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251部分

奉系江山-第251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小山听到了这个提议,顿时他精于算计的劲头又上来了,如果真按照张廷兰的办法弄,辫子军就可以运用少量的资金,买到更多的武器,这绝对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只是需要用什么抵押,成了高小山的心病,会不会也向列强一样,要各种特权啊!

    不过转念一想,就算是给了奉军一点特权,大家都是中国人,也算不上卖国,只是他也知道奉军实力雄厚,野心勃勃,和奉军合作,别让奉军吃干抹净了。

    他试探的问道:“张先生,这个提议我十分赞同,但是不知道奉军接受什么作为抵押呢?”

    “抵押品一要有价值,二要收益稳定,说句不客气的话,热河三地这种项目不多,我看有两样东西是最合适的,一个是鸦片,一个是税收。就把话挑明了吧,热河每年都种植大量的鸦片。你们可以把鸦片抵押给我们,以后如何销售,就由奉天决定。第二点就是税收的问题,奉军派出专门的人员,监督财税,每年固定支付奉军欠款和利息。”

    张廷兰说完之后,高小山顿时就把脑袋晃得和拨浪鼓一样。这样的条件绝对不能答应,鸦片是辫子军最大的暴利。多少人都指着鸦片发财呢,张勋都不敢轻易动这块,而财税更是要命的东西,如果也交给了奉军,那不是和列强的交易没有什么区别么。

    “张先生,这恐怕不妥啊,奉天是地方政府,和热河平起平坐,你们监督我们的商业和税收好说不好听。不好办啊!”

    张廷兰当然也知道不好办,他故意提出来,就是漫天要价而已,他装成十分为难的样子,然后想了想说道:“高小山,既然你不同意,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咱们就暂时作罢,下次再谈吧。”

    “别啊!”高小山一听好不容易有了解决的办法,哪能放过啊,急忙说道:“张先生,您足智多谋,一定能想出办法的。看在两家交好的份上,多费费心。”

    张廷兰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是领兵的,经济上的事情不太清楚,咱们找个行家过来,让她参谋一下。”

    说话之间,张廷兰就让人请来了一个人。高小山仔细一看,只见对方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女孩子,相貌身材都是一等一的,而且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精明干练,高小山对这个女孩子又有怀疑,又有一丝期许,她究竟能不能解决眼前的难题啊!

    “乔姑娘,我正在和高先生谈一桩生意,不过有点难题,还请你帮着参谋一下啊。”张廷兰随即把军火交易的事情向乔岚云介绍了一下,乔岚云故作认真的听了听,秀眉不时皱了皱。

    “我认为高先生的担忧是对的,奉天想保证欠款能够还上,想法没有错,但是不能把热河等地变成附属,这样的交易和列强欺压别人的手段有什么不同?”

    乔岚云的话顿时引起了高小山的赞许,这个姑娘真是太敏锐了,说的太好了。

    张廷兰则是一脸的为难,说道:“那乔姑娘以为该用什么作为担保呢,总要保证钱款的安全才行。”

    乔岚云也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了纸笔,刷刷点点的计算了一下,她的每个动作都十分认真,高小山就在一旁老老实实的看着,半晌,乔岚云终于抬起了头。

    “我的建议是让奉天银行出面,向热河方面提供贷款,先把军火费用还上,然后由奉天银行和热河等地再商谈还款的事宜,这样就成了完全的商业行为,和政府没有关系了。至于用什么抵押,我也想了想,可以用热河的绥远等地的草场抵押,奉天的罐头产业很繁荣,需要大量的肉类,有些商人已经准备圈地养殖牛羊了,草场价值很大,完全可以作为抵押。”

    高小山一听用草场抵押,他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热河等地别的不多,就是草场广布,而且相比耕地,同等面积的草场产出实在是少的可怜,如果能作为抵押品,也可以接受。

    “我看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草场很多掌握在原来的蒙古王公手里,我们不好抢夺啊!”

    “高先生误会了。”乔岚云笑着说道:“我说的抵押不是把草场抢过来,而是进行商业开发,我们会向蒙古人购买的,总之不会引起任何的纠纷!”

    “那我就放心了,就按照这个办法来处理吧。”

    “既然高先生同意了,还有两个附属条件要答应,第一开发草场就必须要大量的奉天商人去热河,投资要提供便利,另外商业开发,就要进行融资,奉天银行要在承德一家分行。”

    高小山想了想,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建议,因此也点头同意,双方大致方向商量妥了,然后高小山就乐颠颠的去敲定具体的合同了。

    张廷兰和乔岚云看着高小山远去的背影,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乔姑娘,咱们这个双簧唱的还不错吧,土地拿到了,还让金融势力深入进去了,经济攻势永远要在军事攻势前面,热河等地慢慢的也就熟透了。”

    乔岚云也微微点点头,她似乎想说什么,不过又咽回去了,张廷兰十分得意,并没有注意到她的情绪变化,反倒是说道:“乔姑娘,这件事情办完之后,还要劳烦你帮我点忙,中东路沿线有大量的俄国人的土地产业,这些都要清理出来,然后进行拍卖,那些地段都是非常适合商业开发的,我想商人们一定会趋之若鹜的!”

    “嗯!我这就去筹备一下。”乔岚云答应了一声,然后离开了。

    很快奉军和高小山之间的谈判就结束了,高小山一共采购了一万杆步枪,五百万发子弹,四十门迫击炮,十五万枚手榴弹,二十门四一式山炮,十门克虏伯山炮,还有二十挺重机枪,二十挺轻机枪,还有一批军需用品。

    总价格超过了六百万,比起原来翻了一倍还多,奉天银行向高小山提供了三百五十万贷款,作为抵押,在热河,察哈尔和绥远等地一共划出了一千万亩的草场,交给奉天银行管理。

    在圈定的范围之内,东三省的商人可以进行种植和养殖,如果发现了矿产资源,也可以优先开发,另外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奉天商人可以自行招募保安人员,护卫草场的安全。

    这个协议敲定之后,顿时就惊动了不少奉天的商人,奉天的对肉类的需要很大,急需建立稳定的货源,因此很多人都对牧场很感兴趣,不过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以往都是蒙古人放牧,汉人种地,现在贸然让汉人经营草场,其中的难度并不小,保守的人并不敢下定决心。

    不过也有敢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楚明远正好在奉天,听说消息之后,急忙就前来拜会张廷兰。

    张廷兰对他的印象相当不错,也准备提拔他,因此把他请到了府中,笑着问道:“这段时间干出了什么成绩,也介绍一下吧。”

    “全靠着先生指点,今年果然生产农具的人越来越大,我们的压力也大了,不过大家对耕牛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而却缺口十分惊人,我们就跑到了热河等地,连续贩运了几次牛马,利润相当惊人,在热河几个大洋就能买到一头牛,甚至用茶叶丝绸,还有奉天生产的小玩意,也能换来牛马,然后再运回来,一头牛至少能买到二三十个大洋,扣除成本,足有四五倍的利润。”

    “这个生意不错,你找我来,是不是有新的想法了?”

    “没错,先生说过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很多人看到了贩卖牛羊的利润,肯定会下手的,再想赚这么多,就不可能了。这次我听说咱们奉天弄到了一大批的草场,我准备承包一片,用来养殖,这样货源就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张廷兰笑着点点头:“想法很好,不过你准备具体怎么经营草场呢?”

    “和蒙古人学呗,他们怎么干,咱们也怎么干,总之多吃点苦呗!”

    张廷兰笑着摇了摇头:“蒙古人追水草迁徙,一亩地的草场还养不了一头羊,这哪有什么效率啊,你要是想做,我建议停下游牧的脚步,草场既要利用,又要保护,一亩地至少能养几十只羊,利润一下子就翻了十倍以上,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三百三十九章 老段求援() 
从先秦时期开始,立足中原大地的农耕民族就开始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了战争,时间一直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民国时期,蒙匪依旧是北方最大的边患,从西北一直到东北,绵延几千公里的距离,都要受到侵扰。

    如何消灭这个祸患,安定北方边疆,张廷兰也在不断的思考,想来想去,最合适的办法就是让牧民彻底改变千百年来的习俗,停下游牧的脚步,定居下来,然后再把他们卷入到整个工业化的浪潮之中。牧民变成牧场主,或是矿场的工人,这样不只解除了威胁,还能够变害为利,成为发展国家的力量。

    当然想改变几千年的习惯,是何等的困难,这次从张勋手中大面积的圈地,就是改变草原生产方式的第一步,站在张廷兰的位置上,他不只是要为了那点利润,更多的是要从现在开始,改变内外蒙古的经济模式。

    只要牧民停了下来,他们就有了家业的羁绊,野性就会得到驯服,而且固定放牧之后,出产更多,牧民的生活和极大的提升,只要活得好了,脑筋正常的人就不会想着闹事,因此张廷兰很愿意搞一批试点出来。

    “以往牧民逐水草迁徙,哪里有草就去哪里,吃光了之后,再换一个地方,这种方式产出太有限了。如果要搞养殖,就要充分利用牧场的资源,在水草丰美的时候,主动收割储藏起来,也不能光顾着吃,还要种草,就像种庄稼一样,而且还要考虑到牧场的承载能力,有多少土地,养多少牲畜,都要做好计算,不能盲目的蛮干。”

    楚明远也是相当敏锐的人,一听张廷兰的介绍。他立刻就豁然开朗,其实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点就破,以往对待草场完全是上天赐予,牧民也只能听天由命。可是听了张廷兰的介绍,楚明远顿时明白了,其实牧草也是一种庄稼。和种田其实完全是一样的,也要播种。也要照料,还要收藏,所不同的只是粮食是人吃的,而牧草是牲畜吃的。

    “每次和您谈话都受益匪浅,当好一个牧民,不只要盯着牛羊,还要等着草地,一样要好好经营草地,这样产出才能增加!”

    张廷兰笑着点点头:“说的没错。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牧草也要好好选择,我听说西方的牧场多数种植苜蓿,在中国也有不少种植,你们可以探索一下如何种植苜蓿,有人测算过,一斤苜蓿能顶上三斤玉米。营养价值很高。”

    “先生所说绝对不会错了,我现在就去筹备一下,马上到热河圈地。”楚明远已经彻底被说动心了,这就要行动起来。

    “放手去干吧,如果资金不够,可以从银行贷款。另外你们的牛羊数量多了,奉天的罐头厂还可能迁过去,完全不用担心市场的问题。”

    罐头厂给奉天带来了第一桶金,不过工业总要升级,一些轻工业和粮食工业奉天都要甩出去,放到效益更好的地区,这也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建立了大牧场。东北就有了充足的肉食供应,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只有吃上肉,整个民族才能健康强壮。

    楚明远也十分高兴,张廷兰的话等于是牧场上了双重保险,又有贷款支持,还有工厂收购产品,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这可是天赐的好事,他急忙兴匆匆的去筹备了。

    刚刚送走了楚明远,张学良又兴匆匆的跑了过来,一见面张学良就一脸的喜色。

    “拙言,郭老师从黑龙江回来述职了,他还带了点特殊的东西回来。”张学良说的神神秘秘的。

    从收复中东路开始,郭松龄就被安排到了满洲里,后来中俄边境冲突越来越多,郭松龄肩头的压力就更大了,不过郭松龄也的确有些手段,连续几次挫败了俄国人的挑衅,有效的保证了中东路的西段安全。

    作为讲武堂的老师,又是张学良重点推荐的人才,郭松龄在老张那里已经挂了号,升职机会成为了必然,这次郭松龄被调回奉天,多半就是要升官了,张廷兰心里头也有数。

    “究竟带了什么特殊东西,说出来让我也开开眼啊?”

    “是两颗人头!”张学良说道:“英顺和巴英额这两个混蛋的脑袋,英顺私自放走了俄国军官瓦西里,日本人就拿着这件事情发难,差点把整个东三省都搭进去,简直可杀不可留。”

    张廷兰一听这两个人死了,也没有什么意外,自作孽不可活,这两个家伙是满清遗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