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635部分

奉系江山-第635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芯瑶靠在了张廷兰的肩头,脸上又露出了仿佛刚刚见面时候的神色,忍不住说道:“拙言,其实我是害怕,上天已经太眷顾咱们了,一想到还有人累死,饿死。就仿佛自己犯了罪一般,我真怕老天爷把眼前的东西都拿走。”

    “傻丫头,别怕!”张廷兰搂住了她的肩头,笑着说道:“老公我已经逆天而行多少年了,你放心吧,老天爷奈何不了咱们!”

    ……

    国葬!大家不算陌生,比如老袁,比如刚刚死去的黎元洪,都享受到了这个待遇,但是为一个普通的技工举办国葬,军政要员,包括大总统夫妻在内,统统都要参加,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顿时舆论纷纷,大家都想知道,这个郑宇臣何德何能,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随着新闻挖掘出来的越来越多,中国社会也渐渐的受到了一种莫名的震撼。

    这不是一个人的葬礼,而是对一代人的敬意!

    累死!多么光荣而伟大的死法,要是没有这些累死的人,战场上只怕就要多了成百上千战死的人,国家就会多了几十万,上百万无辜的死者。

    这不是臆想,回想清末以来,直到国家一统之前,哪年没有饿死的人,哪年没有遭灾的地方。多少家长明明直到孩子已经重病,但是还要去地里劳动,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死在了坑头。

    工业化是一场凤凰涅盘的蜕变,而此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大熔炉,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矿石,要经受火焰的考验。要脱去自身的懒散,要甩去陋习,要抛开小确幸。

    在这个过程当中,是痛苦的,因为伴随着渣滓的筛除。还有一些旧时代的美好,田园牧歌的安逸,也会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要学会拼搏,学会竞争,甚至学会麻木,把自己变成机器的一部分。

    或许到了多少年之后,从这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会抱怨,会回味曾经的美好,去追寻失去的感动,找回温暖的灵魂。但是不会有人真正想要重会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

    这就是这个时代中国人的悲哀。或许也是最大的幸福。他们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了一个伟大国家的重新崛起,用双手,重建了汉唐盛世的砖石。

    其实在后世,中国何尝不是在进行着那样的蜕变。14亿民众,用近乎自虐的方式。在拼命的劳动。为了强国之梦,在不断的追寻。

    在这个时候,身边有无数的看客,他们在嘲弄这群筚路蓝缕的创业者。那些自诩保留了传统文化,拥抱了西方文明,虽然同根同种。但是却高高在上的家伙。看不起这些没有袜子穿,却造出了导弹,磨破了裤子,却放飞了两弹一星的执着的人。

    但是终究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撑起华人天空的是14亿个卑微的脊梁,而不是那些抱残守缺,自高自大的家伙。在这个痛苦的炼狱之中,如果西方人憎恶你,鄙视你,在报纸上不断的诋毁你,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在为国家的前进而奋斗。

    原因很简单,因为14亿人要吃饱穿暖,要过得有尊严,就要从他们手中抢夺资源,抢夺工作机会,甚至到了最后,会成为西方时代的掘墓人,这是生死大敌,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相反,要是得到了赞美,那么就是在通知你,在这场全民族的升华之中,你不只充当了看客,甚至成为了帮凶。千秋之后,一些人总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或许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已经不会在意这些了,毕竟天朝总要有博大的胸怀。

    从一五计划开始,这场痛苦的升华就已经拉开了大幕,从郑宇臣的身上,每一个劳动者都似乎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辛苦,勤奋,默默无声。有时候似乎已经到了极限,但是还要咬牙撑下去。

    怨恨!怨恨谁呢,政府?企业?其实都不对,最该怨恨的就是几百年前的老祖宗,他们没有冒着牺牲一半人的风险去开辟新航路,他们没有昧着良心去贩卖黑奴,屠杀印第安人,他们没有把资源最丰富,土地最肥沃的地方留下来。

    后世的子孙就要为前人的懒惰还账,这就是宿命,无法回避的宿命。因为你现在不还债,你的子孙后代就永远没有挺直胸膛的机会,甚至会永远的沉沦下去。

    渐渐的国人开始越发的清楚了,其实这场国葬是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办的,这一代人注定是要牺牲的,悲壮,但是却又伟大!

    在淅沥沥的春雨之中,张廷兰,杨宇霆,沈鸿烈,姜登选,陶吉平,吴毓麟等等,军政要员,大家共同抬着棺木,缓缓的将一个普通工人的遗体安放在了墓穴之中。

    整个送葬的道路,全都站满了人,每个人的胸前都带着白花,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曾经的小人物,此时却被所有人瞩目,成了数亿人的焦点。

    在所有的送葬人群当中,还有三十几个郑宇臣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他们的手里捧着几十本笔记本。

    这些年的劳动之中,郑宇臣将每一点心得都记了下来,然后手把手的交给每一个学徒。在他的眼中,只要这些人只要达不到自己的标准,就是不合格。

    挨打挨骂全都是家常便饭,一个个的大小伙子,甚至会被骂哭,但是直到了今天,这些人没有任何的怨言,师父留下来的这些笔记,用过的钢笔,全都送到了海军博物馆,同航母的模型摆在了一起,成为了永恒的纪念。

    将郑宇臣的棺木安葬好了之后,张廷兰和一身黑色风衣的周芯瑶,一同在他的墓碑前面栽下了两棵松树,苍松翠柏,赤子之心!

    在这一瞬间,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仿佛升华了一般。人总要为了理想活着,总要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活着。

    这场国葬似乎也拉开了二五计划的大幕,所有的中国人都干劲十足,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之中,大江南北,黄河内外,无数国人,都在为了同一个信念而奋斗,爆发出来的力量同样是惊人的。

    就在国葬举行的第二天,大连造船厂的代表团,在团长陈景和总工程师姚一民的带领之下,怀揣着他们的方案,漂洋过海,位于南美的智利。

    “姚总工,你说咱们的方案能够胜出么?”

    姚一民坚定的点了点头:“这是我们能开出的最优厚的条件,智利人只要还有一点脑子,就不会拒绝。”

    陈景也笑道:“来的时候大总统还亲自嘱托了,咱们肩头的责任重大啊。”

    “没错,就像是将士作战一样,我们也是为了国家开拓经济疆土,这次只许胜不许败!”

    代表团漂洋过海,经过了漫长的航行,终于到了南美。他们从北半球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初夏,而到了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每个人都感到了一丝寒意。

    来港口迎接他们的正是去过中国的巴切莱特,他看到了陈景等人,十分热情,笑着说道:“从贵国采购的飞机已经开始在智利空军之中装备了,所有人都相当吃惊,他们不相信中国竟然能造出那么棒的飞机,简直是太了不起了!”

    陈景笑道:“我们不只能生产飞机,还能生产舰船,想必你们也听说了,中国最新的两艘航母先后下水了。江苏号和黑龙江号的下水,清楚的表明中国在大型军舰上面的建造能力,这是不容置疑的。”

    巴切莱特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没错,我承认你们的航母非常不错,但是这次智利需要的是战列舰。说实话,总统先生邀请你们过来,是希望增进双方友谊。就算无法赢得订单,我们也会加大采购飞机的力度。”

    听了这话,陈景和姚一民看了一眼,顿时心里头透亮,果然不出所料,把他们请过来,只不过是陪太子读书,帮着打压一下西方船厂的价格而已。

    只有采购飞机,那不过是一颗糖果而已,他们当然不会看在眼里,陈景笑着说道:“虽然中国没有造过战列舰,但是我们依旧信心十足,我相信贵国一定会被我们的诚意打动的。”

    巴切莱特耸了耸肩,笑道:“我会尽力帮你们联系,不过说实话,西方不大。”未完待续。。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八百二十章 说服() 
陈景和姚一民被安顿在了一处还算不错的宾馆之中,出于刚刚军售的热络,智利人还算客气,给他们安排了周全的服务。

    陈景阴沉着脸,对大家说道:“诸位,情况很明显,智利人不打算向我们采购军舰,但是我相信机会都是争取来的,我们必须更加努力,说服他们,绝对不能给国内丢人。”

    姚一民也说道:“大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弄清楚智利人想要什么样的军舰,同时还要搞清楚其他各国提供的方案是什么,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家现在就去分头行动吧。”

    他们安排好之后,在使馆人员的配合之下,代表团就开始了积极的活动。要想争夺订单,就必须弄清楚智利海军的作战需要,同时也搞清楚智利领导层在想什么,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获得智利的认可。

    此时南美海军有三强,也就是巴西,阿根廷,智利。这三国都是自愿丰富的国家,他们靠着购买,组建了相对强大的海军。

    在海军进入无畏舰时代的时候,这三国也先后动手,向西方订购战舰,最先下手的是巴西,从英国订购了两艘米纳斯吉拉斯级战列舰,由英国造船厂承建,在1910年竣工,装备12英寸主炮,满载排水量2万多吨。

    第一艘是米纳斯吉拉斯号,第二艘是圣保罗号,这两艘无畏舰加入巴西海军之后,使得巴西一跃成为南美海军的霸主。

    随后阿根廷人也采取了行动,他们在征集了欧美十多家造船厂的方案之后,向美国船厂下达了两艘战舰的订单。也就是里瓦达维亚级战列舰,这一级战舰基本上是在巴西的战列舰下水之后,才开始建造的,因此排水量也扩大了,满载达到了3万吨左右。

    而且装备了12英寸50倍口径的主炮6座双联装主炮,侧舷火力明显强于巴西人,再加上装甲和航速都有优势,阿根廷人惊人后来居上。

    两个老对头都弄出了新式战列舰,姗姗来迟的智利人也加进了行动的步伐,他们选择了向英国人下订单。参考英国的铁公爵级战列舰,建造智利的超级战舰。

    这三国时间有点差距,因此也就决定了智利人的起点更高,战列舰也更先进,本来应该是一个优势。不过很不幸,由于一战爆发。智利原定的海军上将拉托雷号战列舰被英国人征用。变成了加拿大号。还参加了日德兰海战。

    至于第二艘也改成了鹰号航空母舰,虽然在战后英国人用一半的价格,把第一艘战列舰又卖给了智利人,但是毕竟已经是二手货了。而且正所谓独木不成林,智利才想着要再弄一艘战列舰。

    把前因后果弄清楚,陈景和姚一民心里头都在盘算着:“以往没有注意。原来南美还有这么大的军火市场,看来应该好好经营,和美英争一争。”

    姚一民笑着说道:“我可不想这么多,当前最主要就是弄清楚智利人究竟想要什么。根据我的判断。他们的战舰并不需要吨位太大,在3万吨左右就行,但是适航性必须要好,续航里程也要突出,毕竟智利是一个狭长的国家。另外还有一点主炮上面必须压过巴西和阿根廷,也就是要达到14英寸,再有就是价格要尽可能的便宜,毕竟这么一个小国,承担的能力也有限。”

    陈景笑着点点头:“姚总工,心里头已经有数了?”

    “嗯,我们准备了三套方案,现在看来把第二套方案做一点调整就可以了,一个下午就成。”

    “那好,姚总工,你先忙吧,我去联络一下智利的官员,看看能不能走一个后门。”

    说着陈景就离开了房间,他刚一出来,就有一个身穿燕尾服,拿着文明棍的家伙,几步走到了他的面前,然后深深的鞠了一躬。

    “陈团长,鄙人是日本佐世保造船厂的代表,叫做松下荣庆,也是代表帝国前来竞标,我希望能邀请陈团长,简单的聊一聊。”

    陈景一看是个日本人,也有些不耐烦,但是还不好直说,只能说道:“聊一聊没问题,只不过我时间非常紧。”

    “不要紧的,只是几句话就可以了。我们都是亚洲人,都是黄种人,在这个白人的国度,理应有共同语言才是。”

    说话之间,松下荣庆就拉着陈景到了一旁的座位上面,点了两杯咖啡,然后笑着说道:“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海上强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贵国的航母发展,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不知道陈桑对未来海战有什么看法,是航母占优,还是战列舰称雄呢!”

    “谁有优势,谁有劣势,那要在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