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第一好汉 >

第154部分

隋唐第一好汉-第154部分

小说: 隋唐第一好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排列着数百具尸体。这些尸体的头颅,全部被割了下来。然后摆放在尸体的身边。

    这样的画面十分的震慑人心,一时间让扬州城内的士兵人心惶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身首异处。

    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靠近。这样的等待,是煎熬的,是痛苦。是可以让人窒息的一种等待。

    “宇文丞相,这样下去不是一个办法。如今李元霸派兵围困扬州城,但只是围而不攻。虽然表面上对我们没有什么损失,但实际上却在消磨我方的士气。长久下去对我军十分的不利。”王世充对宇文化及所到。

    “我又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但是昨夜我派出试探的五百人。如今已经身首异处,被人将尸体送回到护城河边。”宇文化及无奈的叹息说道。

    “丞相,我觉得李元霸派出的,这支军队并非是其精锐。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别看他消灭了我们,试探性的人马。但是他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我们并不知道。”这时一位文官出班说道。

    “陈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只是看到了,我们的人马死了。也许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我们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只要他们不来攻打我们,我们大可不必去理会。而我们目前最主要的事情,便是丞相接受禅让的事情。”宇文智及出班说道。

    这句话可算是说到了,宇文化及的心眼儿里。此时的宇文化及早已经急不可耐,如果要不是李元霸发兵围困扬州城。估计此时的宇文化及,早已经坐北朝南登上皇位了。

    “宇文丞相,二位大人言之有理。我王世充也觉得,丞相接受禅让继承大宝,乃是重中之重。至于城外的那些济南军,就交给我王世充吧。”王世充出言附和说道。

    “既然各位都有此意,那么老夫也就不能再推辞了。命司天监摘良辰则吉日,老夫要接受皇帝禅让。”宇文化及站起来,一脸勉为其难的表情,对众人说道。

    “臣已经问过司天监,今日便是良辰吉日。适合行禅让之礼,还请丞相早登大宝,以安军心。”那位陈姓文官,再次出言说道。

    最后宇文化及一脸的无奈,被众人簇拥的登上了皇位。杨浩和杨侗终于脱下了,那原就不属于他们的龙袍。不过对于他们来讲,那绝对是一种解脱。

    宇文化及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封王世充为大将军,宇文智及为丞相。并暗中命人毒杀了杨浩与杨侗二人。

    宇文化及称帝的消息不经而走,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天下。到处都是声讨之声,骂宇文化及乃是乱臣贼子。

    不过也是只限于口诛笔伐,并没有哪一路诸侯,真的发兵前来征讨。当然,除了已经屯兵扬州城外的李元霸。

    “父王,如今宇文化及已经称帝,废去了他立的杨浩。王世充也甘愿当了大将军,并且废去他立的杨侗。如今天下,真正的朝廷正统只有我们了。”李世民对李渊说道。

    (本章完)

第319章 李世民定计 欲借势而起() 
    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李渊不由得抬起了头,看向了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李世民。因为李渊感觉到,李世民话中有话。

    “我很想听一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李渊对李世民说道。

    “父王,我对此事有两个看法,第一就是这是一次机会,我们可以效仿宇文化及,彻底将大隋的江山结束。而父亲便可登上皇位坐北朝南。”李世民对李渊说道。

    “既然你说有两个看法,我倒是想听一听,第二个看法是什么。”李渊不动声色的看着李世民说道。

    “第二个方法便是借此机会,以大隋正统之名,出兵讨伐宇文化及。以此来确定,我们大隋正统的身份。这样一来,我们手中的杨侑,将成为真正的皇帝。当然,是控制在父王手中的皇帝。”李世民对李渊说道。

    “你说的不错,第一条做起来简单,但恐会背上骂名。而第二条才是真正的王道,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杨侑,以大隋正统的身份,来勒令诸侯归降。最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再让其实行禅让。那时我们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到整个天下。”李渊点了点头后对李世民说道。

    “父王的想法与儿臣不谋而合。儿臣的想法也是如此,如今皇位只是一个虚名而已。真正可以扫平天下才是实在的。”李世民对李渊说道。

    “不过,这样我们只是占据了大义,这天下诸侯并不一定,会听我们的号令。就连当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依靠的也不仅仅是天子的名号,而是他自己的实力。”李渊对李世民说道。

    其实李渊说的明白,那就是自己目前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做到,让天下诸侯臣服。所以就算他手中拥有天子,也不一定可以号令诸侯。

    “父王你好像忘记了三弟,以三弟目前的实力,不说是天下第一诸侯也差不多。难道他还能不遵从父王的号令。”李世民用手,向着济南府的方向一指,然后对李元说道。

    “你三弟从小行事就独来独往。从来不愿受别人的管制。你认为以他现在的实力,还会甘心受制于人吗?”李渊无奈的摇了摇头后说道。

    “父王,即便三弟有自立之心。但是天下诸侯并不知晓,在他们的眼中,他仍然是我们李家的一份子。他手中的实力,就是父王的实力。”李世民对李渊说道。

    “世民,说来说去要了一个大弯。你到底要和为父说什么?”李渊对李世民问道。

    “父王,既然我们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宇文化及称帝,我们就不能无动于衷。但是凭借我们现在的实力,守住自己的领地还算可以。根本无暇分兵攻打宇文化及。”李世民对李渊说道。

    “你的意思是,让元霸出兵攻打宇文化及。”李渊说道。

    “不错,此时三弟已经兵发扬州城。由赤发灵官单雄信统兵五十万。已经在扬州城外安营下寨。所以我们只需向天下,公布一纸诏书,命赵王李元霸,讨伐乱臣贼子宇文化及便可。相信三弟一定会,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的。”李世民一脸笑容的对李渊说道。

    “哈哈哈,好一招狐假虎威,借势而起。”李渊大笑着说道。然后李渊将这件事,交给了李世民安排。自己也落得一个清闲。

    不过此时的李世民,心中别提多高兴。今日他终于知道了三弟李元霸,到底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李元霸的地位,并不比自己在父亲心目中低。

    但是李元霸在自己父亲的心目,不但有一定的地位,还同时拥有着一定的顾虑。那就是李元霸的实力过于强大,让自己的父亲有一些忌惮。

    这正是李世民希望看到的,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父亲的基业。而以大义的名义让李元霸臣服。

    虽然李世民心中,就算李元霸表面臣服。内心之中绝对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臣服自己。但是李世民并不需要,李元霸的真心诚服。因为他有着后续的计划。

    很快唐王李渊,便以天子的名义传下诏书。诏书上痛骂宇文化及王世充,乃是乱臣贼子窃国大盗。并号令李元霸发兵征讨。

    这封诏书公布以后,天下为之动容。因为他们一直认为,李元霸和李渊是独立的两个诸侯。毕竟李渊举起义旗,反隋炀帝的时候。李元霸不但没有,站在李渊的战线上。相反还站在了,隋炀帝的身边。

    于是他们等着看李渊的笑话,看李元霸如何拒绝,他的这张诏书。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元霸竟然公开表示,自己已经接到诏书,即日便会对扬州城动手。势必要将大隋朝的乱臣贼子诛杀。

    这个消息是天下诸侯不想听见,也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不过最后他们并没有认为,李元霸如今站在了李渊的战线上。而是出与,李元霸对大隋朝的忠诚,才会奉李渊的诏书。毕竟如今天下皇族,只剩下杨侑一人了。

    “主公,按照你的交代已经放出风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天下人便会知道,主公真正忠于的是大隋朝,是杨氏一族。”徐茂公对李元霸说道。

    其实这一切都在,李元霸的计划之内。单雄信兵发扬州城,围而不攻的原因,也是为了这一刻。而王世充千方百计,说服宇文化及登基,也是为了今天。

    为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帮助自己父亲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必须建立在,某个因素之上。当某一日这个因素消失不见,李元霸便可以,堂而皇之的站出来自立。

    熟知历史的李元霸,自然之道杨侑最后的结局。所以他才布下了这个局,为的就是全自己忠义之名。

    并不是李元霸喜欢沽名钓誉,而是声望这个东西,是绝对的政治资本。是在关键时刻制胜的底牌。

    诏书下达的第二天,李元霸便宣布,依诏而行。于是便命令单雄信,开始对扬州城进攻。接到命令后的单雄信不敢怠慢,马上整顿军马打开辕门。

    只听单雄信联营之中三声炮响,单雄信亲自统兵,杀出了远辕门,来到了护城河边。对着城墙之上大声高呼,让宇文化及出来受死。

    各位晚上好,在上一章的顺口溜中有玄机。估计大家也已经看出来了,既然看出来了就留个言吧。

    (本章完)

第320章 朝堂上争论 是战还是和() 
    当与文化及接到消息说,城外的单雄信终于有了行动后。不但没有吃惊,反而还长出了一口气。因为这才是正常的,相反却有一些不太正常。

    “各位,城外的济南军,终于按捺不住有所行动了。既然他们来城下挑战,不知何人愿意,出面为朕打这头一战。”宇文化及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之上。对着两旁的文武大臣,威严十足的说道。

    “皇上,这讨敌骂阵的,乃是赤发灵官单雄信。此人手中一柄金顶枣阳槊,曾在东征高句丽之时,立下累累战功。所以臣觉得,对此人不能力敌只能智取。”宇文智及出班对于文化及说道。

    “丞相所言极是,但是人家已经来到了城下。如果我们不有所行动的话,恐怕会被人家耻笑。还会有损我军士气。”王世充说道。

    “那不知大将军觉得应该如何处理。”宇文化及对王世充说道。

    “依臣之意,这一战我们必须得应下。而且必须得胜,只有这样才会让我军士气如虹。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占有先机。”王世充说的。

    “不知何人可以敌得过单雄信,大将军手下,可有此神武之将。”宇文智及对王世充说的。

    “我手下大将王仁则,也是一员无双上将。有他出战就算胜不了单雄信,也不至于将命丢在两军阵前。”王世充指了指身边的王仁则说道。

    “但是刚才大将军已经说了,这一战必须取胜。就算王仁则将军可以活着回来,但是结局不还是同样败了。”宇文智及看着王世充说道。

    其实宇文智及的用意就是,不必理会城外的单雄信。如果单雄信选择攻城,凭借扬州城的城墙,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攻得下来的。

    这样就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顺利的逃出扬州城。然后一路南下,在寻找新的根据地。

    说白了就是不思上进的一种选择。在他的认知中,觉得扬州城是李元霸必争之地。只要将扬州城阳给了李元霸,李元霸绝对不会穷追死打。毕竟王世充让出东都洛阳后,就没有遭到李元霸的追击。

    其实宇文化及心中,也有着这样的想法,如今的宇文化及已经没有了子嗣。所以什么朝代传承,对于宇文化及来讲都无所谓。

    如今他要做的便是,自己有生之年好好的享受。享受这当皇帝的感觉,所以他其实也不希望,和李元霸硬碰硬。

    “那不止知丞相觉得,应该如何去做,难道死守扬州不成。如果济南军完成了合围,那时扬州城将成为一座困城。我们又能坚持了多长时间。”王世充看着宇文智及,气愤的说道。

    “皇上,我们可以派人,与赵王李元霸议和。只要他肯退兵,条件可以慢慢商谈。”宇文智及对宇文化及说道。

    “如果能够和谈,那是自然好。我们大许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真的不宜大动刀兵。”宇文化及点了点头后说道。

    “皇上,如果此时派人与李元霸议和。那李元霸定然会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些极其苛刻的条件。甚至会要挟皇上让出扬州城。”王世充激动的说道。

    在朝堂之上,开始了激烈的争论。以王世充为首的主张战,以宇文智及为主的主张和谈。最关键的是身为皇上的宇文化及,心中也不想开战。

    这就注定了王世充等人,提出的主张不会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