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234部分

明扬天下-第234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谨回城之后,顾三麻子立即招集心腹手下商量,但他手下没什么人才,商量来商量去也没什么好建议;

    郑之龙一但控制了长江口,他们只能向北退,但是北方现在都被鞑子占领了,要找个立足的地方不容易;

    象山东那一带,百姓穷得都快饿死了,上岸抢也抢不到什么东西,再说了郑芝龙既然投降了鞑子,鞑子还会容他们在沿海抢掠吗,肯定会叫郑芝龙北上清剿。

    大家想来想去,都觉得投靠秦国可靠一些,正如苏谨所说,现在秦国水师还很弱,正是用人之际,大家投奔过去,一定能得到重用。

    现在秦国节节取胜,秦牧还得到了传国玉玺,据说谁得到了那东西,就能得天下,将来秦国统一了天下,大家去做高官,岂不比做海盗强。

    一天之后,发现在秦军水师果然浩浩荡荡的杀到靖江,在岛上大挖工事,布置炮阵,顾三麻子再不怀疑苏谨说的话,于是派人上岸联系苏谨,商谈归附的事。

    **************************

    ps:各位兄弟有票的砸票,有钱的打赏,跑求支持了。

    (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第344章 兵临城下() 
******

    在水师炮火的支援下,刘猛四万大军一举攻占了金陵城东北面的燕子矶。

    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矶下波涛浩瀚,俯仰之间便觉形势雄奇,是南京重要的渡口和军事重地。一向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

    掌握了这个重要的渡口和军事要塞,整个金陵城已真正笼罩在四万秦军的兵锋之下。

    南京城规模宏大,共有四重城垣,分别是宫城、皇城、京城、外廓。

    其中京城的城墙周长近七十里,东傍钟山,西据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用巨大的条石砌基,用巨砖筑成,规模恢弘雄壮,十分坚固。城基宽约45尺,最宽处达90尺,高约6丈,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座。

    外廓周长约一百三十里。传说朱元璋造好京城以后,就带着他的儿子们登上钟山观察都城的形势。他们发现宫城离钟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宫很容易被击中,而且还有一些重要制高点,如南面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城防非常不利。

    于是,朱元璋又于洪武二十三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18座,所以俗称“土城头”。将钟山、雨花台、幕府山、玄武湖等都圈在了里面。

    洪承畴在城中只有两万四千人马,外廓周长一百多里,加上有些地方没有城墙,只是一些黄土丘陵,兵力少很难防守。

    刘猛率军迅速攻取了东北面的宫音门,洪承畴被迫放弃外廓,将所有兵力布置在巍峨的京城城墙上,反正他不担心秦军会炮轰皇宫。

    刘猛顺利占领了外廓。将大营扎于玄武湖东岸,兵压京城北门太平门。同时分兵攻打西北面的神策门。为了不至兵力过于分散,其它城门没有派兵攻打,只派少量人马监视。

    近六十尺高的城墙,望之如山,人立其上,如凌半空。

    而摆在秦军的第一道难题,是宽大的护城河,护城河的水源,来自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等。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人望而生畏。

    但这有例外,朱元璋在修建南京皇宫时考虑到风水问题,以紫金山的龙广山(今富贵山)为靠山,北门太平门东段因靠山,所以没有护城河。

    刘猛将主力摆在太平门外,正是看中这段城墙没有护城河。

    大炮架上之后,立即就对太平门猛轰,刘猛不指望用大炮能把坚固厚实的南京城墙轰塌。这么做,首先要起到个敲山震虎的作用。

    外廓并非一片荒芜,有居民数十万,甚至包括南京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在外廓的玄武湖边,都察院的大堂被刘猛用做了帅府。

    据说当年洪武帝杀人二三十万,行刑多在玄武湖东侧的三法司,夜间太平门外常有鬼哭之声四起。但刘猛自身也是杀人如麻,岂会怕你鬼哭?

    几万秦军如黑色的洪流,金戈铁马杀气凌云。鬼神也要走避。

    外廓的百姓携壶提浆,不顾炮声轰轰,成千上万的人前去了小辫子,换上汉服,冠戴整齐的前来犒军,甚至主动提出帮大军搬运矢石。

    与外廓百姓的欢欣鼓舞不同,城内的百姓此时却是噤若寒蝉,洪承畴严令所有人不得上街,清军在每条主要的街道都布有人马巡逻,严密盘查奸细,稍有怀疑立即人头落地。

    在这种高压手段下,城中百姓只有躲在家里,街上除了巡逻的清军外,不见一个行人。但压抑之中,人们心中又不禁暗藏喜悦;

    秦王终于打回来了,终于打回来了!对此,南京百姓早已切切期盼。

    当初鞑子来时,钱谦益等人带头开门投降,南京没流什么血。但当剃发令传来,南京却有近万人因拒绝剃头而被杀,由此可见,剃发令已经触及了人们最后的底线。

    城可破,头可断,发不可剃。城破了,换个皇帝,对于为生活奔波忙碌的市井小民来说,还能接受;但是剃发易服,却是要他们从中国之民变成化外狄夷,摧毁了他们千年来古老传统和文化认同,让他们由人变成了兽。

    人们期盼着有人能把大家从兽变回人,而能给大家带来盼头的,现在只有秦王和他的大军了。

    而且大家不会忘记,秦王就是金陵人,这段时间人们走过石头巷,总不免多看秦王家的老宅一眼。

    秦牧小时候的种种“异于常人”之处,被当初的邻居口口相传,他的神童之名再次为人津津乐道,甚至有人说他娘生他时,有满屋金光射出。

    总之,人们殷切地期盼着,现在,秦王的大军终于打回来了,鞑子的末日到了,听,太平门那边炮声轰轰,鞑子的丧钟响了。

    三山门内的小院里,黄连山心急如焚,洪承畴不管不顾,严止所有人上街,这极大地限制了他的行动。偏偏这个时候有两个夜不收成员被捕了,情况怎么样,现在一无所知。

    虽然为了防止有人被捕后导致整个系统暴露,大家都是单线联系,现在这两个人联络的渠道已经被掐断,其他人不用担心暴露。

    但这两人被捕的时间刚好在大军围城之时,这显然是早就算计好了的,洪承畴很可以另有阴谋。

    在这个骨节眼上,大街却被封锁了,出入不得,怎不教黄连山心急如焚呢?

    他在金陵经营将近两年,等的就是这一天,若是最后功亏一篑,就算秦牧不怪罪他,他也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好不容易挨到天黑,黄连山迫不及待的放出几只信鸽后,很快翻出后墙,隐入茫茫夜色之中。

    而此时的洪承畴,在用尽酷刑从两个夜不收口中得到想要的东西后,亲自披甲,带着亲兵来到太平门的城楼上。

    入夜后,秦军的进攻终于暂时停止,放眼望去,太平门外连营十里,玄武湖东西两岸火把成片,如同火海,城头上还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城上和城下的尸体还没有收埋,伤者呻吟不断,如同鬼哭。

    负责镇守太平门的拜间图迎过来,急切地问道:“洪大学士,有收获吗?”

    洪承畴连最轻微的动作表示也没,直到进入城门楼内,让亲兵守住外头后才轻声说道:“军中定有内奸,不可先露出马脚,以免打草惊蛇。二更之后,你再带五千人马到南面的正阳门来,本官会在正阳等你们。你去的时候不要打火把,尽量不要让人发觉,让士兵相互监视,半道上万不可让人离队。”

    拜音图欣然说道:“这么说事成了,好好好,今晚管教秦军好看。”

    洪承畴淡然说道:“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刘猛会不会上当现在还不知道。”

    玄武湖东岸的都察院大堂,灯火通明,刘猛非常清楚,金陵城高墙厚,用正常的手段根本难以攻破,他又祭出了安庆城下的那一招,挖地道。

    但白天的攻城战却是实实在在的,炮火极为猛烈,只有这样才能给城里的清军造成强大的压力,进一步瓦解清军的士气。

    除了挖地道,刘猛等待的就是城中的内应了,黄连山在金陵苦心经营近两年,在守城的绿营中安插了不少人,现在就看这些人能不能发挥作用了。

    想到内应,内应就来了。

    初更时分,忽见手下参将蒋远拿着一封奔入大堂,向刘猛说道:“刘都督,这是刚刚从城上射下来的,是城中内应送出的消息,说是今晚四更在正阳门接应咱们进城。”

    “快拿来我看看。”刘猛一把抢过信,同时吩咐道:“快请燕高飞过来,快。”

    燕高飞很快赶到大堂,刘猛将信递给他,他查看了一下说道:“这信确实是我们的人射下来的,有夜不收传用的标记”

    (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第345章 无间道() 
******

    燕高飞很快赶到大堂,刘猛将信递给他,他查看了一下说道:“这信确实是我们的人射下来的,有夜不收传用的标记”

    霍胜用力一击掌道:“太好了,还好黄连山那贼厮鸟窝在金陵没有光顾着花天酒地,刘都督下令吧,我这就带齐人马杀奔正阳门。文学网”

    “霍将军且慢,我还有话要说。”燕高飞沉吟道,“这封信有夜不收的暗记是不假,但有点疑问。”

    “快说,有什么疑问?”刘猛双目炯炯射向燕高飞。

    “这种暗记只是夜不收普通成员用的,这么重要的事,按道理说事前应该要通报黄指挥使,若是黄指挥使发出的消息,就不应该是用这个暗记,甚至不应该用墨写信。”

    “不用墨用什么?”

    “夜不收有一种特殊的药水用于写字,药水一干字迹就会消失;还有一套密语,没有密语本的人,就算得到信,也无法得知书信的真正意思,这么重要的消息,却没有使用这些手段保密,很值得怀疑。”

    刘猛想了想问道:“按一般的情况,这个时候城中一定会严查奸细,彼此联系会变得困难,会不会这是你们安插在绿营中的某个人因为联系不到黄连山,而随机应变发出的信?还有,从太平门到正阳门,要绕过整个钟山,时间紧急,而发信之人不能确定有夜不收成员在我军中,所以不敢用密语或药水写信?”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为了谨慎起见,我觉得还需要再次发信询问黄指挥使方为妥当。”

    霍胜追问道:“与城中书信往来要多久时间?”

    “不好说,我用信鸽传信进去会很快,但由于这是临时地点,城里的信鸽能不能及时找回来,就不好说了。”

    “城外最近的信鸽站在哪儿?”

    “在燕子矶附近。”

    霍胜摇头道:“来不及了。现在已经过了初更,从太平门到正阳门要绕过钟山,这么远的路程现在不动身,四更时分根本赶不到正阳门。”

    刘猛也颇为不甘心地问道:“就没有其他联系渠道了吗?”

    “要是白天,还可以通过秦淮河的水流传递信息,但晚上黑灯瞎火的,蜡丸放入河中后根本看不见,也就无从打捞,最后一种是在紧急状态下才使用的烟花,但烟花只能示警。”

    “马都督。让末将带五千人马先赶到正阳门外,到四更后再视情况而定吧。”霍胜建议道。

    金陵这样的雄城,攻打极为困难,除了挖地道炸城墙,目前唯有依靠内应,才有可能迅速破城;

    秦牧给刘猛的时间不多,郑家的舰队随时有可能杀入长江水道,若是水师不敌,长江水道被郑芝龙控制。他这四万大军就等于陷入了死地;

    东有太平府,西有江阴清军,两面一夹击,再加上洪承畴来个中心开花。四万大军生机渺茫。

    因此,这信件虽然有些疑问,但迫于巨大的压力,刘猛还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让霍胜带五千人马,连同燕高飞一起出发。赶赴南面的正阳门。

    相对于城外的刘猛,城内的洪承畴所承受的压力更大,金陵是当今天下第一大城,人口比燕京多了近一倍,撇开已经放弃的外廓的数十万万人口不算,光是京城之内,人口就近两百万。

    现在全城戒严,近两百万人被限制留在家中,一天时间或许还勉强能行。

    但这么多人的生活所需何其繁浩?若是限制的时间长了,百姓活不下去,不用人来鼓动,城中也必然有人奋起反抗。

    而洪承畴在城中的总兵力只有两万多人,用于城防尚且不足,哪有那么多人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