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日本史 >

第78部分

日本史-第78部分

小说: 日本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60年以来对基督教的镇压,但仍只是默许信教。此后,基督教发展很快,各种新教教会纷纷成立。1878年(明治11年)在东京新荣教会召开第一届日本全国基督教信徒大亲睦会,盛况空前。至1886年(明治19年),全国有教会193所,信徒1.3万人。此时基督教文化也得到发展,教会开设各种学校和医院,还翻译了“新旧约圣经”(1887)和“新撰赞美歌”(1890)。

    1885年前后,儒教成为国家伦理思想的支柱,欧美思想遭到排斥。因而基督教也受到汉学思想、国粹思想以及靠拢这些思想的佛教的反击,势力逐渐衰落。尤其甲午战争后,朝野一致鼓吹排外,基督教更加衰微。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不能避免日本化和国家主义化的倾向,试图独立传教,由日本人经营教会。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承认基督教。1894年(明治27年)日本基督教会第九次大会召开,日本教会从美国传道会独立出来,拒绝经济援助。同时教会内部也出现国粹论,产生了田村直臣的《日
本新娘》事件'注27'。甲午战争时东京基督教各派组织“同志会”,进行慰问伤员,鼓励军队,祈祷战胜等活动,甚至把侵略战争当作正义战争。还随军到台湾,向海外传教。接着又开始了中国东北及北方的传教活动。至明治末年,基督教已经和神道、佛教一同成为宗教 界的三大支柱了。1909年(明治42年)日本基督教会成立50年庆祝大会上宣布信徒约7.5万人,基督教学校的教员和学生约9万人。'注28'大正时代基督教又成立世界日理学校大会(1920年)和基督教联盟(1923年),内部大团结,一致抵抗来自军国主义的压迫。

    基督教对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无论在思想、文化上都有深远的影响。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基督教与日本的早期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关系。白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一面来自基督教,一面来自法国民权论。前者从博爱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后者从自由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三、佛 教

    幕末就已奄奄一息的佛教,至明治维新时期更加衰微,几乎到了废绝的地步;如前所述,政府尊奉神道,实行了神佛分离的宗教政策;让神社的佛僧还俗,不许公卿子弟为僧,废除宫中的各种佛事法要。接着又从神佛分离发展到全国性的废佛毁释运动,寺院、佛像、经卷遭到严重破坏。萨摩藩的废佛毁释运动最为彻底;僧侣一律还俗(年轻的当兵,年老的当教员),寺禄充作军资,梵钟熔为兵器,佛教一扫而光。 

    一些佛教徒开始觉醒,对僧徒的堕落感到“不堪惭耻”;决心一洗旧弊。被誉为“八宗泰斗”的福田行诫(1806—1885)著《释门新规三策》,主张佛教改革。另一方面由于废佛,基督教乘机发展。1869年(明治2)佛教组成“诸宗同德会盟”,宣布“为皇国不借生命”,“为防御邪教一同期死”,想借压制基督教之机复兴佛教。明治3至4年,排佛风潮显著缓和,政府为了欺蒙国民而利用佛教。1872年(明治5)设置教部省,实施祭政分离政策,并进一步在教部省内设立立大教院(地方设中小教院),任命全国神官和僧侣担任教导员,以
“三条教宪”向全国人民说教。但因神佛混淆和信教自由的舆论高涨,1875年(明治8年)政府废除神佛各宗合并的大教院,决定今后可以各自传教。

    随着日本和西欧文化频繁接触,佛教也迎来了革新时代。僧侣接踵赴欧美及印度、锡兰视察或留学,给日本佛教带来新鲜的空气。1889年(明治22年)制定的帝国宪法第28条,规定了信教自由,实现了这部分佛教徒的愿望。

    明治中期国家主义抬头,佛教对基督教展开一个新的护法运动,即“破邪显正”运动。换言之,就是排斥基督教,繁荣佛教正法。护法运动的主将是井上圆了(1859—1919)和村上专精(185l…1927)。井上著有《真理金针》和《佛教活论》,村上著有《佛教统一论》。由于佛教与国家合作,至明治20年代迎来了复兴的机会。日本佛教学在西欧佛教研究的影响下,展开了新的佛教研究,树立了新的佛教学,制定了适应新社会的宗教制度。日俄战争以后,加强了佛教的社会活动。并积极开始向海外(台湾、库页岛、朝鲜)布教。
'l'矢岛拈利等:《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8页,原书房,1979。

'2'矢岛拈利等:《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9页,原书房,1979。

'3'“舍密”为荷兰语“化学”的日本音译,本书是宇田川据荷译英人亨利?威廉《实验化要旨》等书编译而成的。

'4'杉本勋:《日本科学史》,《体系日本史丛书》第19卷第413页,山川出版社,
1980。

'5'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54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6'下濑火药:一种以三硝基酚为主要配方的黄色炸药,海军技术员下濑雅允发明。这种炸药与黑色炸药相比,爆破力强且无黑烟。

'7'琵琶湖疏水工程是指穿越比睿山,疏通琵琶湖水至京都的运河,1892年由京都大学教授田边朔郎设计施工,铁路贯通两大隧道运输物资,在山坡斜侧建立水电站,引水发电,为当时罕见的水利工程。

'8'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46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9'《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06页。

'10'《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11页。

'11'《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94页。

'12'福泽喻吉:《劝学篇》,转引《明治文化史》第5卷第522页。

'13'《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49页。 

'14'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流派,沿用旧历史学泥观点,否认经济规律,反对理论分析,凭借特定历史统计资料,强调伦理道德与国家权力在经济中的作用,鼓吹阶级调和与社会改良,企图使德国走普鲁士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派学者有的堕落为俾斯麦以至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辩护士。

'15'《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657页。 

'16'参观扳本太郎:《日本的修史与史学》第4章,至文堂,1980。 

'17'西乡信纲:《日本文学史》中译本第2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8'小宫丰隆《明治文化史》第9卷《音乐演艺》第619页,原书房,1980。

'193上野直昭:《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29页,原书房,1981。 

'20'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84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21'《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416页。

'22'都绎式:15世纪前期英国的建筑式样。

'23'《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222页。 

'24'神抵官:明治政府七官之一,掌管祭祀、监视诸陵、传布神道的国家机关。

'25'三条教宪:1.体敬神爱国之旨,2.明天理人道,3.奉戴皇上遵守朝旨。 

'26'幕末法国传教士犯禁在浦上(长嫡市北部地方,岛原起义后残余基督教徒仍在当地信教)传教,幕府拘禁教徒。1868年(明治1年)长崎法院又检举教徒的活动,政府将教徒3000余人流放各藩。 

'27'日本基督教数寄屋桥教会牧师田村直臣因1892年(明治25)在美国发表《日本新娘》一书,揭露日本封建家族制度的缺点,被指摘暴露国耻,在日本基督教会第九次大会上被开除教职。

'28'岸本英夫:《明治文化史》第6卷《宗教》第413页,原书房,197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