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692部分

暗黑大宋-第692部分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料最多的无疑是广丝,非是棉花对广丝产生了冲击,相反,王巨在广南时,就有意教导许多蛮人与汉人,在丘陵上广植桑树,推广养蚕业。第一是广南西路丘陵地形多,棉花收入再高,能载到丘陵上?载了也没有什么产量!其次棉花因为种植面积越来越多,它的价格同样也会猛烈下跌。第三,那时彼岸航海规模已经很大了,可以顺着郁水各个支流,将丝帛运到广州,由船队带到海外销售。

    桑树一般三年后就可以正式收获了,现在已经收获了,许多百姓还刻意称呼它为少保桑,用此纪念王巨的功德。

    但离京城太远了,当地各个有声望的商人又不大清楚这个银行究竟是什么,不仅让他们买丝料,还要让他们出金子银子,因此不是很乐意,外地的商贾又不熟悉当地情况,所以在这一片地区丝料收购很不理想。

    再到蜀丝,蜀丝同样错过了时季,多织成布匹交纳税赋了,有,有许多是从荆湖南路运来的成品布帛。

    不过其他三种丝料要稍稍好一点,虽然朔丝与胶丝更加错过了时季,离京城近哪,而且用量也不大。

    王巨面对这情况,最后做了修改,太祖交与太宗交各自是一千六百万贯,真宗交是五十万贯,仁宗交是八十万贯,英宗交是五十万贯。可能这个数量还会做最后的修改,不过大约就是这样了。

    以大交为主,无疑会产生大量盈利,虽然今年磕磕碰碰的,仅是发行这五千万贯交子,就可以盈利在一千五百万贯以上。

    到明年,发行数量达到一亿五千万贯,可能近盈利达到近四千万贯,就是将私人的分红拿去,朝廷获利也不止三千万贯。

    所以呢,王巨大把地撒着钱,不会给朝廷的财政带来严重的透支。

    只是张方平连王巨的好心都拒绝了,王巨就不会对张方平讲这个内幕了。

    然而也不能说王巨赚了这些交子钱,难道那些金银没有利息了?或者说,将这种绢交由私人制造,可能成本会远在面值之上。

    有了这个隐形收入,王巨抽出一千万贯用于泾原路备战,还能出现什么问题吗?但还真出现问题了,因为南方已经在开火……

    现在王巨还不知道,所以又说:“至于后年那场会战,后年银行司已经正式运行了,商税也会激增了,又何必担心财政问题?”

    “这样就没有问题了……不过这个绢交之盈利,也要分给那些私商?”

    “朝廷说以一亿两银子为本金,其中相当于两千万两的金银由私人募出,但实际呢,即便六年后,朝廷也未必能凑出相当于八千万两银子的金银,除非彼岸出现奇迹,但彼岸商贾们当真不顾彼岸百姓的死活?况且还要拨出一些金银,打压囤积居奇的商贾。因此六年后,彼岸的,与朝廷的,能凑出相当于七千两银子的金银,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朝廷出得少,而且出得慢。私人出得多,又出得快。虽然说私人是沾了朝廷的便宜,至少朝廷的权利与信誉与国家机器的运转就是一个无形的巨大成本,不过如果分得不公,他们也不开心。”

    王巨还有一句没有说,这些商贾不是真的商贾,有许多就是权贵,甚至许多权贵不派出代理人,直接就自己出面了,还找到王巨询问详细,分得不公,他们服气吗?就更不用说起到拉拢分化的作用了。

    因此银行司将交子印制出来,除了发放丝料成本,工人成本,以及其他的成本,余下的一起调往三司,发放薪酬了。但这个账面得做出来,该是银行司所赚的,必须算个清楚,银行司赚的,由三司支配了,属于个人那部分分红,得留下来进行分红。

    “舍得,有舍才有得,虽然商贾拿走了一部分利润,但有这些商贾在,与没有这些商贾在,那是两样的。就象现在的绢交发行,未来随着工匠织女越来越熟练,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不过是我与张天觉监督执行着,如果不是我们在,那又说不定演变成什么了。”

    “不过质夫兄,这些就勿要你担心了,其实西夏不可怕,只要君在,我在,朝廷不那么掣肘,西夏早晚必平定之。可怕的还是内部……洛阳。”(未完待续。)

第783章 如履薄冰() 
原先李定劝洛阳这些耆老们回去,可这些耆老们一个个“生病”了。 这些老家伙岁数最小的都有六十多岁,李定也不敢用强,便向王巨汇报。当然,最尴尬的是王巨,这些老家伙就不走,朝廷诏令算什么了?

    随后富弼之死,与富弼的信发作,李定更不敢吭声了,甚至草草地将那些乡绅查了查,迅速返回京城。直到王巨发疯,洛阳这些老家伙才产生了害怕。

    然而他们真的不想离开洛阳啊,不提什么聚会的啥,洛阳乃是宋朝的西都,多繁华啦,然而回到老家能干嘛。况且王拱辰建设的那个超级豪宅,这一走,这栋豪宅怎么办?

    司马光就上书,陛下,是你命老臣在洛阳修书的,但这本长达数百万言的史册,仅是臣与群僚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了。并且它也是先帝的嘱咐,故老臣多请王拱辰等人协助。

    我们走了,这个史书怎么办?

    古代对史册十分看重的,而且它算得上重要的文功,赵顼听了头痛,便找王巨协商。

    王巨当然知道司马光这本史册的重要了,不过修这本史册,需要冯伸己等人吗?但这时王巨也听到一些风声,那就是宫中的高滔滔亲自出面,替司马光等人说情。

    不能真做强项令哉。

    王巨只好说,如果是参与修这本史册的,则留在洛阳,最少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否则大家以此为榜样,自己下的命令,下面人还听不听了。又说,修史册可以,不可再议论朝政。

    王巨权衡轻重,退了一步,无法进,否则会彻底激怒高滔滔,但这一退。无疑这根刺始终卡在王巨咽喉里。

    “司马君实为什么非要为难子安?”

    “原因很多啊,”王巨略略说了说,不过化为简单的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章楶深思。

    “质夫兄,如果你想明白呢,请看一看我恩师的几篇文章吧,确实。这个国家需要存在一些尊卑,没有尊卑。就没有权威,没有秩序,但我心中的尊卑与司马光的尊卑是两样的。或者这样说吧,在司马光眼中的世界,要么就是黑,要么就是白,但质夫兄,你睁开眼睛,看看这世界。有多少真正的黑与白?”

    在他前世,有一本优秀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女主角死了。当时他看到哪里时,想骂娘。

    然而认真地想一想,这才是真实的结局。如果女主角还活着,当真与孙少平能结合吗?

    不说别的。就是自己将妹妹嫁给高家,高家人也许会高兴,但更多的是害怕担心,至少让高家为聘礼都快愁白了头发,高家还算是一个小官宦家族呢……

    阶级虽然无处不在,但上层阶级就能欲所欲为了吗?这才是王巨与司马光想法的真正区别。

    “质夫兄。这些龌龊的事,你就不要沾了,由我来解决。”

    章楶苦笑了一下,龌龊一词用得有些过了,不过政治肯定没有那么光明。

    吃了,喝了,章楶回驿馆。

    第二天王巨则带着他看了火炮。

    一共两种。一种是大型火炮,一种与小型火炮。

    其威力与杀伤力,大约相当于明末时的红夷大炮,不及清朝的红衣大炮。然而与明朝的红夷大炮,或者清朝的加强版红衣大炮不同,在它身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应当这种变化是可喜的,虽然清朝红衣大炮威力更大,爆炸力强,不过局限性很多,如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装填发射慢,因为刻意求大求强,炮体笨重。虽大虽强了,但仍以泥范铸炮,导致炮身产生大量沙眼,频频炸膛,连明朝出现的一些准心照门也消失不见了。所以别看清朝红衣大炮很大,最大者能发射十公斤以上的超级炮弹,实际操炮技术还不及明朝!

    这些王巨都不知道,就包括详细的铸炮技术,他也不知道,可他的见识却是有的。

    在他指导下,这种火炮类似于明末红夷大炮与同时代欧洲野战炮的结合体,管壁更厚,炮身由前至后渐粗,倍径大,这样射程更远,同时不易炸膛,此外还安置了粗陋的准星与照门设备,两边又置有炮耳,便于架于炮车上,调整角度。

    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开花弹,实际明朝时的开花弹还是一种实心弹,内部并没有装火药,只是以铸铁为主,因此落地后会产生碎裂,又因反弹力导致碎片迸裂,故杀伤力比实心弹的弹跳伤人更强一些。

    但这种火炮所用的乃是真正的开花弹。

    正因为如此,彼岸为之研发了近十年,烧了无数钱帛,虽它射程可能是不及红衣大炮,不过杀伤力不比红衣大炮差,而且操作更灵活,准确度更高,同时又不象红衣大炮那么笨重。

    此外就是那种与佛郎机炮相似的小炮,也就是真正用来做野战的野战炮。

    试验了它们的威力后,王巨说:“大约到明年底,我会向你提供一百门大炮,两百门小炮。”

    “能否多一点?”

    “质夫兄,你知道一门火炮造价多少吗?一枚炮弹造价多少吗?”王巨乐道。

    不过就是这数量也不少了,想一想三百门火炮开动起来,那个画面会有多美吧。

    …………

    “陛下,臣想给恩师送行。”王巨说道。

    赵顼犹豫了一会,无法拒绝,张载不是王巨亲父,但是王巨的恩师,尊师重道,同样是一项极重要的操守,况且张载与王巨半身就是半父半子的关系。

    他点了点头:“卿速去速回。”

    主要这段时间事儿太多了。

    王巨也知道,不过也幸好,在这时候没有替老师丁忧的说法,否则就惨了。

    王巨去了关中。

    张载还没有下葬,正等着王巨与张贵回来呢。

    两人来了,那就入土为安吧。

    得王巨之助,这些年张载这个书院规模变得有些庞大,教授出来的弟子更是数不胜数,并且陆续地有七名学生中了进士。

    所以这一天送葬的人很多。

    当然,没有一个人有王巨瞩目。无论是对他评价好的,还是对他评价恶的。

    郭氏痛哭了一番。

    王巨看着新坟,心中却是感慨万千,是人都是要死的,而且在这时代,高寿的人少之又少,其实他不知道。正是因为他,否则张载早死五六年了。王巨没有想这件事。他只是在反思,自己做了这么多,可是人死如灯灭,死后还不是一样?

    这一样呢,避免不了有些消沉了。

    秋风拂来,矢车菊在风中摇曳着凄迷的身影,王巨来到郭氏面前问:“师娘,恩师已经走了,你打算怎么办?”

    “巨儿。我也不知道啊,”郭氏擦了一把眼泪说。

    “不如你带着因弟也来京城吧,”反正后年自己就要来陕西了,京城的那个宅子也空着,等于以后再也不会住那个宅子,不如将它交给师母与师弟吧,不过王巨没有说。

    “我想回南阳的娘家。”

    “那也行。”王巨也没有再劝。回南阳也好,北宋平安,京城会越来越繁华,可北宋出事了,京城首先就是一个大火坑。

    “巨儿,你恩师临终前。曾让我带一句话给你,少杀人,杀人不是王道。”

    “师娘,只杀了六个人,余下的仅是流配,如果为了杀人,又何来一万贯之说?”

    一万贯的商税。最少得价值二十万贯的商货,这样的交易整个宋朝能出现多少?这就是有意为了少杀人埋下的梗。

    但为什么还杀了人,乃是一个地方,京城的金帛行!

    彼岸今年与宋朝的贸易又增加到一千一百余万贯,还不包括各种捐助,然而这个数量与金帛行的交易额相比起来,仍弱爆了。

    想一想宋朝每年得用多少金银布帛吧,仅是布帛就会达到数亿匹。因此金帛行每笔交易往往能达到几十万贯,上百万贯。但它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钱与货交易又不在一块,在金帛行里搭成交易,商货交易地点去在全国各地,又难以查账,可能它刺激了宋朝商贸发展,但是宋朝没有得到一文钱的商税。

    齐商税后,王巨第一个对象就是金帛行,而且为了防止官商勾结,王巨自己带着彼岸的经济人们去亲自查账。

    在这次清账过程中,王巨判了六人死刑,十五人流配,还有一些人被笞杖,反正都知道王巨发疯了,无一人敢弹劾。但因为连金帛行都动刀了,也逼得其他商贾开始老实了。

    但有一些权贵很不要脸,钻了诏令的漏洞,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