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星辰之主 >

第205部分

星辰之主-第205部分

小说: 星辰之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一点看,他的尝试才刚刚起步,就有了让人振奋的突破。

    可另一方面,伴随他多年的观想图形异化分解,冲击又是实实在在的。以至于他必须给自己作一些心理建设。

    好吧,比如天上的星座,从来不是什么光点连线的图形,而是人心想象的勾勒,和特定文化的映像,是高度具象化的产物。

    也许这个道理可以用到“格式塔”上?

    罗南忽地一愣,某个问题从无到有,侵占了他的思维:爷爷当年的“格式论”研究,其对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呢,还是具体的现象?

    他选择后者。

    单纯抽象和概括的符号,没有具体详实的现象做支撑,是不可能发展出丰富内涵的,就算是有,那也是梦呓般的空想。

    也就是说……

    罗南拿起手边的棕皮笔记,翻到扉页,直视简洁的图形线条,可眼前浮现的,分明就是深邃恢弘的星空。

    (下一更在中午,大约两点吧,大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图形(下)

    扉页上的星空当然只是幻想,可是格式塔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

    罗南在床上都有些坐不住,起来绕着床转圈。他有种强烈的预感,他学习“格式论”五年多时间,也许直到此刻,才真正触碰到爷爷他们核心研究的门槛。

    “接下来要怎么做,接下来要怎么做?”

    原本罗南脑子还是很清晰的,对今天的“闭关”更是做好了艰苦攻关的准备。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开头竟然如此顺利,顺利到失控的地步。格式塔“星图化”之后,之前所有的计划统统作废,他必须要根据当前的新结构,再梳理出一条大概思路。

    可真正的问题在于,思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他把自己摔到床上,又拿起自己的分页笔记,发泄式地写写画画。很快,又有六七张空白页,被他写满了文字、图形与符号,而且仍然有无休无止的冲动试图从脑子里跳出来。

    罗南从没想过,他竟然有被灵感撑死的一天!

    他再度从记忆灵感的工作中回神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1点半,智能管家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制作了午餐,并邀请家中唯一的食客上桌。

    罗南整整一上午,都在蒸发脑力,消耗超乎寻常,此时本能都开始报警。他干脆拿起笔记本下楼,准备在用餐时,继续琢磨书写,两不耽搁。

    心不在焉地扒了几口饭菜,却又写画了半页纸的文字符号,罗南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他甚至可以在餐桌上一直干下去。

    偏在此时,又一个预设的提醒到了。

    “午课时间到,挥洒汗水吧,少年!”六耳震动,薛雷厚实的声线掺着憋笑声,分外滑稽。这是前几天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录下来的提示音,专为控制作息时间而设。

    修馆主的授业,本质上非常严谨,最讲究“习惯”和“节奏”,认为好的修炼习惯和高效节奏,是实现武道成就的根基。特别是罗南“目窍心灯”成就之后,那边的要求更高,除了不可抗力,或极特殊的情况,每天早课、晚课、子午课,都是雷打不动——别想偷懒,薛雷是个好朋友,同时也是最严肃死板的监督者。

    经过十多天的严格控制,外督内促之下,罗南已经初步形成了修行节奏,且因为内炼法真实不虚的反馈,真要把节奏搞乱,他自个儿倒有些不适应。

    罗南看看表,心里挣扎几回,终于还是一闭眼,把笔记本推到旁边,加快吃饭速度。

    昨天开始接触口舌之窍的好处也体现出来,肠胃腐化水谷、转化精气的功能提升明显。罗南就恍惚觉得,他下嘴的不是量足而无味的营养餐,而是丝丝渗下的精气,随着饭食进程,不停转运周身,补上精力的缺失。

    “进度极佳,而且五脏元气稳固,没有特别明显的失衡。按修馆主的话讲,根器厚重,基础牢固,足以承载……咝?”

    罗南忽有所悟,下意识扒饭之时,差点儿把筷子戳到鼻孔里去,他也顾不得那份狼狈,心思盘转:“身轮进度有修馆主把控,虽然相较神轮还是弱势,却步步扎实,所谓‘身如山岳,密植厚壤’,是全然不错的。相比之下,由‘格式论’带动的神轮,一路狂飙突进,增长失控,已经是好大麻烦,若再被灵光一催,来个二轮爆发,这条小命,我还要不要了?”

    一念既明,罗南背上都沁出汗来。此时再翻动笔记本,立刻就把那些激进大胆的计划,统统打叉,再找那些相对保守、步步为营的,仔细琢磨。

    “没错,在格式论研究上,我现在可说是根器不厚、根性不明、根机超前,需要仔细雕琢,夯实基础,再做打算。如此一来,那个‘速写转素描’的想法,倒是合适。”

    罗南拍了下桌子,下定决心,几口把饭菜倒进嘴里,略做收拾,就上楼做午课去了。

    行了一回功,在五脏元气轮转,筋膜皮肉轻颤的动静相宜势子中,罗南很自然地捕捉到一点定静之机,顺势就转入到对生命星空的观照之中,也开始了下午的研究。

    相较于上午灵光电闪,接连迸发的激烈,下午他意念既定,心境就平和得多;只是静静观察这片奇妙绚烂的星空。

    但不是用“格式论”的逻辑,而是用一个作画者的眼光。

    罗南最初琢磨生命草图绘制方式的时候,正值兵凶战危之时,立论仓促,时间紧迫,也穷尽了他当时所有的积累:灵魂出窍的经验、灵魂呼吸的模式节奏、对“构形”亦即能量信息运转结构的理解……包括多年来的速写功底,成千上万的草图绘制经验、对人物特质的敏锐把握能力,都让他利用起来。

    能够整合超级复杂的元素,完成这样恢宏的“巨作”,足堪骄傲。

    可从最严苛的角度来看,“急就之章”与“精心之作”,在评判断标准上,总是不同的。

    “生命草图”终究只是“草图”,是以速写的笔法,摹形取象,捕捉的大概印象。在构图、比例、结构,还有种种细节上,都远远称不上完善。

    更不用说,当时的罗南,还欠缺太多。没有那份承载能力,更没有那份眼光和见识。

    而现在,通过向修馆主的学艺,连续恶补里世界基础知识,还有神轮、身轮耦合作用的实践,罗南补上了一个又一个缺陷,就像是技艺小成的年青画家,回过头来,再看自己最初练手的稿子,惨不忍睹之余,也知道该不足之处在哪儿,应该怎样去修正:

    生命星空的整体秩序是存在的,可图形方面,精度欠缺;意象方面,大而无当,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模子,但是几乎没有细化的空间。

    若要修正,“星图化”的格式塔,“真实化”的星图,就是他的方向。

    罗南慢慢调整呼吸,生命草图拼接成的星空,就如同刚完成构图,画出结构的草稿,只等着他用笔锋,去勾勒出更细腻的明暗层次,去显现更关键的细节。

    成千上万张星图修正,是个巨大无比的工程,却也是最沉着扎实的步骤。当然,最先需要塑造修正的,还是罗南自己。

第一百八十七章 潜规则(上)

    初步拟定了方向,罗南却并不急于下手。。正如一个合格的画师,从来不会仓促落。尤其面对的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深邃复杂的星空。

    他翻动手上的分页记本,找了一个空白页,用郑重写上:

    第一条,由我开始,推己及人。

    从目前情况看,真要修正生命草图,最简单顺畅的选择应该是“对外观照”,秦司机是个很好的例子,到那种程度,答案根本就已经摆在眼前了。

    可罗南深知,这还不够。缺失了自我参照的环节,便很难估计作品中会有怎样的瑕疵。最初版本的生命草图,就受限于罗南当时的认知程度,几乎丧失进一步细化的空间,必须要引以为戒。

    但要知道:观照自我从来都是修行的难点,所谓“人贵在自知”,不外如是。昨晚上,修馆主用类似的话强调过,而罗南很早就讲,他不擅长“自画像”,这可不是谦虚之词。

    当然了,从另一个角度看,高消耗往往代表高收益。如此做法,难度虽高,却是划定原则标准的过程。只有把自己打磨清楚了,才能更清晰地映照外物。修馆主传授的根器、根性、根机分判之术,本质就在这里。

    罗南选择了“先难后易”的一条路,上来就要攀上最险峻的高峰。唯有如此,才能把根基夯实,最大限度规避“格式论”失控性增长的致命危机。

    稍稍顿,罗南又写下一行字:

    第二条:观察为先,多维复现。

    罗南是用绘画的技巧,去打照“生命星空”。不管是写还是素描,都不是凭空想象的技艺,需要有实在的观察对象。

    没什么可说的,罗南的观察对象就是他自己。这不是简单的照镜子描摹,而是要勘透形神框架,既取其形,又取其神,还要与“星图化”的形式相对应。

    种种元素,多半都涉及精神层面,意念纷杂,想要准确求取,谈何容易?说不得只能从神轮身轮、观想图形、根器根性根机等多个层次、多种角度来参照进行,求取一个最大公约数。

    这无疑会加重罗南的功课,可他既然已经舍易就难,选了最险峻的路径,也不在乎再添些担子。

    写完这两条,罗南心中还些微念头,似明非明,难以尽显,他就下意识转着杆,另一只手掀起一页页涂了汗渍的微黄页面。

    视线从分页记上逐张划过,罗南重新扫视十多张信息量巨大的灵感记录,片刻之后,又信手翻阅他以前的迹,包括有限几幅纸面上的绘画作品。

    不把那些灵感记录算进来的话,他的分页记虽厚,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并不多。其中最具价值的,应该是两幅通灵图。

    一幅稍小些,是当初在学校绘出的“魔符”轮廓线条,比较抽象。

    而另一幅,纵然已经被莹光涂成一团乱麻,可整体构造和有关细节,就要具体很多,偏又存在着丰富的象征意味儿。

    是的,那就是“牢狱草图”。那是罗南在拦山舰上,囚禁于禁闭室中,在灵感催化下,绘制出的图样,并由此领悟到了“我心如狱”的玄妙,真正获得了凡力量。

    我心如狱?

    罗南心头骤然一激,暗昧的念头陡然间明亮起来:既然要修正,这些个要点又怎能略过?

    他当即动,在之前的纸页上形成文字:

    第三条:具体而微,关键环节。

    纸面上三条原则,依次排列,表述的范畴次第收缩,到第三条上,已经触碰到了实质性的层面,可以下手操作了。

    “我心如狱”,在罗南的“格式论”研究历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如果真要下手,选择这个节点,还是比较适宜的。

    经过多个事件冲击、磨砺,此时罗南心底已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我心如狱,包括格式论本身,就本质而言,或许是某种强制性规则的具现化。就像是霜河实境事件中,他从精神层面深处感应到的那样,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秩序框架,内化到人的形神结构中,最终达成的效果。

    跟随修馆主学艺的这段时间,罗南也找到了一种比较恰当的东方玄学解释:

    天人合一。

    而在古典道经上,则有类似的语句,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好吧,他承认,东方玄学的字句,义项太过丰富,往往具有多种解释,非要去咬文嚼字,逐个扣动,很可能被带进沟里去。

    他只是用这种意象,信手在记本上,又画了个经典的观想图形,即正四面体和内切、外接圆球的组合。

    在这里面,内切球象征“自我格式”;外接球象征“天地格式”,中间的正四面体则代表“社会格式”。

    从纯粹修行人的角度来看,社会格式可以暂时抛下,更多去注重自我与天地格式的关系。

    然而,这个题目本身也太大了,不符合“具体而微”的原则。

    罗南干脆地舍弃掉,不再考虑整体框架,只雕琢细部。也就是说,他放弃了“天地格式如何造作”这个大题目,选择了下面的分支,即:

    “自我格式”如何体现出“天地的造作”?

    ……好像还是太大了。那么继续往下选,随着层次向下,罗南的脑子越来越清晰,选择的依据也越来越明确。

    根本理论之类的事情,想都不要想,他现在还没有到“解释现象、形成理论”的程度。

    现问题、观察现象、收集数据,然后概括出基本逻辑,就是现在及今后一段时期他能作到的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