如同吃不饱穿不暖的端敏公主。

    康阳看着李殊慈,面色奇异,“永宁县主,你怎么才来,我在你后面都比你先到了,你不会是迷路了吧!”

    太后漱了口,正喝着一盏蒙顶甘露,听了康阳的问话,目光从上座扫了过来,直直的盯着李殊慈。从之前端敏公主差点当众死亡的事情就能看得出,太后绝不是什么得过且过的慈悲心肠。李殊慈见状,半低着头,步履缓慢从容款款的挪了过去,俯身参拜道:“臣女李殊慈觐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本来她也只需深屈一个大福礼就够了,但,若是太后有意为难,一时半会不叫她起来,腿酸受不住不说,还得让康阳抓了把柄,告她一个大不敬。还不如直接就来个‘五体投地’比较划算。

    康阳追问道:“永宁县主,你还没回我的话呢!”

    李殊慈的头抵在交叠的双手上,一声也不吭。太后看了她一眼,又喝了一口茶,终于缓缓开口说道:“起来吧。”

    “是。”李殊慈这才起身面向端敏,说道:“太后娘娘还没开口,阿慈怎么能先答郡主的问话呢!”言外之意就是说,太后还没开口,你先叽叽喳喳的成何体统。康阳眼睛一瞪,牙一咬,正要给她好看,李殊慈面向太后已经开了口:“回太后娘娘的话,郡主特意支使了一个伶俐的丫头给臣女带路,臣女从她口中得知,来凤仙殿的路上能经过太后娘娘的佛堂,听说太后娘娘的佛堂中供奉着舍利子,臣女斗胆,想到正心堂外借光沾沾佛气。所以便绕了一小段路。”

    “你胡说!”端敏脸色微变。

    李殊慈大大方方的看着她,说道:“怎么会,许多宫女内侍也都看见了呢。”

    “太后娘娘召见,你不赶紧过来,居然还四处游荡?”

    “咦?不是郡主说,太后娘娘午睡醒来之后,要先用膳吗?”李殊慈一脸无辜,转向太后说道:“臣女是怕打扰了太后娘娘休息用膳,这才晚来一步。”

    “好了!”康阳还要再说,太后扫了她一眼,将茶盏放下,又净了手,说道:“听说永宁县主聪慧过人,就连君上也对你另眼相待,哀家有一事,觉得十分难办,想问问你怎么看。”

第215章 以眼还眼() 
无论是康阳还是李殊慈,都面露惊惶疑惑,康阳也总算把眼睛从鼻孔移回了眼眶。太后有什么事办不了的,还能问道她身上?这绊子使的也太惊天动地了。说来也是可悲,她上辈子死得早,到现在也不知道太后到底是那一伙儿的。李殊慈低身福了福:“太后娘娘谬赞了,若有事能用的到臣女,那是臣女的福分,请太后娘娘尽管吩咐。”

    金光闪闪的太后娘娘却没有马上发问,而是对站在她身后的良女官问道:“端敏那丫头在佛堂呆了几日了?”

    良女官看了李殊慈一眼,和太后的神态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回太后娘娘的话,到今日为止,已经抄满七七四十九日的经文了。”

    康阳不知道太后到底有什么打算,只能坐在原处掬着高深莫测的目光来回扫视几人。太后道:“去把那丫头叫过来。”良女官连脚后跟都没挪一下,只是朝门口的方向抬了抬下巴,便已经有人影飞奔着去了。

    端敏来的可比李殊慈快多了,不过片刻间,就连嘘带喘的进了凤仙殿。加上紧张害怕,病怏怏的小身板便像立刻就要歇菜了一般,没风吹都发着抖。太后看她那副样子,脸色就往下沉了沉。端敏冷哼一声:“妹妹,在太后娘娘面前怎的如此失礼。”端敏虽然是正经公主,可出身太低,比端敏这不正经的郡主活的可怜多了。

    康阳这么一说,端敏更加着急,路上被风呛的厉害,一时半会也没缓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咳咳咳咳咳

    李殊慈看着太后黑如锅底的脸色,相信若不是这会儿有事要办,直接劈了端敏都有可能。好在惠妃这个时候‘赶巧’来了,终于把这叉给打了过去。

    李殊慈已经许久没有见过惠妃,此时的她比上次精神头好了不止一倍。沈家覆灭,什么太子太子妃的,都是沈家和古尔雅的错,她终于从太子的阴霾中抽出了身,呕心沥血的开始谋划下一场战争了。她觉得儒王没有趁乱将惠妃母子喀嚓了,也是想图一个‘名正言顺’,这名正言顺就如同贞节牌坊,只要私下里藏的好,有了就比没有强。

    至于惠妃当时把李殊慈叫进宫去,说的那些离间她跟儒王的话,现在确实已经成了事实。

    李殊慈对儒王没有怨恨,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什么感觉都没有。虽然她现在已经知道了儒王选择她的心思,第一,儒王是为了与李唯清结下扎实的不可撼动的渊源。第二,儒王发现了她与赫连韬密切的来往关联,想要借李殊慈取得君上的直属势力,赫连家的信任。第三,也许儒王当真对她起了那么点心思,然而这心思没到足以撼动他野心的地步。

    用青鸽的话来说,兴许就是因为没有深切的爱过,欢喜过。所以也不会觉得痛恨和失望。相比与前世与沈渊的爱恨纠葛,李殊慈仔细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当初她对儒王宽厚的肩膀和胸怀,的确起过某些旖旎的期望和联想。但儒王太心急了。在她心中的花还没开出来之前,就被‘儒王妃’这把火吓的什么都不剩了,以至于那棵脆弱的爱情种子,到现在也没能重新为他拱出土。

    惠妃和太后娘娘寒暄了半晌,才深深的朝李殊慈望过来,道:“永宁县主,多日不见,似乎又长高了不少呢。”这话说的,好似她的爹娘一般,骂她小屁孩吗?

    她承认自己是老树发新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从不相干的人口中说出来,她还是不太乐意,于是她笑道:“惠妃娘娘看上去也比从前更慈和了,让人心生亲近。”老了就是老了,怎么跟你那如花似玉的假侄女比。“听说惠妃娘娘的侄女生的如天仙一般,还精通医道仙术。阿慈仰慕的紧,改日定要娘娘帮阿慈引荐才是。”

    惠妃强笑着答应,好像才看到端敏站在那:“哎哟,端敏也在呢。”

    端敏此时已经缓过气来,屈身行礼道:“惠妃娘娘大安。”

    见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没完没了,康阳终于坐不住了,扯着太后的袖子撒娇道:“太后娘娘,您方才说的到底是什么事啊!永宁县主都等急了呢。”

    “不急。”李殊慈偷偷换了一只脚支撑,笑道:“能和太后娘娘多呆一会,阿慈觉得通身舒泰,怎么会急呢。”

    康阳狠狠瞪了她一眼,太后紧绷的脸颊终将架不住笑脸人的甜言蜜语,总算开了金口:“君上这几日,多亏了惠妃侄女的照顾,身体好了不少。可随之而来的操心事儿也是一件接一件。昨日君上便扔了哀家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关于大夏的和亲一事哀家思来想去,总也没有个合适的人选。”

    兴许华悍觉得还没到彻底决战的时候,所以退居边线之后,提出合谈。

    华悍在大夏虽然没到只手遮天的地步,但大夏那样的国家始终还要仰仗着华悍保家卫国。在他们内部还没彻底翻脸之前,一些事情,比如和亲,华悍说用和亲来缓和缓和关系,那么国军当然乐意照办,省时省力又省银子,不过是娶个媳妇的事。

    太后的目光在端敏身上瞟过来瞟过去,可惜,无论是李殊慈还是惠妃就是领会不到其中‘奥妙’,皆做冥思苦想之状。康阳有些明白了什么,眼神在李殊慈和端敏之间抉择了一下,最终停在了李殊慈身上,道:“太后娘娘叫永宁县主过来,难不成想让永宁县主去?”这话说的当真没长脑子。

    太后手上的金色护甲咕噜噜滚在地上,李殊慈暗笑,这是要将康阳的脑子挖出来看看有没有蛆虫么?她去和亲?亏康阳想的出来。

    太后明显是想要端敏去和亲,却将她和惠妃叫来,这明摆着是想让她们两个去得罪六皇子。上次宫宴上那一出,傻子都能看出六皇子对端敏十分看重。从前的六皇子只是个闲散王爷,欺负也就欺负了。现在的六皇子,在各地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之间声望极高,就是百姓间,尤其是受到战火骚扰的那些州郡县城,对六皇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康阳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急忙替太后捡了护甲,陪笑道:“太后娘娘,康阳只是说句玩笑话。”

    李殊慈心中疑惑大增,太后到底是那一伙儿的?既然她对端敏如此不善,就决不会是六皇子,可如果她是儒王或者惠妃一伙的,又怎么会让她们两个来做这个倒霉决定,去触六皇子的霉头?难不成太后只是一根精专的搅屎棍么!

    李殊慈装作无知少女,惠妃终于耐不过李殊慈,笑道:“如今皇室之中,适龄的皇子也只剩老六还没有正妃,可君上的意思,老六一时间的恐怕也回不来,也确实只能选一位公主嫁过去了。说来,老四也马上就要与永宁县主完婚,永宁县主此次进宫就是到太后娘娘跟前受教的吧?能得太后娘娘指点,县主真是好福气”

    这些等于没说的话,也只能拿来应应景,但好歹算是发表了意见,又引的太后又将目光转向了李殊慈,李殊慈看了两眼端敏,端敏的眼泪已经蓄满了眼眶,这位可怜的姑娘一点都不傻。李殊慈收回目光,说道:“咱们崇南的公主不少,可年纪适宜有没有驸马的,只有端敏公主一个”

    太后的身体直立起来,康阳面上也露出笑意,惠妃的目光瞬间不再飘忽,李殊慈却笑了笑,接着说道:“但端敏公主的身子上次受了那蛊虫的迫害,元气大伤,再过一年半载恐怕也无法恢复,恐怕经不起长途跋涉。另外,噬香蛊十分奇异,若是在短时间内再与其他蛊毒接触,便会复发。到时候公主便会有性命之忧。和亲本是一件乐事,若因为公主的身子而出了差错,从而在此引起两国之间的矛盾和争端,岂非得不偿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