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266部分

明扬天下-第266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专营关外贸易。只是”

    多尔衮提到龙票时,范永斗心中一喜,还以为多尔衮准备还债呢。

    还在努尔哈赤时期,由于物资紧缺,努尔哈赤向有贸易关系的山西商人借债,为了表示自己的诚信,努尔哈赤向借债的商人出据了盖有玉玺盖章的票证,这种票证被称之为龙票。

    范永斗等人手上都持有不少龙票,只是满意清入关后。他们不敢再提龙票的事,向皇帝讨债,恐怕只有周赧王时才有人敢这么做。

    如果多尔衮主动偿还,封他们为皇商,给他们关外贸易的特权。那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只是多尔衮接着来了句“只是”,范永斗顿时明白,想做这皇商恐怕没那么容易。

    他连忙表态道:“摄政王有何吩咐,但请示下,草民定将肝脑涂地,以报摄政王隆恩。”

    这下多尔衮却不说话了。轮到范文程上场,海阔天空地侃了一番。

    范永斗是十足的奸商,范文程还没进入正题,他就开始哭穷了,什么南边的商品过不来,北边的药材少。什么家里养着一大群人,都快发不出工钱云云。

    范文程枉称血智计多端,在范永斗面前也是无计可施,现在不好明抢啊。

    好在范永斗哭穷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多么不容易,他眼巴巴地先赶来,就是要比其他七家抢得先机,自不会真个一毛不拔。

    特别是多尔衮先提到的关外贸易特权。虽然不可能独揽,但可以先抢夺最肥的那块内嘛。因此,在哭穷一番之后,他又作出一副砸锅卖铁的样子,答应凑出三十两的钱粮来。

    多尔衮听后很高兴,但却没有立即表态让他做八大皇商之首。

    等后面的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七家都赶到燕京,范文程抢得了主动,以关外贸易的特权和长芦盐场的食盐经销权为代价,一下子从这些晋商手中得到了两百万之巨的钱粮。

    这个结果对双方来说,算是皆大欢喜的事。两百万看似很多,但对范永斗等人来说,一家的家产就超过了这个数。

    现在他们的生意确实没有以前好做了,成了皇商,得到了关外贸易的垄断特权。还得到了长芦盐场的食盐经销权,这在他们看来,价值远超两百万两了。

    而多尔衮通过一些经销权的转让,筹到了两百万两的钱粮,这对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的多尔衮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有了这批钱粮,清军很快又能组织起一次全面的攻势了。

    燕京的多尔衮松了一口气,福建的隆武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在午门外当众烧毁的“通敌书信”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很多大臣暗松了一口气。

    隆武实则是想通此举向郑家表明,自己胸怀大度,对以往通敌的行为一律不计较。

    这招本来很管用,若不是刚好郑之龙匆匆赶回,隆武真有机会“南巡”了,可惜他命不好,郑之龙早不回,晚不回,偏偏在他安排好“南巡”日程的时候,郑芝龙回来了。

    一听说他要走,郑芝龙立即拦了下来,现在秦国大兵压境,分水关、仙霞关都有秦军在调动,福建面临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局。

    秦牧还到处乱贴奸汉的标签,有隆武在,总能把这些标签分摊去大半,当初可是他派自己“北伐”的。

    要是隆武跑了,所有的标签就全贴到自己头上了,因此,郑芝龙此时哪里还会让他走。

    隆武一看走不了,惊慌之下,和曾皇后找了个由头出宫,然后在锦衣卫指挥使陆昆亨等几十个人保护之下,乔装打扮逃往广东。

    然而才逃出几十里,就被郑家军追了来回来。

    此事郑芝龙没有声张,但担心隆武再逃跑,便将他和曾后软禁在了皇宫里。

    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蒋德璟,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朱继祚,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曾樱等人,屡次三番进宫求见,都被阻拦,大家深感不妙,这进一步印证了郑之龙投清的事实。

    耿直少谋的黄道周又惊又怒,竟带着自己招募来的两千扁担军直冲皇宫,打算将隆武救出。

    结果他的扁担军不堪一击,郑芝豹只率领两百郑家军,就将他两千扁担军杀得落花流水,他本人也成为俘虏。

    郑芝龙随后以黄道周兵变谋逆为由,要杀了他,经郑森苦苦相劝,黄道周才总算免于一死,不过也被郑芝龙拘押了起来。

    这场大变来得很突然,然而对整个福建却造成了极大的振动,不少地方官员竟弃官而逃。

    就连内阁大学士苏观生、礼部尚书朱继祚也逃了。

    一时间整个福建人心动荡不安,谣言四起。

    可惜的是,秦军压在仙霞关和分水关的兵力都只有几千人,而两关易守难攻,守军又都是郑家亲信,没让秦军捡到可趁之机。

    平国公府的的书房里,除了郑芝豹、郑彩之外,连原先驻守分水关的郑鸿逵也被郑芝龙匆匆招了回来。

    四人关着门,在书房里密议对策。

    大家神色都很凝重,包括郑芝龙在内,也没想到黄道周那脑子一根筋的家伙会突然带兵闯宫。

    扁担军虽然不堪一击,但带来的后果却让郑家十分被动。虽然他向外宣称是黄道周谋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的是非曲直。

    “大哥,现在怎么办?”郑芝豹忧心忡忡地问道。

    郑芝龙心中也有些乱,一时没有作答。

    被封为永胜伯的郑彩抢着说道:“我看呀,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现在留着蒋德璟那些唧唧歪歪的家伙,反而会坏事,不如以谋逆之名把他们都给宰了,咱们再放手大干一场,有仙霞、分水两关在手,秦牧未必能奈我何。”

    “不可。”郑鸿逵连忙说道:“杀了这些人,于事无补,只会给我郑家招来更多的敌人。大哥,我看咱们不防派人去和秦牧谈谈。”

    “谈什么?”郑芝龙皱眉道。

    “大哥,事到如今有什么不能谈的,只要秦牧答应让我郑家永镇八闽,咱们就奉他帝号。秦牧现在背腹受敌,这条件他未必就不会答应。”

    “好吧,那你就派人去找秦牧谈谈。”郑芝龙对此似乎不抱什么希望。

    虽然对他来说,奉谁的帝号都没什么大不了。当初他交通洪承畴,实际上也只是当做是一笔买卖,只是现在与秦牧已经撕破脸,而且秦牧对待汉奸的态度,让他放心不下。

    有鉴于此,他觉得必须另做谋划,为自己预留一条后路。他长吁一口气道:“看来,得血战一场了。”

    郑芝豹和郑彩异口同声地问道:“和谁战?”

    “红毛鬼。”

    “红毛鬼?大哥,这个时候”

    “咱们得先备一条后路,以防万一。”

第394章 郑家往事() 
***

    郑芝龙将目光投向琉球,也就是台湾岛,并非偶然。

    郑之龙这一生,是一个传奇,早年他家境有些清贫,十七岁就跑到澳门跟随舅父黄程经商。

    他从舅舅黄程那里学到了许多商业知识,要学会打通关节,学到了大量的航海知识。

    而且他在语言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在澳门不到一年时间,郑芝龙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了。

    后来他又陆续学会了日语、荷兰语。有语言上的天赋,使他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赢得了优势。

    他的表现令舅舅黄程非常满意。黄程于是让他带一批白糖、奇楠、麝香到日本,这些货是搭大海商李旦的船只运抵日本的平户港。

    这一次日本之行,成为郑芝龙一生最大的转折,因为就在这次行程中,他出色的表现让李旦刮目相看,并在不久之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为之震惊的决定:收郑芝龙为义子。

    从此,郑芝龙在李旦集团迅速崛起,成为其中的核心人物,此时的他才二十岁左右。

    但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并非是李旦,而是平户的另一位华人海商颜思齐。

    颜思齐与李旦是平户华人海商中实力最雄厚的两个人,李旦是纯粹的商人,颜思齐却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并不甘于只做一个海商。他仗义疏财、性情豪爽,赢得了德川幕府的重视,被任命为甲螺。

    而颜思齐的第一个目标,是颠覆掌握日本大权的德川幕府,建立一个由华人把持的日本政府。

    为此他网罗杨天生、陈衷纪、洪升、张弘、林福等二十八名海商,要说明的是。这些都不是纯粹的商人,他们的武装商船亦盗亦商,有很强的实力。

    而武艺高强,实力已经很可观的郑芝龙,就是这二十八人之一。

    颜思齐与这二十八人正式结义为弟兄后。对他们说道:“日本地方广阔,上通辽阳、北直,下达闽粤、交趾,真是鱼米之乡,若得占踞,足以自霸。”

    大家听后十分激动。西洋鬼子能控制南洋各国,自己这些人为什么就不能控制日本呢?

    为此二十八人同心协力,精心谋划了很久,若是这次行动成功,整个亚洲的历史都将被改写。

    可惜的是,当万事具备。连起事的日子都定好时,消息却不慎走露了。

    德川幕府先发制人,调来军队准备剿灭这支海盗商团。幸好安排在幕府的内应提前把日本人的消息通知了颜思齐。于是大家紧急逃离日本。

    撤到海上后,这群海盗商团急需找一个落脚点,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到了琉球,也就是台湾岛。

    而这时。琉球岛上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他们在北港登陆,开始了艰难的拓荒,并派杨天生回福建,招募了数千人前来,在北港建城,这标志着琉球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除了开发琉球岛,他们更以武力控制了琉球海峡,从过往的商船上劫得大量财物。郑芝龙虽然离开了日本,但李旦还在日本;

    作为李旦的义子,他勾连起了颜思齐与李旦这个集团的商贸联系。凭这一点,使得郑芝龙在颜思齐集团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留在澳门的弟弟郑芝虎、郑芝豹、以及堂兄郑芝莞纷纷来投,便得他的实力进一步增加。

    而这时一伙荷兰海盗被葡萄牙人打败后,也跑到琉球,占领琉球南部地区。并开始修筑两座城堡:热兰遮城与赤嵌城。

    双方都是刚落脚琉球岛,都在忙着舔伤口,所以一开始双方一南一北相安无事,郑芝龙还被派去给荷兰人做了一阵子翻译。

    明天启五年颜思齐在猪罗山打猎时染病,回来后不久便病死了。

    颜思齐的暴死,使得集团的权力斗争一下子陷入了白热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一个月前,郑芝龙的义父李旦也去世了,李旦手下庞大的势力交给了郑芝龙,郑芝龙凭借李旦留下的实力,成功夺得了颜思齐集团这股势力的头把交椅。

    如此一来,李旦和颜思齐这两股势力,一下子全落到了郑芝龙手上,使他一跃成为东亚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集两股强大势力于一身的郑芝龙,本应比颜思齐更有作为,颜思齐念念不忘占领日本,临终时还对大家说:“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

    可惜的是,郑芝龙只继承了颜思齐的实力,却没有继承他的遗志,他没有颜思齐那种志在四海的目光,他有的只是小聪明,只想着衣锦还乡。

    到崇祯元年,郑芝龙手下扩大到了将近十万人,船只的数量达到一千五百多艘,横行东南沿海,无人可敌。

    郑芝却忘了颜思齐的遗言,没有率领这支强大的力量杀向日本,而是杀回了东南沿海,在沿海地区的不断骚扰,令明廷非常不安。

    当时的福建巡抚朱一冯无力应付,秘密约请荷兰人参予清剿郑芝龙的势力,作为报答,朱一冯将向皇帝请求让荷兰人获得与中国贸易的特权。

    荷兰驻琉球的总督韦特便率军进攻郑芝龙,结果郑芝龙的炮火之猛烈,让韦特两脚发软,一炮未发,便仓惶率着维蕾德号、伊拉斯莫号船逃往爪哇去了。

    后熊文灿出任福建巡抚,成功招抚了郑芝龙这只“燕雀”。郑芝龙从海盗头子变成了明朝的守备。

    荷兰人贼心不死,集结在东亚的力量后,多次袭击福建,想从郑芝龙手上抢夺海上商路控制权,都被郑芝龙击退。

    尤其是澎湖一战中,烧沉夷众数千计,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馘斩夷级二十颗,焚夷夹板巨舰五只,夺夷夹板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夺获盔甲、刀剑、罗经、海图等物皆有籍存。而前后铳死夷尸被夷拖去未割级者累累难数。

    但郑芝龙招受招抚之后,精力都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