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246部分

奉系江山-第246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日本军队就要出动援助浪人,他们行动了,早在后面压阵的奉军也行动了,张作霖早就颁布了命令,大家各有各的分工。对付浪人交给民兵,正规军出来了,那就要奉军出头迎战。

    很快中日两军就对峙在了一起,经过连续的胜利,奉军越来越从容,自信心也极大的提升,面对日本人毫无惧色,而且这是在奉军的地盘上,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哪里会害怕日本人啊。

    这些日本兵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他们并不敢真正开枪,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浪人被揍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奉军这边一看打得差不多了,才主动分开了双方,让日本人过来领人。

    一场大乱斗下来,奉天方面有一人死亡,两个人重伤,还有十几个人轻伤,而日本浪人就太惨了,足足有二十几个人死亡,有的是被打死的,有的是被踩踏而死的,重伤昏迷的还有五六十人,其他筋断骨折的伤员更是不计其数,几乎就没有一个完好无损的人。

    这一轮的交锋,日本人惨败,而整个奉天都在上演着这种斗殴的大戏,以往是日本人主动挑衅,现在是奉天方面主动寻找机会,只要日本人敢出来,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只要有机会,就痛打一顿。

    一连持续三天的时间,日本人就受不了了,总领事馆已经下达了严令,不许日本人上街,否则后果自负,眼看着日本人退缩了,奉天的民心士气更加高涨。

    原本大家伙被日本人的凶悍威慑住了,没有行动,就先胆怯了,现在挺直了胸膛,在中国的地盘上,谁怕谁啊。

    中日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激化,日本政府经过了一番争吵,也终于决定采取行动,向旅顺增兵,一时间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了东三省的上空。

    究竟会不会酿成大战,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此时张廷兰已经回到了哈尔滨,护路军的精锐力量也囤积在这里,随时准备主动。

    “拙言,你真的准备和日本人打仗么?”周芯瑶轻轻的帮着张廷兰揉捏着有些僵硬的后背,指挥打仗是一件很伤害身体的事情,君不见历代的武将到了晚年都是疾病缠身,作为一个出色的医生,周芯瑶当然知道这一点,因此主动帮着张廷兰按摩,缓解不适。

    “媳妇,你担心我打不赢日本人啊?”

    “谁是你媳妇啊,真是厚皮!”

    “周姑娘,你要是不愿意,我找别人了啊,汉卿还说要广撒网呢,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啊!张廷兰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惨嚎,周芯瑶在他的后背上狠狠的掐了一下,全然没有了刚才的轻柔。

    “媳妇大人饶命,咱还是说说正事吧,说实话我是真不想和日本人在这个时候打仗,一旦开战,奉军的这点家底就要玉石俱焚,太不划算了!”

    “那你还和日本人那么强硬?”

    “不能战,就不能和,正所谓麻杆打狼两头怕,谁要是怂了,就只能等着挨宰了!”张廷兰笑着说道:“不过我有把握,这次日本人注定了还是空欢喜一场,俄国人不会傻到给日本机会,让他们占领中东路的,从俄国人的角度来看,奉军弱而日本强,奉军占领了中东路,他们还有机会抢回去,如果日本人占领了,他们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张廷兰说的一点都不错,这正是俄国政府的心态,就在日本人摩拳擦掌的时候,俄国方面突然发表了一个声明,声称瓦西里并不是俄国的军官!

    这可是一记威力十足的重拳,一下子把日本人打懵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向大豆进军() 
日本威胁对奉军动武,打得旗号是替盟友报仇,帮着俄国出气,日本人说得义正词严,气势汹汹,可是俄国人突然发表了这么一个声明,一下子就戳到了日本人命门上面。

    说出的话能不能得到信任,最主要的就是看说话人的身份,奉军指责瓦西里在撒谎,日本人有一万句话可以反驳,但是俄国人突然指出这个家伙是假的,不是俄国的军官,谁也没法反驳,日本人更是郁闷吐血。

    现在的日本人就好像灌了一肚子春药,等着在女人身上驰骋的时候,突然女人爽约了,把他给晒在了一边,之前说的所有话都变成了自娱自乐,日本人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舆论的笑柄!

    中外的新闻界都对这个戏剧性的事件发表了自己的报道,而且纷纷嘲笑日本谎言被戳穿。一时间日本人政府在国际上也是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奉天的军民也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大家都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但是敌强我弱,能不打就不打。不过经过这次锻炼,整个东三省的民心士气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东西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就别想在残酷的世界上杀出一条血路。

    同时对于整个中国产生的震撼更加巨大,以往面对列强,中国的所有势力,都只能选择妥协,就在两年之前,日本人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北洋政府举全国之力,也不敢断然对日本说不。

    经过不断的谈判,最后还是接受了大部分的条款,从那时起,袁世凯在全国的威望也彻底破碎了。而如今面对日本人的武力威胁,东三省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勇敢的迎战。无数人都说这是以卵击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奉军好像再一次赌赢了。

    这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震撼,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就要把腰杆挺直,国家主权利益是不能谈判的东西。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看法,而北洋政府也只是认为奉军又一次侥幸过关。真正明白这种戏剧化情况的,只有张廷兰和几个列强。

    尤其是英美等国,看得更清楚,越是清楚,他们就对奉军的表现感到吃惊,这个分寸拿捏的实在是太好了。

    当日本人透漏出对中东路的野心之后,俄国人其实是最着急的,如果整个东北都落到了日本人手中,俄国远东就朝不保夕了。俄国人是绝对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的。

    别看奉军连续两次击败俄国人,但是俄国政府并没有把奉军放在眼里,只要俄国的内乱结束,他们就能轻松收拾奉军,如果对手换成了日本人,俄国就没有这个把握了。

    不过俄国也在等,他们等着奉军屈服。因为在此之前,奉军和俄国人已经有所接触,俄国的如意算盘就是奉军迫于日本人的压力,向俄国妥协,交还更多的好处。哪知道奉军并没有上当,面对日本人威胁。竟然摆出了一副誓死一战的态度,分毫没有妥协。

    到了这一步,反倒变成俄国人心虚了,因为一旦开战,远东的局势就再也没法收拾了,俄国人不得不替奉军出头,主动拆除引信。瓦西里的身份被否认之后,日本人的指控也失去了依据。

    而英美法等国也都长出了一口气,他们也赶快行动起来,一面警告日本,不许动武,一面又建议俄国和奉军尽快签订合作协议。

    俄国也派出了代表,菲力斯也来回奔走,最后双方终于敲定了两份协议,第一就是有关中东路的最终处理方针,俄国承诺将中东路交还奉军管理,在未来十五年之中,中东路所有收益,一半要交给俄国,抵偿最初的投资,同时俄国派遣一个财务监督团队,共同管理中东路的收益。

    说白了这还是一个赎买协议,不过是用中东路的收益而已,张廷兰也非常乐于这么办,道理很简单,再过几个月,俄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个时候这个协议就成了废纸一张,奉天才不会给俄国人一分钱呢。

    第二个协议则是有关多数党的,奉军和俄国要共同配合,防止多数党的主张在远东流传,双方联手保证边境的安全工作。

    张廷兰的要求基本达成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份协议都是以奉军的名义和俄国人签署的,和北洋政府没有任何关系,俄国人这么干是为了以后耍花招不认账做准备,而张廷兰乐于这么干,是向全国表明态度,告诉所有人,中东路是奉军独立收回的,有助于提升奉军的地位。

    到了现在张廷兰也终于把心放下了,中东路这条经济动脉终于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有了铁路作为依托,吉黑两省就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也会带动沿途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有了这条铁路,奉军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

    为了这条铁路,牺牲再大,冒再多的风险也都值得了,从这一刻开始,奉军就和日本南北对峙,拥有了叫板的本钱,下一步就看谁的发展速度更快,奉军已经拥有了和日本同台竞技的资格。

    虽然日本人已经先跑了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先机,奉军严重吃亏,但是拥有这个资格就很不容易,原本东三省铁路动脉都在日本人的手里,连发展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可谓是咸鱼翻身,张廷兰不能不高兴。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日本人就是太着急了,吃相也太难看,反倒吓坏了俄国人,让他们不得不尽快和咱们签订协议,说起来我们还要感谢日本人呢!”

    解除了战争警报,张廷兰也放松了不少,整个春天都在忙活中东路的事情,也无暇关注其他的,现在各个农场基本上完成了春耕,张廷兰正好到乡下看一看,顺道散散心。

    “拙言,你说日本人会善罢甘休么?”张学良问道:“他们已经几次威胁对奉天动武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双方会不会真的打起来?”

    “汉卿,中日必有一战,就算他们不打我们,我们也要打他们,南满铁路,旅顺港口,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能一直让日本人霸占么!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咱们的底子还太薄,和日本拼命,胜算太少了,最主要的就是抓紧时间,把工厂组建起来,把军队训练好!”

    “对,这次我也看透了,尊严就是靠着拳头打出来的,别的都是扯淡,要不是咱们把俄国人打败了,什么都捞不着,还会让别人吃干抹净。”

    “汉卿,日本人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明抢不成,他们就会暗夺,你回奉天之后,一定要提醒七大爷,必须注意安全,要安排足够的情报保卫人员,防止日本人暗中下毒手!”

    在原来的历史上,日本人一看老张超出了控制,就暗中动手,解决掉了张作霖,现在奉军已经超出了控制,日本人未必不会提前动手,现在奉军还处于蒸蒸日上的初期阶段,根基还不稳固,有老张坐镇,奉军的发展能够更加顺利,暂时绝对不能让张作霖死在日本人的手上。

    张学良对于这个提醒也是深以为然,他们在农田之上漫步,东北拥有广阔无比的平原,厚厚的黑土地,堪称整个蓝色星球上面最适合耕种的一块土地。

    尤其是奉军大量引进关内的移民之后,广袤的黑土地日渐生机勃勃。在去年光是吉林一省就引入移民五十三万,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又不断的提升,光是年初就有超过二十万移民在吉林安家落户。

    吉林和黑龙江占据的松内平原,是东北最适合种玉米的地方,张廷兰去年在奉天试种了大量的玉米,结果发现玉米的产量比起高粱多出三分之一,而且玉米适应性更好,一般的贫瘠土地也可以生长,病虫害也少。

    因此在今年,吉林最主要种植的就是玉米,面积达到了三百万亩,另外张廷兰还种了一样最重要的作物,那就是黄豆,面积也超过了一百万亩。

    东北的大豆在后世面对转基因大豆的凶残进攻,种植面积日渐萎缩,但是在整个二十世纪,东北都是全球最重要的大豆产区,出口份额占据了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每年光是大豆出口的份额就达到了五亿元以上,如果能抽到百分之十的税收,就是五千万,按照鞍山钢铁厂的规模,能办十五座。不过很可惜,黄豆的利润都被日本人把持了,他们把榨油中心设在了大连,从东北低价收购大豆,然后再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垄断其中的暴利。

    张廷兰早就等着这个巨大的财源了,但是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大豆和南满铁路一样,一旦动了,就等于是碰了日本人的命根子,他们会拼命的,没有一定的实力,张廷兰绝对不敢折腾。

    而到了现在,张廷兰已经有了这个准备,在奉军控制的农场之中,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大豆种植,现在他们就走在种植大豆的土地上面。

    “拙言,按照你的一贯作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