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240部分

明扬天下-第240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门都有百姓把守,根本冲不出去,稍慢点被史青追上就是猛砍猛杀;

    而且秦军围过来的人马越来越多,外廓的百姓也群起而攻,到处设置路障。拜音图被逼得晕头转向,不辨别东西,多次被逼入稻田之中,每次陷进去就要损失上百人马,能逃出来的都是一身泥一身水,四肢无力,狼狈不堪。

    转来转去,又逃回到沧波门内,远远看到有人正在攻打沧波门,那不是尼堪是谁,拜音图大喜,可没等他冲过去,城上又传来炮声,接着又是石块砖头如雨而下,尼堪也被轰得向这边逃窜而来。

    细看对面的难兄难弟,天啊,尼堪比他还惨,一脸水炮,红肿不堪,有些地方还溃烂了,几乎认不出来,他身边只剩下不到百人,很多人连武器都丢完了,见了拜音图,有些人激动得哇哇大哭起来,也不知道受挨了多少砖头,受了多少攻击,才为让这些平时凶残的鞑子哭成这样。

    问题是拜音图不是救星,向拜音图哭诉也没用啊,固山额真大人自己还被砸得一头是包呢。

    两伙人来不及细诉别后衷肠,史青又杀到了,“额真大人,和秦军拼了吧!”有人大喊,拜音图用坚定的背景回答了他。

    跑啊!跑啊!跑到最后,拜音图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可惜是自己人越来越少,而不是追兵越来越少。

    整个外廓,他跑到哪里,哪里就是锣响鼓响,百姓以这种方式,通知其他地方的人马,哪里锣鼓响,秦军就往哪里围去,象围捕盗贼一样。

    拜音图的战马累得跑不动了,皇宫大火送来滚滚的浓烟,让四周景物有些模糊,这时但见前面有在座郁郁葱葱的山,拜音图不禁暗喜,还以为是跑出外廓了呢。

    他停下来喘着大气问洪承畴:“洪洪大学士,这是哪里,咱们这这是到哪里了?”

    洪承畴答道:“雨花台,你向北望望,就可以看到聚宝门了。”

    洪承畴的声音镇定得让拜音图心惊肉跳:“什么?雨花台,北边就是聚宝门?不这是还在外城里吗?洪大学士”

    “拜音图大人,投降吧,别浪费力气了,只会招人笑话。”

    “不,一定能冲出去的,一定”拜音图歇斯底里地吼到一半,噗!一粒指头大小的石仔狠狠地打在他额头上,额头上顿时鲜血直冒。

    “我打中了!我打中了!”

    雨花台上,一个十一二岁大的小子拿着一个弹弓,举高采烈地大喊起来,拜音图大怒,可没等他作出反应,雨花台上又是锣鼓喧天,大片石块呼啦啦的砸下来。

    天啊,就搞不懂了,南京城怎么就这么多石头呢?这到处乱砸的好吧,就算你叫石头城,可这样乱砸,砸断了花花草草总是不好吧,万一砸到了小朋友怎么办?

    拜音图欲哭无泪,此刻不但战马累得跑不动了,人也累得四肢瘫软,往日的威风早已不再。

    身边剩下百十人,也个个跟死狗一样伸着舌头喘大气。这一通乱石砖头砸来,一个个被砸得哭爹喊娘,最惨的是那丢了盔甲的,直接就被砸得头破血流,死于马下。

    “鞑子跑不了啦,杀鞑子啊!”

    “杀啊!”

    山上的民众,甚至是山上报恩寺和西天寺的武僧,也一齐冲下来,这下拜音图、洪承畴、尼堪一个也没跑掉,被围上来的百姓擒住痛殴,若不是赶到的史青阻止,这些人当场就会被愤怒的百姓给打死。

    城里,刘猛顾不得清剿溃逃的绿营兵,带着一万多人马以及组织起数万百姓赶到东侧的皇宫救火。

    然而大火蔓延开后,风助火势,火助风势,皇宫的宫殿又高大,全部燃烧起来后熊熊烈焰高达数十丈,远远的都感觉热浪逼人,根本没法靠近,这火哪里还救得了。

    刘猛一筹莫展,望着熊熊大火心丧欲死,无可奈何之下让人守住宫城四周,防止火势蔓延出来,好在宫城四周有高大的宫墙,还在宽大的护城河,形成了一道隔火带,大火没有蔓延出来。

    秦军一开始没有直取金陵,而是想等外围肃清之后再兵围金陵,就是不想让金陵城毁于战火,当然也包括南京的皇宫。

    然而现在,皇宫全毁了,秦王到金陵后,住哪儿?

    皇宫被毁,他攻下金陵的大功基本被抵消了,就算别人不说什么,刘猛自己都不好意思去领这份功劳了。

    想到这些,刘猛怒不可遏,当即把俘虏的拜音图扔进油锅给炸了。

    ▲百度搜索云來阁小說網,百萬小說免費看, 。 y u n l a i g e 。 ▲

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 
******

    秦牧随大军推进到江宁镇时,传来了刘猛成功拿下金陵,俘虏洪承畴、尼堪、拜音图、洛德桑得人的消息;

    金陵总算拿下了,但随之而来的一连串问题,却必须尽快作出决策。

    在江宁镇,秦牧连夜招开了一场战略会议,随行的军政大臣全部参加,其中有两位副指挥使是新人,此二人就是忠州秦家的秦佐明,秦祚明,年纪比秦牧稍大,但属于秦牧的孙字辈。

    只是现在大家没心思去顾及他们,甚至连南京皇宫被焚毁的事,也暂时顾不上了。

    灯火通明的大帐里,何亮侃侃说道:“金陵一下,剩下的博洛、伊尔都齐、杜尔德以及杭州的费扬古已不足以扭转乾坤。秦王,目前我军应该立即转入新的战略阶段。”

    秦牧一抬手道:“何尚书请说。”

    “秦王,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长江不但是南方最后的防线,而且是兵力物资调动的命脉,两淮一但落入敌手,敌人的大军就能直趋长江北岸,可在巢湖、洪泽湖等处大练水军,到时长江将不再为南方所独有,所谓的长江天险便也谈不上天险了。

    三国之时,由于江淮一带为吴魏分享,虽然魏国远强大于吴国,但在未取得蜀地和荆州前,魏国始终不能在长江中下游取得对吴国的战略优势,反而遭受吴国的多次进攻。

    晋室南渡之后,江淮也成了东晋和北戎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江淮一带连年争战几成空白地。北戎大军被阻于江淮,始终不能形成对东晋的正面威胁。淝水之战更是打破了前秦苻坚统一南方的梦想;

    再看南宋前期,女真人占据江淮。南宋空有强大的水师,仍阻止不了女真大军,女真人每每渡江征伐,迫使宋帝多次逃窜海上;直至宋孝宗北伐,取得江淮部分地域。使女真大军无法直趋长江北岸。从此大江以南才得享安宁。

    再看史可法,丢下高杰二十几万余部,两淮全部弃守,退至扬州,导致清军得以长驱直入,江防一朝即溃。江南尽落敌人。因此,我军现在必须乘胜北取江淮,至少了要先将淮南掌握在手,以为江南屏障。”

    守江必守淮,这一点秦牧是知道的,如兵部尚书何亮所说。没有江淮在手,几乎没有哪个朝代能守住南方。

    因此,江淮一带向来是南北势力决战的地方,明太祖是一例,后世的淮海战役又是一例。

    江淮的重要性秦军能想到,清军也一定能想到,北上两淮。等于和清军决战无异。

    问题是现在秦军有能力与清军决战了吗?

    李源就持不同意见,只听他说道:“秦王,臣以为此时不是北取两淮的时机,首先,我大秦与福建已经撕破脸,郑芝龙的水师还在崇明虎视眈眈,万一水师失利,此时派兵北上后果不堪设想;

    再看博洛与、伊尔都齐、杜尔德以及杭州的费扬古,合计起来尚有几万大军,若不全力剿灭。江南难安,万一让这几股人马合兵一处,恐怕就不是短期内能剿灭的了;

    之前敌守我攻,我军占着主动,现在情况反了过来。将变成我军防守,博洛处处可攻,行动方面已占着主动,所以万不可轻视这几股余敌,若是让他们与郑芝龙水陆配合,事情会更加麻烦;

    何况洛阳方面正在作战略撤退,几万大军能不能安然退回襄阳尚未可知,此时兴师北上江淮,无异于再辟一条战线,秦王,一根琴弦绷得太紧,是容易绷断的呀!”

    喻大猷立即反驳道:“秦王,目前江淮清军比较薄弱,且多为绿营,金陵一下,江北绿营必定军心惶惶,此时我军挟大胜之威北伐,江淮一带有望传檄而安,若是等多铎再度南下,再想夺取江淮会困难百倍。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秦王,犹豫不得呀!”

    邵华、杨慎、顾君恩、吕大器、宋策献、郭都贤、宁远、向连城、赦摇旗、胡守亮等人也纷纷出来发言,支持和反对出兵江淮的大致各占一半。

    秦牧不置可否,问一直在沉思的蒙轲说道:“蒙都督认为该不该出兵江淮?”

    蒙轲抱拳答道:“回秦王,北线不容乐观,江南余敌尚未剿清,尤其是将士们历经连番大战,都十分疲惫,此时实在不宜大举出兵江淮。”

    秦牧听了这番话,暗暗欣慰,不管文官们在战略上有万语千言,说得天花乱坠,但军事方面秦牧更在意的是蒙轲这些武将的看法,因为嘴上说得再好,最后去实际执行的终究是他们这些武将,若是连蒙轲这样的大将都没有自己的主见,秦军还有指望吗?

    秦牧轻轻一展大袖,平静地说道:“蒙都督似乎还有话要说,快请道来。”

    蒙轲当即说道:“秦王,目前虽然不宜大举出兵江淮,但有两座城池必须立即攻取,并牢牢守住。其一,庐州;其二,淮安。”

    秦牧听了之后,不禁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他转向司马安说道:“司马学士以为如何?”

    司马安答道:“回秦王,臣认为蒙都督所言甚善。”

    大家听后,立即明白蒙轲的意思了,这是一个从“面”到“点”的战略转变,既然目前无力占领整个面,那么就先占领一两个战略要点。

    而蒙轲选择的这两个战略要点也非常讲究,从地图上看,一个位于巢湖边,一个位于洪泽湖边,可以说控制了庐州和淮安,就相当于控制了巢湖与洪泽湖水系。

    清军要南下,必须先拔除这两座城才行,否则就要小心自己的后路了。

    而要拔除这座城不是容易的事,因为这两座城临湖,秦军可通过水路不断增援,甚至可以透过巢湖、洪泽湖和淮河切断敌军的后勤补给。

    秦牧立即拍板道:“好,就由蒙都督率两万大军北取庐州。另传令金声桓与水师刘忠秦,走大运河北上夺取淮安。”

    让金声桓取淮安,是因为目前驻守淮安的绿营兵是左梦庚刚带过去的左军,金声桓与之本是同出一脉,此时挟大胜之威北上,招降淮安守军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至于庐州,同样是左军在驻守,上次安庆被围时,余育贤在洪承畴严令下,曾率军南下增援过安庆,只不过两万人马离开桐城不远,就被吓得迟疑不前。

    现在连洪承畴都被灭了,他吓成什么样可想而知,由蒙轲亲自去攻打,应该不难攻下。

    此事解决之后,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秦牧一一列举了出来,请大家一齐讨论。

    第一件事,襄阳方面,要不要派军增援,以防万一。

    第二件事,是怎么对待江南的降清官员,当初洪承畴为了安抚江南民心,让钱谦益铨选了三百人到各地去做官,这三百人多是东林党人,而且多出自江南世家大族,对这些人是既往不咎,还是趁机连根拔起,两种做法之间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需要慎重斟酌。

    第三件事是如何对待隆武、鲁王监国这些龙子凤孙,是用军事手段剿灭,还是从政治上逐步瓦解,这些关系到民心向背的问题,还涉及到福建郑家,也需要慎重考虑。

    第四件事是两广和云贵四省,应该如何争取,包括刘文秀和孙可望两支人马如何对待,也虽然提前商拟预案。

    第五件事才是博洛、杜尔德、费扬古这几股清军残余该如何才能尽快剿灭。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让人头痛的事。

第355章 一帐秋光() 
******

    江宁镇离金陵城已经非常近,只有几十里路程,明天一天时间,大军就可以到达金陵城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于云巧儿来说,什么出兵两淮、福建郑家、博洛余部都不是问题。或许,这些事也从来没入过她的法眼。她只知道,金陵城打下来了,又可以回金陵了。

    秦牧忙着与手下要员讨论下一步的计划;云巧儿忙着采野花,摘野菜。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到江南草未凋。八月的江南,草色青青,平沙落雁,翠叶满山,烟波茫茫。

    云巧儿忙了整个黄昏,不但让帐蓬里摆满了各色野花,还做好了几样香喷喷的小菜,可是左等右等,月亮都挂上半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