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独孤皇后 >

第58部分

穿越之独孤皇后-第58部分

小说: 穿越之独孤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善既然是元羽一党安排在大冢宰宇文护一党的间谍,自然就得做点间谍该做的事。独孤善上书弹劾元羽结党营私还图谋造反。

    杨坚见到元羽有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实在很佩服他的魄力。置之死地而后生,说起来容易,万一真死了,谁会替他喊冤啊!

    这是一步的险棋。大冢宰宇文护一党的谋士们都认定这是一个可以一举消灭元羽一党的机会,纷纷附和上书攻击元羽。

    可是皇上此时却犯了难,他在自己的御书房里同独孤信说:“谋反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必然会牵扯到元羽一党其他人身上。”

    独孤信说:“皇上虑得是啊!人多势众的元羽一党人为了保住自己,必然要下死力保住元羽,这样一来就不是元羽一个人了,而是整个元羽一党站在皇上对面。”

    皇上,元羽,杨坚,各人有各人的立场,各人自然有各人要犯的难。回到家,杨坚才想起还有个华裳没有解决,不由得想:她怎么还没有死?好像又能吃点东西了。

    杨坚感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有些愧疚,她毕竟是自己名义上的妻子。

    另一方面,在大冢宰宇文护和元羽两党相争的关键时刻。独孤信进谏:“如果再处罚元羽,那大冢宰宇文护一党获胜了,必然造成大冢宰宇文护一党独大。”

    皇上说:“爱卿啊,你是朕的人,朕对你放心,朕也知道这一层,就是有点不甘心。放元羽还不急,让他多受几天罪也好。”

    元羽一党为了保住自己的领导纷纷上书为元羽辩护,皇上迫于形势只能下旨:“免去了元羽的大学士之位,仍旧担任内大臣,留在朕身边。要是再不老实呆着,再收拾他!”

    元羽的案子,杨坚是立了大功了,和于翼于老大人的提携也分不开。杨坚又需要多结交些以前无法结交的大人了,整日忙地不亦乐乎。

    赤脚游医的药还继续吃着,渐渐好些了,偶尔醒来的时间长些,问她什么她照样不答,可是看眼神神志是清楚了。饭量也一天天增加了,因为两兄弟都用着心,华裳也在李府里照顾着,竟然一日日的好起来了。

    四王爷在密金,下属们也一点不敢怠慢。渐渐习惯些吃鹿肉,吃牛肉了。四王爷远比他爹继母想象中要坚强,虽然条件差,有老老实实地养着。

    皇上下旨侧王妃的事不能传到四王爷那里。四王爷还一直蒙在鼓里。窦夫人一直在华裳身边照看,每天以泪洗面。丫鬟们都忍不住劝窦老夫人休息休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窦老夫人只是那一句:“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口气上不来,姑娘就去了。姑娘一直都是孤零零一个人,现在我回来了,不好好守着姑娘,要是什么时候姑娘去了,我一辈子也不能心安了。”

    宇文邕气地又绝食了,之后又昏睡了七天;他的世界瞬间崩塌了,刚有些好转了,他又这么作践自己的身体。眼见地一天不如一天了。

    别人扶他起来他就坐起来,喂他饭他就吃,别人问他什么,他也懒懒地不答,整日睡着。太妃也着急,只能让李乐带了一个从前的丫鬟跟他说明原由。

    他府上的人口风都很紧,没有人透露给他,他的侧王妃没有死,只是被赶走了。他只知道继母容不下华裳,一心为难她。

    丫鬟们口中:“太妃娘娘每日送来泻药,主子吃了每天腹泻不止,又不怎么吃饭,身体日渐差了。后来听说四王爷怕是回不来了,就更糟蹋自己的身体,这一病,人就没了。”宇文邕就全信了。

    宇文邕一心想着好好赶回来,然而回来了却物是人非了。,醒来之后没有再提前侧王妃的事。虽然看不到开心的笑脸,也看不到他落泪伤感。

    又一个月过去了;宇文邕渐渐能下床走动了。宇文邕让人找来侧王妃的遗物,下人却答没有。无论遣多少人去,都一无所获。宇文邕较起真来:“我就不信了!”

    正是初夏,已经是晌午了,院子里蝉鸣聒噪,宇文邕身后的下人跟着主子,不敢吱声。宇文邕走到华裳屋前,屋子用一把大铜锁锁着,宇文邕喊:“开锁。”

    锁砸开了,屋门“吱呀”一声开了,宇文邕踏着缓慢的步子走进来。屋里早已经被搬空了,仿佛这里本来就一直被闲置着。

    宇文邕回想着以前和华裳一起的点点滴滴,忽然发现华裳在自己脑海里,只有一个身影,自己怎么也想不起她的模样。

    李昺只悄悄观察宓煜,宓煜来了李府上这么久,听别人叫她夫人,却连自己嫁的人是什么模样都没有见过。宓煜也没有心思见他,只想着:怎么逃出去就好了。

    李昺看华裳倒是脸色确实了些,可是还是孩子模样,离“夫人”这两个字还太远了。

    李昺对华裳这孩子不感兴趣;可是想到四王爷这一层,去绥州是肯定要带上华裳的。如果不是皇上担心宓煜惹麻烦,自己恐怕也得不到绥州布政史这个美缺。

    婆子们时时跟着宓煜,李昺怕宓煜心里不自在,就吩咐:“只需要远远地跟着就行。”过了几天,华裳可以自由行动了,然而守门的家丁众多,各门上都要人把守,想自己溜出去太难了。

    华裳太闷了,想起来自己答应整理祖皓先生的书籍;只能从头开始了。当初请人用楷书誊写了放在祖皓先生的住处了。请人禀告了李昺,李昺叫人悄悄去取来了。李昺想:每天做做算术,不闹就好。

    刚好有一个绥州布政史的缺,李昺被放外任了。地方官奉旨出京去做外任官,是要送自己上司“别敬”的。李昺给和自己共事过的官员送了礼,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送了礼。

    所有的事都办妥了,十天后,李昺启程去绥州了,只带了华裳。华裳想:在京城,里里外外有人看着,现在正是逃跑的好机会。

    哪里就能逃了,多少双已经盯着!宓煜一整天坐在马车里,有什么事要叫人给李昺传信,李昺允许了,才使得动仆人。李昺有什么事,也只叫人去传话。

    一路上,华裳一直想着:我究竟嫁了个什么人,是脸上生疮了,还是个五尺的侏儒,怎么到现在,从来没有见过他的面?

    李昺疏通关系,把杨嵩调到绥州做把总,虽然还是个八品小官,至少离自己进,住在自己府里,过得更好些。

    李昺哪里有那么傻,特意多带了两个婆子,寸步不离地跟着华裳,她耍什么花招,两个老婆子没有见过?逃跑,没门。李昺夫妇到绥州府的第二天,杨嵩也来了。

    而华裳在李昺的府上日子也并不好过。屋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只是可惜门是怎么也砸不开,终日被锁在屋里。

    甚至连送饭的丫头都不和她说话,给她梳妆的丫头也像是个哑巴。只有李昺和杨嵩两兄弟会和她说话。

第83章 年关的纷扰() 
转眼到了年关,伽罗和皇后再也不能丢下京城的一堆事情,在骊山温泉躲清闲了,都回了京城。

    才刚刚回到京城,就听说华裳过世的消息,伽罗觉得这件事情定有蹊跷,但是自己的身体实在无法四处奔走。

    而且目前朝廷里暗波汹涌,年关往往是一年中最容易生乱,最容易出变的时刻,独孤家和杨家都不允许她现在查这件事情,她只能暂时忍下这口气。

    十六岁的于翼因父亲大司徒于谨被封了外散骑常侍,由荫生步入仕途才一年,一直在直隶安平知县任上,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廉官,这个于翼这次是来喊冤的。

    于翼有一个妹妹十三岁了,叫于兰。这时节正是腊月初八庙会的日子,于兰第一次离开府邸来庙会,非要去看花灯。

    于翼是个古板人,不喜欢热闹,就打发管家带妹妹去。不料管家哭天喊地地跑回来,竟然是于兰被人抢走了。

    只因为于翼平日里就不会做人,得罪了不少的同僚。大年时节,各镍司衙门也不受理案件,托了半月天气才打听出原来于兰被宇文护家的世子宇文乾嘉给抢了。

    宇文乾嘉早已经强行和于兰入洞房,于兰被接回家中之后,于翼几次上诉,折子都被人暗中扣下。

    这样又拖了一个月的光景,于兰竟然怀孕了,于翼又羞又恨,这才豁出一条命去到京城告御状。

    皇上早知道宇文乾嘉这小子混不吝的,没想到倒是惹了这样一件麻烦事,又是惹了这个个驴脾气的倔人。

    宇文乾嘉是要处置,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堂哥啊!马上要过年了,宇文毓如果让大冢宰宇文护白发人送黑发人;那么他的年也不要想好好过了。

    康熙勒令宇文乾嘉到宗人府禁闭三年,今后三年不得入朝做官,令宇文护将宇文乾嘉赶出府,夺去营人俸禄,在外自生自灭。显然罚的不够力度,只能多赏于翼一些,又提拔于翼做了安徽按察使。

    伽罗整日病着,杨坚也没有人管,经人介绍就认识了于翼,就经常到于翼家里做客。知音难觅,驴脾气喜欢一根筋。于翼欣赏赵昭,就叫赵昭到家里书房喝茶,随便聊聊。

    刚聊两句,又有客人来了,于翼忙去接待。赵昭坐着无聊,就胡乱地翻些书看。窗外忽然有女孩干呕的声音。

    赵昭忙往外看,原来是一个女子,长得眉清目秀的,说俊不俊,说丑也不丑。赵昭今年已经二十出头了,却还没有一个妻妾,眼睛愣是看直了。

    这丫环是二夫人房里的,她专门干呕羞辱于兰的。刚刚觉得仿佛有人看她,她便抬起头来,也看到了赵昭,感觉这人长得高大魁梧,浓眉大眼,很有气度。。她心乱如麻,就无意识地又多看了两眼。她和赵昭就这么对上眼了。

    两个人成天眉来眼去,于翼自然也看出了点眉目。这天两个人喝酒,喝着喝着就说到了理想。赵昭酒量不好,吞了几大杯,竟然哭起来,边哭边回忆自己怎么一边放羊;一边凿壁偷光,发奋图强。

    于翼正好听到赵昭的慷慨陈词,很欣赏,很激动,两个人越喝越高兴,越谈越投机。明月当空,相当有气氛。于翼激动地说:“一听你说的话,就知道你气度不凡,很快就会被陛下赏识的!”赵昭感慨说:“论才学,我如果能熬到参加考试一定能中。可惜的是,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啊!”

    于翼很义气地说:“盘缠你不用愁,我帮助你出。等到你高中回来我们再痛快喝一场,来预祝你金榜题名!”说完,他就让仆人拿来一百两银票和两件绸缎衣服送给赵昭。赵昭只是很淡定地说了声谢谢,就继续没事一样喝酒吃菜。

    第二天,于翼又去找赵昭,想再给他写两封推荐信。没想到赵昭只留了张字体,早晨四五点钟就起身进京了,还拐走了那个丫鬟。可于翼好像并没有计较,还说赵昭是个敢爱敢恨的好儿郎!

    这一年,安平发洪水,于翼家也被大水冲地干干净净。房子没了,家里本来就穷,于翼却是个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人。为了发动其他官员捐款赈济灾民,于翼变卖掉自己的田地。

    于翼的妻子本来就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于翼对别人的事花钱却从来不心疼。实在气不过,就带着女儿和两个丫环投奔了于翼的岳父周培公。这周培公连坑带骗地将女儿从于家卷来的钱全套了出来。

    周培公套走了女儿的钱,却嫌弃外孙女还没有成亲就大肚子了。于是趁女儿生病就赶走了外孙女。女儿不知背后的文章,急急忙忙报了官。周培公听说官府来人要找,心里直扑通,但还是堆起笑脸走了出来。

    衙差带着他到了官府。过了大半天,周培公连蹦带跳地回来了。原来,找他的长官不是于翼而是赵昭。周培公对女儿说:“李老爷答应帮助我们找于兰呢。对了,临走他又送我二两银子!”

    第二天,赵昭又送来二两银子和四匹锦缎。赵昭同时写给周培公一封信,说想娶另一个丫环做小老婆。原来如此!周培公和女儿说了说,接着就屁颠儿屁颠儿地把丫环送了过去。赵昭一激动,就多送了些银子。

    只过了一年,这丫环就给赵昭生了个儿子。又过了不到半年,赵昭的大老婆得病死了,这丫环晋升为第一夫人。原来赵昭到了京城果然中了进士,很快就升了官。

    可好景不长,赵昭刚当官,做事很猛,对下属要求过于严厉,对上司不尊敬,和上司不对付。上司随便挑了个刺儿,找了个茬,皇上就撤了他的职。

    没了官差,自然没有办法在京城常住了,赵昭把家里老小送回老家,自己一个人去了福建。

    赵昭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到福建就是为了找一个人,那就是窦拜。原来窦拜被康熙皇上擒拿之后,太皇太后特地找他谈心,给他讲明了一条保护家人的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