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535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535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各方都想要来拉拢李超,想要借助他的地位权力,为他们站队摇旗呐喊。在那些关东大士族们眼里,李超是五姓女婿,娶了清河崔氏女,纳了荥阳郑氏妾,儿子还与博陵崔氏女、太原王氏女订亲联姻,当然跟他们是一边的,他们希望李超能多考虑考虑士族们的利益。

    而关陇那些门阀,一样的认为李超应当是跟他们一边的。毕竟李超也是关中灞上嘛,关陇门阀,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关中本位啊,什么关东江南,那能跟关中相提?

    关中本位,关中家族利益至上啊。这几年,关陇的旧门阀贵族们,可没少跟李超合作,赚钱赚的非常愉快啊。

    新兴的军功贵族们更把李超当成自己人了,秦琼程咬金牛进达尉迟恭单雄信李世绩等等,这些人哪个不是新兴的军事贵族,以前那不过是小士族,甚至是小豪强,靠着隋末之乱,才打出来的。

    李超是秦琼义子,程咬金罗士信一大票军功新贵,那都是李超的叔伯。

    而那些完全是被李世民提拔,才得以在新朝中有了一席之地的寒门、小地主士子们,在朝中并没有什么过硬的靠山,过去他们都是以关陇门阀、关东大士族的幕僚从属等身份旁观朝政,根本没有资格参与到朝政中来。

    但现在,大唐贞观朝的政治,也有了他们的一席之地。

    他们急于摆脱过去,想要为自己争的真正的一席之地,挣得话语权,这个时候,也把希望寄托在李超身上。

    李超可是办过许多书院,大力推行造纸、印刷、着书修史的文宗大豪,他的那些举动,打破了一直以来大士族们垄断学术的局面,让他们这些过去上不了台面的小士族小豪强小地主阶层出身的子弟,也有了入朝为仕,在政治上说话的机会,他们希望李超能够为他们代言。

    但是。

    从贞观元年的正旦大朝会结束后,李超就一直在忙碌着,从所未有的认真干着实事。

    为李世民掌握钱袋子,为他掌管大唐这三千多万人口的嘴巴,为了近千万灾区人的生存操心。

    以工代赈,营建汉京。

    四方筹粮,救济灾区。

    这样的忙碌,紧张而又充实,抛去了其它的东西,一心一意做事,时间过的非常的快。

    转眼间已经到了贞观元年的深秋。

    这一年北方确实旱情更严重,蝗灾也比去年更厉害,不过蝗灾虽严重,但却没造成什么大的损害,反而在李超的捕蝗计划下,把这些蝗虫变成了救命的食物。

    一年的时间,处于邓州的汉京城,已经初具规模,皇宫已经有了几分样子,皇城和外城和郭城,同样都渐渐明晰。

    最让李超感到欣慰的还是今年的大灾更严重了,但饿死的人却少了。

    地方上,也没有出现什么大股的流民叛乱。

    已经深秋,大唐未受灾的地方,也收获了。

    许多未受灾的地方,今年的夏收都还不错,秋收也还可以。

    尤其是今年夏天,上千艘帆船陆续抵达东南沿海,运来了三百余万石粮食,虽然数量上听起来不多,但这些粮食却是从遥远的安南、林邑、越南、真腊等地方运来的。

    巴蜀大丰,江南大丰,一艘艘的粮食运着粮食沿着长江、汉水、淮河、运河,把粮食送入灾区。

    如今已经是深秋,灾区形势依然稳定,而且粮食储量度过了最危险的警戒线,开始缓慢却有力的回升。

    今年这个冬天能挺过去了,可以支持到明年春天了。

    等开了春,还能继续运粮过来,支持到明年夏收完全不成问题。

    李超觉得自己的这大半年的辛苦很值得,虽然苦点累点,但确实办成了几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

    他为朝廷发行了三千万贯的债券,用以支付给大户、粮商、地主们的粮款,也用于后续的购粮救灾和汉京营建,三千万贯债券,安抚了那些富户们,也为朝廷赢得了不错的喘息之机。

    李超保住了北方灾区的安稳,让数百万人都活了下来,没有尸骨遍野,千里无鸡鸣,更没有流民叛乱处处,烽火四起。

    贞观元年,这一年虽然艰辛,可在朝廷君臣们的努力之下,这一年过来了。

    这里面李超有一份很重要的功劳。

    “冬天要来了,我也终于可以好好休个长假了!”李超放下手里的账本,不再理会上面大唐财政账本上的严重赤字,长唿了口气。(未完待续。。)

第733章 干他妈的长孙无忌

    掩上账本,李超拿起大衣,起身往外走。公房里的官吏们都起身向李超点头,李超也笑着回应,“你们也早点回家吧,奋战大半年,如今终于不用操心灾区的粮食,也不用操心财政上的赤字,大家也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知道了,相爷慢走。”

    这些人都是李超的属下,也称为堂后宫,也称五房。

    如今的中书门下,相当于汉的丞相府,或者说是明的内阁,清的军机处,后世的国务院了。

    真正的决策中心,中书门下有完整的公衙、办事机构、属吏等。各个宰相都有自己的一套幕僚班子。同时,中书门下还设有五房,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礼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其中李超这位检校中书令,又主持户房。

    如今朝中,六部尚书也有机会拜相,因此实际上六部尚书长官经常并不实际主持部务。兵部尚书不一定是主持兵部的,吏部尚书也不一定是主持吏部工作的,各部庶务,往往是由侍郎主持的。

    但户部,却依然是由李超主掌,这在如今,也算是独一份。

    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先要穿过外面自己那群幕僚们的大办公区,然后外面就是户房的一众官吏。

    跟属下们一路点头打招唿出来。

    守在外面的王玄策立即过来,这位李超的弟子如今已经进入了讲武堂学习,李超这个总教官,其实没什么时候过去讲客。王玄策几个弟子,也轮流来担任李超的亲卫队长。

    王玄策拿起一件大衣为李超披上,“老师,又起风了,注意保暖。”

    “你莫非把我当成了老头子,我还年青着呢,如今这季节,正是猎物肥美的时候,若是骑马围猎,肯定收获极丰的。”

    师徒俩个正说笑,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阵欢唿之声。

    “遇什么高兴事,这么热闹?”

    “老师,我去打听一下。”王玄策过去,没一会回来。

    他满面欣喜的样子,“老师,是好消息,魏国公日前在朔方联合李思摩悄然出兵,重创郁射设,郁射设兵败北逃,如今魏国公已经将河南地收复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超并没有如王玄策想象中的高兴。

    “干他娘的长孙无忌,大傻比!”

    王玄策愣住,这句话一般人也许听不懂,但跟着李超一年的王玄策,岂会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这可是一句骂人的意思,还骂的很重。

    长孙相国收复了河南地,也就是朝廷划为后套地区的丰州地区,可为什么相国还如此不高兴呢。

    不可能是妒忌啊,老师岂会妒忌长孙无忌的军功?老师可是被称为军神的男人,当年半月灭亡梁师都,一月收复朔方,那功绩,至今为人歌颂啊。

    “老师?”王玄策有个好习惯,不懂绝不装懂,而是会虚心求教。

    “长孙无忌这个大傻比,犯了一个大错。”李超叹惜一声道。

    王玄策左右张望了下,发现边上并没有其它人,心里松了口气。虽然他相信自己的老师肯定不是妒忌长孙无忌,但李超现在的话,若是让人听了去,有人造谣说老师是妒忌长孙的功绩,相信肯定会有人信。

    “长孙相国这次趁郁射设和突利相争,后背大开的难得机会,联络李思摩一举大败郁射设,并收复了河南地,为何老师却觉得这是犯错?”

    李超依然是一声长叹,摇摇头。

    “战争,永远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打仗,永远都不能只顾着眼前,得照顾大局。战争,其实就如下棋,有的时候,你一心想着吃掉对方一个车或者一只马,可到头来,你可能赢了一招,却输了整盘棋。”

    李超了解长孙无忌,腹黑男,老阴逼,本事是有的,而且很强。而且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那真是忠心耿耿。但长孙无忌也有缺点,缺点就是以前他一直是以李世民助手、智囊、参席的角色存在的,他虽然眼光不错,但他始终就是缺乏独挡一面的机会。

    一个好参谋和一个好主帅,之间是有巨大的相差的。

    好参谋需要的就是提供谋略,而好主帅,最需要的就是判断和决断。

    要选择好的谋略,分出好的谋略,然后做出决断,这可不容易。出谋划策,虽然会很辛苦,但就算不被采纳也影响不大,可如果做为统帅,决策的失误,却会危险到整个队伍。

    李世民一直都是个很优秀的统帅,而长孙无忌也一直都是一个优秀的好参谋。

    但现在长孙无忌被李世民外放独挡一面,统领一方,李世民想让长孙无忌在军界增强一些影响力,为长孙无忌以后在中枢站稳相位,提供一些筹码。

    长孙无忌一直也来,也确实很缺军功,缺少能拿的出手,而且是自己统领赢下的战争。

    长孙无忌去了朔方,本以为很快就能带兵北伐,从突厥人那里赢得胜利和荣耀,然后班师回朝,衣锦还乡。可结果,一去一年多,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在那个地方,呆的朝中都快要遗忘他这个相爷了。

    当他发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的时候,忍不住上了,他不愧是个好参谋。精心谋划的一场大战,确实取得了骄人的胜绩。

    可李超却想对着长孙无忌的脸吐口水。

    因为长孙无忌只盯着他的那个小盘子,去忽视了如今整个唐突局势。

    贞观元年过了大半年,这大半年里,草原上的局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就是颉利确实山穷水尽了,而且也很光棍的投奔了大唐。

    如今颉利带着他的老婆孩子就呆在襄阳呢,当着大唐的定襄郡王,时不时的出席下李世民的朝会酒宴,或者带着他的突厥贵族马球队,参加大唐的马球联赛,打打马球,在球场上展示他们自认为的勇武。

    自颉利到了襄阳,李靖就带兵进驻了颉利的地盘,成了颉利地盘上突厥牧民们的保护伞。李靖在阴山下的前套地区驻兵,在那里执行李超制定出来的堡垒链策略。

    大唐不修长城,但大唐在长城外的阴山下,却修起一个个的堡垒,然后修路,修烽火台,修驿站、兵部,在那里建屯田垦荒的屯堡,建立畜养军马的牧场,开设边市商铺。

    总之,是深刻贯彻李超的牢牢钉在阴山下的推进方针。

    那些本来跟着颉利在突厥权力争斗中最先出局的贵族和他们的部众们,发现投降了大唐后,他们的日子反而比以前过的更好了,买些中原的商品来,更便宜了,交易更方便了,生活更便利、舒适了。

    而且都不用操心突利和郁射设小崽子的反攻清算,因为大唐的驻军会保护他们啊。

    每天自由的在草原上放着牛羊,能时不时的看到汉人商队经过,隔几天去赶赶集,用牛羊马匹甚至是他们的牲畜的皮毛,以及猎到的猎物采到的草药等,都能换好很多好东西,这样的生活太爽了。

    都不用拼死拼活的打仗,不用抢劫,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谁不喜欢。

    突利和郁射设,都曾经对战败者颉利的部众牲畜财产很感兴趣,可几次动手之后,都被李靖修理了,李世绩还不甘寂寞的趁机深入突利境内,狠狠抢劫了几次,弄的突利和郁射设都很没脾气。

    最后,在李靖代表大唐,表示大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态度之后,郁射设和突利,两人在休整试探了段时间后,终于还是开战了。

    两人都想争东部突厥大汗之位,就算颉利这个大汗还活着,还跑到大唐皇帝那做客去了,但他们争的是东部突厥真正大汗的位置。击败对方,统一漠南,再接着统一漠北,以后再统一漠西。

    突利和郁射设一开始还打的很小心,生怕大唐偷袭他们。

    结果大唐丝毫没有这种想法似的,不但不趁机打他们,而且还又是出使,又是和亲,又是册封。

    突利被册封为东面可汗,郁射设被册封为南面可汗,欲谷设被册封为北面可汗,而拓设被册封为西面可汗。

    唐朝皇帝还册封了夷男为薛延陀大汗。

    据说还册封了统叶护为西突厥大汗。

    总之,唐朝皇帝很无耻。

    别人打的正凶,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