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638部分

明扬天下-第638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举让整个印度各个教派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不同信仰的百姓常发生规模不等不冲突。

    而这些。海如风才懒得去管,当然,想管也管不了,只能去利用。

    而此时率领两艘宝船、十五艘飞剪船下南维沙卡伯特南港的华英南。也和柯宸枢一样,扑了个空,原本盘踞在维沙卡伯特南港荷兰战舰全部消失无踪。

    华英南杀地港内。逼问当地的土著,港内的土著也不知道荷兰人的去向,只知道荷兰人是在四天前就弃港而去了。

    华英南又向南航行了两天,尽力搜索,仍是一无所获,只得暂时折返,回到维沙卡伯特南港时,正好遇到从北赶来柯宸枢。

    柯宸枢的旗舰上,各舰的舰长齐聚指挥舱内,华英南无奈地叹道:“荷兰人避而不战,这反而麻烦了,印度洋这么大,可停泊的地方不在少数,要找到他们谈何容易啊。”

    另一宝船的船长李穆接口道:“随着我军挺进印度,前来印度贸易的商船一定会越来越多,如果荷兰人一直避战,转而对我大秦的商船下手,咱们恐怕是防不胜防。

    陛下曾有言,今后只海军将主要是为了拓展大秦的市场需求,保障海上贸易线路的安全,若是来印度的商船被大量劫掠,陛下难免会为之震怒啊。”

    柯宸枢让参谋摆开地图,然后说道:“荷兰人在印度东海岸的商站虽然不少,但其印度总督府却是设在西海岸的科钦港,其次是锡兰的高朗步(科伦坡)港,这也是他们不会轻易放弃的重要港口。

    现在他们放弃东海岸各港口,想必是因为泉湾一战失败后,心有余悸,不敢轻易与我军决战,另外,他们在东海岸的实力也比较薄弱,因此先放弃这些港口,集中兵力,避免被我们各个击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咱们来印度之前,就听说荷兰人十多艘战舰在波斯湾与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激战,最终荷兰人获得了胜利。现在想必这支舰队也正在向东集结;

    在西方各国中,目前荷兰人在印度的贸易还占着主导地位,我相信他们不到万不得以,是不甘心轻易放弃所有贸易港,沦为海盗的。”

    华英南点头道:“副提督言之有理,那也就是说,现在荷兰人避而不战,还是一个集结兵力的过程,而不是真的要做海盗专门劫掠我大秦商船。”

    柯宸枢摇头道:“西方人向来亦商亦盗,没有明确界限,因此不排除他们在完成集结的过程中,会出动一些战舰劫掠我大秦的商船,以达到给咱们添乱的目的。”

    李穆审视了一下地图,指着锡兰岛与印度大陆之间的保克海峡说道:“副提督,请看这里,咱们只要占领贾夫纳,封锁住保克海峡,再南下攻取高朗步港,基本上就等到把印度东西两洋的航道截断了,荷兰人退往印度西海岸,暂时倒也无防,但如果要到印度东岸来劫掠我大秦商船,到时就没那么容易了。”

    锡兰(斯里兰卡)岛就象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与印度大陆隔着一个窄窄的保克海峡,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控制了锡兰岛,就控制了印度洋东西方的舰线。

    如果当初不是急于支持奥特萨等国抵抗莫卧儿大军,远洋舰队挺进印度洋的第一站,一定是先控制锡兰岛高朗步港。

    华英南也认立即攻占锡兰,控制东西方航道是当务之急,只是他有些不放心地说道:“咱们要南下锡兰,应该先通知海提督一声,否则一但克塔克有变,海提督一时不知道咱们去向,未免有些不妥。”

    柯宸枢说道:“通知海提督一声自然是必要的,不过巴拉迪布港还有一艘宝船,五艘飞剪战舰在,便是陆上战事不利,此些六艘战舰在,足够海提督应变了。~'  更新快

    现在再派一艘飞剪船回巴拉迪布港,知会海提督一声,一但克塔克有变,可南下锡兰与咱们主力汇合即可。

    事不宜尽,现在前来印度的大秦商船越来越多,咱们必须尽快控制锡兰,将荷兰人暂时赶到印度西海岸去,以确保商路的安全。”

    安排好之后,柯宸枢当机立站,派出一艘飞剪船回巴拉迪布港之后,立即率领主力舰队浩浩荡荡南下锡兰。

    柯宸枢这么做,很可能为让海如风不舒服,毕竟海如风才是整个远洋舰队的主帅,他这么做有先斩后奏之嫌。

    好在海如风一向是个比较大度的人,或许不会因此而恼怒吧。

    ps:一夜之间,气温从12度飙升到27度,晚上睡觉出了一身大汗,一早起来,只得抱着被子床单去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火气旺乱画地图呢。。。。。。。。这还是其次,可怜的是俺还被“热”得感冒了,俺一边抹着鼻涕,一边洗床单,呃,听起来亲们有没有想起三毛的形象。。。。。。。

    各位长官,俺很努力地洗着床单,赏张月票吧!

第971章 驱狼吞虎() 
***

    大秦南京。¢≤,

    内监研发司里,李益细心地把漆好的铜线一圈一圈地卷到一根拇指粗的铁棍上,卷好之后,取来油灯,把铜线末端的漆烧掉。

    一切做好之后,李益又细心地检查一遍,然后在铜线上通电,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卷着铜线的铁棍把旁边的铁钉都吸了过来。

    附近的工匠见了,纷纷围过来看新鲜,只见李益反复地玩着,一断电,那些吸在铁棍上的小铁钉就掉下来,一通电,小铁钉又被吸上去,围观的工匠为之啧啧称奇。

    有的人忍不住问道:“小益,这个有什么用?”

    只有十四岁的李益笑道:“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我想总是有用的吧,至少我证明了,不光是磁场可以产生电,反过来,电也可以产生磁场,不是吗?”

    “说得似乎有些道理,可是你证明了又能怎么样,没有实用价值的话,岂还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有价值,一定有价值。”这时黄胜拨开人群,走进来,亲自通电、断电,象李益那样,让铁棍反复把小钉吸起来。

    这下反而轮到李益问道:“黄大人,你说这个有用是吗?你说有什么用?”

    “我也还弄不清有什么用,但我可以肯定,它一定有用,只是咱们没有弄清楚而已。”

    “真的,呵呵。。。。。。。。李大人,你说陛下知道它的用途吗,陛下会喜欢吗?”

    李益是研发司一个工匠的儿子,子承父业,他喜欢摆弄这些东西,他父亲就把他带过来,研发司有很多文档资料,包括秦牧著述的那些与电磁有关的书籍。李益每天看得废寝忘食,他不光是看而已,而且喜欢自己动手实践。

    黄胜鼓励道:“陛下一定会喜欢的,我等下就让韩公公把此事上报给陛下,说不定陛下会对你大加赏赐呢,这样吧,你以后就跟着我,做我的助手如何?”

    “真的吗?太好了,多谢黄大人,多谢黄大人。”

    黄胜拍了拍他的肩膀。在李益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少年时的影子。

    此事很快上报到蒹葭殿,秦牧听说之后,自然是很高兴。

    对了电磁铁,秦牧首先想起的就是电影里那些大型起重机,一台起重机伸下一个吊臂,吊臂下方有一个圆盘,能一下子吸起一辆小汽车,有些劫匪似乎就是用这个劫运钞车的。起重机上的那个吸盘就是电磁铁。

    当然,电磁铁的应用还有很多,以前的电话震铃似乎也是利用电磁的原理。

    不过秦牧本身并不精通这一行,只知道道一些皮毛。但他知道,只要通清楚了电磁铁的技术,一定会有非常大的用处。

    秦牧除了给李益一些奖励之外,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让黄胜和李益继续去研究。

    有很多东西,秦牧其实也只知道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说多了,就成拔苗助长,甚至造成误导。

    这些天,秦牧很忙,继改三日一朝为五日一朝后,他又再下旨,把地方主官的审判权剥离出来,交到经过了司法培训的同知、县丞手上。

    从今以后,地方上的知县、知州、知府只管行政,不得再过问司法刑狱之事。

    与次同时,秦牧还把各地的衙役分离出来,组建了巡检司,履行警察局的职能。

    地方上这些改革步骤小,而且已经酝酿了很久,所遇到的阻力秦牧也提前疏导过,推行起来还算顺利。

    蒹葭殿外的枫叶红了,有如二月春花,映着红墙碧瓦,加上不时飘过的一缕淡淡的秋云,景色美得有些不现实。

    柳如是把秦牧批阅完的奏章仔细收拾好,她动作轻柔,无声无息,见秦牧正眯着眼睛在沉思,她忍不住轻声说道:“陛下,从各省按察使上奏看来,此番改革推行的还算顺利,陛下还担心什么呢?”

    “你懂的。”秦牧随口应了一句。

    柳如是为之一愕,随即那双美眸眨了一下,眉梢露出一抹淡若轻烟的笑意来。

    “陛下,此事急也急不来,总得等地方上的改革稳妥了,再进一步推进。婢子今天读了户部的奏疏,心里真个高兴的呢,今年秋粮大丰收,粮价也拉起来了,举国百姓一片欢悦,陛下,想想这些高兴的事,心情就会好了。”

    秦牧看了她一眼,珠圆玉润的美人儿,加上脸上的笑意,着实赏心悦目,他也不禁露出一抹微笑,说道:“朕就是个苦命的,舒心的事用不着朕去想,这烦心事不想还真不行。”

    “陛下龙体要紧,婢子觉得,陛下也不用烦恼,眼下立法权已经划归大理寺了,将来就是如何划分刑部的审判权和执法权的问题而已,至于监察权,仍归为都察院即可。”

    “哈哈哈,那有那么轻巧,这事可不光是划分刑部职权的问题而已。划分之后,他们所应承担起的职能,可能会让很多人。。。。。。。”秦牧说到这,没有说下去,他偶尔也会有柳如是谈些政事,但很少深入地谈。

    柳如是是个很聪明的女人,有些东西你不说她也能猜到,但她猜到和你跟她说,却是完全是两码事。

    你不说,她就算猜到了,也不敢说,彼此心照不宣。

    你事事都跟她说了,久而久之,你自己会形成一种依赖,而她也会因为你对她言不尽而显得很特殊。

    这后宫之中,就怕特殊。

    秦牧歇息了一下,喝了杯茶,殿外便报进来说是兵部左侍郎顾君恩求见。

    秦牧召他进来,顾君恩长身施了一礼,然后奏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顾卿,喜从何来呀?”

    “启奏陛下,兵部刚刚收到苏谨急奏,苏谨两万大军进入中亚,已经打下哈萨克汗国都城突厥斯坦。不过因幅员辽阔,路途遥远,苏谨奏言如今兵力有些捉襟见肘,请朝廷再从青藏抽两万壮丁,以巩固新拓之土。”

    “又要抽调两万壮丁?”秦牧招招手,让小太监把墙边的地球仪抬过来,仔细看了一下河中地区。

    “陛下,目前苏谨三万人马,要巡防漠西大草原,又来出兵河中,这地域横跨数千里,三万兵马确实稀少了点。”

    “李定国有奏报吗?南边的准噶尔部可有异动?”

    “陛下放心,准噶尔部自撤往叶尔羌之后,倒还算安分。”

    李定国的兵马其实也不多,准噶尔现在虽然老实,但总得防着点,因此让李定国抽调兵力支援河中的苏谨实为不妥,万一天山省有变,河中就被隔绝异域了。 本书醉快更新百度搜索妙》比

第972章 心态() 
***

    按照秦牧的计划,是不可能允许准噶尔部长期占据南疆的,只是见他很卖力地在南疆推行佛教,与秦牧的意愿切合,才暂时容留他存在南疆。《≠,

    顾君恩的话,让他又不禁想起了这件事。现在巴图尔汗夹着尾巴做人,很乖,秦牧决定好好利用一下。

    他与顾君恩对着地图,一点一点地推敲着。

    “对了,朕记得阎应元俘虏的准噶尔老弱妇孺中,有巴图尔汗一子,叫噶尔丹。”

    顾君恩不知道秦牧为什么提起这个小孩子有何用意,一边思索一边应道:“确有此人,不过噶尔丹年纪还小,现年只有七岁,不知陛下何以问起他?”

    其实秦牧一时也谈不上有什么用意,只是噶尔丹这个人在原来的历史上很有名,曾是康熙的主要劲敌之一。

    噶尔丹虽然还小,但毕竟是巴图尔汗的儿子,这其中有没有可利用的地方,是有必要琢磨一下的。

    “回头你让人把这个噶尔丹带来,让朕瞧瞧再说。”

    “是,陛下。”

    如果不灭掉准噶尔部,而把准噶尔部当作一把刀来使,那么现在趁噶尔丹还小,对他培养一下,塑造一下,今后未尝不可以用他来控制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退往叶尔羌城一带休养生息也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