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183部分

明扬天下-第183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人一听是秦牧的意思,终于没话说了。

    “倒是几万大顺军,如今反而不好办了。”吴之远皱眉说道,战前总参对此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安排,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战前谁也不知道双方合作得怎么样。

    凌战随口说道:“不是要押俘虏去武昌吗?咱们兵力正好吃紧,让李过调一万人马,与李九一同押解俘虏南下,余下的大顺军,就跟着咱们一同北上,扫荡襄阳以北的州县吧。”

    吴之远说道:“李过此人不简单,想分他的兵,恐怕很难。”

    “有什么难的?缴获的粮草物资都在赵坚手上,李过军中缺粮,不听安排,咱们大不了跟他们再干一仗。”

    “不错,照我说,直接把他给吞了省事。”

    几个参将又鼓噪起来,多数人都没太把李过那几万缺衣少粮的人马放在眼里。

    凌战沉声一喝道:“嚷什么,赶紧去准备武器粮草,北上襄阳接替李九。”

    “喏!”

    万应龙等人连忙应喏退出。

    “报,大顺军主帅李过在营外求见。”帐外突然有亲兵通报进来。

    凌战吩咐亲兵出去领人,然后与吴之远对视了眼,一齐迎出大帐外,双方相见,略作寒暄,便一同进帐落坐。

    军队之人,不喜拐弯抹角,李过当即说道:“我听说贵军已经夺回襄阳城?”

    “确有此事。”凌战答道。

    “凌将军,吴佥事,此次我两军联手,全歼尚可喜四万余人马,实属难得。这证明咱们两军是合则两利,我们希望能与贵军进一步加强协作,共抗强敌。”

    “这也是我军的意愿。”吴之远含笑答道。

    “只是我军在迎敌过程中,也有不少伤亡,加上粮草缺乏,极需要补给休整。可否这样,由我军入驻襄阳,以为贵军北面屏障。”

    凌战哈哈一笑道:“李将军觉得我军需要屏障吗?您大概没听过我军的军歌是怎么唱,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

    李过暗暗一滞,凌战的话虽是盛气凌人,但训练有素且斗志昂扬的秦军确实有此本钱,他不动声色地说道:“这次两军合力灭敌,缴获方面总应有我军一半。还有,襄阳本来就是我大顺的,我军入驻襄阳,也不只是单纯的作为贵军屏障,目前襄阳以北清军兵力相对薄弱,咱们正该合力收复失土,凌将军以为然否?”

    “在我看来,贵军确实需要先休整一番,至于说襄阳本来就是大顺的,这话不对,它本来是大明的才对

    凌战刚说到这,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帐外有亲兵奔来并报:“凌将军,马永贞马将军到。”

    “马永贞?”凌战不禁回问了一句,此时马蹄声竟是直奔中军大帐而来。

    “凌将军”马永贞风尘仆仆走进大帐,见另有陌生人在,连忙收声。

    “马将军怎么来了?”吴之远介绍道:“这位是大顺军主帅李过李将军。”

    马永贞向李过点了点头,稍一犹豫后说道:“李将军,我要告诉你一个很不幸的消息,你们大顺皇帝在蕲州南面的凤凰山,被当地村民袭击,驾崩了!”

    “什么?”李过瞬间弹起来,揪着马永贞的衣领暴喝道:“你再说一遍!”

    “你们大国师宋献策随后就到,具体情况李将军可向他征询。”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

    ps:早上停电,所以没能按时更新,抱歉抱歉~!

第269章 背水一战() 
*****

    李自成丧命于蕲州南面的凤凰山,尸体很快被农大年等人运回大别山南麓的大顺军营寨。(文学网)

    宋献策,顾君恩、喻上猷、袁宗第、刘芳亮、郝摇旗、刘体纯、张鼐、吴汝义等大顺朝文臣武将无不惊慌失措。

    大顺军士气本为就已经十分低迷,有李自成这个皇帝在,还在艰难维持着局面,现在李自成这根主心骨一去,所有人心里都可以用绝望二字来形容。

    邵华赶到大别山时,本来因攻势受挫,准备回去增援阿济格的吴三桂,听说李自成丧命之后,又挥军自梅川杀上大别山南麓;

    大顺军士气降到了冰点,这期间出现大量的逃兵;桂凹、鼓岭、杨家垸、董家岭、下余塆等军寨接连失守,大顺军群龙无首,随时可能彻底崩溃。

    邵华紧急与袁宗第、刘芳亮、田见秀、郝摇旗、刘体仁等一众大顺军将领榷商,事实上,到了这田地,袁宗第等人已经没有多余的选择,要嘛降清,要嘛各自逃命,要嘛投入秦军怀抱。

    邵华快刀斩乱麻,答应了他们提出的大部分条件。

    而邵华提出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大顺军的家眷尽快送过江去安置。

    刘芳亮等人非常清楚,秦牧这是要他们拿出最基本的诚意来,凭心而论,若真心归顺的话,把他们的家眷安置到安全的湖广去,这对他们也是有利的。

    首先。家眷安全了,不用再跟着大军东逃西躲。忍饥挨饿。

    再则他们今后没了老弱妇孺的拖累,可以灵活作战,生存和取胜的机率都会大大增加。

    若是连这一点也不答应的话,绝对不可能让秦牧相信他们是真心归附。

    因此各人没有过多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这个条件一谈妥,双方就从合作关系变成了从属关系。

    刘芳亮、田见秀等人开始向士兵们宣告加入秦军的消息,同时说明了秦牧答应一系列优渥条件。

    一夜之间,这一支大顺军全部换上了秦军的旗帜。有了依靠。有了盼头之后,士气得到了不小的恢复。

    近十万老弱妇孺都盼着能早日到湖广去过上安稳的生活,她们一路逃亡,终日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盼望尽快过上安定的生活是人之常情。

    搞定大别山这边后,邵华立即将宋献策和顾君恩带回武昌。临走之前一再向田见秀、刘芳亮等人保证,秦军大将刘猛很快会大举渡江,合击吴三桂。

    在大别山时,邵华对李过那支人马只字不提,将宋献策和顾君恩带过江之后,才恍然想起似的。对二人说出李过那支人马的下落,同时让宋献策尽快赶往李过军中,加以劝说。

    早已准备好的刘猛,当夜即率两万大军,在鄱阳湖水师的协助下渡过长江北岸。挺进到广济城,直接威胁吴三桂的右翼。逼得吴三桂不得暂时撤往罗田。

    原大顺军家眷在两军掩护之下,开始分批渡江南下。

    *********

    汉阳城下,清军伤亡惨重,却依然看不到破城的希望,相反,阿济格的绿营兵在秦牧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跑了近半,使得士气大跌。

    恰好此时,阿济格接到吴三桂求援,说大顺军家眷正在秦军掩护下抢渡南下,阿济格立即顺坡下驴,放弃汉阳城,率军急奔黄州而去。

    秦军不但在汉阳城下重挫了阿济格的进攻,而且还传来了子陵镇全歼尚可喜四万大军的消息,三军欢呼雷动,士气如虹。

    秦牧见士气可用,立即点齐两万步骑,出汉阳,渡汉水,尾追阿济格,向黄州逼去。

    秦军的举动,彻底激怒了残暴的阿济格,在他看来,秦军仗着城高墙厚,能挡得住他的攻击,已经是万幸,这时还敢追出来,这不是找死吗?

    被激怒的阿济格也不往罗田与吴三桂汇合了,率军掉头杀了回来。

    秦牧却玩起了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把戏,等阿济格差不多杀到,他立即退往离汉口不远的黄陂县城。

    阿济格追到黄陂,猛攻了半天,眼看又要陷入汉阳城下的消耗战,气得他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奔何。

    等阿济格骂骂咧咧的撤军东去,很快又听说秦牧追上来了

    阿济格虽然性格残暴,有勇无谋,但毕竟不是傻子,这回他吸取了教训,没有立即杀回来,而是装着不知道秦牧追在后面,继续东去,他决定,把秦牧引远窝远点,再回头扑杀。

    黄陂到罗田大概有300里远,周遭一马平川,有利于骑兵作战,而秦牧大部分是步兵,等把他引过举水河,看他还哪儿逃?

    举水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经麻城南流而来,大概位于黄陂和罗田中间。

    望着泱泱南流的河面,强横如霍胜,勇猛如牛万川,都开始犹豫了。

    苏谨首先说道:“大人,一但过了举水,阿济格回师攻击,咱们便无路可退了,周遭百里平阔,对我军极为不利,请大人三思。”

    刘永志也劝道:“大人,阿济格虽然重挫于汉阳城下,但所余兵力并不弱于咱们,此地离罗田不过百五十里,吴三桂也极有可能会赶来增援,二者合兵足有五万,而且全是骑兵,我军两万人马一但过河,后退无路,处境将极度危险。”

    佥事岳中良、副将曹太平及牛万山、牛万川、林绍兴等人也纷纷劝阻起来。

    理智告诉秦牧,过河确实很危险。

    但就此打住,对高昂的士气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而且从一众高级将领犹豫的眼神中,秦牧意识到,秦军对鞑子的心里优势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在汉阳依托城防战把鞑子耗成疲兵,然后出城反击,虽然获胜了,但将领们觉得那并不是真正的野战,在真正的野战中,他们依然缺少必胜的信心。

    秦牧一按剑柄,沉声说道:“我们不能永远躲在乌龟壳里。”

    “大人”

    “诸位可还记得汉将李陵?他率五千步兵深入不毛,首战,五千步兵对三万匈奴铁骑,杀敌数千;再战,五千对八万,斩敌三千。又战,四千对七万,再杀敌数千。李陵用铁的事实告诉咱们,步兵同样可以战胜骑兵。”

    “大人,但最后李陵还是全军覆没了,自己也成了匈奴人的俘虏。”

    “虽败尤荣!”秦牧毅然说道,“满蒙全部兵力合计不过十万,我汉人亿万之数,就是用一百个换一个,也能把鞑子从地球上抹去,咱们决少的不过是决死的勇气而已。今日,就从本官开始吧!尔等若是没有决死的勇气,就留在西岸。本官义无反顾,就算战死东岸,也要狠狠咬下鞑子一块肉,让他痛彻心肺,让他知道,我汉人还有敢于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人。”

    秦牧话声一落,身边所有将领轰然跪倒在地,个个紧咬着牙根,双眼一片血红,哑着嗓子嘶吼道:“愿随大人赴死!”

    将领们单膝跪地,嘶声大吼,三军士卒闻之,刹时如浪潮下伏,同声大吼:

    “愿随大人赴死!”

    “愿随大人赴死!”

    “愿随大人赴死!”

    平阔的大地上,泱泱的举水边,只剩下秦牧一个人屹立如山,巨大的声浪震得举水有若沸腾。

    秦牧按着巨阙剑大吼道:“起来!立即准备,明日寅时渡河。”

    “喏!”

    ************************************

    ps:发现到了月底别家都是猛捞月票,俺这边怎么没动静呢,难道是担心敌人发现咱们的渡河行动,所以要悄悄的?

    别介!咱们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怕被发现。

    求月票!

    求月票!

第270章 大别山会战() 
******

    “命令李九、宁远,全速增援我军。”

    “命令韩秀全军北上,渡河作战。”

    “命令刘猛和田见秀、刘芳亮,一但鞑子围攻我军于举水东岸,立即合兵十万前来夹击。”

    “命令蒙轲,池州东线全部采取守势,抽调所余兵力自九江北渡,抢占大别山南麓与长江之间的豁口,防止阿济格由此豁口东逃。”

    秦牧的命令流水般下达,一个个传令兵纵马狂奔而去,羽檄争驰无少停。

    霍胜、苏谨等人听了,刹时热血沸腾,心神俱振。

    此时他们才知道,秦牧决意东渡举水,绝对不是只凭着一股血勇,他没有下令立即渡河,而是要等到明日寅时,就是为了给这些部署争取时间吧。

    事情已经很明显,秦牧不但是要背水一战,而且要用自己这个三军主帅为诱饵,将阿济格所有的兵力引来;

    然后集合秦军所能抽调的全部兵力,加上原大顺军余部,共计超过20万大军,与阿济格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

    而这场战役的目标,是要彻底消灭阿济格这路清军,至少也要狠狠咬下他一大块肉,让满清痛不欲生。

    秦牧心里也清楚,要全歼阿济格这一路人马很难很难,因为对方全是骑兵,机动性很强。

    现在已经是四月下旬,举水河将迎来了汛期,这就是一道很好屏障,李九和宁远他们赶到后,就有机会把阿济格封锁在举水河以东,大别山与长江隘口以西的地区;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