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44部分

奉系江山-第44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他们染指关外,力保金瓯完璧。”

    “大总统放心,只要有作霖三寸气在,一定保卫奉天安全,不管是红毛罗刹,还是天王老子谁也别想染指奉天。”

    张作霖的表态铿锵有力,但是老袁也听出味道来了,这不也是影射自己么,不过袁世凯还找不出反驳的话来。

    他只好转移话题,长叹一声说道:“我这个大总统当得艰难啊,每欲有所作为,就遇到百般掣肘,民国已经建立四年,国家却没有兴旺,想起来就觉得汗颜啊!”

    “大总统,作霖是个军人,本来不该议论政治,但是那些文人只会夸夸其谈,下笔千言,胸无一策。大总统就应该铁腕独断,根本不用估计他们,如果这些人还不知好歹,就把枪口顶在他们的脑袋上,看他们还有什么说的。”

    老袁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行啊,多少年来,中国都讲究不以言获罪。如今又是民国,共和国体,讲究言论自由,这些文人名望卓着,对他们是打不得,骂不得,好叫人无奈啊。”

    “大总统,那也不能任由他们四处乱叫,扰乱人心,谁都知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现在大总统身为国家元首,就应该乾纲独断。”

    “说得好,说得对!”老袁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雨亭,你怎么看君宪和共和呢,二者孰优孰劣?”

    张作霖有点为难的说道:“大总统,作霖草莽出身,根本不懂政治,实在不知道哪个好?”

    “不要怕,随便说说么,你刚才谈的就很好。”

    张作霖思量一下,然后说道:“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作霖只知道民国建立几年,国家并没有富强,反而乱糟糟的,南方乱党频频作乱,祸乱国家。如果他们要是真心相信共和,就不应该作乱,由此看来,共和不过是他们的一个借口而已。要想振作国势,就要有强力措施,上下一心,作霖认为或许君宪更好一些。”

    老袁顿时心花怒放,张作霖的几句话都说到他的心坎去了,不只是支持了君宪,顺带着还把孙文一伙给骂了。说得老袁频频点头,高兴的说道:“雨亭有见识,很好啊!你放心吧,只要能听从命令,为国效力,就不会亏待你。”

    “多谢大总统栽培!”

    老袁显然心情不错,又接着问了一些奉天的情况,还问了问张作霖的家庭情况,老婆孩子都怎么样。

    说了一会儿之后,老袁突然话锋一转,笑着问道:“作霖,我听说昨天在克定的别墅,你们和朱尔典谈成了一笔大生意,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啊?”

    “大总统,奉天新筹建了几家工厂,正好西洋列强正在大战,急需物资,因此就谈成了一点合作协议。”

    张作霖显然不会把什么都告诉袁世凯,因此只是避重就轻的介绍了一下。

    “能开拓西洋市场,赚洋人的钱很不错,我听说都是一个少年一手促成的,这就更了不起了。朱尔典爵士可是一个十足狡猾的老狐狸,能说服他,可要凭着真本事啊!”

    老袁将话头又转移到了张廷兰身上,张作霖也笑着说道:“那孩子是我结拜弟兄张作相的儿子,头脑很灵活,读书多,想得也多,因此总能找到一些出人意料的办法。不过孩子还太年轻,不知道轻重,还惹得梁公生气,我回去之后狠狠的教训了他。”

    “不必,年轻人么!”老袁笑着说道:“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这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敢想敢做。你这位子侄真的不错,年少有为,有没有想过让他到北京历练一番,多见识一下世面,涨涨学问,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啊!”

    老张一听袁世凯竟然有心把张廷兰留在北京,老张顿时就心生警惕,现在张廷兰就是二十七师的钱袋子,枪杆子,没有他主持,怎么和弗雷德合作,怎么通过中东路赚钱弄军火!

    老张已经将张廷兰视为左膀右臂,哪能让老袁挖走啊。

    “大总统,能得到您的青睐,是廷兰的福气。不过孩子今年才十七岁,还要听他爹的意见,如果辅忱同意,我二话没有,就让他在北京好好历练一下,也涨涨本事!”

    老袁眯缝着眼睛,想了想,笑着说道:“的确要听家长的意见,这几天有空你就把廷兰带来,我也看看这个少年才俊。”

    接见的时间很快到了,老张出离了怀仁堂,回到了六国饭店,刚一进入自己的房间,老张随手就把老袁送的怀表扔在了沙发之上,张廷兰和张学良都在老张的屋中等他回来,一见老张气色不太好,他们也都把心悬了起来。

    “廷兰,老袁看上你了,想要挖墙脚,你说该怎么办吧!”

第六十五章 身份() 
早在来běijing之前,张廷兰就和老张分析了袁世凯的矛盾心态,张作霖深以为然,因此如何表现,就成了一个难题,一位顺从,老袁会认为自己不堪重用,就连北洋的那些人也会跳出来踩几脚。

    如果太过强硬,让老袁新生忌惮,也没有好处,老张经过一番思量,发现最好是展现出足够的强势,同时又故意暴露一些xing格缺陷,让袁世凯误以为自己好控制。

    因此在接见的时候,老张会说出天王老子也别想染指奉天的话,这就是在敲打袁世凯,你要是随便派个人到奉天,就要看看老张答应不。另外张作霖又不时显露出一个草莽人物的鲁莽和贪婪。

    比如暴打了崇文门税官,又比如同梁士诒发生冲突,再比如那个怀表。自从张廷兰连番折腾,二十七师账面上资金十分充裕,老张在道胜银行里面也有数百万的存款,他会在乎一个怀表么!

    不过老张发现在一堆锈迹斑斑的青铜器之间,突然多了一个金光闪闪的怀表,就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因此就假装被吸引,果然老袁进来之后就把怀表送给了他。

    老张也是上位者,他很明白,这就是收买人心的小手段而已,同时也是在测试自己是否贪财。回到六国饭店之后,老张随手就把怀表扔在了沙发之上,丝毫没有在乎。

    倒是张学良一见老爹随手扔出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连忙接了过来,一看是个jing致的怀表,随手把玩起来。

    “七大爷,袁大总统未免太抠门了吧,咱们送他们袁家那么多东西,他就拿一个怀表回礼,不太合适吧!”

    “人家袁大总统可不这么看,这是未来万岁爷的赏赐,御用之物,等老袁当了皇帝,咱们要弄一个牌位,把这玩意供起来,当成传家宝。”

    老张拿起茶杯,灌了几口,润了润喉咙,然后说道:“廷兰,老袁也听说你和朱尔典签约的事情,看上你了,想要把你留在běijing历练。”

    一旁正在玩弄怀表的张学良听到了此话,顿时小眼睛就瞪圆了,一把将怀表撇在了一边,气哼哼的说道:“爹,袁大头想用一个金表就换廷兰哥,是痴心妄想,廷兰哥从头到脚,就是一个金人儿,纯金的!”张学良也有着急了。

    张廷兰心中更清楚,别看袁世凯如今权势滔天,但是已经ri薄西山,气息奄奄。相反张作霖却是仈jiu点钟的太阳,发展潜力巨大,张廷兰是绝对不会留在běijing给老袁陪葬的。

    况且如今的běijing上上下下都是一帮争权夺势的老官僚,什么正事都办不了,哪里比得上奉天ziyou潇洒,可以肆意发挥。

    “七大爷,老袁手上一直不宽裕,况且还要当皇帝,处处事事都要花钱,他并不是真心想留我,只是想弄点钱花而已。”

    “说得对,那你有本事给他弄钱么?”

    “没有!”张廷兰回答的十分干脆:“想要挣钱,就要拿出办事的魄力,咱们在奉天想要办点事情,都要不惜和ri本人对抗,在běijing更是如此。可是老袁手下盘根错节,又有列强虎视眈眈,想要真正半点事情,阻碍何其巨大,běijing就是一个泥潭,陷进去就别想出来。”

    “老袁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已经有了这个心思,还让我带你去总统府,如果老袁一定要留下你,我不好拒绝啊!”

    张作霖当然不愿意张廷兰留在běijing,但是他也不能直接拒绝老袁,万一惹恼了袁世凯,自己这次进běijing就白忙活了。

    张廷兰也很清楚其中的轻重,他眼珠转动,仔细思量对策。

    “七大爷,你说我惹点事,让老袁不敢把我留在běijing,这个主意怎么样?”

    惹事?老张这段时间可是领教了张廷兰惹事的本事,奉天上下各种势力都被他惹了一番,到了běijing就惹了梁士诒,只是不知道这小子又准备惹谁了?

    “廷兰,běijing不比奉天,你小子别找麻烦,我看还是装病吧,就说水土不服,我派人连夜送你回奉天,我估计老袁也无话可说。”

    老张提出了最稳妥的办法,张廷兰想了想,说道:“七大爷,这么做虽然稳妥,但是也会让袁世凯心里有根刺,不太合适!”

    “行了,你既然有了想法,就去做吧,出了事我兜着!”老张也知道张廷兰其实十分固执,既然有了想法,就会坚持,索xing他也不管了,他对张廷兰还是很有信心的。

    张廷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心中不断的思索,这次进běijing,除了帮着张作霖跑官之外,他还想着招揽几个可用的人才,尤其是懂得工矿的人才。

    东三省在全国来说都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想要发展经济,就要把这些矿产都开发出来,不过这都需要专门的人才,现在可不是大学生遍地走的后世,整个奉天上下都没有什么能担当大任的理工人才。

    张廷兰不得不打běijing的主意,希望从大学之中招揽几个懂得工矿的专业人才,既然要招揽人才,就免不了要和那些文人学者打交道。

    到了这个时代张廷兰才真正了解了对这些文人的优待,他们享受着每个月三四百大洋的薪水,这个价钱是普通工人的五十倍,甚至是一百倍,稍微偏远一些的地区,老百姓一年到头也拿不到几块大洋,一个大学教授的薪水就是他们的上千倍。

    这哪里是黑暗的末世,简直是文人的天堂!

    在后世一个普通大学教授的月薪很难超过一万元,而洗碗工也有两三千块钱,差距不过是三五倍而已,难怪后世的徒子徒孙拼命的追忆民国,他们比起前辈差的太远了。

    但是他们就没有想过,民国时期对文人的优待是否正常,如果说三五倍的工资差距是激励人们努力进取,那么几十倍,上百倍的收入差距就是在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仇恨。

    一面是普通民众食不果腹,忍饥挨饿,一面是文人们搂着名媛,大跳交际舞,享受着奢靡的生活。结果这些人还要不断的写文章,感叹社会不公,抨击传统文化,自诩为传播新思想的代表,殊不知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严重的不公平。

    当然目前只有张廷兰敢这么想,就连袁世凯都对这些文人忌惮三分,任由他们在报纸上面发表文章,根本没有办法奈何他们。

    在来běijing之前,张廷兰就向王永江说了要招揽人才的想法,王永江也很支持,奉天的确需要人才,他几年前去běijing的时候,也结识了一位朋友,名叫邝荣光,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学习的就是矿冶专业,还发现了湖南的湘潭煤矿,名动天下,如今正在北大任教。

    张廷兰也知道留美幼童就是一个金字招牌,这批人之中涌现了大批的人才,包括内阁总理唐绍仪,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等。这个邝荣光似乎在后世也有所耳闻,的确是一个人才,王永江既然推荐了他,张廷兰就想找机会把他招募到奉天,帮着寻找矿山,开发矿产资源。

    现在张廷兰一听老袁想要招揽自己,而且又不能明着拒绝,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借着招揽邝荣光的机会,去捅一捅马蜂窝,和这个时代的文人较量一番,激化舆论,让老袁不敢留自己。

    既然想好了这个主意,张廷兰第二天就直奔北大,这个时代的校园还充满着古典的风格,建筑考究,红砖绿树,亭台水榭。张廷兰在向导的指引之下,很快找到了专门建立的教授别墅区,这里全都是新式的洋楼,设计的匠心独具,电灯电话,热水冷水一应俱全。

    环境之好,简直让人艳羡,和外面老百姓低矮昏暗的住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恍然之间这里不是中国,而是到了发达的西方。

    不过他要找的邝荣光并没有被安排在别墅区,在别墅区不远处有一座闲置的大院,才是邝荣光的住所,也算是宽敞规整,但是和那些光鲜的别墅就没法比了。张廷兰很快就找到了这里,远远的就看到院子里面有几个人似乎正在争吵。

    一个身着东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