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172部分

明扬天下-第172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猓俅蠓炊槐恪!

    “本官知道,但造船技术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就要逐渐摸索积累。”

    “大人放心,其实千料福船的图纸咱们都有,有了建造四百料福船的经验后,将来要造千料以上的大船,便容易多了。”

    秦牧明白这些东西急不得。便点了点头,吴晋锡接着说道:“除了这六艘小型福船外,现在还同时开建一批唬船和鹰船、沙船,大人请看,岸上的这些就是,因为船体比较小,无须船坞,可以在岸上造好船壳之后,再用圆木滑滚入水舾装即可。”

    “唬船同样是采用底尖面阔设计。首尾一样,底用龙骨,直透前后,船阔1丈。长约4丈,体势低矮,吃水深度只有3尺。每舷用桨10支,有风用帆。无风用桨,也可以帆桨并用,速度快。进退方便,利于追逐哨探。”

    “沙船为平底设计,能调戗,使之顶风,出入波涛如履平地,但沙船上没有遮蔽矢石的屏障,因此时常要配合鹰船使用。鹰船两头尖,不辨首尾,速度快,甲板四周有能遮蔽矢石的护板,这种护板用茅竹密钉成排而成,便于接敌,作战时多以鹰船为先锋,沙船紧跟其后,冲入敌人船队中。”

    吴晋锡一边带着秦牧在各个船体之间穿行,一边详细地解说着,四周尽是乒乒乓乓的敲打声,吴晋锡要大声喊着才能保证让秦牧听得清楚。

    从吴晋锡比较专业的角度分辨,内河作战,炮舰虽然威力巨大,但受水道深浅限制,有时候未必能投入实战。

    唬船、鹰船、沙船这些小型战船由于吃水浅,转动灵活,速度快,往往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这些船由于船体小,建造速度也更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建造。

    听了吴晋锡的介绍,秦牧频频点头,他想了想,如果历史脉络没有太大的改变的话,时间上还是够自己建造不少战船的。

    “嗯。铸炮方面进展如何了?”

    有了船,还要有炮,而且炮才是关键。

    李自成在真定小胜几场之后,清军一派兵增援,大顺军又开始节节败退,时间对秦牧来说,越来越紧迫了,现在除了加紧训练军队之外,他最关心的就是装备了。

    这次从朝廷的得到的工匠中,也有一部分是铸造方面的工匠。

    在秦牧的势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有关火器研制和实验的主要分为两个点,一个是在长沙,一个是在赣南。

    而在实际铸造方面,分设的位置更多,除了赣南和长沙之外,还有萍乡和岳阳两处,只不过萍乡和岳阳这两处铸造点缺少研发能力,主要以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制造一些炮和铳、及百虎齐奔箭之类的武器。

    现在岳阳有了汤若望的加入,情况就不同了,这里的制造作坊将全力铸造红夷大炮和佛朗机炮。尤其是红夷大炮,在其他的铸造点是没有能力铸造的。

    吴晋锡带着秦牧来到位于城北的铸造作坊,这处作坊占地足有数十亩,外头是大片的空地,四周有士兵严密把守。

    进到铸造作坊里头,但感热浪逼人,还有当当的打敲声不绝于耳,汤若望浑身汗湿,一手拿着条手巾,一边指挥工匠一边擦汗,见了秦牧,他还愣了愣才反应过来。

    “汤大人辛苦了。”秦牧上前问道。

    汤若望连忙将手巾塞给助手,上前一揖道:“拜见总督大人。”

    “汤大人不必多礼,进展如何了。”

    汤若望一指后面的模型说道:“总督大人请看,这就是红夷大炮的炮模,目前已经铸造好一门,正准备开始铸造第二门。”

    秦牧一听,这么多天过去了才铸造出一门,这速度还真是可用龟速来形容,不过考虑到红夷大炮技术含量高,需要一些特别的设备和仪器辅助配合,各项工序法式要求也极为严格,迅速慢些也属正常。

    汤若望以前曾多次帮朝廷铸造红夷大炮,有了他,技术上已经不成问题。但秦牧决定暂时只铸六门红夷大炮,一来红夷大炮造价昂贵,二来十分笨重,只适合一些特定的攻坚战,铸造太多反而是累赘。

    秦牧要大量铸造的,反而是千斤佛郎机炮,用来安装在战船上。

    佛朗机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比不上红夷大炮,但它的优点是射速快,提前装好子铳后,射速每分钟可到达四至五发。

    更重要的一点,现在的船只无法承受太多红夷大炮带来的后坐力。

    综合这些因素,佛朗机炮虽然不是威力最大的,却是目前最适合的。

    秦牧关心的是铸炮的材料问题,目前的红夷大炮的主要材料是铜和铁,采用铁心铜体设计,如果光是铜,则管身太软,容易造成炮膛扩张,而光是铁的话,韧性又不够,容易炸膛。

    然而这种铁心铜体设计不但造价昂贵,而且使得火炮极为笨重,在炮管材料方面,他早就让赣州的工匠探索了。

    “钨钢炼得如何?”秦牧问道。

    吴晋锡立即答道:“已按大人吩咐,在赣南试炼,日前炼出的一些钨钢,硬度高、耐磨。可用来做铣刀、刨刀,削其他钢铁,但它最明显的缺点是韧性太差,太脆了,从目前的成品来看,并不适合做炮管和枪管,太容易炸膛了。”

    在赣州南面的南安府大庾岭一带,早就发现了大量的钨矿。

    钨钢秦牧还是听说过的,据说钨钢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

    秦牧觉得钨钢既然有这么多特点,如果能成功炼出来,应该可以做枪管炮管。

    但听了吴晋锡的话,秦牧不禁有些失望,他微微蹙眉道:“让工匠不断更改矿石比例,或是加入其他矿石同炼,总之要不断尝试。”

    “大人放心,已经在做了,只是这事恐怕急不得,得一点一点的摸过才行。”

    (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第253章 弘光议和() 
******

    经过几个月时间,江西大规模的剿匪行动宣告结束,前后剿灭江西境内大小土匪二十四股,招安四十一股,江西全境内为之一靖。文学网

    但令秦牧不满的是,这回竟然又让顾宪成那个家伙逃了,真是不死小强啊。他那几百人马跑到袁州附近被崔锋围剿之后,唯独不见他的身影,就连夜不收查了许久,还是没查到这家伙的下落,为此燕高飞还被秦牧狠批了一顿。

    在江西的兵力部署上,秦牧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调一千五百人马驻防袁州,另调一万人马入防南昌。现在他是两省总督,完全有这个权力作出这样的兵力调配。

    至于原来的江西都指挥使周宁,秦牧以嘉定伯周奎投敌为由,直接把他给铲了,哪儿凉快那儿呆去。

    原南昌驻军挑选一些青壮之后,所有老弱也全部返籍为民。换由崔锋带一万大军接手南昌防务。

    这次秦牧南下岳阳,除了察看战船和火炮研制情况外,更要实地查看一些地方的驻军训练情况,以及洞庭湖沿岸的夏收情况。

    他到岳阳后,虽然还不时来一场雨,但总体而言,对夏收影响已不是很大。

    至于各地驻军的训练情况,总参虽然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军事佥事,及军训部都负有监督的负责,但秦牧不自亲来看看,还是不放心。毕竟这个时代的满清铁骑真不是吹的,战力确实让人侧目。

    目前秦军主要还是冷兵器为主,而热兵器装备只占全军两成左右。

    秦牧驰马进入岳阳驻军的军营时,士兵正在热火朝天地训练,喊杀声震耳欲聋。

    接任的岳州守将是刘永志,他是在浏阳一战中投降的大西军将领,也是唯一一个得秦牧重用的叛军将领。

    刘永志自知作为降将,要想得到秦军这个团体的认可。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秦牧入营时,他正在校场上与士兵一同摸爬滚打,炎炎烈日之下,他和普通士兵一样,一身是泥,衣服全部被汗水浸透,就象从水里捞起来一样。

    上来拜见秦牧时,秦牧发现他脸颊上还带着伤,他连包扎也懒得包扎。伤口被干了的血液把住,又沾上了一层尘土。

    秦牧等他施完礼,随即下令道:“刘永志听令,命你立即率火器营,全速赶往二十里外的鹧鸪岭进行实战演练。”

    “末将遵命。”刘永志洪声答应。

    “本官在鹧鸪岭等你们,别让本官失望。”秦牧说完这句话,带着侍卫纵马出营,带着一股黄尘远去。

    秦牧虽然没有限令刘永志多久赶到鹧鸪岭,但他最后那句话。无疑是给了刘永志一鞭,差点没让他跳起来。

    咚!咚!咚!

    中军大鼓紧急响声,如雷震耳,营中士卒闻声迅速集结。刘永志将营中事务暂时托付给佥事岳中良。然后对火器营千户林绍兴下令:“林绍兴听令,限你迅速率领本部人马,准备好战车,武器弹药。干粮,随本将出战鹧鸪岭,总督大人在鹧鸪岭等着咱们。这不是演练,这就是战争,谁敢敷衍拖沓,军法从事。”

    刘永志军令一下,火器营一千二百士兵在林绍兴的指挥下顿时冲向马棚、车棚。

    他们标准的配备是,每人一支鸟铳,药罐1个;铅弹300发,搠杖1根,干粮5斤,水囊1个,铁壳震天雷5枚(即手榴弹)。

    另外,每什还有一辆马车,每车配一部百虎齐奔箭,五支迅雷铳。每个百户所还有一门轻型佛朗机火炮。

    这些武器由于平时时常演练,都整齐有序地存放着,现在命令一下,千户指挥百户,百户指挥总旗,总旗指挥什长,在一声声大吼声中,士兵按照平时的演练,以什为单位迅速准备属于自己的武器弹药、干粮和饮水,场面忙碌而有序;

    将近一柱香时间之后,一千两百人马随着一百多辆战车,轰隆地开出了军营,人吼马嘶声中,掀起滚滚黄尘向鹧鸪岭奔去。

    半个时辰之后,刘永志率着火器营全员赶到鹧鸪岭,所有士兵身上都被汗水打得湿漉漉的,秦牧驻马岭上,一面黑色大旗迎风招展着。刘永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赶到,秦牧也甚为惊诧,但他还是没有丝毫犹豫,未等大军停下来,立即让李式以令旗施令。

    刘永志一望见旗令,又匆匆下令士兵立即御马布置车阵,十门佛朗机炮首先咆哮起来,紧接着是一百多门百虎齐奔箭齐射,无数火箭如飞蝗满天飞舞;

    士兵则列队于车阵之后,百人一排,共分五排,以鸟铳进行分段射击,每个士兵要射击两枪,以检验他们的填充速度;

    射完一枪后,士兵们迅速从火药罐掏出纸包,咬破纸壳,将定装的发射药倒入枪管中、用搠杖捣实药、装铅子、捣实铅子、开火门、下点火药、闭火门,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等待命令接着齐射。

    呯!呯!呯!

    两轮齐射之后,再投掷一枚震天雷。

    由于所有武器都是实弹发射,没有丝毫做假,鹧鸪岭下一时间炮声隆隆,火箭漫天,枪声如过年放鞭炮般连绵不断,弥漫的硝烟让山下一片迷茫,只剩下影影绰绰一片。

    这次刘永志无论是迅速和实战效果,都让秦牧非常满意,他给了刘永志很高的赞扬,同时奖励火器营二十头大肥猪,让他们宰来大餐一顿。

    秦牧这些天,每到一地,都会这么干,他只看实战演练效果,不听报告,不看花架子。

    这么做当然会增加不少花费,但他不怕花钱,只怕将来有钱没命花。

    ***

    在北方,多尔衮占领京师之后,不象李自成那样立即大肆搜刮,而是用范文程的计策,采取各种手段拉拢汉族官僚地主,宣称先投顺者给予高官厚禄;

    同时为崇祯帝发丧,打出潜汉人“报君父之仇”的名义,进而宣布废除三饷(辽饷、练饷、剿饷)加派,这些手段使下来,北方还真有不少官僚地主投降了满清。

    清军在保定、定州两次挫败大顺军,连李自成也受了箭伤,经此之后,大顺军一退再退,清军接着进攻山西,原大同总兵姜瓖不满李自成架空自己,于六月初六杀了大同守将张天林,投降了清英王阿济格。

    说来姜瓖真不是什么好鸟,当初他手握重兵,李自成攻打山西时,他一箭不发就乖乖投降了,李自成因此非常看不起他,准备杀他,理由便是“朝廷以要害镇寄若,若何首降?”,当时还是张天林相劝,姜瓖才免去一死,现在一看李自败退,他立即杀害恩人张天林降清。

    姜瓖的降清,让大顺军山西战局一时阵脚大乱,阿齐格势如破竹,大同以下各州各县望风披靡,清军紧接着进攻陈永福防守的太原城。

    陈永福只有一万人马,由于李自成不计较他射伤一眼的旧仇,陈永福对李自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