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242部分

奉系江山-第242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活着就比死了好,尤其是现在俄国刚刚经历革命,很多俄国兵原本是效忠沙皇的,可是现在沙皇已经倒台了,一个临时政府还不知道他们拼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选择了投降。

    当然还有一些俄国兵比较愚顽,他们根本不愿意向弱小的中国人投降,因此这些俄国人全都选择了死战,他们结成了一个个战斗队,依托工事,妄图阻挡奉军的进攻。

    对于这些俄国人,奉军没有一点客气,利用迫击炮和重机枪,不断的将负隅顽抗的俄国人打成碎片,扫尾的战斗足足持续了五六个小时,战斗终于宣告结束。

    奉军一共击毙了一千五百多人,同时抓获了四千多俘虏,还有几百个伤员,基本上都是重伤号,没有一点救治的可能了,奉军自己的药品还不够用,哪里会在这些人身上浪费。

    不过孙安虎也不愿意浪费资源,他下令奉军将这些重伤的俄国人全都拖到了一边树林里面的空地上,然后将俄国人全都绑在了树桩上面。在奉军之中抽出了一批刚刚经历战火的新兵,让他们一对一的面对这些俄国人。

    这次奉军和俄国人交战,不少新兵拼刺的技术还严重落后,拼刺刀除了比拼技巧之外,更多的就是胆量。谁的士气更高,谁的心肠更狠,谁就能在拼刺的时候取得更大的优势,也就能够活下来。

    因此奉军之中所有表现不佳的新兵都被集中了起来,这些俄国伤兵成了奉军最好的活靶子,把他们分批绑在树桩上面,负责指挥的就是周子健,当初他也面对过同样的局面,不过他当时杀的是蒙匪。

    “弟兄们,我知道第一次杀人,谁都会感到恐惧,但是你们必须清楚,这帮俄国人准备抢夺我们的土地,试图杀害我们的同胞,不用说别的,这次战斗之中,有多少袍泽弟兄死在了他们的手上,你们都清楚。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勇敢的杀死这些混蛋,变成一个真正的战士,要么就滚出奉军的队伍,不敢杀人,你们根本不配做一个战士!”

    对于奉军士兵来说,滚出军队无疑是最严厉的警告,失去了军人的身份,就失去了丰厚的收入,也失去了尊严,同时家里人享受的种种福利也都会被取消,对于很多朴实的年轻人来说,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一想到家里人失望的表情,这些年轻人也都露出了绝然之色,其中一个士兵猛地把刺刀端了起来,率先刺中了俄国人的胸膛。这个俄国人或许伤势太严重了,并没有多少血液喷射出来,不过这个士兵的刺刀被卡在了胸骨上面,一时间根本拿不下来。

    那个俄国人还没有死透,咬牙切齿的,表情十分的狰狞可怖,喉咙之中发出一连串野兽一般的吼声。这个奉军士兵也把眉头立了起来,他一连拉了两三次,还是没法把刺刀拽出来,只好抬起脚,猛地踩在了俄国人的胸口上面,然后手脚并用,一下子把刺刀拔了出来,一股鲜血喷了出来,溅到了这个士兵的身上。

    其他人看了这个血腥的一幕,也狠下了心思,一个个纷纷把刺刀端了起来,照着眼前的俄国人,不断的挥动刺刀,渐渐的这些家伙全都被刺死。

    就这样一批接着一批,奉军的士兵将所有的俄国伤员全都刺成了马蜂窝,然后随便挖了一个深坑,然后全都埋了进去,这就是他们想要侵略中国的下场。

    除了这些人之外,奉军把其他四千多伤员全都抓进了俘虏营,严加看管起来,这些都是为了的苦力,张廷兰也交代了一下,不能把他们都饿死,但是也不能让这帮人吃饱,总之维持一个半死不活就可以了。

    整场战斗的伤亡情况也很快统计了出来,奉军一共有一千两百多名士兵战死,还有一千多人负伤,总体伤亡比起抢夺中东路的战斗要少了很多,主要是得益于奉军土木工事的大量使用,极大的保存了自己,消灭了敌人。

    而且这一次奉军取得的战果也相当辉煌,一共俘虏了五千多名俘虏,击毙的俄军超过了四千人,基本上一万多的来犯俄军主力全部被消灭。康斯坦丁一路疯跑回了俄国,勉强摆脱了马占山的追杀,但是身边剩下的士兵不到一千人了,其他的俄军士兵全都逃散了。

    除了消灭了这些有生力量之外,奉军还缴获了大炮二十四门,完好的步枪七千多杆,另外子弹,炮弹,还有军粮不计其数。

    虽然奉军已经算是很富裕了,但是谁也不会嫌弃东西多,张廷兰毫不客气的全都收了下来。

    热闹了三四天的绥芬河终于恢复了一丝的宁静,原本战战兢兢的中国老百姓终于能够长出了一口气,俄国军队被击败了,而且败得十分凄惨,这个消息让这些边境的百姓欣喜若狂。

    多少年来,他们受尽了俄国人的欺凌,不时就有俄国军队越境骚扰他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军队做后盾,他们只能任人宰割。现在终于出现了一支能够击败俄国人的军队,他们全都像过年一般,带着仅有的肥猪鸡鸭,前来犒劳奉军士兵。

    刚刚经历战火的士兵也能放松下来,不过张廷兰可没有歇着,他把主要的军官都召集了过来。

    “诸位,缴获的那点东西不过是一个开胃菜,情报人员已经送来了消息,双城子的机修厂里面还有一个车间,能够生产铁轨,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大家谁愿意执行这个任务,把厂子抢回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三百二十七章 洗劫双城子() 
奉军击败了俄国人!

    这个消息像是一个炸雷一般,在中国上空响了起来,产生的震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张廷兰的估计,自从邵飘萍通过新闻报纸将陆续发表了几篇战地报道之后,整个中国就已经开始沸腾了。

    各地的青年学生猛然发现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一支敢于和列强叫板的军队,还有一支能够为了中国利益而战的部队,对于众多青年来说,简直就像沙漠之中几乎绝望的人,突然发现了清泉一般,那种心理简直无法形容,有无数人每天都在等着前线的消息。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在为奉军呐喊加油,多少年来,堂堂中华已经被欺凌到了极点,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把中国的尊严踩在脚底下,残酷的现实让这些热血青年无法接受,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国家就这么沉沦了,但是又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奉军收复中东路的消息横空出世,仿佛一道曙光般,顿时吸引了无数青年的关注,紧接着奉军和俄军发生对峙,甚至是军事冲突,奉军主动把敌人挡在了国门之外,这样所有人都感到了无比的振奋。

    经过张廷兰的安排,邵飘萍的文章刚写完,就可以通过电报发到奉天,然后连夜印制成报纸,除了在奉天发行之外,还大量的送到京津,写文章的是报界名笔,写的事情又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时间京津等地洛阳纸贵,只要有奉天的报纸送来,立刻就被抢购一空。

    一些大报干脆派了专门的记者,到了奉天,等到了邵飘萍的文章之后,直接发电报,这个时候电报可不便宜,正常情况下,一个字就要一角二分钱,八九个字就是一个大洋。发一篇千字的文章,至少要一百个大洋。

    几乎没有几家能够承受,有的报社干脆发一个概要回去,然后由专门人员润色,不过老张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干脆专门拨下了专款,让这些记者一个标点都不错的发到北京。甚至有的直接发到了上海武汉等地。

    围绕着中东路的问题,中国的舆论也在快速的发酵。有些人也站了出来,指责奉军挑衅列强,是不自量力,只要沙俄大军杀到,奉军就会土崩瓦解,到时候整个东三省都不保,这完全是拿着国家大事当儿戏。

    很多文人跳了出来,故作忧国忧民,虽然他们根本不清楚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也不清楚战略战术,但是只要知道中国远远落后列强就足够了,这帮人就能信口开河,根本不用担心任何的问题。

    就好像押宝一样,以往多少次的经验告诉他们,中国对上列强,就从来没有占过便宜。这次相比也是一样。唯一让他们不爽的就是邵飘萍把那个朱老师的例子也写了出来,弄得他们的高论黯然失色,很多年轻人都在怀疑他们的话,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会不会也是指着洋饭活着的?

    就在全国的舆论都被吸引住的时候,绥芬河终于传来了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消息,奉军大败俄军。毙敌四千余人,俘虏超过五千,获得了自卫反击战的初步胜利!

    一个雷天下响,所有的人都被震得晕晕乎乎的,那些预言奉军必败无疑的家伙瞬间就失去了声音,脸被打得通红,有些识趣的干脆闭嘴。就当自己什么都没说过,只要这段时间过去了,他们还能跳出来指点江山。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肯承认错误,并且继续断言,一次胜,未必次次胜,只要沙俄集中精兵,奉军的那点力量还是不够看的,一走一过就能把东三省踏平,现在败了,割让一点好处就行了,等到俄国大军杀来,怕是东三省都不保了。

    对于这种杂音,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嗤之以鼻了,真想为这个国家好,就冲到前线,抛头颅洒热血,殒身沙场,在背后像乌鸦一样乱叫,除了能瓦解军心,一点用处都没有。

    从清末以来,中国社会的话语权一直被少数文人垄断着,而这一次中东路的战役,让他们的权威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那些年轻的学生不再受他们的忽悠,很多人干脆打点行囊,直接前往东三省,想要投身奉军。除了热血青年之外,各地的商会也都做出了表示,给奉军捐赠钱款,同时也派人到东三省看看。

    商人都渴望秩序,现在奉军能打败列强,他们的治下一定能保证安全,如果合适的话,这些人也准备把生意做到东三省。

    总之华夏大地都被这个消息震撼着,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各种各种的目的,北上东三省,渐渐的也形成了一股风潮,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涌向了东三省,这些年轻人之中,有不少都怀着不俗的才华,日后他们都成了奉系各界的主要发展力量。

    无论怎么说,奉军这支力量终于第一次被中国的老百姓深深的铭记在了心里,也开始有人对奉军怀有憧憬了,希望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

    不过相比于民间的热血沸腾,整个北洋的官方却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对于奉军的行动,他们完全不置可否,如何处理中俄的关系,结束这场冲突,他们也拿不出一个章程,总之北洋就在学鸵鸟,把脑袋埋了起来,仿佛没有中东路的事情一样。

    其实这么装糊涂也是有原因的,中东路的乱局实在是超出了北洋政府驾驭的范畴,俄国究竟会采取什么行动,段祺瑞一点底儿都没有。而英日等国又蠢蠢欲动,态度不一,国际上一团乱麻,而国内的民间情绪又沸腾了起来。

    支持奉军就有可能开罪列强,而且北洋也不敢和俄国冲突,不支持奉军,民间的情绪就会把他们淹没,索性老段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对于国内的乱局张廷兰还没有时间搭理,他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赶快趁着俄国远东空虚,大肆额抢夺好东西,康斯坦丁的部队被消灭之后,远东俄国的兵力就不足两万了,看起来人数不少,但是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

    整个西伯利亚铁路东段都要照看,特别是伯力和海参崴等地都无法调出一点兵力。另外一支名为远东自由军的部队也开始活动起来,经历战败之后,俄国的民众对于政府越来越不满。

    伊万诺夫趁机宣扬他的理念,不断的扩张影响力,而且张廷兰也对他加大了投入,这次缴获的枪支之中有一半都送到了伊万诺夫的手中,让他去扩大武装力量。

    俄国人内忧外患,就出现了巨大的空挡,张廷兰已经等着这个机会很久了,当即决定攻击双城子,抢夺至关重要的机修厂。少帅张学良也早就跃跃欲试了,他主动请令,讨来了这个任务。

    从奉军之中调遣了一千精锐力量,作为突袭的主力。这次行动其实是奉军出国作战的第一次,有很多东西都需要仔细筹划好,不然出现了一点意外,都会给奉军带来重大的损失。

    “汉卿,这次我联系不少的俄国远东的官僚,他们会提供情报帮助,还会适当协助我们,你要注意和他们打好交道。”

    “有内应帮忙那就太好了,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没有俄国的势力帮忙,想要得手也不是那么容易。”张学良说道:“拙言,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