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第一神射 >

第147部分

三国之第一神射-第147部分

小说: 三国之第一神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沮授沉吟道:“若无意外的话,只怕我主需明年年中方才重新聚集兵马开往徐州。”

    “若无意外?”曹性倒是从这话里听出了一点不一样的意味:“公与的意思,莫非是已经出现了意外?”

    沮授笑道:“不错,或许是天不助曹操吧,此次授前来除了为本善说明郭嘉之计外,还有一事便是让本善即刻返回琅琊准备进取徐州!”

    “进取徐州?”陈宫皱眉道:“公与且说说看到底发生了何事?”在陈宫看来,此时无论是己方兵力还是天气原因都不适合继续进取徐州,因此倒是很想知道沮授口中所说的‘意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见陈宫有些不信的样子,沮授先是一笑,随即慢慢说道:“河内太守张扬,日前已在部下的叛乱之中不幸身亡!”

    ——

    徐州境内——东海郡郯城

    “想不到张扬竟在这个时候陨了!”曹操脸上全是苦意:“莫非当真是天不佑我曹孟德吗?”眼见曹性在短时间内已然无力进取徐州,偏偏这个时候一向保持中立的河内郡太守张扬却在这个时候身陨,这还真是颇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意味。

    作为关中与豫州兖州的交界之处,河内郡的重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毕竟只要控制了此处,便等于是阻断了关中与中原之地的联系;而以前的河内郡太守张扬一向保持中立,为人做事更是滴水不漏,因此才让曹操以及刘备都找不到攻取河内郡的借口。

    如今张扬一死,河内郡必然会成为刘曹两家的必争之地,特别是已经坐拥关中的曹操来说,河内郡更是决不允许落入他人之手的重要地盘;毕竟如果河内郡为刘备所得的话,只怕关中之地甚至雍、凉二州都会岌岌可危了。

    除了已经没有多少兵马剩下的兖州外,如今曹操唯一可以抽兵的便只有豫州以及徐州两地,但如今俨然已经成为帝都的许昌正好在豫州境内,因此换句话说曹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动豫州境内的守军。如此一来的话,唯一还有兵可用的自然就只剩下徐州了。

    “刘备本有地利之便但却迟迟不出兵,其目的便是为了让我等做一个抉择。”郭嘉也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在他想来,只要曹性当真攻取了兖州,那么短时间之内就绝对不可能有力气来图谋徐州;如此一来的话曹操自然也就可以争取时间来筹备兵马以及粮草。

    “河内之地断不可失,否则关中之地便会尽数落入刘备之手。”曹操的语气很是坚决:“若关中失守的话,只怕雍、凉二州也就难保了。”

    这个道理郭嘉自然不会不懂,只是他现在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早知道张扬会在这个时候身陨的话,只怕郭嘉当初便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兖州过半的城池作为弃子了。

    “报!”就在郭嘉曹操苦思冥想之际,一名士兵急急地跑进来报道:“启禀主公,贾诩、李仇二位先生在府外求见?”

    ‘他们怎么来了?’郭嘉和曹操都感到十分意外,只不过曹操在沉吟片刻后便对那士兵说道:“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贾诩和面具文士便已慢步来到郭嘉以及曹操的身前,而跟在面具文士身后的自然是他的徒弟司马懿。

    自从知道面具文士的计谋几乎都会把曹操推入到一个又一个的困境之后,郭嘉对此人便已半分好感:“血彰,你竟然私自离开许昌,难道就不怕主公怪罪吗?!”

    面具文士似乎根本就不怕郭嘉的责问:“若某再不来,只怕主公便离大祸不远矣。”

第二百五十五章定计弃徐州

br/》

    ┏┉┉┉┉┉┉┉┉┉┉┉┑

    │您好!│

    │由于服务器压力过│

    │大,此页针对│

    │脑用户暂作缓存。│

    │手机直接阅读:│

    │

第二百五十六章前来拜访

    第二百五十六章前来拜访

    待面具文士三人走出府外时,原本还是烈日当空的蓝天已然多了一丝昏暗,显然这一次议事又花了不少时间。而在稍稍远离了城守府的距离后,面具文士方才开口道:“仲达,说说你的看法。”

    虽然这话问得有点没头没尾,但司马懿却仿佛明白面具文士究竟要问得是什么一般:“学生愚钝,未能领会师父此举的深意。”

    面具文士忽然停下脚步,随即便已回头看向了司马懿:“你不是愚钝,只是不敢说而已。”

    司马懿脸上不禁闪过一丝尴尬,随后方才恢复镇定道:“恕学生斗胆问一句,莫非师父与曹司空当真用不共戴天之仇?”称呼居然是“曹司空”而不是“主公”,可见司马懿心中也没把曹操当成自己的主子。

    司马懿此话一出,一旁的贾诩脸上不禁有一丝讶色一闪而过,至于面具文士则缓缓说道:“仲达,你先回去驿馆等候,为师要与文和在这城中走走。”

    “是,弟子遵命。”虽然面具文士没有回答,但司马懿心中却已有了一丝明悟;当下他便拱了拱手,随即向着驿馆方向走去。

    待司马懿走远后,站在面具文士身旁的贾诩方才笑道:“文优,你这徒弟果真不简单啊。”

    面具文士毫不谦虚地说道:“仲达才智的确非同小可,假以时日其成就绝不会在当世任何一位谋士之下。”

    这评价极高,但贾诩却没有反对,随即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文优,难道你不觉得曹司空今日回答得太过爽快?”

    面具文士问道:“某倒是不曾看出曹操有何不妥。”

    贾诩缓缓道:“若放在平日,文优今日所言自然是天衣无缝;但虎豹骑方才全灭不久,若说曹司空依旧有如此信心击败刘备,此事倒是未免有些牵强。”

    面具文士道:“文和莫非忘了还有“他们”存在吗?”

    贾诩先是一怔,随即脸上已然露出明了的神色:“原来如此,看来曹司空果真是打算不惜一切奋力一战尔。”

    面具文士道:“如此更好,省得某与那郭嘉多费唇舌。”

    “郭嘉确实不容小觑。”贾诩沉吟道:“虽然文优已然促成了此战,但想要在战中动些手脚只怕不太容易。”

    面具文士摇了摇:“文和差矣,某本就不打算干扰曹刘决战。”

    贾诩先是一愣,随即已然笑道:“想不到文优倒是深谙人性。”

    面具文士不急不慢地问道:“文和此话何意?”

    贾诩笑道:“有了文优今天这一劝说,郭嘉荀彧等人必然会在决战前对你多加戒备;因此与其再做手脚,还不如静观其变。”

    面具文士点了点头:“文和所言正是我意,那郭嘉等人只怕会以为某欲在大战中横加干涉,殊不知某之手段却尽在战后。”

    贾诩忽然问道:“文优,你便如此坚信刘皇叔能战胜曹司空?”

    面具文士道:“文和可知曹性此人?”

    贾诩点了点头:“此人早已名动天下,想来此时只怕早已无人不知。”

    面具文士缓缓道:“夏侯惇、夏侯渊、曹纯、曹休皆是败在此人手下,在某看来,此人实乃曹操的命中克星。”

    “命中克星?”贾诩笑道:“想不到文优也想此等虚无缥缈之说。”

    “无所谓信与不信。”面具文士缓缓道:“司马徽已然开始派人宣扬卧龙凤雏之名号;若某再不加紧,到头来只怕会功亏一篑。”

    听了面具文士这话,贾诩倒是不由得陷入到沉思之中……

    建安三年(汉198)年冬,在面具文士的建议之下,曹操最终决定放弃徐州;只不过在放弃的同时,他还把徐州所有的府库钱粮尽皆带走,如此一来当曹性看到空空如也的徐州府库之际,这位脾气向来挺好的银河射手也不由得指天问候着曹操的全家老小。

    虽然徐州被洗刷一空,但这样也导致了当地民心对刘备的快速依附;特别是当曹性派人宣扬刘备的仁政后,原本对曹操就有些不满的徐州百姓当即便热烈地拥戴起了刘备这位新主人。

    而随着徐州落入手中,当日就曾多番向曹性示好的陈珪父子也终于来到了刘备帐下;虽然这样并不代表打败曹操会变得很轻松,但至少也叫作向前迈了一大步。

    而在徐州入手的同时,从辽东出兵攻打幽州的公孙度也败在了张飞的手下。虽然张飞手下没几个谋士,但公孙度这边也正好是这样;如此一来的话,只能正面作战的公孙度自然不会是张飞的对手。

    至于河内郡方面,为了能够争取时间派兵进驻徐州,刘备干脆对曹操派兵进驻河内的举动视而不见;而反过来曹操也没有再出兵前往徐州,双方在此时此刻似乎形成了一种十分诡异的默契。

    虽然今年的战事进展过程颇有些出人意料,但不管如何,刘备这边最终还是获得比较让人满意的结果;反观曹操这边,这一年就真得算是诸事不顺了。

    先是夏侯惇、夏侯渊等大将先后身陨,随即原本用来拖延对方进攻徐州的妙计也因为张扬的身陨而再度落空;可以说曹操这一年简直就是流年不利,因此刘备一方对明年即将到来的决战倒是颇有信心。

    纵使曹操如今已处于劣势,但曹性心中却已然不敢有半分轻视:毕竟这位对手可不是那些寻常的诸侯,除非能将对方赶尽杀绝,否则日后的祸患也一定不会小;因此在返回冀州之后,曹性不仅没有半分放松,反而每日都加紧练兵以及锻炼自身的技艺。

    在经历了将近一年的连续战事后,曹性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三国时代的文臣武将大多都是“老来得子”:常年在外征战又有谁能有空去陪伴娇妻生儿育女呢?因此曹性倒是很庆幸自己早早便已有了一双儿女。

    就是这样,建安三年便在双方的积极备战中成为了过去。而就在曹性准备在家中和妻儿徒弟一同过一个欢乐的新年之际,从许昌送过来的一封急报顿时便让曹府中的欢乐气息减弱了不少。而这封急报的内容也十分简单,无非就是把一个惊天的噩耗告知给曹性知道——蔡邕病逝了。

    在得知这个惊人的消息后,原本还在府中欢声笑语的蔡琰当即便已泣不成声,整个府内的欢喜气息更是被完全地扫之一空。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曹操答应派人把蔡邕的遗体送回邺城,同时还会让天子派使节前来吊唁。

    眼见好不容易的一个快乐春节又忽然充满了悲伤的气息,曹性在无奈之下也只好选择了接受现实。就在新一年的二月,曹性便在邺城外十余里处为蔡邕举办了一个风风光光的入土仪式,随即自己更是不断劝慰妻子蔡琰,希望她能早日从悲伤之中走出来。

    而在这件事情过去后,已然从各地征召了不少兵马的刘备便准备亲自率领大军与曹操一战。这一战可谓是决定未来数年内中原的霸主地位,因此纵使正在交战之中的刘表以及孙坚也不由得停下了手脚,继而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大战一触即发的中原之地。

    建安四年(199年)三月——南阳郡邓县

    作为荆州之主,刘表的武功虽然不怎么样,但文治方面却确实了得;因此纵使和孙坚连续大战了一年,荆州各郡却依旧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于心系中原即将开始的曹刘大战,原本正在南方打得火热的两大诸侯也终于暂停了战事。在去年纵使兵甲来往甚密的南阳郡,如今也开始稍稍恢复了一丝宁静。

    就在这一天,数名陌生的外地来客忽然骑着快马疾驰在邓县之外的小路上。为首一人不仅身材高大而且相貌俊美,让人一看便知不是平凡之辈,只可惜这人如今却是身穿简朴的长袍,看上去倒是和他那带有高贵气质的容貌不太相衬。

    “公瑾,此行委实太过冒险,不如还是由我代劳吧?”说话的人长着一副老实人的模样,就这样看上去简直就比向来憨厚的荀攸还要踏实几分;只不过熟悉他的人就会知道,此人绝非那种老实巴交的寻常百姓。

    见好友开口说话,那看上去不过二十四五岁的俊美青年顿时笑道:“子敬,若你担心此行有变的话,不若就让幼平护送回去如何?”

    “我担心的是你,你却反倒要派人护送我回去。”那面相老实之人不由得没好气道:“罢了罢了,横竖说不过你,便随你走这一趟又如何?”

    听了好友这话,那俊美公子顿时大笑了几声,随即便已拍马往不远处的邓县急驰而去。而眼见那俊美公子如此潇洒,身后的众人也赶紧策马追上。

    作为南阳郡的其中一所重镇,虽然邓县此时并非出于战事之中,但城上城下的守兵也是不少。只不过以俊美公子为首的一行人好像并没有进城的意思,眼见城池近在咫尺却绕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