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娱乐点金手 >

第516部分

娱乐点金手-第516部分

小说: 娱乐点金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采访的对象是一个年轻女郎。

    “平时有乘坐公交车吗?”

    “当然,每天上班都雷打不动挤公交。”

    “那么平时有遇到老人没有座位,你会主动给老人让座吗?”

    “会吧。”

    “有没有特别不想让座的时候?”

    “当然有了,有一次坐公交,一个中年大叔,看起来也就五十岁左右,就站在我旁边,我就特别不想给他让座,因为当时刚刚下班,很累,还有就是,我不认为他就是老人了。”

    “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有吧,我记得有一帮子老人上车之后,很多人给他们让座,只有一个年轻人没给让座,然后那个老人就骂骂咧咧地,之后一个小朋友给老人让座,老人还说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连小孩子都不如。”

    “结果坐了两站,老人要下车的时候,那个小朋友说了一句让老人羞愧的话,他说,老爷爷你还没跟我说谢谢呢。”

    “我觉得吧,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没错,可是老人想让年轻人做到这些,自己本身是不是也应该加强?小朋友给他让座,他连句谢谢都没说。”

    。。。。。。

    “在公交车上有没有遇到特别漂亮的女孩子?”

    “有吧。”

    “对于漂亮的女孩子,你会不会特别关注?”

    “那是肯定的。”

    “如果她不给老人让座呢?你会怎么看?”

    “额,好感会下降很多吧。”

    。。。。。。

    关于让座的话题,大多数人都表示会让座,但是也有部分人表示,有时候,特别不想让座,但是因为怕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所以不得不让座。

    还有人觉得,让座不让座是自由,特别讨厌那些一直逼着别人让座的人。

    《搜索》在成功刮起一阵“让座与否”的话题热之后,终于首映。

    首映上,有来自全国的知名影评人,有来自“剧透有奖”的影迷网友,有来自各大媒体的记者。

    结果《搜索》一开始,就让许多人讶然,第一个谜底揭开了。

    为什么叶蓝秋会在公交车上不让座。

    一个年轻貌美,事业有成的白骨精,突然得知自己罹患癌症,这给她带来的打击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也有影评人,媒体人不禁思考,如果开头没有介绍这一幕的话,他们只看到公交车上的那一幕,他们是不是也会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大众那样,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叶蓝秋的无助,和陈若兮杨佳琪等人的为了新闻能够吸引眼球,不择手段,让现场的不少媒体记者,也不由地心里一阵怅然。

    特别是看到,杨佳琪和陈若兮,隐瞒叶蓝秋道歉的那段采访视频的时候,很多人都离奇的愤慨了。

    其中穿插着各种误解,各种悲哀,也让现场的观众看的沉默了。

    最终叶蓝秋一跃结束自己的年轻的生命,陈若兮被说是造成叶蓝秋死亡的罪魁祸首,但是弥漫在影院内的却并不是看到主角沉冤得雪之后爽快,反而是一种无比压抑的气息。

    特别是电影当中,陈若兮的那句:“我们的工作是要努力记录生活中的真实,但什么是真实?”

    特别的讽刺,特别是对于许多媒体人而言,或者说对于那些还存有良善之心的媒体记者而言,更像是一句拷问。

    影评人曾华:“在此之前,也曾经参与过《搜索》的剧透有奖活动,很可惜,没有能够猜对。”

    “一开始我也以为这只是一部关于网络舆论暴力的电影,可是事实上,电影要表达的东西似乎更多。什么是真实?电影当中有一段让我感到特别是愤慨和悲哀。”

    “叶蓝秋在公交车上不让座,被拍下来放到网络上,这件事本身,从新闻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问题就在于,在新闻放到了网络上之后,幕后的记者们,没有想过去寻根问底查询真相,没有却验证到底自己报道的是不是事情的真相,或者说是事情的全部。”

    “而他们却更加青睐于,对叶蓝秋的过去,对她的信息,资料,进行深入挖掘,而且最令人愤怒的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给叶蓝秋辩解的机会,一切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走,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电影影射的是现实,在电影里面很多角色,我们都可以在现实当中找打原型,这才是最悲哀的。”

第1003章() 
首映式看了都说好看!

    影评人的评论口碑也很不错。

    而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评论。

    比如:“虽然剧情不错,但是印象最深的是许嫣饰演的叶蓝秋,头一次发现原来许嫣这么美。”

    “宣传故弄玄虚,最重要的线索竟然没有剧透,猜的出来就出鬼了。”

    “或许搜索应该改个名字叫误会。各种各样的误会,牵扯出了一出原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电影毕竟是电影,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各种各样的误会,其实原本其中任何一个误会解除的话,结果可能都不是那样的,可是这就是电影,可悲可叹。”

    “众生百态,以后再遇到挤公交的美女,一定要把握机会,那都是好妹子啊。”

    “这部电影唯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坐公交最好还是站着,因为那些座位是为老弱病残而准备的。”

    “长得漂亮的,长得帅的别坐公交车,要不然你就站着,因为,别人不让座没问题,但是长得漂亮,长得帅,你丫竟然还敢不让座,这不是找虐吗?”

    。。。。。。

    诸如此类的评论,再一次给搜索蒙上了一条神秘的面纱。

    让很多没有第一时间看搜索的网友,抓耳挠腮,想要知道,这部电影到底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搜索终于全国公映。

    对于这部电影,冯刚也是打出了,首播反应网络舆论暴力的影片的口号。

    影片上映之后,虽然口碑略微有所下降,但是却依然超过80%的好评率。

    而这部影片竟然在影评人和大众之间都获得了好评。

    除了个别吹毛求疵的人,大多数人看了之后,都是觉得,影片很不错,诚意很足。

    甚至于不少影评人都表示,这部电影,和冯刚以往的纯商业片不同,这部影片拍出了有别于冯刚以往的惯有风格。

    知名影评人曾华难得地写下了第二篇影评。

    “之前担心剧透,所以只是写了一个大概的总结,首映之后,忍不住再一次买票进电影院观影,这一次我不是以一个影评人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

    “电影的一开头,叶蓝秋表现出一个职场精英女性的精明强干,她漂亮,自信,可是这一切都在突如其来的淋巴癌诊断书击垮了。”

    “面对绝症,那样年轻的她,突然一夜之间,发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样的打击,我想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很庆幸电影一开头就介绍了这一切,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没有这一段的话,那么当我们看到叶蓝秋在公交车上的那一幕,会不会像大多数人一样,拿起手机,开始对她惊喜口诛笔伐?”

    “电影一开头就用叶蓝秋的绝症给他的后续的行为做了注解,让我们一看就开始同情她,对于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你还能怎么去要求她?”

    “公交车上,那一句,你也有老去的一天,我想或许对叶蓝秋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因为,她已经没有老去的那一天了,她的生命即将结束。我不知道,导演或者编剧,通过这些想告诉大家什么?但是我想如果我是叶蓝秋的话,我或许会做的比她更任性。”

    “那一刻,她是委屈的,同时也是骄傲的,她的委屈,无法向所有人说明,或许也是不屑解释吧。所以在下车之后,她会说,没有什么原因,就是不想让座。”

    “网络上有人说杨佳琪拍下那段视频才是罪魁祸首,但是换位思考,在不知道叶蓝秋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她的行为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新闻素材,所以从这一点上,作为实习记者的杨佳琪,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

    “陈若兮是一个资深记者,她总是说,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就如同我们现实当中的许多媒体记者一样,她们信奉眼见为实,于是,叶蓝秋的新闻被她爆了出去。结果不出意料的叶蓝秋火了。”

    “事实上,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叶蓝秋不是那么漂亮,那么陈若兮还会下那么大工夫去推波助澜吗?我想应该是不会的。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可是事实上,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陈若兮敏锐地发现,这个新闻能火,又何尝不是看到了叶蓝秋的美貌?”

    “用一句很流行的话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正面新闻也好,负面新闻也罢,长得漂亮的,长得帅的总是更能够被人记住,比如我们在公交车上,看到美女,或者帅哥,你会不会多看两眼?肯定是会的,心里会不会产生一丝丝的嫉妒?我想也是会的。”

    “或许公交车上发生的那一幕,有些被放大了,可是仔细想想,为什么是叶蓝秋?我们都知道,车上坐满了乘客,可是为什么偏偏一定要叶蓝秋让座呢?就因为她漂亮?比车内的其他人都要独特?”

    “叶蓝秋其实是有机会为自己辩解的,记者杨佳琪曾经单独找到叶篮秋,并且拍下她向公众道歉的视频,讽刺的是,一贯标榜自己客观公正的陈若兮,却并没有给叶蓝秋这个机会,反而为了追求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没有把这段视频播出来。”

    “这就是她标榜的力求客观公正,很讽刺不是吗?”

    “杨守诚的出现,对叶蓝秋来说,或许是生命的最后阶段的唯一的闪光点,他让她在生命的尽头品尝到了爱情的滋味,但是当杨守诚冲着她发火的时候,叶蓝秋终于知道了,这一切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面对整个的生命,和这个人世,她其实早已经是彻底地绝望了。

    社会舆论不给她道歉的机会,抓住她的过错不放。沈流舒的太太在电话里暴她是小三,同样不给她争辩的机会。互联网和媒体,更多的网络公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对个体的伤害,往往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在社会面前,个人永远是弱势的,个人是何等微不足道。”

    “关于结局,最后她的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的结局,虽然是大家不想看到的,却也是这个电影的点睛之笔。尘世的爱是那么无力,经不起疾病和社会舆论的折腾,她在最后的遗言中怀着遗憾说,杨守成,我爱你。而关于那100万,她让他代为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从此处看,她虽然对这个人世充满失望,却也不失其自身继续为善的愿望,这或许也是导演想告诉大家的。”

    “只是,这或许也是她在绝望当中,对那些网络公众,对陈若兮,对沈流舒,对沈流舒的太太的一种报复吧。。。。。。”

第1004章() 
搜索全国热映,这不是一部大制作的影片,但是却是一部很特别的影片。

    在这部影片里,任何一个观众,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平常我们看到网络上一些不道德的典型的时候,我们似乎也从来不会去管背后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媒体报道新闻的时候,再也没有过去那么严谨,只要能够吸引眼球,哪怕他们知道叶蓝秋患病的事实,或许也未必会放过她,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那么是不是说,报道这类的新闻完全是错误的呢?

    似乎也不是,因为这本身就是媒体的职责所在,只是,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似乎真相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大众能看到的是媒体想让大家看到的,而不是真相,起码不是事实的全部。

    很多观众看了之后,在同情叶蓝秋的同时,也不免产生一种遗憾。

    “叶蓝秋的家庭背景,和她的性格,似乎注定了这一切的发生,她本可以有辩解的机会的,只要她公布她患病的真相,相信,结果也不至于如此,但是她没有。所以,悲剧发生了。”

    搜索引发了众人对舆论媒体的许多征讨声,然而也仅仅如此而已。

    一部搜索改变不了太多,但是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上再一次出现类似的新闻的时候,网友们不再是一味地去口诛笔伐,而是会多问一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当事人是不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背后是不是另有隐情?

    有意思的是,冯刚一直以来都和电影奖项绝缘,可是这一次凭借搜索,冯刚却是屡屡被影评人看好。

    事实上,虽然冯刚嘴上说他这辈子就和奖项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