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娱乐点金手 >

第435部分

娱乐点金手-第435部分

小说: 娱乐点金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一厂也逐渐向商业化靠拢,但是好歹在电视剧等上面,拍出了不少的令人叫好的主旋律剧集,但是同样的在电影上,八一厂也没能够在主旋律电影上有什么大作为。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华影集团会联合大剪刀一起推出大力支持主旋律电影的计划。

    可是想要这个计划得以实现,想要在这方面获得成功,想要把主旋律电影推向市场,获得市场的认可,单单只是支持和命令,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资本是逐利的,那些华国的影视巨头们,或许会因为华影和大剪刀的一纸建议函而投资拍摄主旋律电影,但是怕是也顶多是当做一项任务来做。

    想要让主旋律电影被市场接受,靠以往的那一套显然是不行的了,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接连推出了主旋律电影,但是都没能获得成功的话,那么所谓的支持主旋律,大力推广主旋律电影的计划也就成了笑话。

    所以,必须要让影视公司看到主旋律电影的钱景,而这就必须给市场一个榜样。

    可是哪怕是路东方自己也没有把握,或许利用华影集团的影响力,完全可以把一部一般的主旋律电影推向一个高度,但是这显然无法说服那些影视公司,而且大众不是傻子,电影好不好看,他们怎么会看不出来?

    所以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一个有说服力的榜样,一部有说服力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最好不要是华影集团这些国企的影视公司拿出来的,因为单单是国企电影公司去做这个事情,显然是不够的,而且也缺乏说服力。

    所以,路东方想到了这几年来新晋的电影巨头点金影视,因为点金影视的影片,虽然论产量不如那些传统的影视巨头,但是论质量哪怕是数量不如,成绩却是华国电影公司之最,哪怕是华影集团也不如。

    而点金影视真正的厉害的地方是什么?是叶秋!

    但是贸贸然地去找叶秋,也不妥,路东方虽然是华影集团的董事长,但是叶秋的身份可不是像其他的电影公司的老总那样,是路东方可以随意的。

    叶秋不但是点金影视的老板,而且还是梦想科技的老板,同时手中还掌握着华国网络最大的几家公司。

    所以,路东方才会通过这种方法和叶秋约见。

    。。。。。。

    “感谢叶总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来。。。。。。”

    “路董太客气了。。。。。。”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便开始进入正题。

    “不知道叶总对我们华国的主旋律电影是怎么看待的?”路东方问道。

    “不瞒路总,在来之前,我和老方,哦,也就是方一白聊过关于主旋律电影的一些事情,在我看来,不管是什么类别的电影,什么题材的电影,首先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好看!”

    “虽然这些年我国的主旋律电影日渐式微,很多人都对主旋律电影失去了信心,认为主旋律电影,不堪造就,但是我却觉得恰恰相反。”叶秋淡然地笑着说道。

    “哦?叶总有何高见?”路东方眼睛一亮问道。

    “高见不敢当,不过是一些个人浅见。”叶秋说道。

    “说起主旋律电影,现在提起主旋律电影,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反感,那么他们反感的是‘主旋律’吗?我认为不是,他们反感的是以往的所谓的‘主旋律’电影带给他们的印象。”

    “就像国人网友在网络上没少骂国家这个不是那个不是,那么是他们不爱国吗?显然不是,他们自己骂的时候可以,可是当看到外人骂的时候,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对于主旋律电影也同样如此。”

    “等哪一天,连骂都懒得骂的时候,那才是他们真正的失去了期望。”

    “其实主旋律电影被骂,被吐槽了这么多,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不够好看。”

    “电影诞生出来,原本就是因为民众的娱乐需要,或者说,电影首先是为娱乐大众,其次才是其他。”叶秋侃侃而谈。

    路东方却是连连点头。

    他也是电影人,虽然说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之中,逐渐地开始出现一些不注重票房,只注重艺术性的人群。

    但是归根结底来说,这些都是电影在娱乐大众之余的延伸。

第八百三十九章 尴尬的定位() 
“其实在我看来,主旋律电影之所以会走到现在的尴尬境地,其实就在于其定位本身就很尴尬。”叶秋继续说道。

    “怎么说?”路东方疑惑。

    “一般来说,电影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商业片,一类是文艺片。那么主旋律电影属于哪一类呢?”叶秋笑着看着路东方问道。

    “这。。。。。。应该是都不属于这两类吧?”路东方也是第一次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商业片,商业片从一开始就是冲着票房,冲着娱乐大众去的,所以它剧情一般来说,都是越简单越好,因为越简单的剧情,观众才能越容易看的明白,它要做的不是让电影有什么值得深思的意义,而是为了让大众看了,觉得好看,这就足够了。”

    “换句话说,商业片一切目的在于利益。因为只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它才能够让观众自愿地从钱包里掏钱买票观看。”

    “再说文艺片,艺术是什么?说实话我至今没能弄明白,特别是那些获奖影片,我搞不清楚,到底好在哪里,但是文艺片,它本身的定位就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而是为了通过电影表达一些导演自己的对一些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可能还会在其中通过一些镜头,剧情,揭露一些社会问题,以及其他的让人思考的问题。”

    “所以文艺片一开始就不是冲着票房去的,或者换句话说,文艺片如果获得大票房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文艺片了,那么文艺片的目标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是艺术,可是在我看来,如果说商业片的目的是为了利的话,那么文艺片往往是为了名。”

    “因为它不需要获得大众的肯定,它只需要征服一小撮人就足够了。”

    “那么现在主旋律电影,到底是属于什么范畴?商业片吗?显然说不通,因为,主旋律电影的宗旨或者说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电影宣扬主旋律价值观。可是它又不能说是文艺片,因为,主旋律电影要宣扬主旋律价值观,那么自然要获得更多的人的认可,它才能宣传的出去,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主旋律电影的定位是什么?”叶秋说到这里笑着看着路东方。

    路东方却是眉头紧皱,埋头苦思叶秋的这个说法。

    是啊,主旋律电影定位是什么?

    商业片,完全是冲着票房去的,要钱不要奖,文艺片,完全是冲着奖项去的,算是要奖不要钱,当然这是最浅显的说法。

    那么主旋律电影呢?虽然目的不是为了票房,但是实际上,如果票房不够高,那么久说明看的人少,那么宣传的目的也就大打折扣。

    可是主旋律电影也不是像文艺电影那样,完全就是为了所谓的艺术。

    所以,叶秋说主旋律电影的定位很尴尬。

    “叶先生的意思是?”路东方抬起头来看着叶秋问道。

    “其实主旋律电影在我看来,首先因为它最需要的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其次才是通过电影宣扬一些主旋律价值观,所以,我个人认为,主旋律电影,他首先应该是商业电影,应该侧重这一点,然后再去想在电影当中植入主旋律价值观。”

    “而我们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往往是先侧重电影要表达的东西,然后才去考虑市场,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观众买票看电影,首先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接受爱国教育的,而且当下的主旋律电影,往往都是高大全的角色,事实上,正是因为太多太完美的形象,所以才会让观众觉得不真实,自然也就很难谈的上代入感了。”

    “不知道路总注意到没有,好莱坞的那些成功的影片,其中的主角,往往都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可以说这些缺点,在每一个观众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而这正是能够让他们产生代入感,产生共鸣的点。”

    “我们现有的主旋律电影综合起来说就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依然无法摆脱英雄人物式的叙事方式。给人的感觉是那些角色没有普通人的情感,不像普通人一样会饿会渴会拉肚子,而是一种无所不能的超人似的角色。在紧要关头总是舍小家顾大家,没有丝毫的迟疑,试问再伟大的人能做到么?

    是个人都会有七情六欲,而这些主旋律电影却恰恰不把电影拍成普通大众的电影,而是无比的崇高无比的脱离实际,只能让我们在电影院里稍微动容之后,就再也没有感动我们的力量。”

    “再反观那些成功的影片里面塑造的角色,往往都不是完美的,面对大家和小家,他们也会犹豫,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缺点,却让他们显得更加真实。临死前还要交党费这种人固然有,但是在这个时代,你很难让人产生认同感。”

    “我们的主旋律电影的角色,都是典型,典型就意味着他只是在亿万人当中的特例,你拿一个特例来当做典型宣传没问题,但是这种人在大众看来,或许会有一时的感动,但是之后呢?又有多少人会认同?又有多少人会感同身受?”

    叶秋说了一大通,其实前世的叶秋,也是普罗大众当中的一员,对于主旋律电影,他也不感冒。

    所以这些东西完全是有感而发。

    “当然,其实这些道理其实谁都懂,我这也算是班门弄斧了。一点浅见,让路董见笑了。”

    “不,不,不,道理很简单,但是并不是谁都懂,如果真的谁都懂的话,那么主旋律电影也不是如今这么尴尬的现状了。”路东方认真地道。

    “叶总在电影上的眼光可以说在华国无人能及,那么如果那个电影交给叶总来改编成剧本,叶总打算怎么做?”路东方问道。

    “说实话,我还没想好,我听老方说,华影早在2年前就有打算将这个事件搬上大银幕,不知道为什么最终反而交给我们点金影视来做呢?能知道原因吗?”叶秋有些好奇地问道。

    路东方闻言叹了口气,然后拿出一叠纸递给叶秋道:“这是华影收到的关于这个事件改编电影的剧本,叶总看了就知道了。”

    叶秋接过来,是一些电影剧本大纲。

    只是叶秋越看,越是眉头紧皱,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华影最终没有将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了。

第八百四十章 高大上和接地气() 
真实事件是两年前发生在某国的一次叛乱,当时有超过3万人的华资企业的员工面临着生命的威胁。

    那一次,华国用最快的速度,发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撤离海外华国公民行动。这也是一场集中了海陆空和军队四大力量的大营救。这更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海外华国公民救援行动。12天的时间,护送超过三万华国海外公民成功回国,那一次的事件,华国效率和华国信誉,让全世界瞩目。

    当时国人也是扬眉吐气,因为在那个时间,所有的海外华国公民,成为了其他国家的公民的最为羡慕的对象。

    也是那一次,华国再一次展示了高效率和信誉,于国内而言,无数的国人为自己是一名华国人而自豪。因为历史的原因,因为大环境的原因,很多时候,华国在遇到一些国际事件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进行抗议,可是这一次,却是用最快的速度,展示出了大国风采。

    但是叶秋看了华影的改编的剧本大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真实事件的敏感,编剧怕触碰雷区,所以,基本上都是和以往的主旋律电影的剧情没什么两样,着重突出的就是华国的护侨撤侨部队在营救当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华资企业员工遇到叛乱的时候的焦急绝望和最后获救的喜悦等等。

    从商业片的角度去看,这样的剧本如果真的拍出来了,估计又是一部老“主旋律”电影。

    剧本的大纲都很“真”,但是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啊,叶秋大摇其头。

    路东方也是苦笑不已。

    “就像叶总刚刚说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改编去拍的话,那又会是一部老式的主旋律电影。”

    “所以,我想听听叶总这个编剧圣手,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改编这部影片?”路东方看着叶秋问道。

    “在剧本当中一再提到,我们华国一直都在执行着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的原则,正是因为这个,所以在这次营救当中,可谓是更加的困难重重。”

    “但是如果表现在电影当中,我觉得,恰恰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