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义气水浒 >

第63部分

义气水浒-第63部分

小说: 义气水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光是重,这刀的锋利也远超一般长刀。

    便是对上重甲步军,一刀也能砍做两段。

    对上马军,一刀过去,更是人马都能斩做两段。

    鲁达看到这刀凶威后,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叫唤要请汤隆吃酒。

    梁山众头领则无不胆寒。

    林冲都直言不愿对上鲁达这凶器。

    汤隆也凭着这一柄凶器站稳脚跟,众头领都纷纷抢着请汤隆吃酒。好让汤隆给自己精心打造一柄兵器。

    众人都有自己喜欢用的兵器,但都是山寨普通铁匠打造的,自然无法和汤隆打造的相比。

    武松虽然也被鲁达的凶器震撼了一下,不过他并没选择同样的武器。而是在史进的提示下,选了双刀。

    他的身手敏捷,虽然也有一身神力。但是更喜欢以快制胜,而非力气。

    自此。梁山共有头领。

    寨主:

    九纹龙史进

    军师:

    神机军师朱武

    掌管钱粮头领二员:

    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

    马军头领:豹子头林冲 青面兽杨志

    跳涧虎陈达 白花蛇杨春

    锦豹子杨林 双鞭呼延灼

    百胜将韩滔 天目将彭玘

    党世英 党世雄

    火眼狻猊邓飞

    步军头领:赛虎痴鲁达 旱地忽律朱贵

    托塔天王晁盖 赤发鬼刘唐

    石将军石勇 小霸王周通

    打虎将李忠 出林龙邹渊

    独角龙邹润 白日鼠白胜

    水军头领: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小七

    水泊外探听消息,邀接来宾头领:

    菜园子张青 母夜叉孙二娘

    守护中军头领:

    小温侯吕方

    监造大小船只头领:

    玉幡竿孟康

    监督打造一应兵甲头领:

    金钱豹子汤隆

    安排宴席头领:

    操刀鬼曹正

    虽然已经有三十四员头领。但是治理泊外六十多万灾民,还是让史进头疼不已,梁山多的是猛将,但是能治理百姓的却是没有一人。

    诸般杂事都堆在他身上,而他也没有治政的经验,只是知道人多容易产生骚乱、疫情,又知道规划的重要性,事先便会做许多准备,但是事到临头,还是会发现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每天便是想着查缺补漏,好不头疼。

    这日,史进正在聚义厅伤神间,便见张青进来,道:“有一位先生要见哥哥,我看这人生的不凡便领他上山来。哥哥可有暇见他一见?”

    史进对张青的眼光也还是很有信心的,笑道:“能让兄弟领上山的,必然是奇人,我与你去请这先生进来。”

    张青笑道:“当不会让哥哥失望。”

    二人走出聚义厅,便见一个三十来岁的文士长身而立,面相清雅,腰间还挂着一柄长剑。

    单看这人挺拔的身材,史进便知道他腰间的剑不是和寻常文士一般装饰用的。

    站在梁山聚义厅前,这人也并没一丝窘迫,端的是镇定自若。

    史进看这人确有一些不凡,作揖道:“有失迎迓,先生勿怪。”

    这文士还礼道:“早闻史进头领英雄不凡,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

    史进笑道:“还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

    “小人姓萧,双名嘉穗。”

    萧嘉穗?

    史进听得萧嘉穗之名,面上也不由闪过一丝惊喜。

    水浒中的奇人隐士。他如何会不知道。

    萧嘉穗和柴进一般,也是皇族出身。高祖萧憺是梁文帝萧顺之第十一子,字僧达。曾为荆南刺史。有一年江水冲破堤坝,萧憺亲率将吏冒着大雨修坝。雨水甚大,将吏都请萧憺避避雨,但是萧憺不顾自己的身份,亲自带着将吏在雨中奋战,最终堵住了堤坝,保住城中无数人性命。

    萧嘉穗出生时,有嘉禾生,一茎六穗。因此其父给其取名萧嘉穗。

    萧嘉穗家学渊源,乃是文武双全的人,但是却不愿出仕,而是游历天下。

    到了荆南,萧嘉穗自然要追溯高祖过往。

    城中的人听得萧嘉穗是萧憺后人,便留萧嘉穗在荆南住下。

    萧嘉穗襟怀豪爽,志气高远,度量宽宏,凡遇有肝胆者。不论贵贱,都交结他。

    宋江带兵剿灭王庆时,王庆麾下猛将縻貹杀死唐斌,劫了萧让、裴宣、金大坚三人进荆南城。

    萧嘉穗便抓住机会。鼓动城中百姓,杀了城中反贼和守门的纪山五虎之一的马勥,救出三人。献了城池。

    之后宋江要保举萧嘉穗做官,而萧嘉穗直言一旦为官。便会被权奸掌握,否则难免被构陷获罪。不愿为官。

    坐中公孙胜、鲁智深、武松、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戴宗、柴进、樊瑞、朱武、蒋敬等十余个人,都记下了萧嘉穗的话。

    这些人恰恰正是梁山最后幸存的不多的人,萧嘉穗可说是对梁山好汉后来命运影响最大的一人。

    萧嘉穗看到史进脸上神色变化,奇道:“史头领听过萧某姓名?”

    史进知道自己脸上神色出卖了他,但又说不清,只好道:“早前在华阴县请一位朋友吃酒,听他说起当今世上隐士,其中有一位萧嘉穗,祖上乃梁朝皇族,文武双全,乃当世俊杰。看先生样貌,想必就是那位萧嘉穗了?”

    萧嘉穗闻言,奇道:“不敢,我祖上确是梁朝皇族,不过隐士却是过奖了。不知史头领那位朋友姓甚名谁?说不得是萧某故人。”

    史进摇头道:“我也不知他姓名,只是看他吃了酒无钱付账,便替他解了围。不想他又让我请他吃了一顿,席间与我谈天说地,说了两位隐士。”

    萧嘉穗听得那人吃白食,让史进付账,然后又赖了史进一顿,也不由笑道:“那位朋友倒是游戏风尘的性子,也难得史头领宽厚。”

    说着,又好奇道:“不知头领可否告知他口中另一个隐士是何人?”

    史进笑道:“那人姓许,名贯忠,大名府人氏。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其余小伎,琴弈丹青,件件都省的。他也和萧先生一般,不愿出仕。”

    萧嘉穗笑道:“惭愧,萧某却是远不如许兄。”

    史进闻言,也愣了一下,奇道:“萧先生识的许贯忠?”

    萧嘉穗笑道:“前两年在山川间相识,曾结伴一起游历江南,许兄的学识却是远超萧某的。”

    史进拍了下额头,道:“只顾说话,却是失礼了,我们且往厅中说话,萧先生请。”

    史进把萧嘉穗请进聚义厅,让萧嘉穗坐了,道:“不知萧先生寻我有何见教?”

    萧嘉穗道:“见教不敢当,只是路经此地,看泊外百姓杂处,恐生疫情,因此前来献些计策。”

    水浒中萧嘉穗只是显示了他的武艺和胸怀、眼光,不想还有这些才学。

    史进听得萧嘉穗之言,喜道:“我山寨上阵之人广有,但是却没有治理内政的人,朝廷官员又不来管这些百姓,我也是硬着头皮安排的。萧先生若能出手相助,实乃泊外数十万百姓之福,我先代他们谢过萧先生仁德。”

    说着,便起身向萧嘉穗一揖到地。

    萧嘉穗连忙还礼,道:“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史头领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救济百姓,才是仁德无双。”

    史进笑道:“我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且喜山寨终于有人能处理这些事物了,我们且往后面吃些酒食,我便让泊外所有人全部听命于萧先生。”(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相爱半生”100打赏)

第九十五章 宋江的功名

    萧嘉穗虽未出仕过,却有治世理政之才,没用多长时间便把泊外百姓治理的井然有序。

    史进也终于不用为那些理不清的事情头疼。

    梁山忙着救灾的时候,济州知州孙静却是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数十万灾民聚在梁山水泊外,如果梁山裹挟这些百姓作乱,济州恐怕顷刻间便会被攻破,但是他也没办法驱散这些百姓。

    为了减少泊外聚集的百姓,他已经全力救灾了,但是山东、河北很多州府救灾不力,各地都出现了流民,却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济州能把这些流民都拦住的。

    他也上报了这个情况,但是听说童贯在西边大胜西夏,许多人都立了功劳,当然犒赏也少不了。

    军中犒赏却是不能拖延,否则西军闹起来,整个大宋都受不了。

    之前童贯便耗费了无数钱粮,现在又要犒赏,可以说让原本就有些紧张的国库有些捉襟见肘了。

    更何况今年北方基本都闹了灾荒,京畿地区汇聚的流民更多,朝廷哪有那许多钱管所有灾民。

    若是早年间,这样的情况对富庶的大宋来说,也不会到这般地步。

    但是近些年蔡京鼓吹丰亨豫大,一味让当今天子享乐,光是花石纲一项便不知靡费了多少银子,在加上天子好大喜功,让童贯不断在西边对西夏用武,连年征战,国库早已吃紧了。

    蔡京听得梁山放粮救灾后,反而有些开心,他是不信梁山会造反的。如今天下虽然闹饥荒,但是大宋根基并未动摇。谁敢造反,派一支大军。转瞬间便能扑灭。

    因此蔡京给济州的回文是密切监视梁山动向,一旦梁山有不轨的举动,朝廷马上会派大军剿灭。

    当然在此之前,就不用管梁山了。

    现在朝廷国库吃紧,哪有钱粮派兵剿灭小小的梁山贼寇。

    朝廷不管,济州又没那个能力。

    孙静也只能多派一些人监视梁山的动向,同时让济州禁军加强戒备,防止梁山贼寇袭城。

    济州有一个老吏,姓王名瑾。那人平生克毒,人尽呼为“剜心王”。

    这王瑾专爱揣摩人心思,看到知州连日愁眉不展,加上州中人马调动,他便前来献计,道:“相公可是忧心梁山贼寇?”

    孙静点头道:“正是,若是贼寇裹挟灾民来攻城时,只怕城中兵马挡不了一日。”

    王瑾道:“依小人愚见,梁山贼寇该不会作乱。那梁山史进不是个愚蠢的人。朝廷有八十万禁军,岂是他凭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就能撼动的。再者他素有仁义之名,该不会裹挟百姓做那送死的事情。”

    孙静摇头道:“替天行道,仁义之名。说不得只是实现他野心的工具。这史进虽然年轻,却是一个枭雄。”

    王瑾道:“他若是枭雄,当知道现在作乱没有好下场。以他过往。多半还是会蛰伏在梁山,只是传播些名声。说不得还是想借这些名声,换个朝廷招安。不过他招揽了要杀高太尉的林冲。劫了太师生辰纲的杨志、晁盖等人,想要招安却是有些难。毕竟还是年少了一些,说不得他只是想做一个山林间的大王。”

    孙静点头道:“太师和太尉腾出手来,便会再派大军来剿灭梁山,绝不会招安他们的。”

    王瑾知道孙静和新任的团练使牛邦喜都是高俅心腹,听得孙静这般说,便道:“这番梁山贼寇又从灾民中招揽了许多兵马,又有林冲等贼首相助,朝廷再派大军来招安,只怕也不容易。要想剿灭梁山,还要另辟蹊径。”

    “哦?”

    孙静终于听到一些新鲜的了,看着王瑾道:“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王瑾笑道:“我们可以从内部分化他们,然后再剿灭他们。”

    孙静听了,道:“你的意思是收买或者招安其中一部分人?”

    王瑾点头道:“正是,梁山那许多头领,必有希望招安的人,相公只要给他们些承诺,等两军对战时,让他们反戈一击,或者断了贼寇退路,何愁剿灭不了他们。”

    孙静皱眉道:“你说的不错,除去史进、林冲、杨志、晁盖几人,招安其他人倒也不是不行。不过若没有得力的人,又如何能接近的他们?”

    王瑾道:“小人知道一人,若是能让他上梁山时,必然能招安一些头领。”

    孙静看这王瑾已经想好了,也没再问,只是点点头。

    王瑾自然不敢等孙静开口问,接着道:“此人是郓城县押司,姓宋名江,他虽是个小吏,但是在江湖上却有很大名声,都唤他做及时雨宋江。往昔也收留过许多江湖亡命之徒,相公许他一个官职,当能让他效力。”

    孙静点头道:“及时雨宋江?”

    王瑾道:“听说他经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孙静笑道:“这般说时,倒是一个仁厚的人,如今有此报效朝廷的机会,他该不会错过。”

    王瑾道:“此人还有个诨号叫忠孝黑三郎,现在相公给他一个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