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612部分

明扬天下-第612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谁在山坡下的海边等待,等待着一份寂寞而刻骨铭心的真爱,一声声呼唤飘散在晚风中。。。。。。。。。

    秦牧的演奏虽然不精湛,已让李香君与董小宛俩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晚霞中俩人的目光一片迷离。

    等秦牧演奏完后,李香君上前急切地地说道:“陛下,陛下,你唱的是什么,能再演奏一回好吗,奴奴再听一回,就能记住了,奴奴要学这首曲子。。。”

    “呵呵,你来,朕手把手的教你。”秦牧说着搂住她的小蛮腰,让她坐到自己面前来。

    李香君坐在他怀里,先调了调琴,满地期待地说道:“陛下,可以开始了吗?”

    “好,这就开始。”秦牧一边教她,一边哼唱,并逐句把歌词大意给翻译过来: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勿用针砧,无隙无疵。

    伊人何在,慰我相思。

    这样的词,更容易获得李香君我董小宛的认可,二女都在琴乐方面都是高手,加上这首曲子相对简单,一两遍下来,二人就记住了。

    董小宛让人取来文房四宝,将曲谱和唱词抄录下来,李香君则忍不住反复弹唱了几遍,她无论是琴艺还是唱腔,都是秦牧难及的,感染力自然也非同一般;

    这个黄昏,几乎所有后宫佳丽,都被琴声引来,许多人融水静听,如痴如醉。。。。。。。

    **************************

    ps:月底到,求月票!

    。(未完待续。。)

    。。。

第929章 革囊渡河() 
***

    盛唐时期,唐朝的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河中地区,当时河中地区的各个小国,都是大唐的附属国。

    河中地区大体上指的就是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那片区域。

    在唐朝的史籍中,将锡尔河称之为药杀水;把阿姆河称之为乌浒河。两条河都是发自葱岭,一南一北注入咸海。

    布哈拉汗国就位于河中地区,因其都城布哈拉城而得名,是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国家,原本定都撒马尔罕,后迁都至布哈拉;

    明朝中叶时布哈拉汗国夺取花刺子模,攻取赫拉特,灭贴木儿汗国。

    其首领昔班尼率军征战呼罗珊时,为费尔干纳统治者莫卧儿王朝的巴布尔和波斯人的萨法维王朝联军所败,阵亡于马夫城。昔班尼死后,国家濒于崩溃。

    到阿布德。阿拉赫二世统治时期,布哈拉汗国国势复兴,重新征服呼罗珊、花剌子模,夺取费尔干纳和塔什干,并侵入哈萨克草原腹地。

    西元1598年,阿布德。阿拉赫二世死后,国内动乱,呼罗珊等地复失,布哈拉汗国从此一蹶不振,内讧加剧,王位更迭频繁。

    伊朗萨非王朝、阿夫沙尔王朝、印度莫卧儿王朝和希瓦汗国也乘机频繁入侵。让布哈拉汗国应接不暇,依靠与北边的哈萨克汗国、东边的布鲁特汗国结盟,才勉强维持住局面。

    现在的大汗阿布都拉。阿齐兹已经是布哈拉汗国第十七任大汗。

    杨吉儿的使者奴儿干风尘仆仆赶到布哈拉城,本以为会象原来一样,立即得到阿齐兹的接见,却没想到接待他的官员推三阻四,就是不引见。

    拖到第二天后,奴儿干受不了了,秦军侵掠如火,其势如风。这都火烧屁股了呀。

    奴儿干大怒之下,竟奋不顾身直闯王宫,被王宫的卫士架住,他就在宫门外大喊大叫:“我是哈萨克的使者,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大汗!大汗!你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以前布哈拉有难,我哈萨克和布鲁特哪次不出兵援助?大汗岂能背弃三国之间的盟约?”

    “大汗啊,讲信用的人,会得到更多的人帮助,背弃信义的人,迟早会被所有背弃。大汗别忘了布哈拉也是有敌人的。。。。。。”

    奴儿干在宫门外嘶叫打闹,王宫的卫士又不敢真的伤了他,一时引得城中很多百姓观看,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充满了伊斯兰风格的宫殿群里,终于走出一群人,把奴儿干引入宫去。

    阿齐兹还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脸颊有些消瘦苍白。象是营养不良,头上披着头巾。

    奴儿干一见到他,立即不客气地说道:“大汗,您若是不想见我。直接杀了我就是,何必找那可笑的借口避而不见呢?

    大汗难道不知道秦人仇恨我穆斯林吗?从唯噶尔手中夺取天山南北之后,秦国就禁止任何人信奉真主,甚至不惜让准噶尔把所有信奉真主的百姓掳往叶尔羌。只留些年轻的女子供士兵玩弄。

    这次秦军越过碎叶川,我哈萨克首当其冲不假,但他们就一定会放过布哈拉吗?大汗您不要忘了。我哈萨克疆土宽广,背靠强大的奥斯曼,我们阿古丽公主与奥斯曼帝国的哈里发已经订下婚约;

    如果大汗您真的不出兵一同抵抗秦军,我哈萨克若是战败,大不了远远撤往北方,布哈拉离我突厥斯坦不过几日路程,到时就不知道秦军是万里追击我们大汗,还是乘胜来攻打布哈拉了。”

    奴儿干这番话不但咄咄逼人,而且让人听了不禁心中发凉。

    之前听说秦军很强大,连准噶尔都被打败了,入侵哈萨克以来更是势如破竹,所向披糜,阿齐兹与大臣们便想置身事外,尽量不去招惹这个强敌。

    阿齐兹君臣这种小心思不难理解,毕竟秦军表现出来的攻击力确实太让人震惊了。

    而奴儿干这番话却也同样震动人心,确实,哈萨克地域辽阔,战败了还可以远遁北方,甚至去投奔奥斯曼帝国。

    布哈拉却局限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狭窄地带,阿姆河以南就是信奉什叶派的萨法维帝国,由于双方信仰上的分歧,一直以来就战争不断。

    如果哈萨克真的撤往北方,河中地区就剩下布哈拉、布鲁特两个信奉逊尼派的小国了,在孤立无援的困境中,恐怕就算秦军不来攻打,迟早也会被南边的萨法维帝国灭掉。

    阿齐兹反复权衡之后,派大将哈米率领三百重骑兵,五千轻骑兵前往参战。

    布哈拉的重骑兵,人和马都披以链板甲,由工艺最精湛的波斯工匠打制,再配以巨斧或长枪,冲锋陷阵时气摧山岳。

    由于重骑铠甲过于沉重,每个重骑兵都配以一个辅兵,行军时另用战马驮着铠甲,是以行军也颇为迅速。

    从布哈拉城一路往北,经艾达尔库尔湖西畔,穿超克孜勒库姆沙漠东沿,然后渡过锡尔河,就进入了哈萨克汗国的领土。

    在贴木儿小城,哈米又汇合了由千夫长乌孙里率领的三千布鲁特骑兵,然后继续北上。

    且说苏谨出碎叶川之后,一路直奔突厥斯坦城,直到塔拉斯河,才被哈萨克大将木易随风挡住。

    木易随风是杨吉儿的亲信大将之一,他以一万大军巡防塔拉斯河西岸,并提前让人砍光和兰渡口东岸附近所有的树木,坚壁清野。

    等苏谨大军杀到和兰渡口,派兵四处寻找,在附近竟找不到一块木板可供造船渡河,和兰渡口以北,是茫茫的莫因库姆沙漠,南边是光秃秃的石山,横亘近两百里。

    这炎炎烈日下,要越越莫因库姆沙漠不大可能,要绕过南面的石山,估计要多花好几天的时间。眼下和兰渡口是通往突厥斯坦城唯一的捷径。

    望着足有二十丈宽的搭拉斯河面,苏谨来回徘徊,急思对策。

    对岸的哈萨克大军驻于河边的草原上,营帐绵延两里,旌旗飘飘,千军万马严阵以待,木易随风本人设帅帐于河边三里的一个山坡上,居高临下,调度着一万大军。

    苏谨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对岸的敌情之后,心中颇有些为难。

    虽然他一早就知道,以秦军装备的火箭溜和六九式燧发步枪,真正能挡住他们攻势的或许不是敌国的兵马,而是气候、地形、补给、甚至是疾病。

    但当真的受阻于这种特殊的地形时,心里还是很不爽。

    把众将招集过来后,苏谨开门见山地问道:“各位将军可有办法渡河?”

    参谋钱达抢先道:“大将军,据说当年忽必烈征讨大理国时过金沙江,他们不是用船渡河,而是用一种羊皮囊。

    这种羊皮囊的制作的方法,大概是将羊宰杀之后,用细管向羊皮中吹气,使皮肉之间产生气流,再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会与羊肉分离;

    然后割下羊头与四肢,将羊皮从头部向下撕拉,羊皮就会完整地剥落下来,然后只要将头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扎紧,就成气囊了。

    最后再向皮囊中吹气,羊皮就膨胀为鼓鼓囊囊的革囊。这种革囊,可以供一人藉之渡河。大将军,我军中所带牛羊不少,何不依此办法试试。”

    苏谨一听,心中暗喜,连忙吩咐钱达道:“钱参谋,此事就交给你来办理,若真能藉渡过此河,本将记你首功。”

    “多谢大将军,麾下这就去办。”

    钱达去后,参将陈汝南接着说道:“大将军,此河宽不过二十丈,我军的燧发步枪完全可以覆盖对岸几十丈内的范围,让敌人难以在我军渡河时靠上来放箭阻击。如此钱参谋的办法真能成,末将以为,要渡过此河并不见得很难。”

    苏谨说道:“先不要掉以轻心,谁也不敢保证敌人还没有没其他后手。”

    ***************************

    ps:两更奉上,月底了,急求月票!

    。(未完待续。。)

    。。。

第930章 秋天的麦子() 
***

    将羊宰杀之后,用刀从羊脖子割开一个小口,插入小管子,然后一边向羊皮中吹气,一边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会与羊肉分离;

    再割下羊头与四肢,然后将羊皮从头部向下撕拉,羊皮就会完整地剥落下来,只要将头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扎紧,再往里吹气,就成了一个气囊。

    两万秦军中,大部分是吐蕃人,他们从小放牧,有很多人本来就会制作羊皮囊,钱达一说,他们就自己动手干,两两配合,动作麻利;

    一张张羊皮被迅速而完整地披下来做成羊皮囊,羊肉被拖到水边开膛去脏,做成香喷喷的美餐。

    这其中动作是快的是多吉,他来自青海湖边,因为作战勇敢,现在已经是一名什长。

    多吉在藏语中是金刚的意思,他本人也长得象怒目金刚似的,在家的时候,是一家子的顶梁柱。

    当初秦军强制抽丁,多吉曾经逃跑过,但族长惧怕秦军,就抓了他的父母,多吉不得已,只能跟着秦军来到漠西。

    一路上,他们被强迫穿上了秦军的军装,打起了汉人的发髻,军中各级佥事不断给他们灌输新的思想,还教他们说汉语。

    尽管如此,知期内他们对秦军的强制抽丁行为还是很反感,时刻想着逃跑。

    后来到了西域,秦军给他们配了不少西域女子,让他们带着一起到漠西放牧。

    尤其是西征以来,有秦军的火箭溜和燧发步枪助战,大军所向披糜。不但有很多漂亮的女人,每个人还得了不少战利品,如果是在家放羊,一辈子也不可以赚到这么多。

    大将军苏谨已经承诺,属于他们的那部分战利品。可以寄回去给他们的家里人,这足够他们家里过上比较优渥的生活了。

    有女人,有银子,军中赏罚分明,加上佥事官不断的教育。

    现在多吉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秦军的一员,闲暇时主动学习汉语汉字。作战时勇猛直前,别说逃跑了,现在就算是有人赶他回家,他也未必见得愿意呢。

    几乎所有吐蕃士兵,都有多吉类似的感受。军营这个集体,让他们改变了太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以身为强大的大秦的一名军人而自豪。

    特别是看到所过之处,各族军民都纷纷匍匐在他们的战旗下,那种自豪感和归属感觉就越加强烈了。

    西岸的木易随风隔河望见秦军在快乐地烹牛宰羊,只道是秦军在做午餐,之所以觉得秦军是快乐的。是因为他们一边在烹牛宰羊,一边歌唱,歌声高吭嘹亮;

    木易随风能听得懂一些汉语。秦军的歌声五花八门,除了有“秦有锐士,剑有锋芒,黑衣玄甲,横扫八方”这样的唱词外,更多的是在赞颂秦国的强大。还有赞颂秦国的皇帝。

    象什么“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湘潭县。出了个秦知县,领导人们得解放”之类的。听起来很悠扬动听。。。。。

    木易随风哪里知道,这是大秦针对蒙古人和吐蕃人都喜欢唱歌跳舞的民族特性,寓教于乐,教这些被强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