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第一好汉 >

第85部分

隋唐第一好汉-第85部分

小说: 隋唐第一好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又有十余匹战马从北平府中而来。不是别人正是张公谨等十二家旗牌官。不过当他们看到,北平王罗艺也在场的时候。不由得显得有一些尴尬。

    “这逆子出了北平府,我就猜到了你们也不会留下。既然如此就一起去吧。”北平王罗艺对张公谨等人说道。

    张公谨等人自是心中十分高兴。终于可以和自己的,那些兄弟见面。每日呆在北平府中,听说那些兄弟的英雄壮举,早就心急如焚了。要不是有罗成在北平府中,估计早就舍弃官职前往投奔了。

    如今得到了北平王罗艺的首肯,那自然是欣喜万分。连忙谢过北平王罗艺后。高高兴兴的站在了罗成的身后。

    “北平王,我邱瑞此次带兵,前往平壤城支援元霸。原本是兵多将微,可是如今却大不相同。竟然意外的,将你北平王的家底儿给搬空了。”昌平王邱瑞哈哈大笑的说道。

    “昌平王所言不假,如今我这北平王,已经是光杆司令了。”北平王罗艺,也是哈哈大笑的说道。

    众人又含蓄了一番后,北平王罗艺回了北平府。昌平王邱瑞带着人马继续赶路。对于士兵只不过是一个简短的插曲。可是对于罗成,邱福和张公谨等人。那意义可就不同了。

    一众兄弟,高高兴兴的坐在马上有说有笑。让不远处的昌平王邱瑞看到,也觉得欣喜。心中暗叹自己真的老了,如今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隋朝九老已不复当年之勇了。

    (本章完)

第176章 心急的邱瑞 不一样的罗成() 
这边罗成带着十二家旗牌官,跟随昌平王赶往平壤城,与李元霸会合。势必要经过辽东城,和凤凰城以及鸭绿江。当然免不了,与留守在辽东城的王君可,凤凰城的王伯当一场团聚。

    不过无论是在辽东城,还是在凤凰城。只是做了短暂的休整,就继续上路了。毕竟是前线兵员紧缺,由不得丝毫的耽误。

    北平府距离鸭绿江,有着将近一千七百里的路程。按照当时步兵的行军速度,每日五十到六十里来计算。昌平王邱瑞到达鸭绿江的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但是因为昌平王邱瑞担心李元霸。命令全军急行军,虽然没有达到司马懿的行军速度。但也将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仅用了二十天的时间,便到达了鸭绿江。

    昌平王邱瑞为什么,会如此的担心李元霸。原因就是,当昌平王邱瑞,刚刚经过辽东城的时候。便听到了一条消息,那就是先锋官程咬金,与李元霸意见不统一,最后分兵两处各自为政。

    而李元霸选择的却是,发兵平壤城。如果只凭借,李元霸手中的六万人马。要是攻打平壤城的话,那和送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于是昌平王邱瑞,才日夜兼程的急行军。

    可是昌平王邱瑞却发现,自己的儿子邱福,与少保罗成。以及那十二家旗牌官,却没有丝毫的担心。每日里说说笑笑,根本没有丝毫的忧虑。

    最后昌平王邱瑞,问出了自己的不解。他对邱福说道:“李元霸与程咬金,都是你的结义兄弟。如今二人意见不统一,分兵两路各自为政。如果高句丽王高元,采取分而击之的办法。那他们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可是我看你与罗成等人,却没有丝毫的担心。这哪里是作为结义弟兄应该有的。”

    听到自己父王略带怒气的话,邱福笑着说道:“父王,你与我们的老兄弟李元霸,只不过有数面之缘而已。当然我们相处的时间,也并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却比你,要更加了解他。他绝对不是那种吃亏的人。”

    “记得当年靠山王杨林兵困瓦岗山。当时四哥程咬金,曾经向我寄来书信,让我前去助战。但是因为父王对我禁足,才使得我没有能够前往。但是我去暗中派人打听,关于瓦岗山的情况。昌平王伯父,你可知道我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消息。”罗成一脸神秘的,对昌平王邱瑞说道。

    然后罗成稍加停顿后,又继续说道:“我听说我们的老兄弟李元霸,以征讨瓦岗山的名义,带三千骑兵前往。不要小看他只带了,区区三千人,他却将一潭清水,搅得浑浊不堪。先是逼反了济南节度使唐壁,后又用计退去了临潼关总兵新文礼,和虹霓关总兵尚司徒。最后导致靠山王杨林损兵折将。而最后魏文通战死,也是李元霸他一手策划的。甚至连最后的宇文成龙兵败身亡,裴延庆投靠瓦岗山。这一切全是我们老兄弟,李元霸的所作所为。”

    罗成那带有羡慕的话,让昌平王邱瑞不由得心中一震。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年的瓦岗山之战,李元霸竟然操控着全局。不由得觉得自己看走了眼。

    “父王,不仅如此。后来瓦岗军兵困济南城,新上任的济南节度使来护儿,战败身亡。而在关键时刻,我们老兄弟李元霸挺身而出。不但解决了济南府之围,还将济南府的军政大权收到手中。成为了真真正正的济南府之主。你认为这只是巧合吗。”邱福补充说道。

    最后在邱福和罗成的描述下,昌平王邱瑞终于知道了,李元霸的心机。不由那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不少。但是却并没有减缓行军速度。毕竟李元霸只有六万人马,是不争的现实。

    刚昌平王邱瑞来到鸭绿江岸的时候,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浮桥。这真的已经超出了,昌平王邱瑞的认知。在他的印象中,浮桥都不是十分的宽阔。而且为了可以让大量的士兵同时渡河。必须同时修建数座浮桥。

    可是如今放在他面前的,是一座宽约五十丈的浮桥。李元霸是如何在敌军干扰的情况下,将这座浮桥建成的。成为了昌平王邱瑞,心中不解的谜团。

    “没有想到,李元霸要修建的浮桥竟然是这个样子。怪不得他需要大量的木材与生铁。”此时昌平王邱瑞,终于知道了李元霸为什么会,向杨广索要生铁与铁矿石了。

    “我们的老兄弟足智多谋,让我十分佩服。可是没有想到,他竟然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虽然他利用浮桥渡过了鸭绿江。但是毕竟是深入腹地作战,如果高句丽王派兵,再次抢占鸭绿江岸。那他李元霸真的就插翅难飞了。”罗成叹息的说道。

    “你也说了,我们老兄弟他足智多谋,又岂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我们乃是皇上所派援军,准备通过这座浮桥,前往平壤城支援赵王李元霸。还行守浮桥的将军放行。”邱福对罗成说完后,转身对空荡荡的浮桥,大声喊道。

    罗成刚想讽刺邱福几句,说他对着空荡荡的浮桥喊话,是不是傻了。可是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发现浮桥两侧的高栏处,有大批的士兵突然出现。同时一位将领从浮桥上走了出来。

    那位将领笑呵呵的,对罗成说道:“罗成兄弟,你的眼光还是没有邱福兄弟贼啊。”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小白猿侯君集,他奉李元霸之命,带一万精兵,镇守鸭绿江浮桥。虽然只有一万人,但是有鸭绿江浮桥,这座堡垒在。就算是对方来上十倍之敌,也休想攻下这浮桥。而且关键时刻还可以让浮桥解体。退回鸭绿江东岸。

    “没有想到镇守鸭绿江浮桥的,竟是侯君集哥哥。”邱福笑呵呵的说道。

    不过此时罗成的表情,多少就有一点尴尬了。不过今天的罗成,已经并不是那个骄傲的罗成了。自从他被李元霸赤手空拳打败后。便将那目空一切的性格改掉了。也就是说此时的罗成,已经不再是原来历史轨迹上的罗成了。

    这段时间订阅直转急下,龙魂知道是更新的速度太慢。让一些兄弟不满意,而放弃了隋唐第一好汉。其实龙魂何尝不想,一天更新万字甚至更多。但是龙魂并不是全职写手,有着自己的工作需要去做。而且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龙魂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休息日与节假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晚上还要抽时间来码字,真的是压力山大。即便龙魂如此还是有人在看盗版,龙魂知道这样的事情,没有人能够阻止得了。但是龙魂希望那些看盗版的兄弟,为龙魂考虑一下。

    好了其他的灵魂也就不说了,龙魂会努力码字争取每日多更。同时谢谢那些一直支持龙魂,支持正版的兄弟。

    (本章完)

第177章 采用游击战 昌平王叫绝() 
“我就是想知道,邱福你是如何看出,这吊桥上有伏兵的。”罗成看着邱福一脸好奇的问道。

    如果说邱福看出了,这个吊桥之上的蹊跷,那打死罗成他也不会相信。自己可是南征北战过来的。连自己都没有看出来,他邱福一个公子哥,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又如何能够看的出来呢。

    “其实这个答案十分简单,那就是不要说,我们那足智多谋的老兄弟李元霸。就算是我们的三哥徐茂公,同样也不会犯下如此大的错误。所以我断定这浮桥之上,一定有所蹊跷。”邱福对罗成说道。

    “原来你也是猜的,我还以为你的眼力真的比我好呢。”罗成听到邱福如此一说,心中不免的平衡了很多。

    这时昌平王邱瑞走了过来,对侯君集说道:“早就听说过瓦岗山上,有一位高来高去的奇人。人称小白猿侯君集,师承三元李靖。今日有幸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昌平王伯父千万莫要如此说。我和邱福乃是结义兄弟,你老就是我的父亲。作为晚辈的我,哪里敢受长辈如此的赞誉。”侯君集马上向昌平王邱瑞施礼说道。

    随后,侯君集跟随昌平王邱瑞,来到了在鸭绿江东岸,设下的临时大营。昌平王邱瑞命人排下酒宴,在中军大帐中款待侯君集。在酒席间,各位兄弟自然是,推杯换盏畅谈甚欢。

    “我在走到辽东城的时候,就听说程咬金与李元霸意见不统一,已经分兵两处。可以和我说说,到底是因为什么吗。”昌平王邱瑞放下手中的酒杯,试探性的问道。

    “既然伯父问起,我也就不必隐瞒。当日主公与三哥,对于如何才能拿下平壤城,制定了几个计划。但是都觉着不太稳妥……”接下来侯君集,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与昌平王邱瑞等人说了一遍。

    当时李元霸觉得,如果直接发兵平壤城。那么很有可能会在平壤城兵败。原因有二,第一是所剩兵源不足,根本无法对平壤城,造成真正的威胁。其二就是,这平壤城距离凤凰城,有着将近四百七八十里的路程。补给很难第一时间送到。而且还极其容易,被高句丽军半路截去。

    最后经过大家的反复讨论,制定下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妙计。那就是李元霸带一半的人马,做出兵发平壤成的样子。同时程咬金要和李元霸,上演一幕分家的大戏。这场大戏的观众,不只是宇文化及,还包括高句丽国王高元。

    目的就是让他们认为,李元霸与程咬金真的闹掰。如果宇文化及相信,那么他势必会,在杨广面前力挺程咬金。而如果高句丽国王高元相信,那么他就一定会,将两股部队分而蚕食。

    而两股部队高句丽王高元,最想消灭的那么一定是,李元霸的这一支。所以李元霸变成了诱饵,一个不断吸引,高句丽士兵上当的诱饵。

    往往都是李元霸在明处行军,而程咬金却隐在暗处,慢慢的跟随或者设伏。一旦发现有高句丽士兵,阻击李元霸。那么李元霸大多数会选择诈败而逃,将其引入程咬金设置的包围圈中。当然这是限定于,高句丽士兵的人数,是否高于自己。如果在对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李元霸自己有信心,可以将其消灭。那么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

    而为了将戏演得圆满,程咬金还特意分兵,不停的骚扰其他城池。当然每次遇到一点像样的阻击,就会迅速撤离。这样一来,就更加的让高句丽王高元,不再担心程咬金的这支人马。而全心全意的来对付李元霸。

    可是这近一个月以来,高句丽国王高元,已经派出了不下五支人马,总人数达到了十几万。可是由始至终,也没有一个人回来向他报告。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在李元霸手中吃了亏,导致全军覆没。

    这就更加的坚定了,高句丽王高元,要借此机会先将李元霸铲除的决心。随后大批的军队,被高句丽王,调出了平壤城。开始满天下的搜寻李元霸的足迹。

    可是此时的李元霸,却如同消失了一般,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发现他们的踪迹。不过这时,却传来了其他几个城池,向其求援的消息。这不得已只能让,那名将领分兵应付。

    可是不久后他就发现,自己派出的人马,如同泥牛入海一般音讯全无。这让他不敢轻易,再向其他城池赠派军队。同时开始加大力度,搜寻李元霸的踪迹。可是由始至终也没有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