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838部分

反转人生-第838部分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不需要能够像诺基亚那样拿去当锤子,也不需要用五六七八年都不换,我们的三年一换,咋地,只要消费者用的爽,他们就会为我的产品买单。

    这就是乔布斯的用户理念,也正是这个理念,造就了他的帝国。

    但是现在乔布斯的水果机还在实验室里呢,所以他的用户理念,也还是在摸索阶段,而李逸帆现在率先提出这样的理念,对于李铮和潘想来说,简直就是脑洞大开啊!

    是啊,你想要增加网站的点击量,想要维持网站的高,那靠啥?

    说穿了不就是这么简单,你只要让你的客户感觉到爽不就成了?

    就特么这么简单的事情,咱们怎么之前就没想到?

    老板牛**,老板万岁,老板v587。。。

    李逸帆看着面前犹如小学生一般的李铮和潘想,心里满意极了。

    这两个可是上辈子车托之家网站的肱骨之臣,虽然他们的曝光率不高,名气也没有后来加入进来的那位大咖牛**,可是正是他们在幕后的策划,和默默奉献,才成就了几年之后那家国内首屈一指的汽车门户网站。

    一家可以到美国纳斯达克去圈钱的网站,没有这俩人的鼎力,忘我投入那是不行的。

    现在把他们两个给忽悠住,那就是最大,最好的一笔投资。

    接下来的几天,李逸帆晚上没事,就陪唐甜在家,或者出去转悠,白天就泡在汽车之家网站,进行指导,或者和李铮,潘想他们两个交流沟通,都是年轻人,很快就互相熟悉,并且成好友。

    而汽车之家网站的建设,也在他的指导下,迅速的了状态。

    李铮和潘想也确实卖力,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还经常和他们在网络行业里的朋友联络,出来拉关系,吹水,然后给自己的公司打广告。

    绝对没有辜负,李逸帆对他们的期望,和给他们的薪水。

    不过一个礼拜之后,这天李逸帆倒是没有去汽车之家网站的所在地,而是去了京城的798艺术街,因为他最近刚刚在这里租了一套房子。

    房子是一个旧仓库改成的loft,很是有点后现代主意风格的范儿,李逸帆很喜欢这里。

    不过他之所以租下这套房子,并不是因为他喜欢泡吧,而是因为他喜欢这里的艺术氛围,这样的艺术氛围很是和搞艺术和搞创作的人在这里工作。

    这段时间,他可不光是在汽车之家网站的事情,他还让郝军帮他联系人,从中央艺术美院,搞来了不少懂设计,懂造型的设计师。

    而这些设计师,大多都有些工艺设计的背景,一共五十多人,之所以请来这么多人,目的很简单。

    他要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汽车设计公司!

    一辆汽车到底是什么用户有购买的**和冲动?

    懂行的人会告诉你,发动机,底盘,变速器这三大件。

    暴发户则会告诉你,老子买车只看牌子,只看价钱,不看其他。

    至于那些懵懵懂懂,手里刚有俩钱,想要买车的入门者,对他们来说,车子的外形,好不好看则是关键。

    在十几年之后,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购车消费者。

    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是什么让你一看到这车,就有购买的冲动。

    而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消费者选择的是车子的外形漂亮与否!

    这说明什么?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说白了就是,你的车子只要设计的外形够酷,够炫,够漂亮,这样哪怕你的车子用的是差现在一代的发动机,变速器也一样会有人买单。

    后世的第七代雅阁和第八代凯美瑞,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上就是落后主流一代,可是依旧是有无数人为这两款车子买单,为啥?够漂亮呗!

    还有后来的韩国的现代索纳塔第八代,和起亚k5,那虚标的发动机功率,还有虚标的油耗,还有那发飘的底盘,还有用料垃圾的车身,大家都一清二楚。

    可是为啥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为这样徒有其表的车子掏腰包,就是因为人家的车子外形设计的够靓,够酷,够炫!

    所以新车,只要你的外形设计的足够漂亮,那么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李逸帆对汽车的了解,可要比这年头几乎的国人都超前,而且负责任的说,要比他们领先的多。

    这年头那几家合资企业就不说了,他们都只生产合资品牌,目前市面上的民营自主就两家,一家吉利,一家奇瑞。

    可是他们生产的神马车型,你看看?

    qq,华普金刚,远景,这些都难看的没话说,东方之子基本就是换标的捷达,现在在市场上,也就是靠卖方市场,还有车子价格便宜,在支撑。

    等到几年之后,国内的市场竞争越发的激烈,合资企业开始价格下探的时候,你在看,这几家企业,和这几款车型,有几个还能像现在这么惬意的?

    奇瑞的外形设计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坑爹。

    他们搞发动机研发,搞变速器研发的态度是正确的,可是对汽车外形,他们是一贯的不重视,甚至可以开发出,前后部分的车型出来,这样的车型拿到市场上,你就别怪他一年下来销量不过三位数。

    你真当消费者是傻子吗?买那么一个外形丑陋的东西回去,给自己找别扭吗?

    吉利就更别说了,开发出来的车型,也是一个比一个**蛋,直到最后,他们请来了一个韩国设计师,干脆把现代瑞纳的外形给扒下来,然后把车灯反向布置,竟然造就了他们最经典的车型帝豪ec系列。

    至于国产厂家里,在外型上最下功夫的倒数后来居上的长城,靠着长城h6的设计,他们一招鲜吃遍天,居然连续两年拿下了民营自主品牌销售王冠的宝座。

    不过他们能卖得动的,也就那车。。。

    李逸帆现在了这个行业,那就绝对不能走那几家走过的血路。

    他必须要未雨绸缪,现在他的晨华汽车的第一代骏捷,还有尊驰,都是意大利设计师,乔治亚罗设计的。

    这两款车的外形,可以说都很成功,尤其是骏捷,刚上市的时候,就仗着漂亮的外形,曾经一度引起轰动。

    可是几年过后,因为丝毫没有长进,很快就被淘汰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他接手的晨华汽车,就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晨华汽车只能越做越好,哪有越做越烂的道理?

    不过现在他搞这个设计工作室,也是未雨绸缪的第一步而已,因为现在的国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汽车外形设计的理念。

    大家在这一块,都是一片空白,别说是理念,甚至到具体该怎么设计,都一点概念没有。

    所以现在大家还离不开外国人,说穿了就是离不开意大利人。

    意大利的都灵,称是设计之都,在那个小小的山城里,可是挤着上百家的汽车设计公司,当年的杨荣能够找到哪里,以他的眼光来说,那就说明哪里绝对有实力。(。)

1174。 咱们不缺想象力() 
骏捷后来在华国市场上的成功,可是让这帮意大利设计师和设计公司,在国内打响了名气。

    以至于后来很多国内的汽车企业,都纷纷选择到都灵去寻找合作伙伴哪里的设计公司,来给自己做设计。

    可是意大利人难道真的会给你尽心尽力的设计汽车吗?扯淡!

    他们更加看中的是华国的市场,至于给你尽心尽力,你就别做梦了,他们不把你往死里坑,就算对的起你了。

    蜂拥而至的华国汽车制造商们,可是让这帮意大利土鳖乐开了花,都灵原本竞争激烈的汽车设计公司,有了华国汽车商们的,可算是缓了口气。

    可是他们对乘兴而来的华国汽车商是怎么做的?

    他们竟然能够做出,拿着给a车商设计的4套图纸,原封不动的交给b公司来选择,当最后发现两家公司,选择的竟然是同一套图纸的之后,他们竟然只是做了小范围的修改,然后一糊弄了之。

    最后倒霉的是谁?当然还是华国的汽车制造商,大家乐呵呵的拿着图纸,回到国内开始搞研发,开模建厂。

    等到最后做出的车来,拿到车展上竟然发生撞脸的事故,你说最后能怨谁?

    意大利人固然混蛋,可是更多的他们应该怨自己不争气。

    意大利佬靠得住,老母猪都能上树,早就知道那帮西欧的孙子不是好鸟,花那么多冤枉钱,为啥就想不起来,在自己家里培养人才,自己搞开发呢?

    诚然,咱们确实在设计理念。还有手段上是比他们落后,难道咱们的脑子就真的没有他们灵光?

    那人家日本的设计师,还有韩国的设计师是怎么活的?人家是怎么设计的呢?

    为啥丰田和本田的当家车型,能够在市场上存活那么多年。换了那么多代。依旧经久不衰,还能赢得消费者的好评?

    说白了。人家就是舍得投入,舍得自己留住人才搞研发,可是在咱们国内就偏偏不。

    大型的国有车企不必说了,人家根本就不屑搞研发。搞研发又费钱,又费事,而且还不容易捞钱,那以后和外资和做来钱快?

    而民营企业,一般都是家族企业,要么也是乡镇企业出身,眼界真的没那么宽。

    其中的例子就是byd。和奇瑞。

    byd根本就不搞外形,他们做的最直接,就直接那日本畅销车的外形来抄,那个好卖。我就抄那个。

    小型车里丰田的花冠买的好,那我的小型车就抄花冠的。

    中级车里本田雅阁最畅销,那我就抄本田雅阁。

    suv车型,我看雷克萨斯不错,那我就抄雷克萨斯。

    这样的做法确实见效快,而且在国内汽车文化极度不成熟,汽车市场刚刚放开的时候,大家还能接受,毕竟你刚起步。

    而且国内的消费者绝对不能算是见多识广,见到这些和合资车类似的车型,都挺喜欢,比较容易接受。

    可是一旦过了三五年,你要是还这么干,而且随着消费者眼界的拓宽,人家就不再买你的帐了。

    你这是干啥?成天抄袭,你这不是找骂呢吗?有本事,你自己搞研发啊,抄袭别人算什么本事?

    于是消费者对你的恶劣印象,就形成了,这就是byd,后世做的最不好的一点,也是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

    至于奇瑞,那就更别说了,当初他们是根本就乎汽车外形的设计,他们的车型,简直就可以举办一个奇葩大赛。

    像被挤过的面包一般的qqme,还有前后部分的车,以及其他几款车型,简直就是臭的惊天动地。

    以至于很多车友,看了奇瑞的车都说,这车简直就是来挑战大家的审美极限的。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之后,才渐渐的有所改观。

    而这样的车企,你能指望着他们自己投钱搞汽车设计研发?你能指望着他们花钱留住那些搞汽车设计的人才?

    byd一贯是人还战术,搞什么都是一窝蜂,每年都招收大批量的人手,然后一拥而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人手充足,不过从长久来看,根本留不住人才,也不能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很多汽车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对于byd来说,都是又爱又恨。

    爱他是因为这是国内唯一的一家真的肯在技术上投钱,脚踏实地的搞研发的车企。

    恨他的原因更简单,他们简直就不拿员工当人,每天都任务繁重,工资就给你三四千,你爱干不干,反正企业是抓住了国内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工作不好找的心里,就枉死里来用员工。

    而且这是一件典型的家族企业,内部能用混乱来形容,大家上升一般无望。

    所以很多员工,都会把这里当做是跳板,毕业之后他们会加入byd,哪怕工资给的不高,工作也真辛苦。

    可是在这里,他们能学到真本事,真正的积累到工作经验。

    只要你在这里熬上三五年,工作经验积累足够,那么今后跳槽,就非常容易,到浦海上汽,或者北方一汽,随随便便都能找到一个月薪过万的工作。

    可是这样一来byd,能得到什么?

    有经验的员工,经常跳槽,研发不具备持续性,员工对公司没有归属感,忠诚度不佳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到十几年后,byd的王忠才认识到,并且做了改正,不过那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而奇瑞,是在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之后,才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的,可是他们的眼光颇高,后来也去欧洲成立了联合工作室,来给自己设计新车型。

    不得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