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网前杀手 >

第118部分

网前杀手-第118部分

小说: 网前杀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拿不仅要面对自己的失误,还要应付范举的持续性压迫,这可不是一加一的简单数学题。这个大于二的数字,几乎要把他的防线完全压垮。

    “他的突袭还是能给自己带来威胁,进攻和防守果然还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抵消的程度。”范举有些郁闷。

    其实他很想把自己的防守完善到和进攻一样,具有极强的反压制力,毕竟在比赛中被对手发球后压制的赛况难以避免。

    而此时只有守住自己的半场,不给对手打出连续发力的进攻,这才能找到快速反击。并且反向压制的机会。

    问题是,这样美好的愿望几乎不可能做到,和很多竞技运动一样。再强的防守依旧会有漏洞,攻大于防永远是破解不了的难题。

    篮球的进攻者,可以用精准的投篮和突破,甚至超出对手拦截范围的勾手。去获得分数。足球也可以用一名超强的前锋,精准有力的远射,撕开后防线和守门员的十指关。

    网球也同样如此,再强大的防守一样会有漏洞,一旦在球场上移动起来,你永远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守住所有的方向。

    对网球选手来说,预判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进攻的关键。还是防守时提前移动的重要依据。

    范举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还做不到提前预判。他过去用倍速在弥补这个差距,而现在却开始逐渐在赛场上主动寻找规律,计算出这个变量。

    可是当他真正在赛场上使用后,面对昨天薄弱的外卡选手,和今天实力不俗的戴拿时,却时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戴拿可以用连续进攻撕破自己的防守,就算预判准确,对手发现自己提前移动后,也有可能放弃原本的进攻方向,甚至利用自己的判断,强攻另一边,获得得分的机会。”回想着之前比赛的情况,范举一边琢磨一边拿出了纸笔。

    看似胡乱地画了几个点和几条线,而这几条线正是他印象中比赛给自己记忆最深刻的几个关键球的击球顺序。

    特别是第二盘,戴拿而开始逐渐发现了范举的一些进攻意图,从线上的几次突然变化就可以看出,对手利用了范举的预判,很好的打出了几次漂亮的突然袭击!

    第二盘后半段,几乎就成了范举和戴拿互相猜测心思的比赛。

    不过这种猜测却是建立在范举技术占优,戴拿被动反抗的前提下。

    对于一场比赛局势已经完全倾斜向范举这边的比赛,对手的反抗也只是徒劳。

    范举最终还是拿下了比赛,6:2、6:4的比分,非常的干净利落,后半段对手的反抗还是让范举产生了警惕,同样了解到自己在赛场上必须继续强化的地方。

    两场比赛之后,和范举比赛就会受伤的传闻弱了不少,可是范举的实力,却被这些对手实打实看在眼里,力量和压制,在底线上几乎无可挑剔。

    唯一的稳定性问题,在没有办法抵抗住范举底线前,也根本没办法去利用。

    正反手的平衡,让对手找到打破范举防守的方法并不多,而范举本身的力量和打法,也属于强劲有力型的底线型选手。

    无论是上旋还是下旋,范举不仅有能力用平击球回击,甚至还能用更强的旋转球给对手一个好看。

    比赛日过的很快,一眨眼前三轮比赛已经过去,范举总算遇到了一名排的上的号的种子选手,不过对手给他的感觉很“一般”,条件很好打得也不赖,但总体来说也就是戴拿一个层次的选手。

    范举花些功夫就能赢下比赛,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特点,那么就是对方技术给范举感觉很硬,不是扎实的那种硬,而是很有美国人一样的风格,打的非常放得开。

    有点像没办法掌握精准度的范举,只不过对手并没有想要改变自己的打法,用更多高速和大角度的回击球去压制对手,打法上很有年轻人的活力和冲劲。

    打完了前三轮,范举总算进入了比赛的后半段,距离冠军仅有两场比赛,这时候的对手就算实力并非最强,但却也能让范举感觉到略有比赛的趣味了。

    艾利克斯。金是范举下一轮的对手,这名赛会的8号种子看名字就知道并不是个普通的美国人。

    原父母都是韩裔,不过母亲再婚嫁给一名工程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家庭,艾利克斯金都是土生土长的美籍韩裔,地道的美国人一名。

    亚洲人想在美国的竞技运动中崭露头角,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如同这位艾利克斯金。

    去年好不容易连续爆发出黑马的状态在年初澳网比赛,以250以外的排名从资格赛打进了决赛,而且还连续淘汰了2名对手,挺近第三轮后才被淘汰出局。

    而这淘汰的2名选手中,更是包括了从95年至02年期间年终世界排名都能维持在top10以内的叶夫根尼卡菲尼可夫。

    这位选手就算状态再差,当时也就排名世界第四位,如果不是下一轮比赛这位韩裔美国选手被淘汰出局,差点就让美国媒体惊呼出张德培的接班人的口号了。

    从身体条件上,这位韩裔的确和张德培相差不多,175公分的身高,并不算强壮的肌肉,转入职业2年即已经达到了200名的成绩,而在澳网之后成绩上也有不错的表现,的确可以让人有所期待。

    “不好对付,并不是不能对付,的确是有些麻烦。”范举虽然身边没有人,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信息来源。

    只要有网络,img就能够直接把他想要的资料从邮件中发给他,文字的个人背景资料,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是加粗加重的字体,再加上一些配合图片的打法,足以让范举初步对自己的对手建立起一个概念来。

    “疯起来世界前十都敢屠,输起来世界200照样扑!”真是个有意思的对手,范举看着介绍心中想道。

    快速灵动不留痕迹,对于那些在底线稳扎稳打的选手是个大麻烦,如果速度跟不上,肯定会有大麻烦。

    仅仅凭借着比赛资料,范举判断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的打法偏向于底线,但同样也偏向于跑动,单纯的跑动进攻克制不死他,但他同样也不能低估对手跑动中进攻的威力。

    “能够打穿世界top10的跑动进攻,虽然最近的表现不佳,但却值得期待啊!”范举非常兴奋,犹如找到了最甜美糖果的孩子一般。

    艾利克斯金的排名和实力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毕竟时代的变化,艾利克斯的条件会让他非常吃亏。

    “未来小鬼头的条件未必能有多好,除了速度和灵活外,如果找不到另外一条出路,恐怕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范举想起了自己熟悉的一人,锦织圭小鬼头的身高发育略微慢了一些,虽然不至于长残,但是想要超过180恐怕是有些难度。

    靠着速度型的打法能否在未来网坛创出一片天?这恐怕只有一个很难让人接受的答案,光靠腿快在未来的网坛已经解决不了问题。

    范举面对那些快腿的对手时,通常几个正手压迫,然后在追击中一个变线,就能逼迫对手露出漏洞,甚至逼迫对方直接回球下网。

    也就是说你没有足够强的反制手段,就算你是赛场上的百米飞人也毫无用处。

    锦织圭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范举前段时间见到他的时候,小鬼头已经完成了技术上的矫正训练。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自己的影响,锦织圭很喜欢那种突然袭击的暴力正手,在只有雏形的打法上,范举甚至看到了一些自己都没有敢去尝试的进攻手段。

    球感非常出色,13岁依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范举不敢说锦织圭就是那个找出矮个子中独特的存在,但是他看到了改变,非常有意思的变化,就像他自己一样,在改变中寻找冲向巅峰的途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章 节奏的秘密

    在网球赛场上,跑动并不是以直线计算,不用你像跑100米冲刺那样持续加速,瞬间的侧向移动爆发力,考验更多的是双腿移动的灵活性。

    身材越高,腿与腿之间的交替速度也就越慢,185和175看似只差了10厘米,但是在球场移动速度上,小短腿反而比大长腿更加占有优势。

    范举和对手比起来就是大长腿,所以他在后场的移动主要保持在底线后一步,和灵巧的小短腿比起来,范举的跑动范围反而更大,也更容易露出空挡。

    “不好对付,左侧的空位太多了。”范举吧唧着嘴,对手在底线的拉扯很有节奏,不疾不徐,逐步的把对手带到沟里,等到发现了问题,却已经来不及了。

    艾利克斯金很擅长这种打法,他不仅有技术脑子也不错,从平均智商来说,亚洲人高于欧洲人,哪怕不能证明所有的亚洲人都比欧洲人强,但有一点,在一些小细节上,亚洲人比欧洲人思考的更多。

    很清楚自己的优势,艾利克斯金也在球场上充分发挥出了这一点,范举感觉得到对手打球带着脑子,不只是再靠训练出来的本能比赛。

    范举在后场踱着步子,刻意的把节奏放缓了下来,他知道对手和自己一样是个擅长以快打快的类型。

    提高速度不会让对手产生压力,反而会让对手的状态变得更好。

    美国很少有红土比赛,也就意味着对手并不适应红土的打法。范举虽然也不是红土类型的选手,可是在打法上,他很适合红土。数个月的红土征战,也让他储备了充分的红土经验。

    “你想要快?我偏偏就要慢下来。”范举的脑子可不比对手笨,如此明显的问题,他早就看得一清二楚。

    艾利克斯金发现球场上的节奏变慢时,想要提速却已经来不及了,范举充分发挥了自己上旋球上的优势。

    在旋转上对方短而快的打法,和范举充分发力的底线抽击打法没得比。范举的回球节奏虽然慢,但是每一球都带着强压底线的旋转,对手有充分的接球时间。但面对压力极强的打击,回球落网的几率,远比回球成功的几率来的更大!

    太慢了想提速?艾利克斯金很清楚这样下去肯定要输,但他却很郁闷。对付其他对手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范举这里却几乎行不通。

    范举的后场防守范围很大,同样跑动速度一点不慢,相比起来,他更适应红土上的移动方法,而对手更多的是使用硬地快速移动,看似相差不大,但是但冲刺和停止的瞬间会有片刻的延迟。

    一点点时间,就足以让范举抓到对手下一球的节拍。快速的穿插球,在提前反应下。能救回大部分。

    对手的突袭的作用大跌,也影响到了底线快节奏的衔接,真正的问题不在范举的慢上,而是范举有效的用自己的打法,改变了对手的节奏。

    游走在底线,范举的战术执行的很轻松,面对对手的进攻,回击的游刃有余。

    自己同样需要大范围的跑动,范举觉得这一点有些麻烦,但还在接受范围之内,想要控制节奏,就需要放弃些东西,你要在对手的发球局拿到主动权,势必就需要拥有反制的手段。

    靠着回球和节奏的压制,对手不能有效的进攻,但范举同样也没有反击的空间,那双快腿在后场几乎没有停止过跑动。

    范举确信自己保持压制着对手,6局比赛下来,节奏很明显掌握在自己手中,2次破发和5:1的局分也很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

    掌握住了节奏,范举切切实实地掌握住了一名速度型选手的节奏,对手的跑动方向基本上都朝着他预定的方向在前进,少有几次的突袭,也能够稳定的防守住。

    “出现了!恶魔终于出现了!快看就是那个!”看台上突然有个观众惊呼起来,而随着他的躁动,整个赛场好像活了过来。

    顺利地拿下了第一盘,范举对自己的信心更充足,他又开始在场上改变起自己的打法。

    和第一盘看得观众都快睡着的节奏,范举此时如同露出了真面目一般,平和的有力的击球不见了,出现的是一张面露狰狞的可怕面孔!

    看范举比赛?不!那些躁动的年轻人们,更多的是来范举的那传说中的恶魔之颜的。

    当他的表情改变,球场上的击球却开始一拍快过一拍,如同是想要把第一盘积攒下来的速度全都弥补回来,范举毫无限制地提升着自己的正手发力时速。

    如果有测速器你会发现,第一盘范举平均正手发力速度最多也只有160公里的时速,很快但却还不够快。

    过多的旋转分散掉了直击在球面上的力量,可是当范举追求速度是,球的旋转减少了,但是正手发力最高的时速却涨到了180公里的时速。

    艾利克斯金很有压力,他感觉到范举击球带着极强的侵略性,比起从底线打出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