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277部分

奉系江山-第277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张廷兰一摆手,就有一个排的奉军士兵快速冲了出来,直接扑向了范东洋等人,范东洋也没有想到奉军会直接动手,他也不甘心束手被擒,手下的那些保镖护卫还想要反抗一下。

    有几个人还要去举枪,奉军士兵久经沙场,哪会给他们机会啊,就听得几声清脆的枪声,想要反抗的护卫全都被击毙了,范东洋也一下子被吓傻了,几个奉军士兵把他当场就抓了起来。

    控制了这个家伙之后,奉军冲进了府中,将所有的人员都控制起来,就在奉军战士赶到了中厅的时候,立高之助也走了出来,他的眉头紧皱,显得十分不快,大声的说道:“你们在干什么,赶快放了范东洋先生,他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朋友,你们竟敢抓捕他,简直岂有此理!”

    范东洋看到了立高之助,就好像见到了亲娘一般,急忙大声的喊道:“立高先生,快帮帮我的忙吧,这帮人简直就是强盗!”

    立高之助快步走到了张廷兰和张学良的面前,大声的说道:“你们必须停止对范先生的冒犯,不然我们到外交部告你们去。”

    张廷兰冷笑一声:“请便!你不去告我们,我们还要找日本人呢,范东洋勾结张勋,意图复辟帝制,恢复满清,证据十分确凿,你们日本人和范东洋有合作,是不是代表着日本人也参与到了阴谋复辟之中?”

    “你胡说,这是对大日本帝国的污蔑,我不会放过你的!”立高之助还要叫嚷,有几个奉军士兵已经把刺刀对准了他。

    立高之助一看对方态度强硬,而且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他自己一个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气昂昂的离开。张廷兰这次主要的目标就是范东洋,也不想和日本人发生冲突,因此就放走了立高之助。

    这时候奉军已经将整个府邸都控制起来,足足有两百人全都被集中在了院子的空地之上,范东洋也老老实实的站在了张廷兰的对面。

    张廷兰看了看他,冷笑道:“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查抄了满清八旗王公的张廷兰,在查抄他们的过程中,我发现范家和八旗往来不断,而且你还给张勋送了钱,是不是也想做一个复辟的功臣?”

    “长官,您误会了,范家的确和八旗王公有所来往,不过您也知道我们曾经是皇商。互相之间肯定免不了联络,也给张勋送过钱,但是当时我的确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复辟帝制,还请您千万明察。”

    就在这个时候,有几个奉军士兵已经搜到了范东洋家的密室,从里面找出了一些往来的密信,很快都送到了张廷兰的面前。

    张廷兰接过来。一封接着一封的看了看,眼神之中不时闪过狠辣之色。这里面有范东洋和八旗子弟来往的信件,还有几封是他们日本人往来的信件,在其中的几封之中,范东洋十分谄媚的向日本人表示了忠诚。

    而且他还说愿意利用自己的产业,为日本人探听各种情报,特别是了解奉军的种种动向,还有专门关于控制大豆的设想,不用别的东西,光是看到这些。张廷兰就已经动了杀心了。

    “汉卿,你也看看吧,日本人真看得起咱们,光是派遣日本间谍还不够,还收买一些败类,范东洋你可真有祖上的遗风,你们八大皇商指着出卖大明。兴旺发达了,现在又准备把民国也卖给日本人么?”

    面对张廷兰的质问,范东洋脸上变颜变色,急忙说道:“军爷,我和日本人都是正常的合作,只是有些条件日本人强加给我的。我不得不敷衍搪塞,我是真没有别的心思,范家就是普通商人而已,乱世之中,求生不易。我愿意献上大洋两百万,只求您能给我一条生路,我们范家感激不尽!”

    范东洋也和北洋军打过很多交到。知道这帮人都贪财无比,在他看来,奉军也是如此,只要拿出足够的银子,就能闯过难关。

    不过碰到了张廷兰,他现在打错了算盘,张廷兰摆了摆手:“范东洋,你不用再说了,新仇旧恨,咱们都一起算,你们范家算是混到了头!”

    范东洋一看张廷兰态度如此强硬,从他的脑后也涌起一股凉意,他顿时扑通跪倒在了地上:“小人错打了算盘,还请您放过我一马,范家的资产全都是您的,而且我们在关内经营多年,有庞大的人脉关系,这些也都是您的,您就当是养一条狗,我愿意当您的鹰犬啊!”

    “谁也不会养一条反复无常的恶犬,还是收起你那一套吧!”

    张廷兰摆了摆手,让士兵把范东洋拖着带了下去,这时候在范府之中陆陆续续搜出了更多的东西,范家多少年的大家族,积累的东西的确是太惊人了,其中有生意上的往来,还权贵之间的勾结,也有最近几十年他们怎们和洋人合作的,应有尽有,数之不尽。

    有了这些玩意,只要随便找出一些,就足以把范家置于死地了。另外在搜查的时候,还发现了范家珍藏已久的窝本,也就是他们经营盐场的凭证,有了这玩意,范家控制的盐场就正式落入了张廷兰的手上。

    “汉卿,这玩意我估计都是一个重要文物,留着以后放进博物馆吧!”张廷兰掂量着已经发黄的窝本,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奉军查抄了范家,这个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快速传遍了京津一带,迅速引起了地震,范家是老派盐商的代表,他们被抓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的盐商全都兔死狐悲,这些人都跳了出来,四处寻找关系,同时大肆的痛骂奉军野蛮成性,要求立即放人。

    就在这帮人口诛笔伐的时候,张廷兰突然宣布奉军正式接管一半的长芦盐场,同时采取新的盐政,废除旧的盐引制度,改成自由买卖,天下任何人,只要交纳五十万元的保证金,就可以到奉军经营的盐场购进食盐,然后随意运输销售。

    天下老百姓早就被盐政折磨得死去活来了,现在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沸腾起来了,谁都知道旧盐政弊端丛生,但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魄力改革,老百姓就只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吃着肮脏不堪的高价盐。

    终于听到了改革的消息,也由不得这些老百姓不欣喜,而有些实力的商人也都兴奋起来,盐历来都是暴利行业,虽然自由买卖了,利润肯定不会有原来高,但是这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因此大量的商人都跑到了天津,范家如何他们已经跟不不在意了。

    五十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大家兜里头揣着大把的资金,焦急的等待着。就在这个时候,张廷兰已经接管了全部的盐田,同时宣布正式开始自由售卖,早已迫不及待的商人都沸腾起来。

    有些早就准备好的商人把五十万大洋交给了奉军,然后就立刻开始订购食盐,实力雄厚的商人订购的数量都在千万斤以上,场面空前的火爆,而张廷兰的腰包也快速鼓了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三百七十三章 风风光光回奉天() 
虽然宣布了食盐自由买卖,但是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一个五十万的保证金,就是天文数字了,而且还要出钱购买食盐,再去运输销售,成本就上去了,如果一次性不买几百万斤,甚至上千万斤就没有什么赚头。

    但是就拿一个人一年吃十斤盐计算,一千万斤就是一百万人,相当于十个县左右的规模,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说到底食盐还是要靠巨头垄断,但是由于张廷兰把门槛降低了,只要有一定实力,就能挤进来。

    因此食盐的价格必定会大幅度的降低,也就是把原本由专卖盐商垄断的利润夺回来,让利给老百姓。当然张廷兰只拿到了一半的长芦盐场,所谓自由买卖的地区也仅限于这一半盐场原本对应的销售区,但是对于整个中国的冲击还是相当巨大的。

    很多商人迫切希望挤进这个行业,光是查抄了范家还不够,其他的老牌盐商也要处理,几百年的垄断已经让他们树敌太多了,现在终于有人敢向他们宣战了,顿时就引来了无数的支持之声。

    老派盐商,旧的贵族倒了,就是新的贵族崛起的时机,谁都不愿意错过这个好机会,摩拳擦掌的商人们都盼着能更快的插手盐业。

    张廷兰也加快进度,把从山海关到塘沽一代的盐场全都理顺了,整个长芦盐场的面积是非常广阔的,在后世足有二百多万亩的盐田,能够供应三亿人的需求,一半的盐场也是非常广阔的。

    奉军为了保护盐场,专门从关外调来了一个加强团,负责巡逻保护,另外范旭东也被请来了,让他帮着设计推广盐田。

    一切都趋于稳定之后,张廷兰和范旭东一起走在新建的盐田上,远远的已经能够看到一堆一堆的雪白的盐粒,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头。

    “盐田晒盐是利用阳光进行蒸发,非常节省成本,而且制出来的盐质量也好,从很早开始,中国人就利用这种方式生产食盐了,只是没有大面积推广开而已。”

    张廷兰点点头:“说到底还是盐商垄断的问题,用盐田大面积晒盐。远不如用锅灶煮盐容易控制,因此这帮老派的盐商明知道晒盐法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却不愿意采用。”

    “张将军一语道破天机啊,这帮盐商挣的都是敲骨吸髓的昧心钱,把他们都给抄家了,实在是太快人心!”

    查抄盐商可不只是大快人心这么简单,收获同样颇丰,光是范家张廷兰就搜出来两千一百万的资产,其实距离范家鼎盛的时期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且几百年的积累。范家拥有大量的古玩珍品,几乎都是价值连城,这些东西暂时还没法估价,但是绝对相当惊人,张廷兰已经安排人手陆续送回了奉天。

    另外那些商人为了经营食盐,陆续缴纳了一千五百多万保证金,总共有三十几位实力雄厚的大商人成为了新一代的盐商巨头。他们从范东洋等人手上接过了华北中原几省的市场份额。另外东三省也向他们开放了市场。

    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的民众第一次看到了盐价下降的希望,越来越多的民众都欢呼雀跃。

    对盐政下手,可以说让张廷兰是名利双收,而且在关内打下了一颗钉子,为以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范先生,现在咱们控制了盐场。你的化工厂成本也能下降不少啊!”

    “没错,还要多亏了张将军的支持,现在工厂的厂房已经建设差不多了,部分机器设备也安装好了,咱们的技术人员也在探索生产工艺,另外我听说侯德榜先生在美国购进了一些设备和资料,也准备携带回国。我相信很快化工厂就能拿出产品!”

    范旭东信心十足,张廷兰也十分高兴,扳着手指头算算,钢铁、煤炭、化工、造船、机器制造,奉天的工业基础已经有了雏形,下一步就是如何发展壮大,形成体系了。

    盐政几百年的旧体制一朝被砸碎,利益的重新调整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还有不少琐屑的事情要处理,不过这些已经不需要张廷兰处理了,他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盐业公司,负责全权管理盐场,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公司还要定期提出食盐的指导价格,把虚高的盐价逐步降低下来,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拙言,拿下来盐政,咱们的关内之行已经圆满了,我爹可是发了好几次电报,让咱们赶快回家呢!”

    一提到家这个字,两个年轻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张学良和于凤至的第一个孩子终于要出生了,老张也终于等到了抱孙子的日子。

    不过按照张廷兰的记忆,和老张一样,张学良的第一个孩子应该是个女儿,在原本的历史上1916年就出生了,不过由于这个时空张学良结婚稍微晚了一点,加上他也提前进入讲武堂,事情比较多,这个孩子就推迟了小一年。

    不管怎么说,张少帅也算是修成正果,成为当爹的人,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他也是坐立不安,干什么都是心神不定,显然在牵挂着即将出世的小生命。

    至于张廷兰也很清楚,这次回奉天之后,怕是马上就要成家了,一个女人还在等着他,成了亲,在这个时代总算是扎下了根,不用再像浮萍一样,张廷兰的心里头也是滋味万千。

    “汉卿,回去之前,咱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办!”

    “什么事情?”

    “当然是把范家处理掉,这个祸害竟然打算帮着日本人,窥探东三省的情报,咱们哪能放过他!”

    “没错。”张学良也是义愤填膺的说道:“这样的败类不杀难解心头之恨,也要让所有人都看一看,敢打奉军的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