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306部分

奉系江山-第306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一十章 苏霍伊() 
奉军对于新兵的选拔是有着严格的规定,张贺年可没有决定的权力,偏偏这些工人又太多坚决,难以拒绝。

    张廷兰一听这些劳工愿意参军,心里头也比较高兴,这些工人和俄国人之间有着血仇,而且身体素质普遍比较好,组织纪律性也比普通的农民强多了,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够成为一支强兵。

    既然踏上了远东的土地,接下来奉军就需要应付方方面面的挑战,扩军备战是必然的,甚至可以将远东的华人都引导参军,百万华人劳工就是奉军最强大的兵源。

    张廷兰想到了这里,笑着对这些劳工说道:“大家全都起来,想要加入奉军,你们求不来的,要想成为战士,就只有争,努力去争取。我会安排专门的新兵选拔考核,只要你符合军队的要求,就可以成为奉军的一员。”

    听到张廷兰的保证之后,这些工人全都兴奋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奋力争取,有些工人甚至仗着胆子向张廷兰询问:“长官,我们加入奉军之后,是不是就能像你们一样,一起揍那些俄国人?”

    “当然可以,不过大家要清楚,上战场可是有危险的,这次攻击海兰泡,奉军有三百五十多名士兵阵亡了,你们一旦穿上了这身军装,也有牺牲的可能。”

    “俺们不怕,俄国人把我们都欺负苦了,这笔血债必须和他们清算,只要能杀死俄国人,哪怕死了,也是值得的!”

    张廷兰一看这些士兵情绪高涨,军心可用,也满意的点点头:“大家先按照军队的要求。收拾一下个人卫生,领取军装,接受新兵训练,在十天之后,会有任务分配给你们。”

    一听十天之后就能执行任务,这些士兵全都欢呼雀跃,跟随着军官去准备了。张贺年挠了挠头。试探着问道:“总司令,十天时间连队列都训练不好。他们能执行什么任务啊?”

    张廷兰笑着指了指东边,笑着说道:“那里就是江东六十四屯,别看现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那里可是黑龙江流域最肥沃的一块土地,产出惊人,只要开发起来,养活上千万人都是可能的。”

    “总司令,文化课的老师也和我们讲过,说是这里负担了整个俄国远东一半的粮食和蔬菜。土地的肥沃程度在东三省都是最顶尖的,抓一把都能挤出油来。”

    “没错,在满清统治的时期,这里也是整个黑龙江一带最富庶的地区,发展潜力巨大,也正是因为如此,俄国人才会大肆的屠杀中国百姓。他们想要的就是留地不留人,不这里彻底变成俄国的领土。可是现在咱们到了这里,就要把这一切都扭转过来,我们也要留地不留人,把所有的俄国人都驱逐出去,将这里变成中国人的乐土!”

    “总司令说的太对了!”张贺年伸出了大拇指说道:“咱们以前就是太老实了。在海兰泡和六十四屯惨案发生的时候,还要大量的俄国侨民在中东路沿岸,当时如果满清把这些侨民都扣押起来,和俄国人交换,他们就会投鼠忌器,结果满清这帮混蛋老老实实的把俄国人送回去了,白白让咱们的老百姓被屠杀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件事情就告诉我们,不能光会做好人,还要学会做恶人,对于强盗讲什么仁义礼智信,一点用处也没有,他们不会被感化,相反还会嘲笑我们懦弱,只要把屠刀也举起来,同样让他们感到切肤之痛,这帮人才会收敛,才会学会尊重中国人。”

    “就是这个理儿,总司令,咱们现在是不是就把全城的俄国人都屠杀干净,然后沉到黑龙江里头喂鱼?”

    张廷兰笑着摇了摇头:“这里足有十来万俄国人,都沉到江里,只怕黑龙江都要被阻断了,这些人还有大用,暂时不能杀了。我刚才提到了江东六十四屯,控制了这里,就要把这里开发出来,这些俄国人就是最好的苦力,往死里用,一点都不用心疼。而且我还准备修一条铁路,就从哈尔滨向北,经过瑷珲,在黑龙江上面修一座大桥,把两边都联系起来,这里就永远都是咱们的领土,俄国人再也别想抢回去!”

    对于修铁路张廷兰早有想法,他准备明年就开工两条最主要的铁路,一条是吉奉铁路,绕开日本人的南满铁路,将整个东三省联系起来。

    另外一条就是哈尔滨到海兰泡的铁路,原本中东路是东西向,将吉林和黑龙江联系起来,而两省缺乏南北向铁路,运输人员物资就会变得比较困难。

    如果把这条铁路修成,哈尔滨的物资在一天之内就能运到海兰泡,奉军也就拥有了稳定的后勤保障,而且铁路运力大,成本低,是最好的选择。这次张廷兰出兵海兰泡,只带了七千人,并不是他不想多带一些人马,而是后勤保障太困难了。

    凭着奉军现有的能力,只能保障一万人左右,还要考虑照顾远东大量的中国劳工,因此只能派出七千人,可是铁路修成之后,后勤保障能力能提高十倍不止,到时候在远东投入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有了这样的军力,再去面对俄国的威胁,底气会更足。苏俄在应付日本干涉军的时候,只投入了五万多兵力,实际上苏俄在远东的动员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奉军能调动十万军队,谋取外东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修铁路之外,还要大力开发江东六十四屯,把这里打造成远东的一大粮仓,修筑公里铁路,修筑国防工事,开发自然资源,哪一样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而且奉军毕竟本钱有限,早期的开发工作必定是用人命来填的,这没有任何的疑问,与其使用中国人,倒不如利用这些俄国人,彻底把他们的骨髓油都榨出来,这样也算是弥补了他们曾经的罪孽。

    “贺年,现在就交给你一个任务,在六十四屯等地选出三个关押犯人的大型空地,面积越大越好,建几个劳工棚子,准备装俄国人,奉军要进行全城搜捕,把那些俄国人分步骤的装进去!”

    “遵命!”张贺年听到这个任务之后,兴奋的敬了一个军礼:“总司令放心,我马上就去准备!”

    得到了命令之后,张贺年立刻就行动起来,奉军首先将整个海兰泡城区划分成若干的街区,每个街区都派人控制起来,不许进出,然后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搜捕。顿时整个海兰泡到处都是大人哭孩子叫,这些俄国人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也会有这么一天,一个个的惊慌失措,除了祈祷上帝的保佑,他们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

    “总司令,您这是准备对俄国人赶尽杀绝么?”

    “姜参谋认为不妥么?”

    “当然不是。”姜登选急忙说道:“我也恨透了俄国人,能把他们都宰了,是最好的事情了,只是足足十万俄国人,不是几千人可以比的,咱们搞屠城,消息肯定会传出去,到时候会引来列强的反对,国内也会招来非议,我有些担心啊!”

    “你的想法是对的,不过我可不是要搞大屠杀,而是要建立集中营,管理这些俄国人!”

    集中营?姜登选还没有挺过这个名词,因此有些疑惑。

    张廷兰笑着说道:“这玩意是英国人发明的,用来关押平民和战俘,也包括政治犯和少数族群,避免他们发生叛乱。而且我听说俄国多数党也在搞这个东西,他们正在把成千上万的沙皇追随者,资本家,地主等等都关了进去。咱们也不妨效仿一下,把这些俄国人都关进去了,强迫他们劳动。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修筑国防工事,防止俄国人的反扑,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坚固的堡垒。”

    经过张廷兰的解释,姜登选也点点头,不过他又说道:“总司令,我查看了海兰泡的情况,这里面有几家工厂,还有不少的学校,里面肯定有咱们需要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这些人用来当苦力,实在是有些浪费,我看不如就把他们送回国内,替咱们贡献才智吧。”

    “这个主意不错,参谋长你现在就去安排,对那些俄国人要进行仔细的甄别,把有用的人才都清理出来,其他的壮劳力都以多数党的罪名,给我关到集中营里面去!”

    姜登选急忙点头去办了,这下子整个海兰泡都热闹了起来,无数的俄国人被驱赶出了家门,他们排成长队,接受着奉军的盘查。

    “你们都听着,为了清除多数党的威胁,你们必须接受仔细的调查,所有人都如实登记自己的职业和技能,我们会进行仔细的调查,如果敢撒谎,一律按照多数党分子处理!”

    交代了清楚之后,这些俄国人全都排成了整齐的队伍,缓缓的接受调查,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还不时的咳嗽,他走到了调查人员的面前,声音低哑的说道:“我叫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是莫斯科大学物理化学系的大学生,跟随茹科夫斯基教授学习过航空理论……”

    苏霍伊!正巧过来视察的张廷兰,听到了这个年轻人的介绍之后,顿时脑子里头好像打了一个闪电一般,简直太出乎意料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人才大丰收() 
在后世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军事,甚至只要听一听新闻,就会知道大名鼎鼎的苏系战机,而整个系列的鼻祖就是出自苏霍伊之手的苏27战斗机,这款战斗机绝对堪称红色帝国航空业上面的一个里程碑,苏霍伊也堪称世界上最着名的飞机设计师之一。(。。)

    能到遇到未来的大牛人,张廷兰满心都是狂喜之情,他勉强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稳步走到了审查台的前面,办公人员一见总司令驾到,急忙敬礼,张廷兰微微点头。

    看似随意的向苏霍伊问道:“登记簿上写着你是白俄罗斯人,为什么会到远东来?”

    有翻译将问话告诉了苏霍伊,苏霍伊的脸色有些苍白,想了想之后才说道:“我被征召到了俄国的军队服役,先去了东欧战场,在几个月之前,被调动了远东,到了远东之后,我感染了疾病,才离开了军队。”

    苏霍伊也听到一些传言,奉军抓走了大量的俘虏,说不定都已经被处理掉了,他这个军人身份还让他极为恐惧,生怕会有什么问题。

    张廷兰点头,扫了一眼排在队伍之中的俄国人,然后大声的说道:“你们都听着,中国军队进入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并非为了侵略俄国,只是恢复我们原本的行政管辖权。目前进行排查,也是为了防止多数党分子趁机作乱,威胁远东安全,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和平的目的。”

    “中国方面尊重知识,重视人才,你们当中的教师,高级技工,物理学家,化学家,武器专家,机械专家都能受到优待,只要向中国方面如实登基,并且愿意到中国服务。我们可以签订一个五年协议,给予你们国民待遇,让你们从事喜欢的职业,我相信五年之后,俄国的内战或许也结束了,你们愿意到哪里去,完全都是自愿的。可以随意的去留。”

    张廷兰说完之后,这些俄国人也消化了这些信息。听起来半信半疑,但是他们已经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能找到一线生机,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尤其是还有一个五年的盼头,现在俄国乱成一锅粥,大多数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能在中国躲五年,或许也是一条生路。

    稍微有些专业技能的俄国人都主动站了出来。海兰泡的气候条件在远东是非常好的,而且农业发达,在后世这里是远东着名的大学城,而此时也是远东的学术中心,有两所大学,三所专科学院,有一百多位专家教授。高级讲师。

    张廷兰早就打出了旗号,要大力发展理工科教育,也投入了血本,不过中国底子太薄,学校里面连专业老师都配不起,需要的实验设备也要全部进口。算起来理工科的教育也只是刚刚起步。

    现在一下子多了一百多位高级教师,张廷兰顿时喜出望外,这些俄国人的知识水平比起中国的人才强太多了,有了他们作为配合,主要的大学教师基本上就能配齐了。

    自从张作相主政吉林之后,张廷兰就着手筹备建设吉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束吉林没有大学的历史。让学生们就近入学。

    张廷兰筹建大学之后,奉天方面也不甘落后,原来的奉天高等师范学院也被拆分开,演变成了三所大学,奉天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和奉天理工大学。

    这些大学都严重缺乏教师,能把这些俄国人都请到东三省,绝对是一大助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光是这些人才,就值得奉军出兵俄国,而且除了这些大学教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