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879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879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的可能,只是李超暗中把钱藏在了别的地方。

    或者是,干脆一直就悄悄的把钱运出京畿,运到别的地方去了。

    一想到,李超在南洋有全套的最先进的军工作坊,能够生产大量的战舰、火炮、刀枪、铠甲等,他就更加相信这个推算。

    干什么都是要钱的。

    “那个王八蛋,给我审钱庄的人,追查出这些钱的下落。”

    “是。”

    独孤彦云一脸忧愁的退下,他根本无半点头绪。

    李世民也很头痛。

    因为金吾卫查封钱庄,使得这些天许多人受到影响。大家都急着要从钱庄里兑钱,现在京师都传言,说太子和李超谋反,这万一皇帝查封了李家的钱庄,到时钱庄倒了,那他们手里这些钱庄发行的宝钞,还能兑现吗?

    大家心里都觉得哪怕朝廷没收了李家的钱庄,可宝钞也一定还能兑换,但谁又敢确定呢。

    这些天,已经有人拿着李家的宝钞去买东西的时候,被商家拒收了。

    还有人拿着宝钞去朝廷的银行兑换,结果也被拒绝。

    京畿出现了恐慌的情绪。

    以往方便无比的宝钞,信用正在丢失,他们的钱,可能真的要变成废纸。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更有许多的全部的积蓄,都存在银行里呢。尤其是许多普通的百姓,想着把钱存在钱庄里还能吃点利息。

    这要是连本都折了,可还了得。

    “让我们进去!”

    “我们要兑换宝钞!”

    “还我血汗钱!”

    汉京内城,李记钱庄总部。

    这座总部占地面积极广,在寸土寸金的汉京城,却拥有百亩之广。尤其是大门,极为气派,其实李记总部主要是办公的,并不做业务。

    但大家可不管,只知道这里是李记钱庄的总部。

    尤其是这大门前可是有两座巨大的金山银山,用围栏围起,那金山据说有八千八百八十八斤黄金,银山据说九千九百九十九斤。

    反正日夜有人把守着,远远能看一下。

    算是过去汉京一景,每个初来汉京的人,都会来看两眼。

    也因为虽然看的到,但摸不着,被称为没奈何。

    在大门前,还有两只巨大的铜牛。

    两只铜塑大公牛,造型好看,一只据说也有一万多斤。

    金山银山大铜牛,这就是过去李记钱庄的活广告,一看这些,就知道李记多有钱了。把钱存李记,让大家放心。

    光是这些金银还在,就不知道要值多少钱了。

    一座金山就能值钱百多万贯了,何况还有银山和大铜牛呢。

    可谁能想到,有一天,这宝钞居然会有成为废纸的危险。

    现在许多人跑到这里来,就想着,既然李记被封了,那就来金山上挖一块走。

    当然,这样的好事是别想的。

    金吾卫的士兵们正守着呢。

    一名金吾卫军官驰马而至,给守卫传达一个命令。

    要把这金山银山还有大铜牛给切割了,运走。

    百姓一听,不干了。

    李记钱庄你们给查封了,让我们兑换不了宝钞。

    你们银行又不给换。

    现在这金山银山那也是百姓的钱啊,你们凭什么运走。

    “不行!”

    “不许把金山银山运走。”

    “先把我们手里的宝钞给兑了再说!”

    “兑换宝钞!”

    “我们要换钞!”

    百姓们神情激烈,气氛越来越紧张。

    许多百姓更是闻讯而来,把金吾卫的兵给团团围住,大有要冲过去抢金子的态势。

    汉京府尹接报,也是吓了一大跳,连忙出动衙役。

    可等百余衙役赶到,发现这里早已经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喊着要兑钞的百姓。

    挤兑风潮!

    所有人都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们更不会知道,查封李记钱庄,居然会引发这么棘手的事情。如果是李超还在京,他就会告诉李世民,就算要查封李记,也不要关门影响业务,更不能放任市场上出现拒收宝钞的情况。

    越是这种时候,朝廷的银行越应当出面兑现宝钞。

    现在,宝钞的信用已经动摇了。

    挤兑风潮也爆发了。

    汉京李记钱庄总部!

    京畿各地分部。

    一个个李记钱庄的门口,都挤满了前来兑钱的商人百姓。

    金吾卫已经控制不住局面了。

    汉京府尹不得不紧急向中书门下禀报,宰相们也惊了。

    “这是要出大事啊!”房玄龄惊叹。

    宝钞,过去大家用的顺顺便便,甚至也都忽视了背后的一些问题。大家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宝钞了,如果有一天纸钞不能再使用,大家再回到过去用铜钱用绢的日子,真不敢想象。

    “赶紧让李记钱庄兑钞啊!”长孙无忌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这样下去,可就要发生骚0乱了。若是到时因为李记宝钞挤兑,再蔓延到朝廷的金券,甚至是其它钱庄,形成全面性的挤兑,那纸钞真的就要完蛋了。

    汉京府尹哭丧着脸,“魏公,李记的金库里根本没那么多钱可兑。”

    “那就先从朝廷的银行调一些过去。”

    “那也不够,李记金库里,实际亏空上亿贯钱!”

    长孙无忌感觉一阵晕炫,差点晕倒在地。

    亏空一亿贯!

    钱呢?

    钱去哪了?

    “之前李记不是在朝廷有保证金吗,赶紧拿出来,这个时候,必须先稳定局势。”

    太府寺卿跟便秘一样哼哼唧唧。

    “李记交的保证金,早被我们挪用了。”

    “完了!”房玄龄长叹。

第1232章 京乱

    汉京。

    外城区一处不起眼的小巷内平房中。

    “教头,按你的吩咐,汉京的暗影都调动起来了,现在汉京到处都是沸腾的百姓。全赶着去兑换钱了,等到明天,不但李记钱庄外会挤满人,就连朝廷的银行和其它钱庄也都被挤满人。”

    一个年轻人对着柯庆说道。

    柯庆点头。

    “纸钞完了,起码短时间是没人敢用了。”

    年轻人问,“教头,咱们现在不是应当急着去救出夫人她们吗,为何却要弄这些呢。反正钱庄已经被朝廷查抄了!”

    柯庆却只是笑笑。

    这事情是李超亲自飞鸽传书过来让他操办的,也是第一要务。虽然他一开始也没想到,传播流言,散动百姓去挤兑有什么用。

    但是现在,他已经看出来了,很有用,非常有用。

    整个京畿,因为兑换之事,已经乱起来了。这犹如星星之火,落在了油里。这火势一起,可就别想扑灭了。

    乱中取势。

    他们现在要的就是这个乱,乱起来,他们才好活动。

    “赵王亲自交待,现在别急着靠近汉王府,那里现在就是一个大陷阱,我们去了肯定要被抓。要有耐心,我们等。”

    他已经知道赵王府现在虽被围着,但士兵并没进府,府里还是相对安全的。眼下行动,太冒险。就算把人弄出来,也难带走。

    得让汉京乱起来。

    乱起来才有机会。

    “明天再让人传播消息,就说李记钱庄的金库是空的,根本没有钱。并且说朝廷银行和国库里也一样没钱,都是纸钞,根本没有金银铜钱!跟大家说,朝廷不会帮李记钱庄收拾烂摊子,所有的宝钞,朝廷都不会兑换的。”

    再添几把干柴,让火来的更猛烈些。

    中书门下。

    一群宰相围着太府寺卿。

    长孙无忌咆哮,口水沫子都喷了太府寺卿长孙顺德一脸。虽然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的叔叔,但此时,长孙无忌却把他喷的跟个孙子似的,他还不敢还嘴。

    因为本来此时太府寺里有很多钱的,光是李记缴纳的那些保证金就相当巨大了。这些保证金可不是纸钞,而都是黄金、白银和铜砖。

    可现在,长孙顺德居然说没钱。

    “钱哪去了!”

    房玄龄也奇怪,朝廷现在一年收入这么多,怎么还用的着挪用李家的钱?

    “房相,首先,那钱不是李家的,是李记钱庄缴纳的存款保证金和宝钞发行准备保证金,还有一些是贷款保证金。这些钱,也不是李记钱庄自己的,多数是储户们的。”

    “别跟我咬文嚼字!”好脾气的房玄龄现在也不淡定,“说,钱哪去了?”

    “房相啊,我可没贪污一文钱啊。钱还在,只是不在京畿。”

    长孙顺德老实交待了,朝廷确实挪用了李记的保证金,但不是拿去奖赏大臣,也不是采买军器,更不是皇帝修建行宫、园子去了。虽然这几年,皇帝确实修了许多行宫,登州修了一座陪都,辽南修了一座行宫,泰山下也修了一座行宫。

    汉京周边的秦岭、武当山、大别山等许多地方,都修了行宫。

    可朝廷一年收入这么高呢,何况皇帝修行宫修园子赏赐臣子们的钱,其实是皇帝私产业的收益,那是皇帝的内库钱。

    李记的钱,其实是朝廷的银行挪用了。

    这些年,中央银行可是非常羡慕李记钱庄,为了跟李记竞争,到处跑马圈地。发行的金券数量也相当大,扩张太过迅速,各地都开分行,要开起分行来,当然得有钱压金库。

    虽然说平时大家兑换的少,可总会有兑换的时候。

    于是,这几年,太府寺不断把汉京中央银行金库里的那些金银铜钱,一船船一车车的运往各地分行的金库。

    钱确实是还在的。

    可现在一时间运不过来,拿不出啊。

    但此时京城时的情形,那跟烈火烹油一样,大家都围着要兑钱,谁能等?

    等你从各地调钱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国库呢!国库里就没有钱了吗?”

    长孙顺德无奈,“房相啊,这几年大家都用惯了钞了,朝廷收税收的是钞,这发俸发饷也是钞,官家采购也是用钞,因此咱们国库里,确实有钱,可都是钞啊。金银也有,但不多。而且,好多都是金条银锭铜砖,这又不是现钱,没法直接换给百姓啊!”

    “这怎么会这样呢?”长孙顺德叹气。

    以前大家用宝钞不是用的好好的吗?

    “肯定是有人在暗中煽风点火,推波助澜。”魏征倒是看到了另外的问题。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这个谁会看不出来。但现在你知道有人在故意传播谣言又有什么用,你就算辟谣,有几个人相信?

    你就是把人抓到了,别人会信吗?

    要解决如今的问题,关键还是给百姓兑钱。

    拿不出钱来,不能满意百姓,那么这次的挤兑风潮就没法结束。

    “汉京的商铺已经关了许多了,商人都跑钱庄要钱,无心经营。”

    宇文士及道,“眼下这个形势,稳定最重要。多调兵马入城,防止有人乘机做乱。”

    派兵有什么用,可大家也没别的办法,先维持秩序吧。至于如何让大家回家,这就得从长计议了。

    大家都看向房玄龄。

    虽然眼下长孙无忌才是三院宰辅之首,但毕竟侍中房玄龄主持大局多年,更有经验。

    叹了口气,房玄龄捋了捋思维。

    “首先,立即让全京城的钱庄、银号、银行都开业,让他们给百姓兑换钱。”

    “房相,我们没这么多钱可兑换啊?”有人道。

    “没有也得兑。”再没钱,哪个钱庄里都还是有些钱的,比如李记,不也还有一千多万贯吗。

    “李记门前的那金山银山铜失不要动,这个时候融了金山银山,不是告诉所有百姓钱庄没钱了吗?”房玄龄继续道,“调兵到各钱庄门前,维持秩序,让大家排队去兑换。再告诉钱庄的人,放慢点兑换速度。任何敢乱来的,一律立即逮捕,有敢煽动闹事者,严重时可以直接就地捕杀!”

    “让衙门派出上街宣示,说朝廷已经理清了钱庄的账本,将会为所有的人按需兑换。请大家不要相信谣言。”

    一条条,都很有针对性。

    “任何商家,敢拒收纸钞,都将受到官府的处罚。”

    “再一个,立即从京畿周边调钱过来。”

    官员们各自忙去。

    房玄龄觉得有些疲惫,他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却已经凉了。

    长孙无忌没马上离开。

    “房公,你觉得此事是不是与李超有关。”

    “李超肯定在后面推波助澜了,但说到底,也是我们处置不佳。要不是查抄多日使得不能营业,银行又不肯兑换,这谣言也是不攻自破。”

    长孙无忌叹气,“我现在真的很担心,李超可能不会回来了。”

    “我们真要打仗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