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国士 >

第345部分

国士-第345部分

小说: 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话一出,蒙古部出身的将领们哄堂大笑起来,漠北的共识,弘吉剌部的美人虽然是世上无双,但其男子怯懦避战也是世上无双,好在弘吉剌部的族长们经常奉行朝秦暮楚的外交策略,利用弘吉剌的人数优势在漠北群雄中摇摆,但弘吉剌战士的不堪战也是在漠北众人皆知的事实。

    当即有人高声笑道:“纽磷!这话也太夸张了,弘吉剌的男子一个能打一百个的,是草原上的兔子吧。”

    纽磷却严肃的说道:“我不是在说笑话,江南的男子,柔弱的可能超过了蒙古人的预想,我听说他们骄奢淫逸,平时都穿着锦缎做的衣服,用最好的精瓷做的碗碟,吃着美味的珍馐。他们最著名的是行囊中永远带着临安有名的饴糖,按照他们的说法,没有这种饴糖他们就会寝食难安,因为这个毛病,甚至连临安的居民都不屑的称呼他们为饴糖子,各位想想,这样生长在蜜糖里的江南兵卒,一个弘吉剌的勇士真的不能打一百个么?”

    生长在优渥环境中的人会有怎样的战斗力,以前蒙古人只是模糊的从敌人那里感觉,近来也渐渐有所体会,那些奉了大汗的命令驻守在富庶的农业地区的士兵们的第二代也渐渐成长起来,这些人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简直叫他们那悍勇的父辈们无法相信,在征讨吐蕃的时候忽必烈命令河南蒙古士兵随军出征,很多已经编籍入伍的蒙古少年战士竟然装病想要逃脱出征,而忽必烈在云南经常遭到乌蛮部落和白蛮部落的袭击,也派遣这些士兵前去征讨,结果他们总是满足于在平地上击溃敌人,只要敌军退入山谷中,稍微深入一点的地方,他们就推诿阻塞,不肯前进。

    这仅仅是一代的时间,彪悍勇猛的战士竟然堕落至此,可以想见这些从富庶之地生长起来的江南人会有多少实际的战斗力,也许只要远远的发一支箭过去,就足以让他们惊慌溃逃吧。好兵的前提是刚猛果敢的好男子,若是这人从根子上就怯懦不堪战,即便是郑云鸣亲自来训练,也不可能成为一支百战雄师。

    “你们都知道了吧?”蒙哥大笑道:“南朝的关键,只在京湖而已,消灭京湖残余的部队,顺江直捣江南,我的勇士和良马,不会输给那些离开几块饴糖就活不下去的少年人,我们要将战火一直烧到遥远的南方,让南海的温暖的海水,来洗刷蒙古勇士们的牛皮靴!”

    蒙哥的宣言即便在宋朝方面也并不是没有认同者,当朝廷紧急任命的鄂州都统魏胜率领五千先锋军火速开进鄂州城的时候,他与鄂州知州、湖北路安抚使陈光最担心的,就是郑云鸣麾下这支全新的队伍究竟有多少实际战力。

    “武器、训练那都是排在后面的,军队首当其冲的是意志的较量!”也难怪魏胜有此大言,十年以来魏家军以次等之军械补给,短促的训练,而屡战屡胜,靠的就是将官不怕死,士兵站的牢根基的坚强意志,也难怪他如此看不起郑云鸣的这些江南新军了:“这些口含饴糖的黄口孺子,怎么能招募为兵!只怕他们一旦问到血腥和硝烟的气息一下子就会屎尿横流吧!相公不知道怎么考虑的,要打仗,只能靠韩锐之,靠刘整,怎么能靠那些富贵温柔乡里的膏粱子弟?”

    陈光伏在地图前,眼皮也不抬的说道:“我非是相信那些饴糖子,我相信的是相公本人。”

    若是寻常人,被陈光说了这么一句之后很难反驳,郑云鸣三个字十年以来,代表着战无不胜,固若金汤和各种各样的不一样惊喜,江南子弟虽然不堪战,但谁又知道郑相公这回会从他的百宝袋中拿出什么样的法宝呢?

    但这番说辞对付魏胜却浅薄了点,魏都统是万千刀兵中打滚出来的,无论如何不会跟小兵一样对郑云鸣膜拜,他将面前的地图一推,不满的说道:“说这种话对战场上的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将兵们有什么用,郑相公终究不是神,若是他来指挥边区子弟,无论京湖、四川还是两淮,大家久经沙场,是他手里得力的棋子,至于江南的那群纨绔子弟吗。。。。。。。”

    陈光抬起头来,用一种让魏胜颇为恼怒的轻蔑口气问道:“魏都统说这么多旁的话,莫不是害怕了。”

    魏胜大怒,站起身来喝道:“也就是你陈光跟俺的交情,说这句话能免得一顿好打,魏某和蒙古人打了十几年仗,手下送往长生天的亡魂有多少,别人数不明白,你还能数不明白?这番鞑子的大汗亲自南下,正好让他见识见识俺的手段,听说现在蒙古的国土已经延伸到西边一万里,这下子让鞑子大汗狠狠的吃一回厉害,这一万里的国土内人人听到俺的名号,小儿也不敢夜啼!蒙古人离鄂州还有多远?”

    陈光正色道:“郢州的任雄威,现在被蒙古的大军围的跟铁桶一样,蒙古人的先锋距离鄂州至多不过二百里距离,等蒙哥的大军到时,一日夜就可以抵达鄂州城下。”

    “正好!”魏胜喜道:“明日你可谨守城池,俺带着军马去郢州和蒙古人打个招呼,也好让他们知晓那个打仗不要命的魏都统到了!”

    陈光并没有出言反对,他深知魏胜的秉性,他决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拽不回来,除非是郑云鸣在此才能压得住他。何况他也不认为这个时候放手去冲击一下士气正盛的蒙古军是什么坏事,若是说谁最适合一马当先,勇闯敌阵,给敌人一个下马威,那最适合的人选莫过于魏胜了。

    这个时候的郢州城外,已经有三四万人马聚集。前来围城的不光有从河南开拔而来的万户金之丞部,还有从陇南赶来的巩昌总管万户汪良臣部,以及襄阳守将吕文焕的部队,吕文焕的本部兵马都是按照贾似道的办法,按照宗党亲族的关系招募得来,对于将领个人的忠诚度远比对国家的忠诚度高,一旦投入蒙古军麾下之后,对付起过去的同僚来毫不手软,偏偏贾相公当政之后,为了增强襄阳的防御,对襄阳守军的武器特别做了增强。这样才会使得吕文焕有多达几十门的重装臼炮用于轰击小小的郢州城。

第七十七回 赤壁不见故周郎(2)() 
郢州城城池还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改建,城外的月牙堡和十字堡大半还没有修好。在吕文焕臼炮的猛烈轰击之下,城外的工事大部分被摧毁,壕沟也被填平、若不是天雄军副都统任雄威的全力奋战,也许这座襄汉名城就会在襄阳沦陷之后也一齐落入蒙古人的手中。

    可是目前的郢州也是岌岌可危,如果其余地方的宋军此时再不能给予有力的援助的话。

    宋朝的援军是在清晨抵达郢州外围的,在本军阵地上驻守的前哨士兵可以看见宋朝的步兵数百人排成通常的四路行军队列,缓缓沿着汉水河岸朝着蒙古军的阵地前进。

    在外围负责防御的是河南地的蒙古军兵,这是洛阳府千户朱承的兵马,河南和宋朝接壤,接收新鲜事物的机会比其他领地要高得多。因此上河南的军队很早就开始了模仿宋朝军制的训练和武器换装。但见七八百名步兵从军营中冲了出来。在鹿角前列好阵型。步兵对战步兵,先锋战相当重要,若是被敌人压制在阵地内,则行动极为被动。

    朱承的部队排成了严整的大型方阵,大阵由五个彼此支撑的小方阵组成,每个方阵有兵一百五十余人,位于前方左右翼的小阵部署了大量的火枪手,火枪手们学着宋朝的战术,也以五十到一百人为一个小队,前方火枪手开火之后退后,让给后面的火枪手继续开火,此之谓连环枪法。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火力掩护之下,蒙古人的步兵方阵拥有了可以跟宋朝步兵方阵抗衡的火力。

    为了达成这一步很不容易,河南的士兵们始终用不习惯这些笨重的火枪,他们依然难以舍弃昂贵但行之有效的强弩,即便在现在,在火枪手队中也编制有一些弩手。同样的,蒙古人也没有像宋朝一样完全放弃了长戟兵,只是在军阵中部署纯长矛部队,他们习惯于在阵型两翼部署有一些板甲长戟手,这样在双方接触的时候,这些长戟兵可以对本军的游击兵提供有效的掩护。

    这时候宋军也开始在距离蒙古军二百步的地方开始布阵,两支分属不同国家的军队,同样开始展开方阵队形,在飞舞的铅弹中慢慢的,但是坚定的相互靠近。这个时代的战争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急剧的发生着变化,每个人都只能尽力去适应这种足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剧变。

    部队前进到相互之间的距离只有一百步的时候,宋军的方阵突然停住了脚步,只是任凭着两翼的火枪手们持续的向着敌人开火。

    朱承感觉到不妙,他的右手是汉水,左手是一片树林,因为时间仓促的关系,并没有将这片树林砍伐掉,如果敌人利用这片树林做点文章的话。。。。。。

    就像是在印证着这个危险??危险的预感,树林中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从隐约的树影中,身着黑色盔甲的骑兵高声嚎叫着,手中挥舞着战刀冲出了林荫的掩护,猛扑向毫无准备的步兵队列。

    与宋朝不同,蒙古人对步兵的保护甚为薄弱。宋朝的主力是步兵,虽然这些年来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大力加强骑兵建设,骑兵也终于能够独当一面的作战了,但战斗的主力依旧是步兵,为了保护步兵,宋朝的工兵、炮兵和骑兵,甚至舰船都围绕步兵进行部署,尽力为步兵提供服务。但蒙古人的核心是骑兵,其主要作战方式也是骑兵大兵团运动战,虽然近年来步兵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一支军队的军事传统的改变是艰难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现在冲出阵地的这支蒙古步军,若是有一二百名骑兵在侧翼掩护,就可以避免敌军从侧面发动的突然袭击。

    蒙古人并不缺少骑兵,只是缺少以骑援步的意识罢了。

    当朱承的部下慌忙调转阵势,树立起长枪准备迎接敌军骑兵的猛然一击的时候,军中突然有人高叫道:“是魏胜!是魏老虎来了!”

    数年之前,蒙古人曾经以十万大军进犯合州,也是四川多年抗战中形势最为危急的一次,郑云鸣命令魏胜和张世杰率领一万精兵驰援合州,在钓鱼山下,魏胜军和蒙古军主力遭遇,魏胜以张世杰督兵在后,亲率三千精锐突入敌阵,利用蒙古军没有完全展开阵势的机会,一股作气突破了蒙古军数十重阵势,蒙古军都元帅塔海匹马奔走,蒙古军全军溃退。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钓鱼山破围,郑云鸣在写给临安的奏折中说道:“昔日关张,世间虎将,今我有魏胜,如刘先主有关张尔。”自此魏老虎的声名鹊起,不但闻名大宋,亦声名遍于北地。

    看见魏老虎的黑色甲骑大声呼喊着冲突过来,蒙古军的军势马上崩溃解体,士兵们将手中的长矛一扔,慌慌张张的开始脱掉身上沉重的铠甲,没有人有时间呵斥阻止他们,因为跑在逃跑的队伍最前面的就是已经将身上的铠甲脱掉,身手矫健的逃命的朱千户本人。

    魏胜的骑兵追赶着奔逃的步兵冲入了蒙古军的阵地,挥舞的战刀、钢铁的矛头和钉锤在荒野上绽起团团血光,随着前方的步兵的崩溃,后方的军队也跟着一同动摇溃败下来。

    魏胜铁着脸喝道:“不许停下,全速追击,不遇到敌人的大股骑兵,绝不放松!”用不着他多说什么,一鼓作气的突击是魏家军的看家法宝,骑士们咆哮着挥动着手中的兵刃,沿着汉江一路而上,直冲向郢州而来。

    但追击不到两三里,蒙古军的大股骑兵就出现了。带着草原气息的游牧骑兵们散开成为撒星阵势,漫山遍野的奔驰过来,不断的向着密集队形的宋朝铁甲骑兵发射羽箭。

    魏胜手下的军官们大声提醒着:“不准分散!不要偏离队伍!继续朝前冲击!”

    数量上完全居于劣势、在马匹质量上也没有优势的宋朝骑兵,其对付强大的蒙古骑兵军团的法宝,就是严格而先进的训练体系,和集中突击的战术。

    蒙古人在战场上也经常使用集中突击的战术,但通常来说,他们依然习惯采用草原上传统的游牧战法,即以大量弓骑兵进行零散袭扰,在袭扰中寻找战机。因为彻底贯彻集中突击战术,从头到尾的遂行这一战法,面临着人力、马力和物资保障上的巨大压力。非有一定国力和组织力做支撑的军队不能完成。

    宋朝之所以能以骑兵和蒙古大军团斗的不分胜负,就在于彻底贯彻了集中队形和攻击的体系。

    前方的蒙古弓骑看见弓箭阻遏不住魏胜骑兵的冲击,迅速集结起来,也形成了密集队形,杀上前来阻挡魏胜的攻势。

    同样是做密集队形攻击,两边的阵势却颇为不同,蒙古人的密集突击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