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250部分

明扬天下-第250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牧颔首道:“杨卿有话但请直言。”

    “秦王,如今应派一能员,巡抚松江府一带,核查土地及民生,将那些黄册之外的土地分予百姓,尽快恢复民生,以为江浙一带的榜样;

    另外,松江府是棉布的主要产地,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天气很快就会转冷,我军数十万将士的冬衣急需解决,因此,臣以为恢复松江府的纺织业刻不容缓。”

    杨慎的话一下子就引起了秦牧极大的重视。在军队供给方面,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武器、粮草、衣被,这三大类缺一不可。

    在武器方面,东征以来连番大捷。秦军缴获了大量武器,一时不虞有缺。

    粮草方面,光是江西与湖广,因为推广了许多新式作物,粮食产量大增,保证军队供给也不成问题。

    唯独在衣被方面。由于江西和湖广的纺织业不是很发达,军用布供给一直比较紧张,以至于连贵为王后的杨芷也得亲自织布,希望以自己为榜样,带动湖广一带纺织业。

    所以说杨慎这番话是说到要害上去了。

    松江府下辖华亭、青浦、上海三县,府治设在华亭。从元朝黄道婆从海南带回来先进的纺织技术之后。松江府一直是全国最主要的棉布产地,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明朝从洪武三年开始,定松江府每年于秋粮内加征军用布30万匹。松江府承担的军用布匹数量占到全部明军用布量的二分之一以上。

    要解决秦军衣被供给问题,从松江府着手无疑是正确的。

    秦牧问道:“各位以为,派谁巡抚松江府为妥。”

    “臣愿往。”

    “臣愿往。”

    顾君恩,喻大猷、杨慎等纷纷表态,愿意出巡松江府。

    其实这算不上什么好差使。因此松江府将要作为整个江南的试点,除了安抚百姓,恢复耕织之外,还要重新清丈土地,查办降清官员,分田分地。

    这些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江南的治理。

    当然,如果情事办好了。功劳自然也不小。

    秦牧想了想,最后选择了大理寺卿杨慎巡抚松江府:“杨卿,军用布之事是你提出的,就由你出巡松江府吧,清丈田地之事。可以慢慢着手,纺织之事,定要尽快恢复,以供军需。”

    杨慎起身拜道:“臣领命。”

    “事不宜迟,杨卿就不用回金陵了,就此赶往松江吧,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所需吏属,本王会让金陵尽快派往松江府与杨卿汇合。”

    “臣,定不辱使命。”

    派出杨慎后,秦牧于第二天中午回到金陵,他没有立即进城,而是前往城外的龙江船厂查看。

    金陵城西面以秦淮河作为护城河,秦淮河与长江形成一个夹角,而夹角之内那片地域叫龙江关。龙江船厂就位于龙江关,东邻秦淮河,西临长江。

    从城西的定淮门出城的话,跨越秦淮河后不远就来到巨大的龙江船厂。

    原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匆匆从城内赶出来,在弘光朝时,秦牧就命他搜集一切与龙江船厂有关的资料,秦牧在岳阳大建水师时,很多技术资料就是韩赞周提供的,对龙江船厂他自然是如数家珍。

    大礼参拜之后,韩赞周自为前导,引秦牧一行上百人进入龙江船厂,一边走他一边说道:“秦王,宝船厂原本东西横阔138丈,南北纵长354丈。在船厂西侧挖有七个作塘通入龙江。”

    韩赞周所说的龙江,是长江的一条分河道,这条分河道与主河道夹着一个江心洲。船厂的作塘连接龙江,船厂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从韩赞周的介绍中可知,船厂原本非常巨大,东西宽约一里,南北长约两里,但现在整个船厂已经基本废弃,秦牧一行所经之处,尽是些年久失修的破屋,屋前屋后荒烟草蔓,有些地方甚至被辟成了民田,或是被人占为了私宅。

    韩赞周在船厂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面对的大片的断壁残垣,依然能细说当年:“船厂除设有提举司、帮工指挥厅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外,还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

    其中仅是坐落在厂区东北部的篷厂就有房屋十排六十间。船厂的督造官员,除位居五品的工部郎中外,还有员外郎、主事、提举,帮工指挥等人员。下设的厢长、作头等低级班头近百名;

    造船制舶的船户工匠共编四厢,每厢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

    四厢匠户皆无恒产,率以驾船为业。原规定有船者,随其大小,报名分司,置籍纪之,以听本部之差,别衙门不得擅拨。另外,还有内官监匠,御马监匠、看料匠、更夫、桥夫等人员。”

    韩赞周说到这里,发现秦牧微微蹙起了眉头,心中咯噔一下,也不知道哪里说错了,不禁万分惶急。

    他一早就投靠了秦牧,但却很少有机会在秦牧面前表现自己,如今好不容易在船厂一事上有所表现,要是也弄砸了,以后可就再难有出头的机会了。

    “秦王”

    秦牧蹙眉的原因是听说船厂工作繁浩,人员众多,投入肯定十分巨大的原因,“没事,你继续说。”

    “是,秦王,龙江船厂在永乐朝后,基本停置,在弘治年间被分为前厂与后厂,到嘉靖年间,因倭寇侵扰沿海,朝廷要造船抗倭,龙江船厂曾得到不小的恢复;

    但倭寇平定之后,船厂也再度荒废,至今已近百年,弘光南渡之后,也曾想兴建水师,以固江防,但由于用度紧张而未能成议。秦王请看,那边就是船厂的作塘。”

    秦牧依韩赞周所指望去,但见七条东西走向的作塘(船坞),每条作塘大概宽约近百米,长约一里,就象七条巨大的河道直通龙江。

    作塘里水面澄碧,倒影着天光云影,作塘两侧杂草丛生,野鸟群飞。遥想当年,无数工匠在这里劳作,场面热火朝天,一艘艘震惊世界的巨舰从这些作塘进入长江,驶向大海,组成庞大的舰队,远渡重洋,扬威四海。

    今昔对比,让人无比感慨。

    韩赞周接着说道:“秦王,为了满足造船所需,当年还在钟山开辟了漆园、桐园、棕园等园圃,植树近十万株。自嘉靖之后,船厂停止造船,所植下的近十万株树木历经百年时间,都已长成参天大树。”

    “哦?一起去看看。”秦牧听了自然高兴,有了这样木材资源,重建船厂就能少投入些了。

    **********************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第369章 官营还是私营() 
*******

    在钟山一侧有大片漆树、桐树、棕树,排列成行,郁郁葱葱,总计有数万株。

    这些树木各有用途,漆树是为了割取生漆,桐树是取桐子榨桐油,棕树是为了取棕毛制作棕缆。生漆、桐油、棕绳这些都是造船必不可少的物品。

    除此之外,钟山一带还种植了大量的杉树、松树、柚树、格树、娑罗树、锥木、杯裂香、柿木等,都是当年为龙江船厂造船所种植的。

    自嘉靖之后,龙江船厂基本废弃,这些为船厂种植的树木历经百多年没有被砍伐,有的甚至已经有两百年的树龄,参天蔽日,高耸入云。

    秦牧估计这是人类第一次如此有计划的大规模种树了,看了十分高兴,他随即对韩赞周说道:“这些树木既然一直归南京内监司管理,那就一切照旧吧,从明年开始,要继续扩大种树规模,把钟山山麓,以及山脚三里以内,全部种上杉树、松树、格树等,以备船厂所需。”

    韩赞周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连声答应:“奴才遵命。”

    反正种树又不用自己来种,反正只要能讨得秦牧欢心,就是自己的终极目标,韩赞周正为没事可做苦恼,难道秦王打算把龙江船厂也划归内监来管,这可是个肥差啊。

    秦牧哈哈笑道:“也不让你白种,这些树木以后就算是内监司的产业了,将来卖给船厂,总能卖不少钱。”

    “卖钱?”

    韩赞周脑子有些溜不过弯来,这些树木本来就是为船厂种的,还怎么卖钱?不光韩赞周想不通。就连随行的顾君恩,堵胤锡、覃秋白等人,也是莫名其妙。

    秦牧沿着山脚打马徐行,对跟随左右的臣子说道:“走,回城再说。”

    在金陵城外转了一圈。秦牧终于舍得进城了。

    好在前些天被焚毁的只是紫禁城,分布于承天门外御街千步廊两侧的中央官署还完好,从武昌迁来的六部官吏已经搬进这些官署办公;

    秦牧低调入城,看到御街千步廊上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各处的军报,各地官员的奏疏。如雪片飞来,马匹争驰不停。

    尤其是兵部和户部两个衙门前,车马更是拥塞于外。

    各处战事未息,江浙各处城池急需派兵遣官接手驻防和治理,正是有六部和内阁高效的运转,秦牧才能在这种情况下抽身前往江阴和扬州。

    秦牧内回到中山王府。杨芷带着儿子和李香君几女出来迎接,她们也是前天才到金陵的,一别数月,各人脸上尽是重蓬的喜悦。

    见儿子竟然能摇摇晃晃的走路了,秦牧不禁大喜,一把抱起,拨着它他那冲天小辫笑道:“儿啊。好样的,来,让爹爹亲亲。”

    父子两聚少离多,儿子对他有些陌生了,很不给面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扭着小身子去找自己的娘亲,让秦牧这个当爹的颇为尴尬。

    杨芷一袭绣茜草红紫玉兰纱缎宫装,云鬓上插着白玉嵌红珊瑚珠子双结如意钗,贵气之中透着静雅之态,儿子一哭她连忙上来哄道:“业儿乖。莫哭,让爹爹抱抱。”

    但她哄也没有用,小子还是哭个不停,小身子直撑着要往娘亲怀里去,秦牧无奈。只得把儿子交给她。

    这才轮到李香君和董小宛一齐上来敛衽作礼,二人风华绝代,国色天香,袅袅婷婷一拜,芳香袭人。

    可惜内阁很惹人厌,一家人刚刚团聚,在这时就送来了一大筐奏疏要他批阅,秦牧很想骂人,但念及天下未定,百废待举,也只得让人把那一大筐奏疏抬回书房,匆匆吃了些点心之后,就开始埋头批阅奏疏。

    杨芷倒是善解人意,让李香君与董小宛前来,一个焚香侍茶,一个磨墨铺纸,有美人相伴,红袖添香,批起奏疏来倒也不枯燥,而且工作效率颇高,两个时辰奋战下来,把紧急的奏疏都批完了。

    他又派人去传司马安和许英杰来议事,趁着二人未到,还和李香君、董小宛两位美人温存了一会儿。

    等门外有丫头来报司马安与许英杰已到时,两位美人儿才一脸嫣红的退下。

    司马安神情平静,许英杰却有些忐忑,上出闹出若大的乱子,秦牧虽然没有责怪他,但他仍生怕秦牧心中存有芥蒂。

    “司马先生,许卿,坐吧。”秦牧和声道。

    “谢秦王赐坐。”

    二人坐下半边屁股后,司马安先开口问道:“秦王刚刚回京,不知招臣有何事?”

    他不这么说还好,这一说秦牧心里不禁有气,本王刚回京气还没喘匀,你们就送来一大箩筐奏疏,现在倒知道本王是刚刚回京了?

    “咳!”秦牧不动声色地咳了两声,说道:“让你们过来,主要是谈谈龙江宝船厂的事。”

    秦牧在城外跑了一圈,又是去看船厂,又是去逛树林,司马安其实早就猜到他可能是说船厂的事,心里也早有腹案,于是立即说道:“秦王,如今宫城还没开建,江北战事又起,江南博洛还在逃窜,各地急需派员治理,马鞍山的矿治需要着手开采,值此百事纷繁之际。臣以为,此时大举重建龙江宝船厂实在操之过急,造船事宜,目前有岳州船厂足矣。”

    “这些本王都知道,所以才找你们来商议。”

    “秦王可是另有打算?”

    “不错,本王是另有些想法,郑芝龙还在崇明岛虎视眈眈,我大秦水师却莫可奈何,而要想平定福建,一支强大的水师更是不可或缺。除此之外,将来北伐,若是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我家可以将鞑子兵力引到中原一带后,以水师运兵直取燕京或山海关,总之,在战略上将占尽上风。而水师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不能再拖了,龙江宝船厂必须尽快重建。”

    秦牧说的这些,司马安也认为很有道理,但现在实在不是时候,所以他眉头开始皱了起来。

    秦牧不等他反驳,接着说道:“朝廷如今没有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