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865部分

反转人生-第865部分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年的时候过两万一平方,14年的时候,就不知道是多少万喽!

    你说这样一来,当地的政府,在万德集团拿地的时候,敢和万德集团要高价?

    如果你旅游的时候,到过一些国内其他的大城市,你在看看,那些万德广场选择建设的都是什么地方?

    都是一些城市新兴的开发区,或者是xx新区,真正在城市中心的核定地段的其实真的没有几家。

    地方政府靠万德集团炒热人气,而万德集团则是地价拿地,玩空手道,并且接着国内人口城市化的这个机遇,迅速的成国内商业地产领域的霸主。

    现在王万德和李逸帆说,按照地价和建设费用的评估,可以把他们建设三座万德广场折算成股价,给他们作价百分之五,你说李逸帆如何能不苦笑?

    你们万德广场,真的开发建设其实根本都没多少成本,而且一路都是在玩空手道而已,可是我们如果真的承建了你们的项目,一盖就是三座,这可是要砸进去七八个亿,到十个亿的真金白银。

    可是你们就给我们百分之五的股份,老王你也太会算计了吧!

    老王出价非常狠,但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道理,李逸帆还是知道的,更何况他这次来,可根本不是王万德的万德集团的股份的。

    “哈哈,王总,你这就不厚道了哦!我听说,你们最近可是在考虑上新项目哦,新项目,这段时间,你是国内,国外,香江,欧美飞行了不下数十次,现在你就拿万德集团的股份来糊弄我,嘿嘿,是不是有点太过分喽!”

    李逸帆的话王万德是勃然色变,他想要转变思路经营的想法,可是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而这一次的转型,他也是非常谨小慎微,一直都没有对太多人提起过,而且这次的改变,其实也是被逼出来的一次冒险。

    新公司的计划,他从来都没有对其他人提起过,而眼前这家伙怎么知道的?难道是自己的身边有内奸?

    也难怪他是勃然色变,换了谁,如果遇上这样的情况,也都镇定不了!

    “李总,你这话说的什么意思,我怎么好像不太明白?”

    老王揣着明白开始装糊涂,李逸帆一看,算了,干脆就往开了说吧。

    “其实王总,你们公司的人刚刚找到我们谈合作的可能性的时候,我们真的非常高兴。因为万德集团的名,大家都是了解知道的。于是后来,我们也派出了自己的调查团队,到全国各地的万德广场进行了考察。不过后来的出来的结果,居然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现在贵公司在销售方面,已经到了这般田地?”

    李逸帆的话让老王脸上又是抽抽了一下。

    李逸帆这番话,可是说到他的心眼里去了,其实如果万德集团的经营状况良好,他又怎么会舍得直接给这小子百分之五的股份?

    还有之前,他提出了赔偿客户损失,把那三座万德广场推倒重建的提议之后,又怎么会在公司内部造成那么大的矛盾?

    其实这都跟万德广场现在的经营状况有关。

    他搞的是商业地产,不是住宅商品房,虽然拿地的价格比其他房地产开发商要低,但是建成之后,却并不能像其他的房地产开发商那样,把房子一卖,然后拍走人。

    他还要进行后期的维护,,招商,和经营。

    毕竟你盖的是高端商场,不是批发市场。

    所以你要引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超市,还有那些餐饮企业,然后你还要打打广告消费者知道你们这个地方他们来你这里消费。

    这样的商场,在2000年之前,在国内的各大城市,可以说是建起一个,就会火爆一个。

    因为那时候国内的消费能力还算强,那时候的人民币还没有发毛,实际购买力还相当了得,吃一碗面只需要一块五就能搞定。

    可是后来那位称扛着棺材踩地雷的总理大臣,大手笔完成了三项改革,这一下子可就给国内的经济发展留下了后遗症。

    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房地产更是开始悄然的走向了疯狂,大家手里的钱谁也不敢乱花。

    虽然这几年,每天在ccav的新闻里,全都是繁花锦簇,今天我国gdp增长多少,明天我过出口贸易顺差又加大。

    可是这些钱,却根本没多少真金白银的落到老百姓的口袋里。

    现在的老百姓的日子,虽然没有十年之后那么难过,但是却已经开始嗅到了一些寒冬的味道,现在什么都在涨。

    就比如他经营的商场,因为入场费本来就贵,而维护商场的品质,他们还只能吸引那些国内外的名牌来入住,这帮家伙可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就要吃三年的家伙。

    随便一件衣服,张口就要几千块,一条裤子随便也要七八百,这样的价格,老百姓如何能承受的起?

    所以他最近开业的那些万德广场,出了刚开业那几天,因为促销,热闹个一两天,之后立马就大多开始陷入萎靡的状态了。(……)

1212。 王万德的计划() 
作为万德集团的领航者,王万德哪能不清楚现在万德集团面临的状况?

    表面上看,公司光鲜无比,目前公司的经营主要是三个部分,一个是以前的老业务,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建小区,不过现在看来市场环境不太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有点趋于饱和的态势,在没有新一轮的国家刺激政策出台之前,这部分市场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另外两个部分,就是满世界的建万德广场,玩商业中心的概念炒作,还有就是后期对这样的商业中心的维护等工作。

    而这部分是目前公司主要的应收部分,但是这部分现在也不太好做,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行业里竞争激烈,二来也是因为最近几年物价的逐步攀升,已经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所以王万德一直在谋求着改革,可是他是个做地产起家的商人,而且对国内的商业环境看的也很透彻。

    现在想让他去转行做实业,这不太可能,新的领导班子上台以后,虽然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可是已经从很多方面释放出了信,而这些信关乎着国内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几乎都和房地产有关。

    所以他很看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可是如何在这未来的十年之内,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这一直是让他很挠头的问题。

    万德转战商业地产,是他说主导的项目,可是现在做到这样的田地。是不是应该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到底在哪里?

    寻找答案,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转战香江,欧美,诸多的发达国家,参考了很多人家的大型商业中心,来考察国外成熟的商业中心的发展模式。

    结果一番考察下来,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也是目前国内的商业中心目前短缺的一个项目,那就是电影院。

    在国外,他考察过的外国的商业中心,无论是在世界闻名的大城市里面的,还是那些中小城市的,哪怕就是一个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镇的商业中心,电影院也是必须配套的配置。

    而在国内,目前的大型商超里面配套电影院,根本还就有形成这样的概念理念。

    在国外他带着团队,关于电影市场做了详细的调查。而他的团队给他反馈回来的数据他吃惊。

    就他主要考察的目标美国的电影院来说。2001年的全国票房是八十一亿美元,这一年一共有十四点九亿次的美国人走进电影院,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要进电影院五次,是全球之最。

    而在日本和韩国,数目也同样惊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平均每年去电影院的次数也能达到2次,和1。9次。

    而在国内,他们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居然是华国人平均每年进电影院的次数,还不到零点二次。

    这样的数据王万德感觉到,自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国人在电影这样的文化娱乐消费上的数据,还很低,难道真的是因为国人不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吗?

    是的,电影票在这年头,动辄五十一百,确实是不便宜,可是这在大城市,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要知道像京城,浦海,羊城,这样的大城市,光是人口就都超过了两千万,这三个国内一线城市人口的总和,就超过七千万,几乎相当于欧洲几个国家加起来的总和。

    而那些二线的发达城市,动辄也是人口数百万,或者过千万,难道这些人都没有消费能力,都不喜欢看电影吗?

    不,绝对不是这样,根据他们的调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造成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目前国内的影院数目不够,而且结构不合理,电影院的设施配套非常落后,导致人们不愿意去这样的电影院看电影。

    这年头国内的电影院,除了一些一线城市的某些院线,采用的是目前欧美主流的标准,其他的还都是最早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电影院。

    而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电影院是什么情况?

    全都是小放映厅,每个厅百十来个座位,然后一个影院中心,大一点的能有七八个放映厅,小的也有三四个,这样就能够保证每天都有几部电影同时放映,而且放映时间上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来灵活的。

    而国内是什么状况?

    很多电影院,还是过去那种老套的,动辄数百人,多则上千人的大放映厅,用的都是最老套的胶合板椅子,很多设施都已经是破烂不堪,里面设施老旧,气味难闻,这样的电影院,谁愿意去?

    而且每天只放映一部电影,这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这是最老套的一代电影院,而现今一点的二代,也不过就是在这样的电影院的周边,配套一些小型的录像厅而已。

    而目前国际主流的三代电影院,几乎全部都搬迁到了各大商业中心的里面,然后分成七八个小放映厅,灵活的安排放映时间,和场次。

    这样一来,不光是可以盘活影院中心的,更是可以让商业中心,成为吃喝玩乐一条龙的综合服务中心。

    这个发现王万德是兴奋不已,回来之后,就专门组织了人手,来写材料,准备拿到董事会上去讨论。

    他准备新成立一家公司,名叫万德院线,都开设在万德广场里面,这样一来两家公司就可以相辅相成。

    可是前段时间,他的这个计划,在董事会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一点让他很是没有想到。

    而董事们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环境太差,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少,质量差,真正能让老百姓愿意掏腰包的根本没几部。

    圈子里的知名导演和演员就那么几个,上面还有光电总局这样的部门管着,导致咱们的电影文化,很难能发展起来。

    国内拍不出精品,引进国外的电影,还要再被光电总局卡脖子,每年引进的电影数量,全都被限制的死死的。

    你说你这时候,要大手笔的投资,来建设院线,你这不是疯了吗?

    本来现在公司内部的经营环境,就是困难重重,你这时候还要把大家往死路上带,你说大家伙能同意吗?

    董事会开了几轮,大家是各持己见,一部分小股东,都是墙头草,他们只负责看和听,但是却不出声。

    还有一部分董事,选择他这一边,可是和反对派比起来,还是少数。

    所以几次的会谈协商下来,成果和进展一直不大,这让王万德很是恼火,甚至几度他都想利用自己董事长的权威,来力挺这个计划的。

    可是万德集团内部的股权结构实在是太复杂,虽然他还是名义上的董事长,和绝对的大股东。

    可是当年万德集团因为发展的需要,也吸收了不少中小股东,和外来资本。

    而这些人很多,都是有这官方背景的家伙,一个二个的都不是好惹的家伙。

    平时王万德还可以把她们分而化之,一一击破,可是这时候如果自己太强势,很有可能会把这帮家伙,给逼到一起,成为一个小团体。

    这样一来,如果那帮家伙,存心就是要和自己过不去的话,那到时候很容易会引起公司的内斗,到时候最坏的结果,就是公司分崩离析,元气大伤。

    所以王万德最近一直在头疼,到底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难题。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外部找一个强援,而这个强援,还是那种让公司内部的反对派,无力反抗的那种,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从名气背景。

    而这样的企业,在国内可不好找,选来选去也只能选择国外的企业,而且还是影院企业,毕竟他们有资金,有实力,更是有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