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

第342部分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第342部分

小说: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伤病全部进入附近的丹阳、于湖城,其余的,随我北上抗击夏侯惇!”

    夏侯惇的部队目前已包围阜陵、行至乌江,与建业遥遥相望,再不抓紧时间恐怕那座城就真的不属于他孙权了。

    天杀的林家仁,竟然对他们两家左右逢源、暗中操作,促使他们终于爆发了正面的战争!早知道就不用那条伪装的计策了,现在重夺了建业反倒是将跟曹军的关系给弄僵了,派去的使者也给撵了回来,对此孙权很是头疼。

    孙权的眼中闪烁着些异样的光华,就像是当年得知孙策要受到百日痛苦和磨难才会身亡一样,心情复杂像是有穷尽计算也揭开不了的秘密——接下来,就是自己人生之中第二次以主帅的身份踏上战场了吧?

    第一次的经历仿佛还在昨天:陈登的坚壁清野历历在目,而导致的军队补给艰难士气低落,就给了对方各个击破的机会,至于再之后的粮道被劫分割包围,孙权也不愿多想了。他只记得,就是那次以后,身边人对他的看法改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足以拥有江东首席继承人能力的少年,他也不再是那个人人吹捧人人巴结的少爷,他只是个失败者,打仗远逊其兄的失败者。

    忽然,他的眼睛里出现了璀璨的光芒,就像是夜空中夺目亮色的星辰,撇开了厚重的云朵,终得与夜幕相拥。

    这不正是一次机会么?为自己正名的机会!

    对的,我要抓住这次机会,在已经表示要回援的周瑜到来之前,证明我的能力!

    只是可惜啊,有的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好,就像是早起的鸟儿能够吃到新鲜的虫子,早起的虫子却只有被鸟吃。

    上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天赋和缺陷,你就要知道扬长避短。

    孙权的统御能力确实水平有限,但这原本就不是他的强项,他的长处是经营,对于内政的经营。

    数天后,建业城迎回了灰头土脸的孙权,而不远的东方武进城内,林家仁也迎来了主帅职业生涯第一个高/潮的开启。

    “渣权果然够渣啊,那么简单的‘钓伏击’战法也没看出来,只知道死脑筋地去用兵法书上的内容,什么半道而击,他也不看看那个乌江才多宽?人要过早就过了,还能等着你去了再来装模作样?”

    刚走进里屋,董袭就听见了林家仁的吐槽,当即微微地摆摆头,给跟在自己身后的人做了一个请进的姿势,道:“你们谈,我先出去了。”

    “有劳!”来人一脸灵异怪谈的长相,学着马忠用油彩遮住了半边脸,一路上更是“赫赫”地笑着,这会儿反倒是没了什么表情,快步走了进去。

    早已见怪不怪的董袭倒也没说什么,瞥了他一眼便径直离开了。

    而他则是一屁股就坐在了内厅的椅子上,好奇地打量着说的眉飞色舞的林家仁。

    像是察觉到了他的进入,林家仁停止了之前的谈话,换上了更为亲切的笑容:“庞先生,我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林大人,您还真是看得起在下,连发三封信让主公将我调过来助力……唉,只是不知在下来迟与否?”

    这话的意思,你林家仁都把孙权弄成这副德行了,还要我来做什么?

    不过,传到一旁马忠耳朵里就是:我好像白跑了一趟,咱们是不是先把路费伙食费还有辛苦费什么的报销了先?本来他还对这个与他跟风在脸上作画的家伙有些好感,现在就只能呵呵了。

    “不不不,先生来的正是时候,家仁现在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庞统何德何能?大人不如另请高明好了。”

    “先生不必过谦,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很抱歉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时间向州牧大人推荐您,让您憋屈在了小县城。不过现在还请成竹在胸的您,帮我出出主意吧!之后,在下一定将先生之功如实上报!”

    “呵呵,庞某若要为贪图虚名又或者是功劳,就不会领受大人的好意前来了!”

    “这个自然,先生所求者,无非是施展才华与抱负,好使一身本领有用武之处,而现在正是一个机会。”

    “好,知我者师弟也!庞某就开门见山了。”

    “哈哈,师兄,还是这个称呼最舒服!”

    两人的抚掌大笑让一旁的马忠邓艾等人看的是一愣一愣的,怎么一会儿“先生”“大人”的,一会儿就变成“师兄”“师弟”了,这俩究竟什么关系?

    “师弟所虑者无非就是关于孙权的存留。”

    “一语中的,孙权留与不留,都是很难办的事情。”

    “有周瑜在,只有南北合击,孙权才可能被克,彼时虽去一害却要直面曹贼,即使是拿到一部分土地壮大了实力,也是无非抗衡北方的;而若留住孙权,他又极可能与曹贼重修旧好,彼时北方大军从荆州而下,咱们又得被逼与二刘或是孙权联合,人心不齐也是难免坚持!”

    “哈,师兄果然看得透彻,当不枉此行啊!”

    “呵呵,这些东西师弟不也看清楚了么?唔,依我看,不如你再去趟徐州好了。”

    “这……恐怕没那么容易,经过上一次的偷袭,徐州的沿海已是戒备森严,咱们恐怕很难讨得好处!”

    “从海上不行,从陆上还不可以么?广陵城现在不正在师弟手中么?看这里!”庞统快步走上前来,对着地图一阵搜索,最终手指落到了一个地名——盱眙。

    呃,这俩字念什么?林家仁一下子愣住了,要是说不准不就是让庞统笑话了么?而庞统还以为他是跟自己想到了一块,被自己的作战计划所震惊了呢!

    “没错,就是盱眙(xuyi)!这里是北攻徐州的必经之路,当年刘备不就是在这一带挡住了袁术的进攻么?”

    “既然是必经之路,那么想必防卫不差。若要留条后路的话,咱们吕蒙将军那边,最多只能利用现有船只运送五千人的后备队过来,恐怕不足以攻陷盱眙吧?”

    “不不不,现在的盱眙只是一块无人的弃地!因其靠近西邻淮陵,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属于水陆交通要道……”

    “呃,那咱们的目的何在?”庞统这么一说,林家仁就更晕菜了,这是个什么手法,意义又是什么?

    “哈哈,这是我最擅长的——连环计!”

    典型的,答非所问。

    冬天的脚步越走越远,春天的抬头已经见到了端倪。

    微风扫过,带着不足的寒意,带着些许的惬意。

    二人二马走在边境的道路上,并驾齐驱,临风言事。

    “你是说咱们烧了淮陵,就会有一大批的商人豪贾双股战战,叫着嚷着需要保护,然后就会以撤资来威胁曹操,让他撤军回援?”

    “没错,特别是当他们看到徐州的士兵无力保护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心里跟建业的城墙一样脆弱、不堪一击!”

    说实话林家仁完全看不出来他是在笑,总觉得有种冰冷的气质扑面而来,凉嗖嗖的让人心中为之一紧。不过看在对方信心满满的份上,他也没道理怀疑什么。

    说到脆弱,大概是觉得孙权目前被压制在建业没功夫搞双线操作,曹军边境的防守对这个词理所当然的就当之无愧了。

    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一行三千人便突破了防线,浩浩荡荡地杀奔了盱眙,沿途之上自然也没遇到什么阻碍。

    只是有一座城池现在很紧张,将所有的人员都收纳了进来,学着建业的孙权一般,缩进了龟壳中,它就是离盱眙距离最近的淮陵城。就算是林家仁所部到了盱眙城旧址忽然停了下来安营扎寨,就算他们两三天也没挪动一步,仿佛在那里生了根不走了,城中也是不敢松懈。

    终于,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天,天气很干燥,可是说是入春以来最干燥的一天了,淮陵城中的军民还是像往常一样,站岗的站岗,谋求出城的继续托关系塞铜钱。

    风有些猛烈,吹的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大家都说这刚过完冬天进入二月,就莫名其妙地吹起东风来了,估计不会是什么好事。

    可不嘛,一支神秘的军队直入到了只差五十里不到的盱眙,而且到了那里就不再行动,仿佛进入了冬眠的野兽,它就睡在你旁边,你还能安寝饱食么?

    “咳咳咳……”不知怎地,城中的人们发觉了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今天的空气质量很糟糕,糟糕的一塌糊涂。

    哦,老天,就连最平等的给人呼吸的空气,现在也有了等级划分么?

    不不不,并没有,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也同样免不了要皱起眉头——这劳什子的鬼天气,飘了这么多灰烬过来,该不会是有谁在城东烧东西吧?哪个大家族的人又死了谁么?擦,下次一定找人去盗他的墓。

    他们全然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个开始。

第623章 强力军师(下)

    “我的计策,一开始就是这一场乘着东风的火——将这些商贾名下多在淮陵的产业田地统统烧掉!”让他们再一次重温旧梦,重温曹操屠徐的“美梦”!

    庞统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里,像是洪泽湖里突然冒出来的水怪,挂着细密的水珠杀气腾腾地走了出来,而且一步一顿。

    听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些震撼,所有人都朝前方的浓烟望去,那边是黑色带着翻滚一往无前的烟幕,有些夸张的造型弥散过去,像是大海之上卷起的汹涌波涛,咆哮着朝着既定的目标延伸了出去。

    淮陵城边,缓缓地蔓延着一股愈发浓烈的气味,它来自烟熏,它来自雾扰,直到他们看到一团又一团的黑色物质将白云洗劫将天空覆盖,那些还没有来得及从震惊中脱离的人,唯有继续保持,又或者是更加的惊讶。

    所有人看着暗无天日的苍天,再互相对视着,逐渐浮现在彼此之间的雾气,让他们眉头紧皱。有些人已经被黑雾浓烟所寄托的情感所击垮,有些大腿已经在原地抖了又抖,始终也迈开步子,有些嗓子已经快要盖不住翻涌而出的跳动心脏,差点干脆晕了过去。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被黑幕所淹没,好像是整个世界都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颜色,没有了言语,震撼人心。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差不多就是这个节奏。

    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呼吸困难的抽搐,就像是天狗吞日一般,又像是吃了苍蝇一样,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县尉大人在做什么?”

    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吼了一句,大家才开始反应过来,哦是的,这时候他在哪里?这时候我又该怎么做?

    闹腾的人越聚越多,县府外面已经人满为患,逼着当官的出来维持秩序,外加解释因由。

    “大家静一静!”

    一般而言,有人站出来解释情况的时候,第一句话都是这个。

    “县尉大人已经派人去查看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请大家少安毋躁!”

    人群中显然有人对这个回答不甚满意:“屁话!老子还派了人去看呢,都这么久了你得拿出个解决办法啊!”言下之意就是,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出来充当“外交部发言人”角色的,只是当地的一个文书官员,他抬眼望去,哟,是某个大商贾的侄儿,本来的怒气立马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也知道自己打的官腔最多能安抚一小会儿老百姓,对于这种自有其关系网和人手,还有一些特权的家伙自然是毫无办法。

    想想也是,对方不可能不着急。据报告称,来自于洪泽湖周边芦苇等杂草所燃烧的大火,现在都绵延到了城东十里处,而那边正是他们这些大族的良田或是别苑之所在。

    他们这般着急也不是全无道理的,只怕他们已经自发组织了一些手下,跑去参与灭火了吧?但是作为一个豪门望族,他的人手就算足以灭火,恐怕也不会派出如此之多的人数去吧?

    这涉及到一个黑户的问题。

    汉末的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除了连年征战还有旱涝灾害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族,他们掌控着一部分人口资源,在需要上报的时候,他们很自觉地就进行了瞒报漏报和偷报,目的无非就是少缴税,以及给自己的家族很好的武装起来,留一条后路,而各个诸侯对此也是没太多办法,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大族他们也很忌惮不敢随便处罚,怕动摇了统治的根基。

    你想想看,大族的形成少说也需要三五代,也就是长达百年以上的时间才会不被人说是暴发户没有底蕴什么的,而人家之所以能成为大族,财富和关系,这两者又能缺少哪一个呢?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一蹴而就的,同样是这种大族出身的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