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31部分

奉系江山-第31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震撼还没完事,另一个又来了,乔瑞轩宣布由奉天建筑公司承担北市场的全部建造工作。由于其他工作都被幕后做好了,宣布之后,就正式把工地搭建起来,几千名工人开进十间房,破土动工就在眼前,奉天人的兴趣也越来越高涨。

    正式开工的日子转眼到来,张作霖带着二十七师主要军官全部到场,奉天大小官员也全部前来,刘书成和乔瑞轩组织众多的商人也都前来参加动工仪式,一时间就好像过年一般。

    到了最后大家都在等着奉天都督张锡銮,这种大事情老总督是不应该错过的,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到,正在大家都不耐烦的时候,张锡銮的贴身卫士长突然纵马前来,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在首页榜单的尾巴上,眼看就要掉了啊,求大家支援!

第四十七章 老虎屁股() 
按照张廷兰的规划,整个北市场的商业区域总面积达到了五十平方米,另外还规划出超过一百二十万平方米的后续开发土地,这部分后续土地主要是在皇寺的北部,这也是整个奉天城的扩张方向。

    经济发展,城市就必然会扩大,预留足够的土地是很有必要的,未来的南市场也是如此。北市场之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所在,一个是皇寺,一个是沈阳站。中国历史上很多寺庙由于能够凭借庙会吸引大量的人员,往往就会发展成繁华的商业区,比如北宋时期的着名的大相国寺。

    皇寺也是奉天最大的寺庙,皇寺钟声被称为奉天八景之一,围绕着皇寺,主要建设的是购物商场,以及银行票号等金融机构,另外还规划了奉天、保安、云阁三家电影院。

    除了电影院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剧场,茶馆之中也设置了专门的小舞台,主要是吸引各地的艺人前来表演。民国时代是戏曲大行其道的时代,名家辈出,观众也遍及四海,是十足的吸引人的玩意,三教九流什么人都喜欢听戏听书,就连最下等的苦力也是如此,白天挥汗如雨,有点空闲钻到戏院听一段。

    在后世这些东西被捧为国粹,成了真正的庙堂文化,结果和老百姓就脱离了,没有了观众群体的支持,就算是国粹也要ri趋没落,实在是让人可悲可叹。

    另外一个建设重点就是沈阳火车站了,这里是京奉铁路的终点站,最初的时候沈阳站其实是皇姑屯火车站,后来京奉铁路延伸到了奉天城根,就重新修建了一个沈阳站,至于原来的火车站就改成了皇姑屯站。

    这也是中国人控制的唯一一条通往关内的交通大动脉,经济意义和战略价值都难以估量,把这里发展起来,对于和ri本控制的南满铁路进行竞争有着重要的帮助。

    因此张廷兰将这里设为了仓储物流中心,一方面铁路运输带来了大量的关内物资,以这里为终点,然后向各处转运。另外东三省的产品也都运送到这里,经过京奉铁路运动各地,这种行为无疑就是在和南满铁路进行竞争,谁都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各大商人出于成本的考虑也会尽可能的利用京奉铁路。

    刘书成等人果断支持张廷兰的举动,他们已经纷纷提前出资预定了大量的仓库和商铺,其实这也是这次北市场开发的最大不同。在原本的历史上,张作霖开发北市场的时候采取的措施和满清开辟商埠地差不多,就是zhèngfu划定区域,然后把土地简单划分,商人出钱购买地号,然后自行建设。

    这种做法其实也有好处,那就是节省资金,当初满清开辟商埠地的时候收购土地只用了五万两银子,这点钱对于现在的张廷兰来说不是一个太大的数目。

    但是这种各行其是的方式必定会造成建筑混乱,水电交通等等都会产生浪费,城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张廷兰作为一个后来人,一直坚持整个商业区必须整体规划,确定大格局,至于商人可以有各自的风格,但是不能影响整体xing。

    不过由于张廷兰的坚持,整个先期投入就大的惊人,收购土地、扩展道路、完善水电设施、建设街区方方面面都要花费巨资,特别是庞大的施工队伍和数量惊人的建材更是一个吞金的老虎。

    张作霖最初都对张廷兰的做法表示不理解,认为这太耗费jing力和资金了,不过张廷兰态度很坚决,而且他也通过道胜银行筹措了足够的资金。另外奉天的商人为了能够搭上张廷兰的战车,也毫不犹豫的入股兴业公司,为整个建设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人员保证,因此兴业公司的账面财力十分充足。

    前期的规划准备都妥当之后,正式破土动工的ri子到来,奉天各界都云集于此,比起过年都热闹。特别是往常忙碌不已的商人也一个不少,全都喜笑颜开,隐隐约约张廷兰在这些人之中就成为了一个核心。

    老张这个时候也猜出了张廷兰之所以会这么坚持的原因,正所谓投入的越大,收获就越大,张廷兰花费巨资奠定北市场的所有基础,这些商人根本不用cāo心,建成之后他们就能够快速营业,自然大家都要巴结张廷兰,不然这位挥挥手,就能把你赶出去。

    被兴业公司和北市场吸引的商人与张廷兰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了,已经可以说是利益共同体了,这些人可都是能量巨大,手眼通天的人物,和他们成为联盟,能够带来的帮助实在是太巨大的。

    能做到这一点张廷兰也十分兴奋,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辈,因此也不能太过高调,他处处都把张作霖放在了前头,主动拉着老张和奉天的商人见面。张作霖也拍着胸脯向大家保证,二十七师绝对会给大家提供最好的安全保证,大家只管放心经营,只要有问题就找他张某人。

    大家的兴致都被推了起来,眼看着吉时就要到了,奉天都督张锡銮却迟迟不肯现身,这让所有人都有一丝的担忧,别是这个老糟头子又有什么想法吧。

    就在大家狐疑的时候,张锡銮的卫士长起着高头大马跑了过来,见到张作霖之后,急忙滚鞍下马,向老张敬礼。

    “张师长,都督大人本来是要前来,只是这两天偶感风寒,身体不适,难以前来。他让我代表他向奉天各界贤达赔罪。另外老都督还说张师长年富力强,有能力,有魄力,一切都交给他处理。”

    说完之后,这个卫士长转身上马就离开了,他的几句话周围的人都听在耳朵里,最让人浮想联翩的就是“有能力,有魄力”六个字,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翻译过来就是张作霖有本事有胆量架空他这个都督,老头子惹不起你,难道还躲不起你么?

    其实张锡銮的确是发怒了,而且还是滔天的怒火,一个城市的核心就是商业区,张作霖和他的手下公然开发了一个商业中心,但是事先连个招呼都没打。等到人家都准备好了,从送来一张请帖让他出席,张锡銮能受得了么。

    好歹这位也号称就快马张,年轻的时候弓马娴熟,也是一员大将,没想到年岁大了,竟被一个小辈欺负成这样,老头子彻底被激怒了,不过他也没有别的本事,只能够闭门谢客,来个无声的抗议。

    其实张锡銮之所以这么愤怒还是因为利益使然,按照规划北市场的治安和税收全部由兴业公司负责,在张锡銮看来这就是张作霖控制。北市场实行的税率和奉天其他地区也完全不一样,jing察也是自成一系,说白了这就是duli的商业王国。

    面对着一个流着油的肥肉,堂堂奉天都督,辖制东三省军务的张锡銮只能眼睁睁看着,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土xing啊。

    张锡銮耍脾气,张作霖也是如此,他一见这个老糟头子竟然让自己吃软钉子,张作霖眼中也闪过一丝jing芒。

    老张强压着怒火,换了一副笑脸冲着奉天各界贤达说道:“诸位,我干爹他老人家这些年为了国家cāo劳,镇守一方,耗费多少心血,身为他老人家的干儿子,我一定替老人家分忧,让他老人家舒舒服服的含饴弄孙。”

    张作霖这几句话也同样yin损,直接就在告诉大家张锡銮这个老糟头子该下课滚到了,奉天以后就由张雨亭说了算。

    按理说老张这话已经有些大逆不道了,不过在场的商人却纷纷暗中叫好,他们既然绑在了二十七师的战车上,就希望能有一个强硬的人物给他们提供保护,让他们在官府和洋人的夹缝之中活下来,因此张作霖越是强硬,大家就越高兴,跟着他有出路。

    没有了张锡銮的参与,整个开工仪式同样顺利,张作霖亲自为北市场的牌坊揭幕,还象征xing的挖了第一锹土,工程随即就展开了,乔瑞轩主要负责建筑工作,他和聘请的西洋工程师一同指挥工人劳动。

    正在一切都顺利开始的时候,刘书成匆匆忙忙的找到了张廷兰,一见面刘书成脸上就露出焦急之sè:“张少,咱们的粮车在桦皮厂被扣押了,他们要求我们叫过路费,不然就把粮食全部没收,咱们粮行每天出货这么多,要是供应不上可就麻烦了!”

    张廷兰眉头顿时就立了起来:“老刘,你不用担心,在奉天的地面上还没有让咱们害怕的人,谁想找死咱们就成全他。”

    “张少,我打听了,劫咱们粮车的是当地的豪强高家,高老太爷是咱们奉天财政局局长高铭的父亲,高家人多势众,又仗着高铭的权势为所yu为,祸害乡里,最是猖狂不过了。”

    张廷兰和刘书成合作之后,最初派遣了不少士兵给他保驾护航,谁要是不开眼,这些土匪出身的士兵绝对不会客气,一段时间下来,地方上也都了解了,这伙人是惹不起的,因此一见到齐整的马车队,他们自然就远远的躲开了,后来索xing也就不派士兵押运了,结果就出了问题。

    “一个财政局长就敢出来找死,我正愁找不到那只鸡呢,就让他知道什么叫老虎屁股摸不得!”

第四十八章 嚣张的豪强() 
满清统治者窃据中国之后,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后路,以保护龙兴之地为名,对东北采取了封禁的措施,修建了着名的柳条边,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沃野封闭起来,不准汉人前往开发。

    这个政策从皇太极开始,一直维持到了清末,造成了东北地区沃野广袤,却人口空虚的糟糕局面。沙俄趁虚而入,吞并了外东北,将熊爪伸向了东北,就连朝鲜人也越过鸭绿江进入东北广泛垦殖。

    满清边疆危机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开始移民实边,东北地区的人口才开始大幅度增长,但是失去的领土却无可挽回了。

    满清的统治的罪孽就在于此,从骨子里满清的贵胄就没把自己当成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他们对千百万汉人的防备要远胜过外患。那些在辫子戏之中英明神武的皇帝实际上都是一群卑劣之徒,处处维护一族一姓的利益,将四万万同胞至于奴隶的位置,将万里江山看成私人的财产。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可以割让外东北,可以不在乎西北,也可以放弃台湾,虽然这也是在他们身上割肉,但是相比于最初的关外之地,只要继续霸占中原,他们已经赚大了。

    这种抱残守缺的思想才是满清顽固排斥任何革新的原因,虽然满清已经被推翻了,但是遗祸还在,就拿东三省来说,由于移民开发太晚了,各种管理结构几乎没有,政府力量弱到了极点。

    政府和**就像是一对双生子一半,互相之间此消彼长,政府势力衰弱,绿林**就猖獗起来,因此东北大地之上到处都是胡子,这里没有什么规矩,只有拳头,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

    东北的胡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职业土匪,大多数土匪的都是兼职的,光靠着抢劫养不活自己。他们也耕种土地,甚至经营商业,等到兜里面缺钱了,他们就跨马抡枪去到处抢劫商旅和大户。

    当然这也有风险,那些大户都组织了保险队,土匪搞不好就会踢到铁板上面,反被大户的保险队揍得鼻青脸肿,而这些保险队反过来也会变成土匪,去抢劫胡子,正所谓贼吃贼,越吃越肥就是这个道理。

    张作霖起事的时候就是打着保险队的旗号,他被招安成为了正规军,而地方上还有无数的小张作霖,依旧在延续着这个传统,当然大股的匪患是没有了,但是各地的豪强保险队还是广泛存在。

    实际上真刀真枪打家劫舍的事情他们并不长做,更好的来钱路子是设置关卡,来往的客商都要老老实实的交钱,扣押粮车的桦皮厂高家就是如此。不过他们家更豪横一些,主要就是高老太爷有个好儿子,是省城的大官,因此谁也不敢触这个霉头。

    不过高家也遇上了不信邪的了,自从张廷兰开始扶持刘书成之后,直接从二十七师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