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58部分

三国之兵锋-第5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褚大怒!急奔回本阵,高呼迎敌!

    马岱一马当先,离曹军五十余步之时,扬声下令:“放箭!”身后铁骑纷纷拈弓搭箭,抛射曹军。一轮箭雨后,两军相距已不足三十步,马岱挺枪再喝:“左右包抄!”身后大军瞬间一分为二,直扑曹军侧翼!

    许褚怒发如狂!急声喝令分兵拒敌!

    马岱深谙骑兵战法,且所部皆乃精锐老军,更兼训练有素,军法严明。分分合合间,切曹军为数段。

    许褚虽勇,奈何马岱并不与其交马,眼见己军处于劣势,不由须发戟张,领亲军紧跟马岱,大刀狂舞,挡者披靡!

    河东铁骑虽精锐无匹,但虎卫军亦非乌合之众,兼且许褚大杀四方,无人能挡,一时战况胶着,难分胜负。两军皆死伤累累。

    正激战之间,忽见远处尘头大起,又有数千河东铁骑狂奔而来!

    许褚大惊!料不能敌,急令退兵!

    马岱见状,领军追击十余里方回,略加清点,竟折兵过半!不由暗叹道:“虎卫军果然名不虚传!”

    许褚带箭而回,所部只剩千余,面见曹操后,即伏地请死。

    曹操怒道:“彼军精锐,仲康岂能轻易与敌?”

    许褚道:“敌军所部与我军相当,故褚决意一战!交锋之后,原本势均力敌,然则彼军援军抵达,故而战败!请主公降罪!”

    曹操闻言暗惊,问道:“援兵几何?”

    许褚道:“亦有数千骑!”

    曹操长叹一声,令其起身,转头谓贾诩道:“马岱兵锋正锐,安邑急不可图矣!悔不听文和之言,以至于折却数千儿郎!”

    贾诩忙拱手道:“魏公言重了,为今之计,应火速退守箕关,迟恐生变!”

    曹操微微点头,对许褚道:“孤欲回军箕关,马岱闻讯,必然赶来!仲康可敢领军伏击之?”

    许褚奋然道:“请主公放心,若那马岱果然追击,褚定斩其首!”

    曹操见说,遂令韩浩领虎豹骑与许褚合兵一处,择地暗伏。

    不想,许褚、韩浩空等一日,并无兵来,遂悻悻而退。

    曹操回军箕关后,采用贾诩之计,分兵于关外,立左右寨坚守,令徐晃、朱灵分守之。然后遣人传令曹彰,火速引军前来箕关拒守。又留程昱为监军,相助曹彰。

    分派已定,曹操自回邺城。

    大阳县,马岱收拢大军,直奔箕关,行不数里,探马飞报,言称曹军数万大军已退,许是回兵箕关拒守。

    众将闻报,纷纷出言请战,一将道:“将军,曹军骑兵已为我军所破!即便尚有数万步军,何足为惧?末将请令追击!”

    马岱略加思忖,摇头道:“曹操多谋,若其暗伏精兵,追之必败!故本将欲绕路前往箕关,截断曹军退路!”

    众将然之,遂依令行之。

    数日后,马岱兵至箕关,梁方等接入大营,尽皆下拜道:“末将等中计,失却关隘,请将军明正军法!”言毕,跪地请罪。

    马岱肃容道:“箕关失守!论罪当斩!但你等能收拢败军,立寨拒守,使曹操不敢驱兵大进,亦算有功,虽不足相抵,但死罪可免!日后当立功以赎之!”

    梁方叩首拜谢,拱手又道:“曹军已退回关内,又于关外分立两寨,皆深沟高垒,末将兵少,故不敢轻易攻之!请将军再予军万余,末将定攻破箕关!”

    马岱道:“河东之兵不过三万,即便尽数来此,亦无法攻破此关。你等速于此寨右侧里许再立一寨,以钳制箕关守军,使其不敢妄动,待本将驰书飞报长安,请文优公定夺!”言毕,遣人传令徐庶,留军三千于安邑,相助杜畿守城,然后统军进驻大阳,以防曹仁渡河偷袭。

    长安城,李开接报大惊!急令杨奇统兵两万往援,同时行文各地,广为征兵。又回书马岱:大军到日,切不可轻易攻关,立寨坚守即可,待大将军回军,再做区处。

    建安十四年三月,辽西,阳乐城,马超见天气转暖,遂决意动兵,征伐辽东。众将闻讯,纷纷请令,争当先锋!

    马超扬声道:“公孙康自命不凡,以辽东一郡之力,欲撼我十万大军,蔑视我军甚矣!本将军累次发书,言辞殷切,劝其归顺,然其拒不从命!竟欲自立辽东,非反而何?!故本将军决意征之,扬我大汉天威!”

    众将闻言,群情激愤,轰然下拜道:“我等愿随大将军扫平辽东!诛逆戡乱!振我军威!”

    马超起身,慨然下令出兵,正欲遣将,亲军入内,报称长安、河东俱有书到,信使言道,箕关失守!

    众将闻言大惊!马超急步下堂,取书拆视之,看毕,抬手递于法正,闭目沉思不语。

    法正急接书观之,叹道:“箕关虽失,河东尚在,主公不必过于忧虑。”言毕,将书传阅众将。

    马超沉声道:“河东尚有数万军兵,且曹军已退,暂无大碍。超所虑者,乃曹操也!其晋位魏公,定都邺城,并于冀州十郡效仿我军推行屯田之政,假以时日,定为大患!孝直可有良策?”

    法正稍作思忖,沉吟道:“主公,幽并二州紧邻冀州,边防何止千里,致使我军兵力分散,曹操方才有隙可乘,一举袭破箕关!然则幽州不定,我军难有回手之力!故以正之见,不如安抚公孙康,允其所请。然后提大军直取信都!逼曹操决战!使其无力顾及其他,如若不然,壶关、上党、雁门等地,曹操可随意出兵,但有疏虞,恐并州不保!届时我军孤悬幽州,进退不得,势必危矣!”

    马超闻言,沉思不语,暗忖道:“我这是从战略上输给曹孟德了!法正说的对,边防线太长,曹操可以随意攻击任何一点,防不胜防!现在是骑虎难下了!如果按法正说的招安公孙康,表面看上去,幽州是平定了,但等我一回长安,曹操肯定领兵攻打,到时候公孙康见势不妙,肯定反叛,幽州必然失守!一旦幽州被曹操占据,我就没有了骑兵优势,曹操就更不好对付了。所以,公孙康必须灭掉!还有水军也得建立!雁门也亟需增兵。。。”一时间,马超思绪万千,头痛不已。遂下令众人散去,明日再行商议。

    (本章完)

第67章 论大略各方定计() 
晚间,马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下思量道:“回长安是必须的,但首先得安排好幽州事宜。大军自然是杨兆统领,政事就交给阎柔、姜冏等人,再让马钧择地建造港口,打造战船。”思及船只,马超翻身而起,喝令亲军速传马钧入见!

    少时,马钧至,施礼毕,马超问道:“德衡能否打造船筏?”

    马钧道:“略有涉猎,但从未制作,不知主公欲造何种样式?若渡船之类,钧或可勉力为之,若类似江东战船,则无能为也。”

    马超闻言,略感失望,遂搜肠刮肚,将后世船只形貌描述一遍。

    马钧懵懂道:“主公所言船体巨大,钧闻所未闻,如何打制?即便伐巨木做成,又如何驱动?望主公解惑!”

    马超见说,连声道:“德衡果能造成否?至于驱动之法,本将军另有妙策!”

    马钧略加思忖,言道:“若参照渡船制法,造之不难,只是工序繁复,非数月之功能就,且只能载人,恐不堪征战,造之何益?”

    马超大喜!暗道:“只要能造出大船,运兵就行,以后再改进就是了。”遂道:“只需造出大船,便算德衡之功!本将军许你随意征调诸地匠人之权,所需钱粮寻阎柔调拨,再拨军三千,听令于你,务必尽早动工!”

    马钧拜谢道:“多谢主公!然军士但堪伐木而已,千人足矣。”

    马超然之,遂绞尽脑汁,将后世简易几何学说,尽数讲解一遍,诸如动力、风阻之类,以及如何利用霹雳车之原理,制作轮桨,以驱动船只等。虽仅为皮毛,但马钧如闻天音,双目炯炯,手上运笔如飞,逐条记录。。。

    不觉天已大亮,亲军奉上饭食,马超见马钧仍奋笔疾书,遂唤其用饭。马钧置若罔闻。马超无奈,独自用饭毕,即下令聚众议事。

    少时,众人齐聚,马超道:“河东危急,本将军不得不回镇长安,幽州诸事,还需诸位齐心协力!”

    众人闻言,忙出列拜道:“我等定尽全力!”

    马超点头,起身道:“如此,诸位听令!”众人又齐声称诺。

    只听马超下令道:“加杨兆镇东将军,都督幽州军事,许征兵之权,自行择机攻取辽东!张横加平辽将军,王双加厉锋将军为副将!”

    “阎柔仍为幽州刺史,迁治所至渔阳。”

    “加法正翊军将军,领军师之职,督三军军法事!”

    “加高干安北将军,领范阳守将。”

    “姜冏迁上谷太守,兼领代郡!”

    “鲜于辅仍为渔阳太守,兼领燕国诸地!”

    “田豫暂领范阳太守,日后别有任用!”

    “牵招为辽西太守!兼领右北平!”

    “郝昭除别部司马,领兵三千,于辽西择地筑港,完工之后,前往杨兆帐下听令!”

    “望诸位郡守勤于民事,广集粮草。诸位将军整军备武,早定辽东!”

    众人再拜称诺!

    数日后,马超领赵云、陈克等将,并五千近卫军,回军长安。临行嘱咐杨兆道:“郝昭虽年幼,但谋勇兼备,舅兄早晚看窥一二,日后或为良将之才。”杨兆肃容领命。

    路经代郡,马超下令关平随军,所部分驻各郡,维系地方治安。

    建安十四年夏,马超回返长安,随即下令再次增兵一万至河东,并传令马岱伺机攻打箕关!又令李开行文征兵,多多益善!

    李迪进言道:“主公,眼下幽州聚集大军十万,并州亦有兵七万余人,加之河东、潼关等地,我军拢共兵力近三十万,耗费粮草甚巨,若再征兵,恐不敷支用。”

    马超闻言,皱眉道:“各仓粮草结余几何?可能撑至来年?”

    李迪沉思片刻,忧虑道:“应无大碍,然并无结余,若遇荒年,则。。。”

    马超挥手打断,道:“叔明不必过于忧心,待来年幽并大熟,何患之有?”

    李迪道:“虽如此,但亦需早作筹谋,迪敢请主公加大供应汉中之马匹,以期多购粮草,有备方能无患。”

    马超略加思忖,道:“此事叔明自行斟酌,但不可多与,倍之即可!”

    忽李敢奋然出列道:“何须如此?末将请令攻取汉中!岂非一劳永逸?”

    马超大怒!斥道:“辽东未定,曹操又觊觎在侧,岂能再启战端?!”

    李敢见说,诺诺而退。

    李开出列道:“未知主公作何打算?”

    马超道:“本将军欲再次进兵河洛,文优以为如何?”

    李开道:“主公不可,现今曹操窃居魏公,俨然自成一国!河洛已非必守之地,若我军往攻之,曹操定然兵出壶关,攻打上党,或经常山,进兵雁门,或令张辽直击范阳!此数地无论何处有失,幽州必危!故为今之计,只能增兵各地,待辽东平定,再做区处。”

    马超闻言,左右寻思无计,不由大怒!心下切齿公孙康!遂遣人传令杨兆,若破辽东,夷灭公孙康三族!恨恨半晌后,再令关平统军一万,增援雁门,为候选副将,务必谨守城池!又传令上党庞德调兵一万,赶赴晋阳驻守。令毕,转头问李开道:“如此足以拒守否?”

    李开沉思片刻,道:“河东、上党应无大碍,然雁门、范阳稍嫌兵力不足,主公可再遣一将,前往雁门,以防不测。”

    马超从之,令赵云统近卫军前往雁门,以为诸路救应。

    忽张既进言道:“大将军,如此一来,河东、上党、晋阳、雁门等地便有大军十余万人,若数路齐攻,曹操如何能挡?”

    马超见说,不由心动,问李开道:“文优以为如何?”

    李开见问,沉声道:“不可!箕关、壶关俱在敌手,皆易守难攻,急切不可下,信都又有张辽数万精锐,若出雁门,我军兵少,恐为所败!故只宜坚守,万不可轻易动兵!”

    马超闻言,顿时泄气,暗忖道:“本来想让曹操没有骑兵可用,谁知道弄成这样!好在不缺粮食,要不然早被曹操灭了。看来只能等到拿下辽东再说了,不知道马钧能不能造出大船,到时候我要大练水军,然后由海路进攻冀州,曹操就算再厉害,也得束手待毙!”念及此,心头稍安,沉吟道:“曹操坐镇邺城,我军不宜轻动,便依文优之策!传令各地,多遣细作,严密监视曹军动向,不得懈怠!”言毕,转头谓李迪道:“幽州不日可下,但地广人稀,叔明应及早着手准备,迁移百姓前往定居,循并州旧例便是,可有难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