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永历四年 >

第301部分

永历四年-第301部分

小说: 永历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师平乱。

    大军回师,以虏帅马进宝凌迟于婺城,人尽称颂。从龙不思己过,未肯就缚,释放俘虏、阴结刘成以再兴叛乱,王师再败之,软禁于城中。

    至永历六年腊月二十九,神塘源大捷,陈锦身死,衢州光复,李定国两蹶名王之捷报先后传遍浙江,从龙良心不安,愧疚难当,自缢于软禁之所。

    或曰:若无此乱,王师光复江西亦非难事,顺流而下,南京可复,惜哉。

    四省会剿

    大明永历七年四月,虏以洪承畴为东南经略,集结四省大军围剿浙江王师。洪逆狡计百出,王师几困厄于金衢之间……

    至五月,钱塘水师突入兰溪,虏帅固山额真石廷柱、刘之源突袭金华,以金华之屠元凶刘光弼之将为导,轰破城墙西南。金华总兵尹钺以不过虏师两成兵力坚守一夜,王师一夜奔袭百余里回援,于天明之际赶到,一战击破,追杀数十里,斩获六千有余。

    陈文曾言:故戚少保曾于台州府城,一夜奔袭百余里击破倭寇,今王师亦一夜奔袭百余里,大败汉军八旗,终不负前人。

    半月未及,王师回师衢州再败虏帅李本深之六万大军,追击两百余里,俘获四万有余,直至广信府城而返。衢州总兵李瑞鑫于仙霞关以北再败福建绿营,杨名高、王之纲、马得功弃军而逃,仙霞关虽未下,然福建虏帅损兵万余,自此不足为浙江之患矣。

    (第四卷,山火弥天,完)(未完待续。)

第一章 正负

    整个六月,陈文先是结束了江西的攻势,开始了必要的休整工作,而后随着陈国宝率领浦江营收复了严州府全境,却在杭州南部的富阳、新城二县遭到数支南方绿营精锐和杭州驻防八旗残部的堵截,对峙了半月后返回严州府城待命。

    军事上的扩张在现阶段只能暂且停滞下来,除了眼下已经到了六月,天气越加炎热,不利于大军作战,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有限的仓储也无法支持这种无意义的军事行动了。

    四省会剿,浙江明军大败八千汉军八旗。这些牛录还都是在皇太极在世时组建起来的,就是所谓的“陈汉军”。其精锐部队的损失对于本就有限的满清而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恢复,而且这等程度的恢复还并非是恢复旧观,仅仅是下降到了一个不能再低的标准的恢复。

    此外,前后三战,一场突袭北线,两场追击南线,战果亦是颇丰。田雄、张杰抛下辎重、火炮等一切不方便携带的物事北窜,李本深率领的清军南线主力则丢了四万余人,勉强逃回广信府,至于杨名高等福建绿营,则干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在仙霞关自相残杀了起来,福建绿营中最为精锐的提标、左右路镇标几乎全灭,整个福建只剩下了一个耿继茂带着藩兵继续撑场面了。

    周遭局势大为好转,陈文也趁势收复了严州府,并且巩固了衢州西部的江山、常山、开化三县,顺势占据了玉山县,与江西方向的清军进入到了对峙的状态。

    缴获方面,北线的清军丢弃了大量的辎重粮草,尤其是杭州驻防八旗暂借的那几门大口径红夷炮确实是让他开心了好几天。但是这支清军丢弃这些的同时还丢弃了不少感染疫病的士卒和民夫,陈文也不太清楚那些没有被烧毁的粮食里到底有没有被“田尔苏加德”下过什么不太有益于健康的作料,所以那些烧得只还够此前的北线清军食用几天的粮食他实在是不太敢入库,还是留着喂那些俘虏吧。

    除此之外,那支汉军八旗集团大概是本以为能一鼓而下金华府,所以根本就没带什么粮草,缴获的方面真正值得称道的还是那些战马。至于火炮方面,虽然在数量上确实是不少,陈文在回援衢州时也用到过,但是汉军八旗的炮手不值得信任,无法编入明军之中,而他也没打算为那些不知道使用过多少次,看上去保养得也比较马马虎虎的火炮来重新训练炮组,所以暂时也只能扔在库房里面和那些鸟铳一起生锈了。

    当然,回炉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相较之下,江西、福建一线的清军丢弃的粮草不光是数量巨大,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担心投毒,吃着放心,看来高杰的部下果然是比黄得功的手下要厚道几分的。但是,除了冷兵器和火器同样是几乎全不适用于明军以外,从田雄、张杰,到石廷柱、刘之源,再到李本深、杨名高,这些清军大帅一个一个人模狗样的居然连一套甲胄都没有带着,实在小气的不行。

    只不过,想到这里的时候,陈文好像也把浙江明军出战时没有披甲的事情给忘了个一干二净,仿佛清军都是不怕中暑的超人一般。

    战果和缴获很是不少,但是损失同样不小。

    七个战兵营中,东阳营最终的伤亡很大,除了战死的以外,还有一些重伤员也没有活下来,另外更有不少的将士落下了残疾,无法继续在军中作战,只得尽快为他们分配田土,以安军心。

    相对而言,南塘、神塘、近卫三营大败汉军八旗,损失到不甚大,只有骑兵需要重新补充而已,战马方面陈文倒是缴获了不少,但是训练骑兵却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否则很难肩负起沉重的作战任务。

    至于如拦截清军归师顺势收复严州府的浦江营,衢州守城兼追杀福建清军的义乌、丽水二营的损失更是少之又少,只要补全有限的缺额即可。

    然而,即便如此,兵员的损失已然不小,至少超过两千的战兵需要补充,而这还没有去计算金华、衢州以及兰溪县城和安华镇棱堡所损失的兵员。

    这还只是步兵,浙江内河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半数的水营军官和水手阵亡,船只更是几乎全无,就算是能通过缴获钱塘水师的那些受损舰船来补充,但是想要和清军在钱塘江上争雄的话,怎么也得一两年以后了,毕竟满清除了钱塘水师以外,还有台州水师、舟山水师,甚至还可以从江南抽调水师南下,而浙江明军的底子实在太薄。

    军官方面,战兵营主要来自于东阳营,一个局总伤重不治,一个哨长当场战死。另外,兰溪守军的那个守备战死,浙江内河水师的副将钱斌战死,就连安华镇棱堡的守将游击将军于世忠也病故了。

    兰溪守将据说是战死在了城头,浙江内河水师副将钱斌据俘虏所言死得很是壮烈,而安华镇棱堡的游击将军于世忠则比较悲哀,至少在这个武将死前回光返照时所说的那句“未能马革裹尸,此生之大憾也”直到一个月后的今天陈文都无法忘怀。

    马革裹尸是一个武人的最好归宿,哪怕是儿孙环绕老死床榻对于中国古代的武人们而言也远不如在一场大战中殉国,这是长久以来流传下来的一种精神,促使着那些有心为国效力、为民福祉而战斗的武人们奋勇前进,不畏生死。

    于世忠死了,被他所视之为此生大憾般的病死,可陈文却知道,这个武将原本是可以不死的,但是为了确保空虚的安华镇棱堡不为清军所趁,堡垒之中的部下不至于在清军的攻势中身死,他在病中依然不忘职责,坚持巡视,最终加重了病情。这并没有马革裹尸般的轰轰烈烈,但是在沉默中尽忠职守的归于尘土,却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这些将士们的牺牲换来了这场震惊天下的大捷,清军的损失他已经从各种渠道中知道了一些,而带来的连锁反应亦是不小,东南四省那些小规模的抗清运动死灰复燃,松江的钱应魁更是专门派人来表示愿为浙江明军前驱。

    只不过,此时此刻的陈文却暂时还不能做出太多,至少今年上半年的攻势算是告一段落了。

    兵员损失需要补充、张自盛的军队需要改编、新的占领区需要消化、军中功赏需要发放、抚恤也不能有丝毫的错谬,这些无不需要时间。再加上酷热的夏日以及仓储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后者,极大的制约着浙江明军的动员能力。

    仓储的问题主要在三点,首先是粮草,而后是火药,最后则是银钱。

    粮草方面,动员大军与清军对峙、激战数月,还背上了江山、常山两县百姓的包袱,导致了库存的急速下降。而缴获终究有数,而且很快就会在接下来的训练新兵和发放军饷中消耗殆尽,根本不能指望太多。

    其次是火药,炮火清军大营看似恢弘,但是火药的消耗也实在惊人,使得明军在这方面本就不厚的底子已经开始见底了。

    对于这方面,主要还是得看原料,木炭好说,浙江山林很多,烧炭耗费的也只是人力而已,不足为虑。硫磺的话衢州也有黄铁矿,先焙烧,而后用升华法,产量据说还不算太惨,不过这个不算太惨还是军工司的看法,陈文每次看到军工产量时都会怀念那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二者相差的实在没办法比拟。

    除了这两项,最后的则是硝石,比起硫磺,这种材料陈文倒是更有信心一些熬硝,这个办法几乎是十本史小说就有七八本都在用,剩下的则都是如三国之类过早的时代,当初看过太多,甚至都到了一看到细节就想翻页的地步,此间倒是正好可以学以致用。

    相较之下,最大的问题还是银钱,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此前在马进宝和陈锦身上发的洋财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而眼下需要花钱的地方却一点儿不比去年要少。

    银钱的补充,首要还是在税赋上面,借款、襄赞军需之类的只能作为辅助。但是这一战之后,衢州除了龙游以外夏税势必需要免除了,弄不好就连秋税都无法保证。同样的问题,金华府的府城和兰溪县以及处州府的府城也开始有士绅嚷嚷着他们也遭受了兵灾,要求一视同仁云云。

    具体情况孙钰还在调查,暂且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需要免税的区域可能还是不小,新近占领的地区中,常山、江山、开化和玉山肯定是要免税的,而严州府多山少田,再加上分地政策的后遗症,收入可能不止不会增加,更有可能还会减少,必须设法再开财源才行。

    所幸的是,不知道是最近减免税赋做得多了,好人有好报,还是杀鞑子杀得多了,老天爷对这份工作成绩表示了满意,刚刚发现这个问题不久,陈文就迎来了一位财神爷,正好可以帮他解除掉一些窘困。(未完待续。。)

第二章 生意

    “久闻建平侯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想来必有所教。”

    赶到金华的并非是此前郑成功定下的户官杨英,而是他的堂兄,郑氏集团的财神爷建平侯郑泰。

    其实,原本杨英已经出发了,甚至都到了温州,但是那时四省会剿已经开始,清军的台州绿营已经开始在温州集结,准备顺着瓯江北上。对于浙江明军前景的不看好,以及清军对温州道路的封锁,使得杨英最后放弃了继续前往金华,而是返回福建向郑成功报告。

    两个月后,四省会剿以清军惨败而告终,郑成功在福建官场的眼线报告,福建出征的那三支绿营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了三个主帅和他们的军官团以及这些人的亲兵而已,主力部队则尽皆被明军,或者可以说是被清军歼灭于仙霞关。

    这个消息的传来登时便让福建明军为之一振,这三支福建绿营原本就是这里的机动部队,此前也多有交手,后来郑成功开始编练藤甲兵,这些清军就开始有所不敌了,但是随着耿家移镇福建,这些清军完全可以作为补充存在,就像是同安之战那样。现如今这三支绿营兵尽没,就算是重建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钱粮,还不一定能恢复旧观,郑成功觉得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来替耿仲明那个狗汉奸教教好好他儿子耿继茂怎么做人。

    然而,福建明军遥贺陈文的酒宴还没有开始,另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便传了过来,那就是老牌汉奸,汉军八旗的元老级重将石廷柱被明军杀死在了广信府城外,而他带去的汉军八旗连同杭州驻防八旗一起被陈文歼灭于金华府城之外。

    这个消息不仅震惊到了清廷,更是让福建明军为之愕然,在那响彻中左所的欢唿声中,身在金门的鲁王和随侍的官员们连话都说不出来一句。而郑成功,也只有郑泰听到了那一句“野地浪战,我不及陈辅仁多矣”的叹息。

    郑成功此言并非全无依据,陈文以三个营野战击溃的那些汉军八旗,每一个牛录都是皇太极时代组建的“陈汉军”,而郑成功在同安之战中以众凌寡打了个平手的则只是耿家的藩兵,其中在皇太极时代附旗的不过只有千余人,其他的则都是入关后才编入的,由此高下立判。

    郑泰很清楚郑成功的脾气,对于那一份骄傲的依仗也很是信任,史上也直到南京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