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636部分

明扬天下-第636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哈萨克汗国中帐到突厥斯坦约有两千里距离,大概相当于从大同向北到达漠北狼居胥山的距离,几乎横跨了整个钦察大草原南北。

    信使要顺利找到苏谨的大军并不容易,因为从中帐到突厥斯坦这两千里的草原上,并没有扫荡过,还散布着不少哈萨克部族,换而言之,就要是穿过两千里的敌占区。

    考虑到这些情况,李定一次派出了两百人马,由百总荆扬率领,南下寻找苏谨,请苏谨尽快分兵北上,与他一南一北,趁哈萨克大乱之机,扫荡钦察大草原,使两军能联成一片。

    百总荆扬带着西伯利亚的寒流,带着李定等人殷切的希望,呼啸南去,这注定将是一次艰苦卓绝的旅程,两百人南去,回者不知有几人。

    在遥远的异域作战,最难克服的就是那种无助、孤独的感觉,当初,李定在秋明听到苏谨的消息,全军沸腾,并由此促使他们杀入钦察大草原,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远离故土的大军来说,要战胜的绝不仅仅是凶悍的敌人,更重要的是要战胜心头的孤独。

    如果能成功与苏谨联为一片,士兵心头的孤独感会大大减低,从而能保持前进的勇气。

    而横扫了哈萨克大帐的苏谨,此刻已经率军越过锡尔河南下,一万六千大军逼向布哈拉城。

    在努拉套山北麓的艾达尔库尔湖畔,秋色连波,红叶绕岸,美丽的景色让人几乎忘了战争的疲惫。

    苏谨驻马湖畔,看着手下的士兵欢快地宰杀着牛羊。然后拿到湖边清洗,正要准备着今夜的晚餐。

    都佥事马益文是文人出身,看到斜阳洒在碧湖上,金光跳跃,美不胜收,忍不住临风高吟道:“湖连碧野草连天,万里秋风吹胡弦。捷报欲传隔葱岭,西出河中又一年。。。。。。。。。。”

    苏谨听了,不禁哈哈笑道:“马大人,好诗啊!不过本将听着。怎么有点感慨万端的感觉啊。”

    “让大将军见笑了,一时戏作,一时戏作,大将军莫当真。”

    苏谨征战之余,常挑灯夜读,在秦牧的心腹将领中,这种现象很普遍,就连以粗豪著称的刘猛,这几年也没少读书。这一点皆是受秦牧影响。

    苏谨追随秦牧征战多年。秦牧偶尔也会做诗。

    天子的御制诗,多数气势磅礴,令人听了热血沸腾。马益文这样的诗,不论好坏。光是气势上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苏谨摘下头盔,坐在湖边的枫树下,想了想说道:“李定两万大军攻破哈萨克中帐,虽未经证实。但想来这个消息不会有假,对此,马大人作何想?”

    马益文连忙抛开诗赋。沉吟道:“我相信这个消息不会有假,这对我们而言,算是意外之喜。眼下我们最大的困扰,是兵力不够,很多地方本应乘胜拿下的,一时却顾不过来。

    现在李定两万大军进入钦察大草原北部,与我们形成南北响应之势,如果能连成一片,形势则更加有利。”

    苏谨随手捡起一颗石子,轻轻投入平静的湖水中,湖水顿时泛起一圈圈涟漪,向四面扩散。

    如果说之前他们进入中亚,就象投出的这颗石子,激起了一**的涟漪的话,那么当石头沉寂到水下,水波很快又会平复过来。

    现在有李定在北边形成响应,这种效应就会成倍的放大。

    “马大人的意思,是咱们应该派兵向北扫荡,力图与李定联成一片?”

    “不错。”

    “只是当务之急,咱们要先拿下布哈拉和布鲁特两个汗国,这一万余兵力,已是捉襟见肘,再要分兵北上,只怕会出大岔子,前功尽弃。”

    这一点马益文心里也很清楚,别看秦军节节获胜,其实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一但武器弹药耗尽,他们将占不到任何优势。

    现在的布哈拉汗国已经吸取了杨吉儿失败的教训,尽量避免与他们硬拼。

    布哈拉大将哈米的数千大军,自从秦军渡过锡尔河以来,就一直缀在秦军附近,和秦军打起了游击战,一时拿他却没办法,还得时刻防着他偷袭。

    “大将军有什么打算?”

    苏谨想了想说道:“咱们远离中原,后无援军,就象无根的漂萍,如此终难长久维持下去。看来是到改变一下策略的时候了。”

    “大将军的意思是。。。。。。。。。”

    “哈萨克、布哈拉、布鲁特,这三个汗国,其实都是各族杂居,成分复杂,很多小部族与这三个汗王并不见得都是一条心,咱们应该尝试着把这些小部族吸纳过来,积沙成塔,到了那时,咱们便不会再象现在一样被动了,也算是在中亚扎下了根基。”

    “大将军所言,虽然有理,但这些小部族多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而这些小部族之所以至今不投向我军,主要原因也是他们不想改变现有的信仰。

    如果想迅速打开局面,争取这些小部族投过来,那恐怕只有允许他们保留现有的信仰。而今日一但同意他们保留原来的信仰,将来恐怕就是后患无穷,这可不是陛下愿意看到的,大将军还须三思才行。”

    苏谨微微蹙着眉头不答话,这是一个难以决择的难题,实际上,打下一片地方不难,难在于如何纳入有效统治。

    特别在是中亚这种地方,兵力投送困难,周边又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大国,不断影响着这些刚打下来的地方。

    如果现在不采取断然措施,强制当地的百姓改变信仰,将来要改变,便会难上加难。

    马益文提议道:“大将军,不如这样,让漠西来援的五千兵马掉头北上,尽可能快的与北面的李定将军连成一片,咱们这边,也尽量说服一些小部族,只要他们肯放弃原有的信仰,就给予优渥的待遇,诱以重利,把他们引诱过来,以改变目前的不利态势。等朝廷再派来援军,一切就好办了。”

    苏谨点头道:“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两人商议妥之后,苏谨立即派去传令。他原来带到漠西的共有三万吐蕃青壮,而带来攻打哈萨克的,只有两万;

    本来还留有一万人马在漠西放牧,打下突厥斯坦后苏谨深感兵力不够用,于是又派人回去调来五千大军,现在这五千大军刚到碎叶。 百度嫂索 —明扬天下

    现在苏谨派去人去传令,便是要这五千人马掉头北上,随着哈萨克中帐被李定攻破,整个钦察大草原虽然还没来得及扫荡,但已形如散沙,如果指挥得当,五千大军北上,应该也足够了。

    参将陈汝南、霍东胜、李晟、吴安邦,游击宋超、胡天、杨再成、杨天芳等,对这个决定都表示了支持,他们要考虑的东西不象苏谨和马益文那么多,他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打败遇上的每一个敌人,对眼前的处境,他们没有那么担心。

    当然休息一夜后,第二天一早,万余大军再次启程,直扑布哈拉城,苏谨也希望这直击心脏的一记重拳,能逼布哈拉汗与自己决战。

    但苏谨失望了,大军又前行半日之后,前方就传来消息,布哈拉大汗阿齐兹竟然放弃布哈拉城,向东面的撒马而罕撤退了。

    布哈拉毕竟是阿齐兹的都城,苏谨没想到他放弃得如此干脆,如此一来,情事就更难办了,如果阿齐兹一直避而不战,自己该怎么办?

    ***********************

    ps:第三更奉上,诚求月票!求月票喽!

第968章 疑阵() 
***

    布哈拉汗阿齐兹连都城都放弃了,和苏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把戏。

    苏谨一时也拿不住他,只能挥军扫荡布哈啦各地的部族,就不信了,除非你什么也要了,不然总有能把你逼出来的一天。

    无独有偶,在南边的印度洋,当柯宸枢亲自率领二十艘飞剪式战舰杀到恒河入海口时,吉大港的荷兰人也和他玩起了躲猫猫。

    吉大港炮台的大炮全都拆了,港内再也找不到一个荷兰人。

    这年头,天上可没有间谍卫星,更没有全球鹰,敌人有意躲着你,要想在茫茫的大海上找到他,谈何容易。

    柯宸枢在吉大港一刻也没有多留,立即下令掉头南下,还就不信了,荷兰人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庙?

    好吧,你连庙也不要了,总还得去挂单吧。

    柯宸枢利用飞剪式战舰高达14节的速度,全速下南维沙卡帕特一般,一边下南一边搜索,以期能找到吉大港逃走的荷兰战舰。

    在佛光山,奥朗则布在经历一番羞辱之后,精心布置了一个陷阱,然后再次派兵攻山。

    被大火焚得一片焦黑的佛光山,就象落了毛的凤凰,显得万分丑陋。偏偏山顶上,莎曼纱衣裙漫飘,轻纱遮面,曼妙动人的身姿如天仙谪凡,与焦黑的山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莎曼纱的美丽在整个印度都是有名的,奥朗则布也确实发过豪言,要将莎曼纱收为姬妾。

    此刻她就站在山头上,陪伴在海如风身边,俩人还不时交谈,似乎关系很不一般。

    山下的奥朗则布,用英国人卖给他的望远镜,看到山顶的这一幕。心中莫名有些恼怒,比原来奥特萨人拿他战死的手下的头颅来羞辱他还恼怒。

    那感觉就象是看到自己的女人跟别人私奔了,甚至还跑回来在自己面前秀恩爱,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莎曼纱看着突然发起进攻的莫卧儿大军,连忙问海如风道:“海提督,这是怎么回事,奥朗则布难道真的恼羞成怒了吗?”

    山下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莫卧儿大军就象巨浪摧山,汹涌而来。莎曼纱的声音几乎被掩盖住,海如风回头看他,莎曼纱重复了一遍,他才听清。

    “照说可能性不大,如果真是恼羞成怒,布鲁南派人下去羞辱他的时候,他就应该派人攻继续攻山了,通常而言,人能在那种情况下忍住了。过后只会越来越冷静,不会到这个时候才恼羞成怒。”

    “海提督说的有道理,难道奥朗则布有什么新的制胜之法了吗?”

    海如风摇头不语,他现在心中也还弄不清奥朗则布的意图。而不管奥朗则布是什么意图。他却是没有多少时间耗下去了;

    后方的伯尔格尔已经传来急报,奥朗则布的手下大将穆萨里已经攻陷恰尔苏尔达小镇,离奥特萨临时都城伯尔格尔不过三日路程。

    如果佛光这里再耗下去,他很快会遭到穆萨里和奥朗则布两面夹击。

    海如风不断地安抚着手下的四个小国的将领。其实他心里也开始着急了。

    山下的战斗越来越激烈,杀声漫漫,海如风一时却顾不上去看。心里急转着,他随即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撤军。

    不过不是全撤,而是撤走一半。

    而且,撤军之前,他先派人去散布一个消息:穆萨里攻破哈尔苏尔达小镇了。

    山下的奥朗则布已经布好了陷阱,他准备佯攻一下,然后诈败,把山上的敌军引下山来,但诈败想要成功,进攻时就不能含糊,不则你做做样子就败下来,谁信你呀。

    因此,莫卧儿大军这次发起的进攻非常猛烈,并且是一次压上了两万人,虽然不是所有的两万人都能冲上山去,但都在山下列开阵势,做出前赴后继的样子,只有这样,等两万大军诈败下来,才有可能引得山上的敌人追下来。

    然而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就在奥朗则布下令强攻的时候,山上的敌军出现了骚动,紧接着就看到山上有撤军的现象。

    奥朗则布一时摸不着头脑,手下的谋士哈克提醒他道:“王子殿下,敌人撤退了,这个时候撤退,卑下认为只有一种可能。”

    “哪种可能?”

    “穆萨里他们取得了重大突破,只有这样,才可能逼得山上的敌军不得不分兵去救。”

    奥朗则布觉得哈克说得很有道理,立即派人去侦察,或许是天意,刚好在这时,他接到了一消息,他手下的大将穆萨里攻破了恰尔苏尔达小镇,兵锋直指伯尔格尔城。

    这个消息,让奥朗则布再无怀疑,换了是自己,也一定会抽调兵力去救伯尔格尔,以免落得两面被夹击的下场。

    “王子殿下,当务之急,是拖住是敌人,不让他们回援伯尔格尔,只要拖住他们两天三,穆萨里的两万大军就能到达伯尔格尔,到时敌人必定军心大乱,无心再战。”迪尼急声劝道。

    哈克也说道:“不错,奥特萨能抽调的兵力,几乎都在这里了,现在只要能把敌人拖在这里,就是胜利。”

    奥朗则布又用望远镜向山上观察了一下,不难看出,山上的敌人正在撤退。奥朗则布不再犹豫,当即下令发起猛攻,

    或许是山上的敌人听到了恰尔苏尔达小镇陷落的消息,军心已乱,加上这个骨节眼上,有一半兵马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