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清宫情空1 >

第25部分

清宫情空1-第25部分

小说: 清宫情空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如果将来出了什么问题我也少些担待。但暗地里我却知会月梅,小丫头从此多了个心眼,表面上完全不管情报的事情只专心代我管理饭庄,实际上却又在博赤哈的人里人外又安插了不少眼线,彻底做到了我的吩咐博赤哈知道的,我们要知道,他不知道的我们也要心里有数。  

这样做自然有我的安排。吴三桂必反,我知道他们却不知道,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康熙曾经被吴三桂蒙蔽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在三藩作乱的初期被打得措手不及。如果属实,那么博赤哈探听出来的情报很有可能有限。这样的结果与史实一样,我本该放心,但三藩作乱影响深远,更要持续八年之久,我始终不能释怀,最好是能够得到更翔实的情报能够令我在突变的时刻不至于措手不及。生长在信息时代的我比谁都清楚资讯的重要性,何况是涉及一个国家、威胁到康熙的帝位乃至生命的大事,更是不能马虎,所以才有了这么个安排,在不至于篡改历史的前提下拥有足够的自保本钱。  

走到外面,便看见一个小太监垂首肃立。我走了过去问道:〃有什么事么?〃  

富哈尔见我来到,忙打了个千儿说道:〃曦敏姑娘,外面的人说,每个月喝茶的日子到了,却不见姑娘你去,记挂着呢。〃  

我在康熙面前是极得宠的,这在宫里面人尽皆知。但我从不仗势欺人,所以上至各宫嫔妃主子,下至奴才们,倒还没人敢明目张胆跟我过不去。康熙曾经允我每个月出宫两次去料理饭庄的事务,这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我只说是出宫放松玩乐。以康熙对我的宠爱,这也可算得上情理之中,所以并不引人疑窦。有人嫉恨那是自然,却是不可避免的,我也不去理会。  

这个月因为康熙又到南苑行猎,同时还大阅三军,自然时间就耽误了。我笑了笑说道:〃这会子皇上有正事儿,我们做奴才的怎么敢自己贪图享乐呢,这个月怕是去不成了,你就这么跟他们说吧。辛苦你了。〃说完给了他一块碎银子。  

他眉开眼笑收了,其实并不知道我们真正传递的是怎样的信息,于是说道:〃谢姑娘赏了。姑娘圣眷隆重,时刻都要在皇上身边候着,您的辛苦我们大伙儿都看着呢,皇上也必是不舍的,过一阵子肯定会让姑娘休息一下。我让他们随时准备着,姑娘去了便落得轻松。〃  

我笑道:〃这样也好,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他连声说着,转身去了。  

康熙不让我在身边伺候,我便直接转回寝宫等着。不一会儿他也回来了,却是担心南边儿的情况,劈头就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我迎上去为他除下冠服,说道:〃没事,只不过见奴婢过了日子没去,打发人来问问。〃  

他皱了皱眉头道:〃说来也是。这次阅视三军,倒把你的事情耽误了。你明儿个就去,看看有什么最新情况。〃  

我应了一声,笑着换了一个话题道:〃今天皇上兴致很高,奴婢见了也很是欢喜呢。〃  

康熙听了这话眉开眼笑,说道:〃这次检阅三军,朕很满意啊!说明将士们都没有放下警惕,让朕看了心里踏实。〃  

我笑了笑,婉言道:〃皇上,如今给皇上看的,自然都是最好的,但大清兵多将广,良莠不齐,皇上还是小心一些的好。〃  

他听了这话,神情转为严肃,道:〃你这话说得在理。对了,就你收集来的情报,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他们究竟打的什么主意,你分析看看。〃  

我一边服侍着他洗脸更衣,一边说道:〃以奴婢看来,他们囤积军粮、整备军械,不是什么好兆头。三藩可虑啊!〃  

他点了点头道:〃吴三桂他们向有虎狼之心,不过以朕看来,他们倒还没这个胆子反。今儿个朕又试探大臣们的反应,结果大部分人都不赞成撤藩,看来这撤藩,阻力不但来自藩王,朝廷内部也不小啊。〃  

我笑笑说道:〃大臣们都收了吴三桂的银子,自然要帮他说话。况且皇上的远见卓识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他们看不清楚形势也是自然。〃  

康熙听到这里,冷哼了一声。这几年元华饭庄很尽责地为他探听大臣们的动向,京城的官员上至一品大员,下至九品小官,谁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但他并不打草惊蛇,只是暗地里看着,心里默默记着,从行动中分析他们的心态和思维,以便更好地掌握他们。
  


  
第56节:咱们不宜多嘴  



  
他冷冷说道:〃这些官员,只知道自己安逸享乐,却不想想如今三藩之用半天下,朝廷都快养不起他们了,还一个劲儿反对撤藩,这是养虎为患啊!〃  

我笑了笑,自是知道他想要撤藩的心情是多么强烈。见他如今恼了,识趣地不再火上浇油,用别的话题带了过去,没有再往下深论。  


第二日我从南苑行宫出来,坐了一辆骡车回到北京城,七拐八拐进了一个四合院。饭庄的后院虽然隐蔽,却也并不安全,为免泄密,我便令租了一个四合院作为管理饭庄和情报收集中枢。  

看过饭庄的营运状态,了解了在南方的发展态势,基本上还是令人满意的。然后便说到三藩最新的动态。收好了博赤哈呈递给康熙的密折,我留下月梅说说体己话,真正的议事现在才开始。  

看见一干人等都走了出去,月梅关上门窗,这才说道:〃小姐,根据我们的人探听出来的消息,吴三桂最近跟吴应熊的联系非常密切,而吴应熊又跟三郎香会的杨起隆来往频繁,杨起隆自称朱三太子,三郎香会在京城势力庞大,要谨防他们里应外合才是。〃  

我皱了皱眉头道:〃吴三桂跟自己的儿子多写几封信,并不能代表什么,咱们不宜多嘴,免得引起博赤哈的嫌隙。杨起隆的事情皇上早有察觉,我会跟他提个醒儿。对了,尚可喜和耿精忠有什么动向?〃  

她答道:〃基本上我们的消息跟博赤哈的没什么不同,这两人也有些小动作,但照我看来并不成气候,除非吴三桂带头反了,否则这两个人难成大事。倒是有一件事……我不知道当不当说。〃她吞吞吐吐,瞟了我一眼。  

我愣了一下,说道:〃有话尽管说,咱们之间,有什么好顾忌的?〃  

她听了这话,点了点头道:〃既然小姐这么说,我就直说了。我们的人察探到,半个月前,一个名叫郑元的人拜访了耿精忠,两人交谈了两个多时辰,郑元还在耿府上住了几天。〃  

我心里一震。郑睿的事情我并未忘记,他乃郑氏后人和反清复明的立场令我印象深刻,他本人更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耿精忠镇守福建,如果他跟台湾郑氏联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只是如此一来,郑睿必定会牵扯进去。我知道三藩必败,到时候郑睿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站了起来,在房里踱来踱去。月梅看着我,说道:〃小姐,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劝劝郑公子?三藩的动向都掌握在我们手里,也就等于掌握在皇上手里,如果他跟三藩纠缠不清,岂不是很危险?〃  

她并不知道有些事情我连康熙也瞒住,只因为不想扰乱历史的进程,所以如今她可以算得上是当今世上对康熙最有信心的人之一了。确实如果我把我掌握的情报全部告诉康熙,就算不能让他对三藩了如指掌也能保证他在三藩的问题上立于不败之地,但因为我的有所保留,他现在的胜算其实并不大。这些事情很难说清楚,我只能一个人藏在心里,连月梅也不敢告诉。  

〃劝?怎么劝?我们用什么立场来劝?〃我苦笑道。如果能劝得住,当初我就成功了。郑睿心心念念的都是反清复明,如今三藩不稳更是给了他一个天赐良机,他怎么可能就此收手?我曾告诉月梅郑睿跟台湾有关,让她特别留意这方面的消息,只保留了他是郑成功的儿子这件事。但我们跟他相处的时候并没有透露跟康熙的关系,如今贸然出面,且不是不打自招我们在监视他、甚至暴露出我们跟朝廷的关系吗?一旦打草惊蛇,不但三藩的消息再难得知,而且很可能威胁到元华饭庄南方上千员工的身家性命。要知道那些地方是只知藩王,不知朝廷的啊!  

思前想后,我始终不能作出一个决断,只好叹了口气道:〃你继续密切注意他的行踪,必要的时候出手相救,但却不要轻举妄动。〃  

她看了我一眼,应道:〃我知道了。〃  

第二章勾心斗角  

三月中的一天,康熙上完早朝回来,喜笑颜开,龙颜大悦。我揣度着问道:〃皇上,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  

康熙晃了晃手里的折子,笑道:〃你猜猜这是什么?〃  

我心里有谱了。他这些年心心念念记挂的就是三藩问题,加上月梅那里探来的消息,我又怎么会猜不出这是什么?但就算知道也要当做不知道,这个道理我是深谙的,于是笑道:〃皇上又给奴婢出难题了,也没个提示,奴婢怎么会知道这是什么?〃  

他显然极为高兴,也没心思卖我关子,朗声笑道:〃今儿个收到尚可喜的折子,他疏请归老辽东,让他儿子尚之信镇守广东。〃  

我装作一愣,不解问道:〃皇上,这又有什么好高兴的呢?不就是平常的官员更替吗?〃  

他诡谲一笑,道:〃这道折子本什么什么问题,可是可以从这上面做的文章可就多了。〃  

我一听,想了想恍然大悟道:〃难道皇上是想……〃  

他狡猾地笑笑,说道:〃他想告老,朕就让他养老,但却不能让他们家留在广东。〃  

我心道终于来了。尚可喜的折子实际上是三藩之乱的引信,因为康熙准他养老却不准他儿子继续镇守广东,才引起了吴三桂和耿精忠的警惕,有了后来伪请撤藩的奏折。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还是顺着他的话说道:〃皇上英明。〃  

康熙除下冠服,随性往软榻上一靠,常常舒了口气说道:〃这下子问题就简单了。这道折子解决了大问题啊!〃  

我琢磨着他的表情和心思,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大臣们的意见如何呢?〃 

第57节:还是提防些好  



  
康熙一下子坐起身来,脸色转为严肃道:〃今天在朝堂上,大臣们都大多反对这种安排,说什么怕寒了藩王的心,引起三藩不稳。哼,这些没用的奴才,三藩早就不稳了,他们这样畏首畏尾,胆小懦弱,怎么能治理得好我大清?!照朕看来,尚可喜还不至于耍什么手段,他还没那个胆子。曦敏,三藩的情报你都看过,你认为如何呢?〃  

我当然知道康熙是早就决定了一定要撤藩,他已经为此谋划了五年,刚才的一番话更是表明了他的决心,他此刻问我,绝对不是真心要我提出什么意见,而是要得到我的赞同而已。可见他在朝堂之上必然是力排众议,赞成撤藩的大臣绝对不多,才让他难免有些心虚。我一直在帮他布置撤藩的事,能得到我的赞同对他毕竟是个安慰。于是当下急忙笑道:〃以奴婢收集的消息来看,尚可喜并没有作乱的能力,且希望叶落归根的心态也是真的,皇上大可不必多虑。不过……〃我欲言又止。  

康熙看着我说道:〃不过什么?你尽管说。〃  

〃是。〃我应道,〃尚可喜年老多病,不足虑,但他的儿子尚之信为人残暴嗜杀,连其父也不放在眼内,去年竟然杀死了尚可喜派去送信的人,以求取乐。此人却不能不防。另外,众位大臣所虑也有些道理,皇上还是提防些好。〃  

他凝神听着,闻言点了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朕都考虑过,朕的意思是让尚可喜加官进爵,让朝廷把他养起来,位尊而无权,以绝广东之患。〃  

我笑道:〃是奴婢糊涂了。皇上天纵英明,深思广虑,奴婢是瞎操心了。皇上的法子真是高明,如此一来,他尚家可享无限荣光,这是他们祖上积德修来的福分,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也让吴三桂、耿精忠他们看看,皇上有多宽厚仁慈,叫他们识相的也赶紧仿效尚可喜,休要做那不忠不义之臣。〃  

一番话说得康熙心花怒放,当下亲拟了旨意送到上书房。同时又命我马上出宫去了解三藩的最新动态,他毕竟小心谨慎。  

我领得旨意,换了衣服从偏门出来,坐上一辆骡车。走了一阵子,负责护卫的禁军突然低声禀报说后面有人跟踪。我愣了一下,便让他们直接取道茶楼,暂不去那四合院。我倒是要瞧瞧什么人敢明目张胆跟踪我。  

进得茶楼来,找了二楼靠窗的座位坐下,我点了几盘点心,要了一壶清茶,没坐多久便看见一个中年汉子走上楼来,身着藏青马褂,头戴便帽,然而从周身的打扮装饰来看,却是个富家子弟,有身份的人。  

我不由微微一愣。这不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吗?  

看见他笑嘻嘻向我走来,我心里打了个转儿,便笑着站起来福了一福,说道:〃奴婢见过世子。世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