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好相公 >

第87部分

大宋好相公-第87部分

小说: 大宋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头几个义军见他马术了得,也是有些佩服,这可是真战士,不过,也不能随意开城门。

    几个骑手昂头,大声道,“枢府有令传于魏将军,速速让俺们进城!”

    他们自然是不敢随意开门,谁知道来的是否是金人探子,专程诈开城门?

    其中领队之人回答,“俺们在金国境内,还是要小心为妙。万一被人利用身份,可非好事情,魏头的命令便是严防死守,诸位勿要介意,虽有朝廷手令,但只能允许一人进城!多了,可不行。”

第174章 章一七四 主战场糜烂() 
城墙上缓缓放下一个大竹筐,来人倒也不矫情,坐进去招呼一声,框子就慢慢拉上去。

    战时,出城入城都是如此,当年还是九王子的赵构,不也是竹筐系着去金军大帐当了回使者。

    贵为亲王都能如此,其他人自然不当事。

    来人从框子里出来,神色严肃,冲着义军道,“带路!误了军情,谁也担待不起!”

    义军大帐中,魏胜来回踱步,与李宝分开有些日子,朝中迟迟不给个名分,让人遭心。

    眼看李宝承诺的日子马上过去,再没个说法,名不正言不顺。

    他对这些老弟兄们,更是担心不已,没有正式告身,便不过是些散兵游勇,成不得气候。即便是作战,都有些底气不足。

    但是,放着人才不去用,甚至都没有些许嘉奖,更加说不过去。

    要是整个青壮和老兵的贡献只是给他打开一扇当官之门,那才让人气愤,以后纯粹就是光杆将帅,根本没有脸面带人上阵厮杀。彼时,谁会在相信一个夺了手下人功劳自己升官发财之人?

    尽管他从未如此想过,但是在事实面前,黑白最是会颠倒。

    走出军帐,面前都是队正。

    看着这些百战得生的老面孔,魏胜突然心中一酸,准备好的说辞半句也想不起来,最后,只好深深一礼,胜过千言。

    “魏某无能,眼下情形,不用俺多说,大家心知肚明。咱们都是厮杀汉子,当年跟着岳爷爷,后来是韩元帅,再后来就当二十年弓手,如今,能再穿上这身甲,正是多年心愿,俺知道,你们一样,只想为大宋厮杀,收复中原。大家数场大战,都不曾退后半步,多少老兄弟更是长眠不起。眼下,朝堂和官家是怎么想的,俺猜不透,但是李将军和石衙内、曹衙内,都承诺过,绝不会亏待兄弟们。”

    魏胜此时眼眶泛红,“兄弟们,俺是想带大家一直杀到汴梁,去燕云浪一回,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咱们没这个机会!无论怎样,不管将来是同场杀敌,或者是得胜还家,莫要忘记咱们同甘共苦,南征北战的日子!”

    说完,他双手抱拳,单膝跪地。

    呼啦啦,响声一片。

    老队正们也是单膝跪下。

    “魏头,命令没下,咱们还有机会!”

    “老魏,再等等,莫要心急,说不得旨意已在路上!”

    “话不多说,无论怎样,俺还是跟定你老魏,不当队正就给你当亲兵,只要你说话,刀山火海俺敢闯,要不是当年救俺,早就埋土里烂的没了影。”

    “俺们杀惯人了,即便是不给说法,也不要紧,继续当个弓手就是,再说,弓手也能杀敌报国,反正回家种田不能,多少次做梦,都是和兄弟们并肩厮杀,为此,不知多少次踹下去俺那婆娘。”

    明明是一个很感伤对话,这厮说出来,引起一阵哄笑。

    也好,调节下悲凉的气愤,魏胜起身,强颜欢笑道,“都起来,死过几回的人,还在这婆婆妈妈,成个什么样子,你们说的是,咱们,还有机会。”

    魏胜是天生的领导者,天知道他一个没受过多少相关教育之人,是如何做到,或许,这就是天分吧。

    他为人直爽,重情重义,从来勇往直前,更是数次创造神迹,想想几百人在数千金人里杀进杀出,还顺手占了两座城,就让人热血沸腾!

    男儿大丈夫,达成如此成就,可说此生无憾。

    黄阿山和刘大力等人,只是看着,不言不语,魏胜在人堆当中,微笑着说,“男儿顶天立地,杀人不过一刀事,以后有的是机会杀金狗,现在,有想回的,先回吧!奖励下来后,必然少不得大家!”

    话音未落,突然一阵脚步声,众人纷纷回望,看见几个士卒,带着个传讯之人跑来。

    他成了全场焦点,目光全部注视过来。

    那人离着很远,便扯着嗓子喊,“枢府有令,魏胜为閤门祗候,海州知州兼山东路忠义军都统。楚州敢用及海州、涟水军青壮统一编为涟水军,归魏胜节制。其他将官,由魏胜自行任命,上报便可!”

    嗡的一声!

    人群发出一声巨大的感叹,大家都看着魏胜,人人都是激动的难以名状,真是说曹操曹操便到,刚慷慨激昂的说一番,告身这就来了!

    黄阿山从人群中抢过,看见一个久违的身影,一巴掌拳拍他肩膀。

    郭蔚这厮,涟水军一战负伤之后,一直休养,不然,楚州好汉四大金刚怎能少得了他。

    “老郭,你他娘的可算是起来了,还以为再也看不见你打仗!”

    “呸,老三你说的甚疯话,老子可是比命长久!”郭蔚咧开嘴大笑。

    刘大力数人,都是喜笑颜开。

    不知谁带头大喊,最后声音渐渐汇聚,响成一片,

    “涟水军!涟水军!”

    此之涟水军,是大宋恢复淮北的首个建制!

    在沸腾的人群后面,韩传胄镇定的看着眼前一切,神情里头,有着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他来送信,可不只是有枢府的文书!

    挤过人群,径直走到魏胜身边,“魏都统,可否借一步说话。”

    魏胜才想起来还没有给人家些赏钱,不过,眼前人打扮,和一般兵差有些不同,身上散发出的自信,比他那二子还要强大。

    “敢问贵使?”

    “不才韩传胄,乃是郊哥儿同窗!”

    魏胜当即明白,拉着韩传胄走到角落。

    “小侄见过都统,眼下我前来,枢府文书只是其一,还有些其他话语,却是我与郊哥儿的恩师,便是火器监事主管,梁范梁爵爷带到。”

    “请讲”

    “老师让您密切关注山东义军,其中有个唤作辛弃疾之人,届时,一定想法保他平安,送往火器监学院。”

    “为何如此看重一个人?”

    “老师未说,小侄也不清楚”

    魏胜反复念几遍,记下了辛弃疾这个名字。

    与此同时,大宋建康都统制王权,却在做着朝堂想都不敢想之事。

    金人百万渡淮,他连核实都不去核实,直接放弃庐州、和州等淮南重镇!

    中线主战场,一开始便陷入被动,巨大的被动之中!

第175章 章一七五 皂角林之战() 
消息传到临安,满朝皆惊。

    虽说想到王权不会像吴璘和李宝一样取得逆天战绩,但是至少也要败退的像样一些。这可好,偏偏用所有人想想不到的样子败了,难看至极。

    不战而屈人之兵,被对方屈了!

    但是,满朝文武吵成一锅粥是战是降时候,有个人却格外淡定。

    赵构!一生之中经历过无数次大起大落,相比起来,眼前局势算得了什么?

    他可是泛舟海上,房事途中被追的拔起就走人过!

    心中,蓦地想起一个尘封二十年的名字,

    岳飞!

    如果有他在,会否今日局面不同?

    不会,若是有他在,只怕皇位都不保!

    直到此时,赵构依旧认为,岳飞功高盖主又妄论储君,必定是有险恶用心。

    用他,丢皇位,不用他,不过是再度泛舟海上而已。

    名将凋零,悍卒云散。

    民心也早就失去北伐盼头,若不是朝中清流念念不忘,谁会主动去掀起北上热潮?

    冥冥之中,他似乎想到先祖在招手,是啊,宋辽承平百年,是因为真宗亲征!

    不管真宗是被寇准忽悠还是主动前往,至少是真的去。

    眼下让他去?那是不行。当年的中兴名将栽在手上,苗刘之变犹在昨日,不敢相信任何一个。

    看来造出胜利号,真是大有远见

    赵构沉浸在自己臆想中时,陈康伯喊了数声。

    “陛下,陛下?陛下!”

    三声,他才反应过来。

    “臣以为,此时换李显忠统领前军,张浚居后策应,或许会有大不同!”

    “臣附议!”

    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竟然不是辛次膺,而是杨存中!

    难怪,杨存中与金人有大仇,指望他支持议和,绝无可能。执掌禁中将近四十年,对赵构的忠心自然非寻常人可比。

    首相和杨存中观点一致,次相与执政、首相一路,朝中其他议和的声音已经是不足为患。

    但是,赵构依旧不希望起用张浚,无它,名气实在过于响亮,如果此时再次取得战果,只怕要超过岳飞

    刘锜!

    刘锜起用有些时日,然不过是担些不痛不痒职务,尤其是最近传来消息,说是抱恙,病倒在任上。

    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出列道,“刘锜年逾六十五,重病缠身,饭难下咽,稀粥度日。

    赵构再度陷入沉默

    “前去传旨之人,无需说其他,只要如实说局面便可”

    赵构仅有的心眼,用在了和大臣斗智斗勇之上。

    刘锜能怎样,他也很无奈,戎马半生,另一半都是发配来,发配去。

    眼前情况,已经是生死时刻,身不由己。

    消息传到刘锜处,他挣扎着站起来,领军出征。

    转眼间,时间过去二十年,曾经英姿勃发的将军,如今已经是白发苍苍。

    重病不得骑马,只好坐着轿子离开临安。

    这便是武将最大的悲哀,不能骑在马上享受百姓敬仰,只剩下拳拳报国之心。

    百姓焚香祷告,只求上天再给刘将军一个健康,给大宋一个机会。

    刘锜渡江,但是江北局势依然不成样子,不过刚刚驻进清河口,金兵大部骑兵便蜂拥而来。

    尽管他们不愿遇见刘锜,但是有完颜亮在背后,说不得一言不合大刀片在自己头上。

    如此局面,彻底破坏刘锜作战计划,面对金军形势,赵构以金字牌召刘锜退兵守江。

    此次,他没有和二十年之前一样抗命,因为此时,形势并不有利。

    淮河流域已经没有坚守必要,尤其是,手下兵将,再也不是他在顺昌大捷时的八字军!

    彼时,尽管形势恶劣,但至少都是真正悍卒,而且能亲自透阵冲杀!如今,他已经是风烛残年,金国是倾国之军,八字军早已烟消云散

    但是,也能不能任由金兵得意,刘锜下令,打着他的旗号,缓慢撤兵,坚壁清野带走百姓,不留一针一线。

    刘锜自淮阴退到扬州时,金军占领真州。刘锜退守长江边瓜洲镇,无日不战,为稳定人心,又将妻、子从镇江渡江迁来瓜洲。

    他的身后,扬州已经空了,城外民居也是拆的不留一片屋梁,至于城内,更是到处写着,“完颜亮死于此地!”

    谁也不认为,一句话能成真,但是,偏偏还真成了现实,不过,那是以后。

    金军占领扬州后,派万户高景山等以重兵南下争夺瓜洲渡,与刘锜部将左军统领员琦相遇于皂角林。

    瓜洲镇位于扬州市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距名城扬州不过四十里。

    高景山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在大殿之上说出钦宗死讯的使者。

    原本,在朝堂上狠狠压制宋廷高官的他,此时却是愤懑不已。按照女真习惯,先锋官都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他却是个另类。

    完颜亮为所谓的攻心之战,愣是把本次战争当成十拿九稳的占领之战。

    不但要求克制还要不许烧杀抢掠,不为其他,便是给未来的子民留下好印象!

    高景山的部下因为习惯了烧杀,可是被斩首不少。

    既然不允许烧杀抢掠,那就赶路吧!

    他的行军速度,创造了金人之最,尽管二十年前的女真铁骑比现在还要厉害,但是他们需要收拾战场,抢劫掠夺,速度并不比高景山快。

    皂角林紧挨着扬州古运河,是大运河当中最为古老、狭窄、复杂的一块,要不是隋炀帝赔掉裤子开凿,恐怕无人会舍得花钱再次修建。

    高景山远远的看见宋军逃过皂角林,不禁喜笑颜开,前有大江,后有追兵,插翅难飞了吧!

    以至于,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为何,宋军要不惧道路困难的逃进皂角林,穿过复杂的大运河。

    宋军拼命往皂角林跑。高景山得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